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_谢和林,,邹承立,,吴心路

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_谢和林,,邹承立,,吴心路

(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贵州省遵义市气象局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对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实践内容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发展对策进行思考,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发展对策

引言

遵义市隶属于贵州省,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雷暴天气出现几率较高,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3.3d,属于雷暴多发区。近年来,随着遵义市城市步伐的加快,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再加上电子、微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得城市通信电源大幅增多,这些均极易遭受雷电袭击,一旦发生雷电灾害,则常常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一些危化企业、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场所若防雷工作开展不到位,则可能会因为雷击而引发爆炸事故,给人们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关乎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国家防灾减灾体制改革的大形势下,遵义市气象局作为当地防雷安全监管的行业主管部门,应该依法履行自身职责,强化对重点行业的防雷安全监督管理,同时做好防雷技术服务,全力助力企业落实好主体责任,降低雷电灾害风险。

1.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1.1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实践

近年来,遵义市气象部门积极做好雷电监测、预报预警、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防雷科普宣传等服务,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气象保障。为确保防雷装置正常有效,减轻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贵州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遵义市近几年均发布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工作公告》,公告中要求对辖区内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测进行监管。应当安装防雷装置拒不安装,有防雷装置不开展年度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还有违反防雷检测资质管理办法或不按技术规范开展检测的,气象主管机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1.2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2.1标准体系不完善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防雷技术标准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在防雷技术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新时期防雷工作标准依然处在起步阶段,与市场高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逐渐显现,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为缺乏合理的规范与标准,使得无法严格监管防雷审批、执法和有关服务工作,在防雷安全监管问题发生各类问题。

1.2.2防雷安全监管机制仍不够健全

当前,防雷安全监管的体制仍不够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健全的组织结构,政府和企业尚未实现完全分离,使得有些地区依旧采用传统的技术服务方式取代社会监督管理;第二,专业防雷安全监督人员比较欠缺,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专业人员还较少,使得地方防雷安全监督效果不够明显; 第三,防雷安全监管的责任模糊,大部分防雷安全监管人员还没有办法明确界定自己的责任和监督管理范围,造成防雷安全监管存在空白区域以及多头管理等问题,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一些企业对于防雷安全监管不配合,甚至抵制,严重影响了防雷安全监管的正常开展。

1.2.3防雷执法力量不足

根据遵义市防雷执法情况,执法力量还不足,有些执法人员对于防雷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熟悉亦或缺乏执法经验,还有些执法人员因为个人利益、人情等原因而执法不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防雷执法的公正性。

1.2.4防雷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力

为了促企业能够安全生产,有必要落实好防雷安全主体责任。 但是,因为防雷安全宣传工作与监督不到位,一些企业对于履行好防雷安全主体责任丝毫不重视,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此外,因为没有办法建立实施科学合理的防雷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进而不能有效落实好防雷安全的主体责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强化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发展对策

2.1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防雷监管标准体系

为了能够提升气象部门防雷安全监管工作水平,应加快加快构建面向市场、科学有效的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围绕国务院防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厘清气象部门防雷监管事权,明确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要求,重点突出对防雷市场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支撑,并根据自身工作需求,统筹规划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第二,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应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开展,坚持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贯彻于防雷监管标准体系建设始终。第三,依据轻重缓急依序开展标准的制定以及修订工作。对急需的基础性、支撑性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立项。吸收防雷减灾体制改革试点成果以及经验,强化监管标准体系建设,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的标准依据。此外,要严格执行防雷安全标准,对防雷相关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以提高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实效。

2.2优化防雷机构职能

遵义市各级气象部门应抓住防雷改革机遇,不断优化机构职能,使之适应国家新形势的改革。主要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对当前思维方式进行转变,从行政审批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进行转变,从部门管理向社会管理方向过渡; 第二,完善机构功能,强化防雷技术实力,为防雷安全监管提供支撑。

2.3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遵义市应加强防雷执法能力建设,具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不强化防雷执法人员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规范防雷执法行为。第二,充分整合执法资源,实行联合执法机制。第三,大力促进气象行政处罚权划入综合执法管理制度,通过全面联合执法的实行,尽可能来弥补气象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进一步提升防雷执法水平。

2.4创新防雷安全监管方式

遵义市气象局应该根据当地防雷现状,不断创新防雷安全监管方式。第一,充分借助于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积极制定公布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防雷安全重点单位监管清单,录入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易燃易爆等重点场所的防雷安全实时动态监控,实现监管方式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变,进一步提升防雷安全监管效能。第二,遵义市气象局应积极主动的与安监等地方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第三,要积极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防雷监管,随机抽查检查对象以及执法人员,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抽查以及检查结果,尽可能规避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问题。第四,探索审慎监管方式。对于潜在风险,有必要重点监督以及分级监管,不断提升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规范化管理水平。

3.结语

总之,遵义市各级气象部门应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立足防雷市场以及当地实际,积极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健全防雷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多措并举,不断提高综合监管力度,为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李爱华,等.创新防雷安全监管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 (6)。

[2]李家启,王月宾,周韶雄.着力构建防雷安全监管标准体系 努力提升防雷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J].气象标准化.2016.4

[3]刘琦.浅议加快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机制改革[J].浙江气象,2016,37(4):41-43

[4]陈健,等.新形势下基层防雷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8,35(S1):105-108

论文作者:谢和林,,邹承立,,吴心路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遵义市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考论文_谢和林,,邹承立,,吴心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