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舜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如今,土木工程在我国建设工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这种现状之下,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在一般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应用混凝土的同时其产生的裂缝问题也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不管是外界的影响还是材料内因的影响都可能造成裂缝的产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是帮助工程顺利进行,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环节。鉴于此,本文就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裂缝;处理措施
要促进行业的发展,必须认真落实行业生产标准,保证生产质量,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不断做出改革,提升工作质量,获得更好的成就。建筑施工行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居民生活条件,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为了完善建筑行业的发展,相关单位应及时做好工程质量管理,减少和预防施工中的各种不良问题,在土木工程中,裂缝问题对工程质量有很大影响,同时也会阻碍建筑行业的发展。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针对施工问题首先要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预防,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才能实现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混凝土裂缝简述
众所周知,混凝土主要是由水、水泥、砂、石等附加材料组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中应用最普遍的人造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板技术是一项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技术,能有效地提升建筑物的抗压和抗震性能,但同时,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屡禁不止,不仅影响建筑物的承载力同时也影响建筑物的美观,进而给建筑物留下了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一般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收缩裂缝、塑性裂缝、温度裂缝和不均匀沉降裂缝。按裂纹深度分类,主要有深裂纹、穿透裂纹和表面裂纹三种类型。按裂纹的方向和形状,主要有水平裂纹、垂直裂纹、横向裂纹、纵向裂纹、斜裂纹和径向裂纹等。
2.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
2.1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材料的影响
第一是收缩裂缝。这种裂缝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形状不规则。其形成的物理原因是在混凝土硬化的过程中其水分流失,导致混凝土的性状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凝结胶体性状,当形变的内力超过外力约束时在其表面就容易出现干裂的情况。第二是温度裂缝。这种裂缝受温度影响较明显一般表现为冬天施工产生的裂缝较宽夏季产生的较窄,其形成原因是在施工过程中水的加入让水泥产生大量的热,进而在水泥内部产生相应的温度力,当温度力超过自身承受限度时就会让水泥发生形变最终形成混凝土裂缝。要解决这种问题的产生就要切实的对施工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
2.2混凝土制作水平
混凝土自身的构成复杂,各个物质在进行混合时常常会因为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混合不均引发裂缝。混凝土是由砂、矿物、水泥掺和料及外加剂等多种材料混合而成,这些料的配比都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另外,混凝土在外界也会受到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例如湿度过大,就会影响混凝土的使用与存放。温度过高或过低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由此可以得出混凝土中任何一种材料或温度出问题都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养护不到位就会诱发裂缝。这是由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处理失误就极易发生离析与分层现象,也叫引发二次搅拌。因此在运输结束后坍落度的检测十分重要,一但未达标,就会引发混凝土裂缝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筋锈蚀
户外施工的空气湿度和温度都不受控制,当钢筋与空气中的湿气、氯化物等气体接触后,钢筋表面就会出现锈蚀,混凝土部件在埋入钢筋后,钢筋表面的锈蚀与混凝土中的水分和氧气相结合,就会出现混凝土内部的锈蚀,导致混凝土应力膨胀,最后形成裂缝。
3.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建设公司在施工前要仔细考察供应商选择质量上乘的材料,在施工中要对材料进行保护确保其不变质,尤其是夏季梅雨季节一定要做好防潮工作。对水泥这种材料在施工中要尽量减少单位水泥用量,并且注意不同规格和批次的水泥不能混用。碎石的选择要考察几项指标,含泥量要少于1%,针片状物质比例要介于15%~20%,颗粒的直径要控制在5mm~30mm不能超过40mm。砂土要选择良好的中砂注意其含泥量和颗粒含量指标。施工中对水的选择要注意水的pH值和水灰比,要严格控制用水量。外加剂能够降低加水时产生的热量对温度裂缝控制有一定帮助,但是在添加外加剂时一定要注意其品种和掺量,切不可盲目添加。
3.2土木工程施工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方法
进行温度控制主要是防止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裂缝问题,为了让建筑时不因材料吸水放热在后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建筑时要一边施工一边进行浇水处理,要让碎石得到充分的冷却,在天气炎热时要进行浇薄处理,让其尽量能够散热,在天气较寒冷时要让建筑面上蒙上一层湿气。在添加混凝土时要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塑化剂以减少水泥的用量,让材料热分配更均衡,在必然区域要控制温度在30℃~36℃,材料内部的温度应该控制在50℃以下。如果气温比较低材料容易出现冻裂的情况要添加适量的外加剂来改善材料的性质,避免表面的过度干缩提升使用寿命。
3.3强化混凝土施工过程,监督控制工作
做好混凝土施工的监管工作,也可有效地降低土木工程中裂缝质量的发生。具体来说,在浇筑上要合理的确定数量,避免过多。在混凝土洒水的操作中,只要保证均匀性的洒水,裂缝发生的几率就会减少。另外,由于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的影响,要保持混凝土之间的距离,不要过近。除此之外,在混凝土运输的过程中,会出现振动的碰撞,很容易造成破坏,因此,第二次压抹混凝土,可有效的抑制裂缝的产生。
3.4严格把控现场施工
首先,企业根据实际施工现场,制定出有效的混合土现场管理的体制,规定混凝土的合理配比,搅拌时间,温度的掌控等内容。其次,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合理的掌控浇筑的速度,尽量避免漏振过振现象的出现。再次,企业利用加水,保湿,保温等措施减少裂缝的产生,做好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最后,企业要制定现场考核的奖惩制度,通过严格的考核,有奖有罚的制度,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以及责任意识。
3.5做好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大型的工程中,如桥梁道路工程,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当下,混凝土的养护主要以蒸汽养护和自然养护为主,混凝土养护主要内容是尽量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采用蓬布、塑料布等进行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当暴露面初凝前,应卷起覆盖物,用抹子等工具搓压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盖,注意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直到终凝为止。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养护方式。
结语
裂缝问题不仅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对施工后期维护也会带来不利影响,造成成本增加。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还是在于裂缝的控制和预防,我们在施工中,一定要强化施工质量管理,从源头做起,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标准度,规范人员行为,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产生。
参考文献:
[1]杜国恩.混凝土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23):112-113.
[2]肖琦.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处理方法研究[J].居舍,2018(35):174.
[3]栗升.浅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对策[J].居舍,2018(32):10
论文作者:李永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裂纹论文; 温度论文; 材料论文; 就会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