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的选择_风投论文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的选择_风投论文

论我国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技术产业论文,开发区论文,模式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我国高技术开发区体现了实行技、工、贸一体化,多功能性和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功能和特点,有三种模式选择:高技术产品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技术多功能综合开发区。

高技术是那些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高层次的、先进的、尖端的技术,它涉及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海洋开发技术等六大领域。高技术开发其自身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果,并能带动其他产业的迅速发展。现在,发展高技术对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参加高技术竞争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随着高技术的蓬勃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兴建高技术开发区的热潮,许多国家都把兴建高技术开发区作为发展高技术的重要战略措施之一。

高技术开发区从它诞生算起,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期间兴建的400多个高技术开发区中,不乏象美国“硅谷”那样成功的典型,也有效果不甚理想,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全局失败的例子。因此,建立什么样模式的高技术经济开发区,这对于在这方面刚刚起步的我国来说,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开发区成与败、衰与荣,效益的高与低,甚至关系到我国能否自立于世界高技术之林。我国领导人十分重视高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这对于我国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非常有利。

我国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解决科技、经济、生产相结合的问题,为此,开发区应体现如下功能和特点:一是实行技、工、贸一体化,把科学教育、工业产业、企业贸易集于一体,建立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科技企业群,使科研、教学、生产实现有机结合。二是多功能性,它不仅是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基地,而且是高新技术孵化器,推动高技术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和商品的“加速器”,提供新技术、新产品、新型专业人才的“辐射源”。三是多种所有制并存,在沿海开放地区创办的开发区,应该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在开发区内开展各种经济成份的竞争。据此,本文提出如下三种模式,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参考。

1、高技术产品开发区

高技术产品开发区,就是在开发活动中强调科研成果的产出,强调技术上的进步,在开发区内因地制宜地创办一些小型高技术企业及若干配套中试基地,而不打破原来的建设格局,甚至破坏开发区及周围形成已久的生态环境。我国北京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就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的开发区一般是智力较为密集、然而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区域。这类地区一般都布局在大城市或大城市近郊,具有人才、技术、信息方面的优势,有能力研究和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造就大批科技骨干人才,输送到市内、省内乃至全国各地。但是这类区域内及周围的企业对高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另外,区内往往单位林立,创新高技术企业难以在此插足,可发展的余地不大,并且交通、通讯以及生活设施方面都差,改造起来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针对这种特点,这类开发区应该充分发挥高技术“孵化器”和辐射源的作用。所谓“孵化器”,从形式上看就是由一栋或几栋由套间组成的专用楼房,创业者可根据实际需要租赁其中一套或几套房间,再利用这里的机构为他们提供的条件从事技术开发,待开发阶段完成或期满,就迁出另谋发展。我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其成功经历,说明这种机制是非常适合以智力为基础的开发区,是有强大生命力的。

作为高技术的辐射源,这种开发区应不断产出成果和企业家,向园区外,甚至全省(市)、全国辐射。目前,中关村开发区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整个北京地区总体工业基础较雄厚,其中一些中型企业具备良好的技术、设备条件,并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只要给予先进技术(包括引进和国内开发)、特殊政策,就可能发展成为高技术工业企业。因此,该开发区能够利用区内原有条件和基础,把杰出的研究转变为市场上的优势,不断推出具有一定国际水平、能较快转化为生产力的科研成果,积极造就一大批科技企业家不断向外辐射,使区外企业受益。

2、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利用区内条件及设施,使科技与生产紧密地结合,强调科技成果的转化,强调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具有特殊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积极应用高技术来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品的升级换代。这种模式一般是在工业技术基础比较雄厚的城市选定一块地方作为开发区,以区内或其邻近的科研院所或高校作为依托,利用所在大城市良好的工业、技术条件,建立各种大型的高技术产业,形成科研、中试、生产协同发展,并具有商品经济竞争环境的高技术产业基地。目前我国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就属于这种模式。

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科研、教学力量强大,微电子、生物工程、光纤通讯等新兴技术在上海已有相当的基础,形成新兴产业的技术条件较成熟。被选作为高技术开发区的漕河泾,是上海难得的无工业污染区域,区内及周围智力密集度高,有20多所大专院校和120多个科研单位,有一大批大中型的电子、航天、机电企业。现在,单是电子工业就有上海福克斯波罗公司、上海普林电路板厂、上海电视一厂、上海通讯设备厂、上海仪表厂等35夜こА?蒲杏肷慕裘芙岷鲜箍⑶竦昧顺醪降某晒Α* 建立这种模式的高技术开发区,其优点是既可以充分利用附近智力密集的优势及设备、技术的优势,又可以按高技术本身的特点进行新的规划,使园区的建设符合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当然这种模式也有其局限性,一般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来支撑,建设周期也长,并且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可以说,风险性及资金的来源是建设这种模式的重要障碍之一。

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减缓投资的风险和筹集投资基金,可以借鉴国外开发区的经验,在开发区内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高技术企业本身就是风险企业。风险投资是对那些新兴的高技术和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公司的投资,风险投资公司与创业家、创新公司共同承担开发中的风险,前者为后者提供各方面的咨询和技术建议,推荐人才,共同管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通过这种途径可以使高技术企业获得资金上的保证。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风险投资业已成为一种热潮,并利用风险投资大大地促进了本国的高技术企业的诞生与发展。风险投资在我国属于一项新鲜事物,但它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势在必行。关键是应该创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风险投资事业。比如,风险资本的来源,在国外大部分来自于个人、来自养老基金会一类的金融机构。在我国,开始可以通过企业、部门集资;也可以考虑筹集民间存款。把这些钱积累起来,开发短、平、快的技术。把风险投资事业和高技术开发区结合起来,把风险投资公司作为高技术走向市场的一个经济杠杆,充分发挥它在支持高技术产业中的作用。

3、高技术多功能综合开发区

前面二种模式规模一般较小,开发区往往局限在一小片特定空间内,开发方向与目标也比较单一。多功能综合开发区除了强调科技进步,强调经济效益之外,还强调发挥开发区的综合社会作用,建设以发展高技术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具有科研、教育、旅游、疗养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开发区域。这种模式开发区建设周期更长,范围更大,从选址、规划、建设各个阶段,都必须进行缜密的考虑。

这种模式的选址有二种方案。可以选择在沿海的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如深圳、珠海,它们的历史不长,在规划时完全可以达到以上目标。可以利用这种区域的特殊政策环境和有利的地理位置,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使整个城市成为优美的、高产出的区域。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得政策之利,新建设,新开发,目标高,起点高,一旦成功,波及面大,受益面广,是一般的开发区所不能相比的;其缺点是资金需要量极大,建设周期也长。这种模式的另一种选址方案是,选择那种有一定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发达的中、小型城市,如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些新兴发达城市。这里乡镇工业发达,经济实力雄厚,已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正在规模化方向发展,可以选择个别这样的城市,按照综合开发的目标,使之成为新型的高技术开发区域。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做过这样的尝试,且不乏成功的例子。举世闻名的日本“筑波科学城”就是一个拥有20多万人的、波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等多种高技术领域,且具有多种功能的小型城市。在日本有不少类似的高技术开发区域,“广岛中央科学城”就是一个考虑到经济、教育、文化、医疗社会福利、消费便利、体育娱乐机能的高技术城,它将为振兴西日本发挥巨大作用。日本甚至把这种发展高技术开发区的作法移植到了国外。1987年,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已原则同意,在澳大利亚联合实施一项以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城市建设计划——MFP(Multifunction Policy)计划。这是发达国家推出的又一项投资大,耗时长的高技术发展计划,它的实施将会影响到亚太地区未来的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建设这种模式开发区似有不少困难,但有其现实性,关键在于转变人们的观念,不能局限于某种成功的模式。我国国情复杂,不应拘泥于某种现实的形式,重要的是要有发展的眼光,为后建设高技术开发区探索出合适的经验来。

标签:;  ;  

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模式的选择_风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