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目的:评价新生儿抚触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开展新生儿抚触298例,采用强生(中国)公司推荐婴儿抚触手法,护士、产妇均接受过培训,每日2次,院内院外均可开展。结果:操作过程中出现哭闹23.83%,抚触过程中睡眠情况良好95.30%,产妇按要求完成所有的抚触活动86.24%,抚触中断2例;84例进行过心理行为发育月龄测试、神经行为繁育,测试结果均优于普通婴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新年儿生长发育,但对护生、产妇技能水平与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生儿;抚触;护理经验;神经发育
新生儿抚触是指以科学的方法,通过抚触者的双手与新生儿皮肤各部位进行有秩序、有手法、有技巧的按摩,让大量温暖良好的刺激通过皮肤感受器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生理效应,促新生儿身心健康的发展[1]。大量研究证实,新生儿抚触具有较好的保健效果,促体格、智力生长发育,使婴儿终身受益[2]。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均适用于抚触,抚触需要一定的条件支持,总结管理经验非常必要。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共开展新生儿抚触298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98例新生儿,其中男154例、女133例,胎龄28+4~40+6周、平均(29.0±0.6)周。体重(3.34±0.35)kg,身长(50.5±1.1)cm。头围(33.7±2.7)cm。新生儿抚触标准:①父、母学历均在专科以上,孕母身体健康,无严重并发症、合并症,母婴同室,按需哺乳;②足月妊娠新生儿,体重2.5kg~4kg,无窒息史,出生后1minApgar>8h,母乳喂养。
1.2方法
1.2.1 培训
采用强生(中国)公司推荐婴儿抚触手法,护士具有婴儿抚触师资格。产妇在产前均接受过婴儿抚触健康教育,观看并掌握抚触相关技能。严格管理,由母亲专职操作,每日2次,医院发放抚触落实信息反馈表,督促落实,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帮助家长解决育婴相关问题,部分家长定期携带婴儿接受神经、智力发育量表评定。住院期间由2名护师负责管理,进行常规护理,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宣教。出院前,护师亲自指导产妇进行1次完整的抚触,回家后每日2次抚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抚触
(1)抚触注意事项:①充分休息后抚触,不宜过饱或太饿,餐后30min为宜,两次喂奶之间,沐浴前后进行,开始时手法宜轻,而后逐渐加力,不强迫固定的姿势,脐痂未脱落时,需避开脐痂,若反应激烈,需停止;②需安静整洁房间,室温25~28℃,可播放柔和音乐,抚触前需洗干净手、修剪指甲、取下装饰物,边操作边与婴儿进行眼神交流、
(2)具体步骤:①每次10~15min,每个动作重复6次,使用强生婴儿润肤油每日抚触,炎热夏季可以爽身粉代替,减少油腻感;②倒少许润肤油于掌心,相互揉搓,温暖双手,以包被将婴儿身体包裹,做颜面部、头部抚触,依次完成颜面-头部-前胸-腹部-四肢-背部整理;③院内抚触,需以75%酒精消毒婴儿脐带断端、脐轮根部与脐周围。
1.3 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转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操作过程中出现哭闹71例,抚触过程中睡眠情况良好284例。298例婴儿中,产妇按要求完成所有的抚触活动257例,抚触中断2例,因出现严重的新生儿黄疸产妇担心安全要求中断。84例进行过心理行为发育月龄测试、神经行为繁育,其中追视红球、俯卧抬头下颌离床等测试结果均优于普通婴儿,出生后28日NBNA评分达到(39.6±0.21)分,而46例同期进行过相关测试的普通婴儿为(38.9±0.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一点对产妇、新生儿而言更加重要。抚触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新生儿体表面积大,通过对新生儿皮肤感受器进行有次序、有手法、有技巧的科学抚触,产生大量温和良好的刺激,可产生积极的效应,大量研究证实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非常有益,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抚触成本低、效益好,可安定婴儿情绪,改善睡眠,减轻照料负担。但需注意的是,抚触对软硬件有一定的要求。本院在开展抚触时,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①产妇家属对抚触缺乏足够的了解,认为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干扰新生儿睡眠,不愿意冒风险去获得未被证实的获益,许多家属有“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抚触也健健康康的长大”、“新生儿皮肤娇嫩、骨头没有长成,应减少干预”类似的想法;②许多产妇及家属对抚触的能力水平不足,如在反复时常因婴儿哭闹停止,便认为抚触造成婴儿哭闹,改为正常的方法育婴,本次研究中操作过程中出现哭闹23.83%,产妇按要求完成所有的抚触活动86.24%,有相当一部分产妇反映因婴儿哭闹终止抚触,实际上只要操作得当,完全可避免婴儿哭闹,如做好室温控制、力度适当,边操作边与婴儿交流,避免刺眼的光线,都有助于减少婴儿哭闹,许多家属在抚触时常常把新生儿弄的痒痒导致哭闹;③抚触的时间不够;④易出现特异性情况,如哭闹、肌张力增高、神经与活动兴奋性增加、皮肤颜色变化、呕吐等,应立即停止该部位抚触,若持续1min以上,需完全停止;④需做好手卫生,应避免交叉感染,特别是在医院抚触,需进行严格的室内消毒,做好手卫生监测,限制家属陪同。需注意的是,抚触还常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早产儿、黄疸等特殊新生儿辅助治疗上,对于此类新生儿抚触,需做好更严格的质量管理、风险管理。
综上所述: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新年儿生长发育,但对护生、产妇技能水平与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实用新生儿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刘迎,杜光,王继彦,等.新生儿抚触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3):4598-4599.
作者简介:
张国丽(1978.08-),女,本科,职称:主管护师,专业:妇产科副高,科室:门诊手术室。
论文作者:张国丽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1
标签:新生儿论文; 婴儿论文; 产妇论文; 家属论文; 操作论文; 生长发育论文; 统计学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