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也有“股东”_农民论文

山乡也有“股东”_农民论文

山乡也有“股民一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也有论文,山乡论文,股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农民参股办企业如火如荼

当今,城里人热衷“炒股”,炒得沸沸扬扬。而在闽北山区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却有着这么一群别样的“股民”——农民企业股东,在山乡实实在在直接投股办企业,而且办得还很红火。目前全镇有1000多位农民成为“股份老板”,兴办起股份企业79家。

近年来,房道的镇村干部和村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小金额起点的开放式合股办企业。过去通常办企业大金额的投资成本,农民可望而不可即。这种开放式股份制门槛低,深受农民的欢迎。村民独资一股或三、五人合成一股投资均可,每股股份起点金额标准仅为一万元,多投不限。入股主要有两个形式:一是资金投入股份型,盈利共享,风险同担;二是资金投入固定返利型,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以略高于银行利率的利息,每年返利给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按约定期限返还,企业风险与投资者无关。群众可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投资方式,把手中闲散资金投入到办企业中去。这样,农民低金额资金就能投股参与注册资金大且效益好的企业。

而股东们将股份企业委托股东中当地的“经济能人”负责。当地企业能人是懂市场、有经验、敢闯敢干的乡土人才。安宁村陈火兴是村里的木材流通能手,三年来就与乡亲们一同办起了2个年产值上千万元的规模企业。2004年他把十多年搞木材流通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办企业,与多位村民合股在本村创办了建瓯市振兴竹木有限公司,他成了这个企业的大股东,被推选为总经理。去年他又与集资169万元的63位村民兴办第二个企业——万鑫竹木业有限公司,吸收农民120多人进厂务工,年生产木制品20万平方米,产值1600万元。陈火兴勇于带头办厂、带动村民致富,被南平市委、市政府评为“南平市劳动模范”,获得“南平市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光荣称号。房道经济能人张明生是年产值达5000万元的万森实业有限公司的大股东、总经理,他至今已是3家股份企业“掌门人”,企业产品畅销,订单不愁,部分产品漂洋过海出口美国、西班牙等地。村民们不仅参股办厂,还进厂务工赚工钱,在厂里既是股东又是员工,具有双重身份。

山乡“股份办企”还引来了一些城里人“上山下乡”到房道合股办厂,投入到房道“山乡股民热”中。家住建瓯城关下西河380号的吴财生,前年看到房道竹木股份企业蓬勃发展,异军突起,立即到房道参股35万元办厂。去年上半年,他又到另一家企业、位于房道埂尾村的万森竹木业有限公司投股102万元。今年他又到房道尤墩村与村民范声佩等人合股办起一个新厂。

也正因股份企业的兴起,为房道农民提供了许多足不出镇就能在家门口打工的岗位,目前全镇有3000多人进入股份企业务工,年增收3200万元,村民进厂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在振兴竹木有限公司上班已有3年多的村民王华生说:“每年我夫妻俩进厂务工可赚工钱3万多元。”该镇党委书记郑辉高兴地介绍说,股份企业的好处不仅是股东增收,农民进厂务工拓展就业渠道,而且还直接提高了农产品价格,镇财政也受益,去年镇财政结算从原来借款上缴变为结余94万元。

建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陶瑞平指出,房道区区不足百家的股份企业,在经济发达地区微不足道,但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就可算不小的成绩,可谓是“山沟沟办起大工业”。建设新农村关键是生产发展,房道股份企业拉动农村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新农村建设切入点和具体的成功模式。农民办厂和进厂务工增收了,建房多了,商贸更加繁荣。今年年初,房道镇被评为福建省第一批商业重镇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

联系电话:0791—8524186

标签:;  ;  ;  ;  

山乡也有“股东”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