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础性论文,选择性论文,相统一论文,语文课程论文,高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改革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课程标准研制的难点和重点。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课程结构是以具体、直观的形式呈现改革的基本内容,所以人们对此给予更多的关注也是理所当然的。我国新世纪高中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构建重视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引导学生逐步规划人生。各个学科课程的改革都要落实、贯彻这样的课程改革目标。原有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已经不能满足课程发展的需要,这就决定了需要构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
一、我国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探索
纵观我国语文教育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大多数时期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都较为简单、单一,基本上都是以统一的必修课程的形式出现,每个学年都有明确、固定的要求。但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是,个别时期的课程标准或大纲也曾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积累了经验和教训,例如1923年刊布的高中国语课程纲要(所谓刊布而不是颁布,即不是由教育部以部令正式颁布实施,而是由当时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的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拟订并刊行于报刊),以及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1923年刊布的高中国语课程纲要由两部分构成,公共必修课程和为注重不同学习方向而设置的必修课程。《高级中学公共必修的国语课程纲要》的“内容与方法”分为读书、文法和作文三部分,其中注重文学和社会科学的第一组必修课程有《文字学引论》和《中国文学史引论》。(这三个课程纲要都是胡适先生起草的)高中国语课程纲要在设置了公共必修课程的同时,为注重不同学习方向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必修课程。虽然所有的课程还都是必修,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实际上已经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选择性的课程,使其有所侧重。从高中语文课程的发展历史来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探索是极其难能可贵的,它也成为以后课程结构的主要思路之一。有的国家目前还实施着类似的课程,例如现在的法国高中法语教学第一学年是统一的,从第二学年开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选择性课程。遗憾的是,在我国高中语文课程发展史上,这样的课程结构只是昙花一现。当然,不可否认这样的课程结构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尽管后来没有延续这样的理念和思路,但是其本身所富有的启示价值还是显而易见的。在此之后的1929年和1932年课程标准第一学年至第三学年基本上是统一的课时和课程内容,在课程结构方面没有值得特别说明的。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甲、乙组对教学时间做了不同的安排,甲组按照常规每周精读3小时、略读指导1小时、习作1小时,而乙组每周增加精读3小时,其他学期的时间安排不变。乙组增加的3小时主要讲授文学史大纲。与1923年课程纲要相比较,这个课程标准的课程结构虽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毕竟打破了课程结构单一的局面,在课时和课程内容方面有所变化。在此基础上,1940年《修正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又有所发展。第二、三学年的每学期,乙组比甲组的精读课时每周都增加了2小时,所增加的课时注重各时代文学作品及国学常识的学习。也就是说,第一学年相同,第二、三学年不同组别的学生有所侧重。除了上述课程标准之外,后来的课程标准或大纲都是统一、固定的课程结构。
经过几十年的沉寂之后,到20世纪末期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探索又出现了一个高峰。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在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个大纲把“课程结构和课时”作为大纲的六大组成部分之一,专门进行说明。这个大纲把课程分为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其中学科类课程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高一、高二是必修,高三为预备升学的文科、理科和预备就业的学生提供限定选修课程。这个课程的限定选修课程为三大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同时任意选修课程又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留有选择的余地。从整体来看,这样的课程结构具备了突出选择性和多样化的特点。虽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个大纲在实施过程中使这样的课程结构功能和特点大打折扣(例如任意选修课程和活动类课程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没有一定的必要条件来保障;另外,限定选修课程由于局限在高三,形同虚设,反而因此产生了一定的弊端),但毋庸置疑,这个大纲在课程结构方面的价值和意义是巨大的,蕴涵着丰富的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不仅在政策层面作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同时也在实施层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新世纪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设计富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二、一些国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启示
最近几年,世界上的一些国家正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高中母语课程改革方面做出了各种各样的探索,这些探索无疑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芬兰非常重视语文教育,从考试的科目方面就可窥见一斑。2002年10月中国—芬兰高中教育研讨会上,在与芬兰教育主管部门官员的交流中得知,芬兰现行高考是4+X模式,所谓4是指母语、第二官方语言、外语、数学或科学,其中三门是语文(芬兰语和瑞典语是芬兰的官方语言)。正在规划的改革方案准备在2005年实施1+X的模式,所谓1是指一门官方语言。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改革,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学好母语是学好其他课程的根本保证,是一个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除了重视母语、官方语言的教学,芬兰也极重视外语教学,很多高中学生学习两门或三门外语。(通过现行的考试也可发现,即使是只学一门外语的话,每个高中学生也至少学习三门语言。)高中阶段的芬兰语包括6门必修课程,即语言作为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从艺术到自我表现,文本的建构与解释,语言的力量,文学作为同时代的镜子,语言、文学与认同。这六门必修课占全部必修课时的12-13%,全部课时的8%。众所周知,芬兰的高科技产业非常发达,而从高中课程设置和考试的情况来看,并没有明显强调与此相对应的学科。在与该国高级教育行政长官的交流中,我们得到了有点儿出乎意料的认识。这位官员认为,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恰恰是语文教育,高水平的语文教育会帮助学生在其他内容的认识、理解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多门语言的学习可以帮助人们多角度、多渠道掌握各方面的发展动态。在重视科技创新的我国,这样的做法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瑞典高中课程共有八门核心学科,即瑞典语或瑞典语作为第二语言、英语、数学、体育与健康、公民、宗教、科学、艺术活动。高中瑞典语包括5门课程,即瑞典语A、瑞典语B、瑞典语C(口语与书面交流)、文学与文学批评、创作。其中瑞典语A和瑞典语B是必修课程,其余的课程在不同的学习计划中或为选修课或为必修课,例如瑞典语C是社会科学学习计划中的必修课程,而文学与文学批评是社会科学学习计划中文化专业的必修课,创作是选修课。
印度普通高中课程要求以两种语言作为必修课程,可以从印地语、英语、孟加拉语、藏语等二十多种语言中选择,其中英语和印地语必选其一或二者皆选。选修课有现代印度语言文学、梵语言文学、古典语言文学、英语、其他语言。
法国高中法语课程在第一学年是统一的必修课,课时安排和课程内容都是统一的。从第二学年开始,为各种专业方向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案,从课时到课程内容、实施都不同,如经济社会方向、文学方向、理科方向等共十种方案。
日本高中国语分为语文1、语文2、语言文字表达、现代文、现代语、古典文1、古典文2、古典文的讲解八个部分,其中语文1是基本要求,其余的科目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
从这些国家的高中语文课程可以发现,在注重共同基础的同时,都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谋求课程的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三、我国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中的课程结构
在认识、理解高中语文课程结构时,不能孤立地看待语文学科课程,而需要将其放到整个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的背景下,才能够进行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我国新世纪普通高中课程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与仅仅由科目组成的单一、扁平的课程结构相比较,这样的课程结构具有立体性和层次性等方面的特点。一定的结构决定着一定的功能,课程结构也不例外。构建这样的课程结构目的在于能够从宏观上整体规划课程,并有利于科目间的融合和科目内部的微观结构调整。理解这个课程结构,需要特别注意两个层次:学习领域层次和模块层次。学习领域是由课程价值相近的科目组成的,共设置了八个学习领域: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如语言与文学领域包括语文和外语。从各国的课程改革来看,一些国家的课程也设置了学习领域,虽然有时赋予其不同的含义,但是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是共同的取向,因为原来一直强调的壁垒森严的学科之间的界限成为课程设计和学生学习的障碍,各学科的教学对学生个体而言,不像书架上分门别类的书籍,没有严格的界限。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和研究的综合化趋势的背景下,学习领域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设计学习领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果按照原来的课程结构,学生可能不喜欢或不学某一学科,会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学习领域层面,学生可以作出个性化的选择,但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例如在课程实施中,可以规定学生在一个学期或学年必须学习一定领域的课程,由于不用具体到科目,这样做就有了选择的空间。因为一定学习领域的科目都体现着一定的共同价值,从而不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学习领域体现了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规定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在所有的学习领域获得一定的学分,既解决了因学生过早偏科而产生的弊端,又避免了由于学科科目过多而造成的学习内容繁琐和过多的问题。同时,这样做也有利于教师在学习领域的视野下设计、实施课程,从而避免陷入学科本位的泥淖。
对于科目层次,由于原来的课程结构大都是基于科目而设计的,所以这里不做更多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增设了通用技术、第二外语、艺术等科目。
具体到模块层次,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所谓模块是在科目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现实,将科目内容分为若干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一般为36学时,2学分。对于模块层次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模块层次的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修习计划,为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在完全由科目构成的课程结构中,由于过于强调科目自身体系等方面的原因,学生只要开始学习一定的科目就意味着只能把这个科目完整而系统地学完。学生选择的余地极其有限,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基本统一并且固定,因而无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第二,便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效利用现有教师、场地、设备等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条件。第三,有利于解决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社会生活、科学迅猛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信息以几何级数快速增长的信息社会,学科自身在迅速发展,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急剧变革。如何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内容中,是现代社会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生活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就是为解决这方面问题而做出的探索。每一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有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便于实际操作。
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结构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应该遵循的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为了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和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选择性发展空间的目标,需要构建与此相适应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
高中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由“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组成。必修课程五个模块的实施可以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选修课程由五个系列构成,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根据每个系列的目标可以设计若干个选修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的具体名称、模块的内容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安排,可以有选择地设计。学校根据本校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可以较为灵活地开设选修课。
值得注意的是,从静态的课程结构来看,选修课程由五个选修课程系列组成,每个系列可以设计若干选修模块,而没有像历史等一些课程直接具体到模块,似乎多了一个层次。这样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认识。第一,强调选修课程的选择性、多样性、灵活性,并不等于漫无计划、随意零乱。如果脱离一定的课程要求和范围,不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发展需要,漫无目的或一味追求新奇,会造成选修课程的混乱,严重危害选修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设计五个系列,每个系列有学生选修学习的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这样就使具体选修课程模块的设计依据每个系列的目标,既保证选修模块的灵活性和选择性,也避免造成模块设计的随意或混乱等问题。第二,需要解决语文课程内容丰富性、不确定性与需要确定有限内容的模块之间的矛盾,如果直接确定了具体的模块,以及模块的数量,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和弊端会大大消磨设计模块层次的优势。第三,有利于选修模块的选择和组合。每个选修系列具有一定的特点,根据一定系列选修课程目标设计的模块体现着一定的共同取向,这为学校设计模块和组合模块提供了参考性的依据。
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图示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强调,基础性、均衡性与选择性、多样性,不是一一对应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也不是对立的。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强调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是因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高中语文课程的共同价值,也应该体现基础性。
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改革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而设计的。在研制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对现行高中课程实施状况曾经做过调查,其中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深思,应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一项调查中,学生最喜欢的、最不喜欢的、压力很大的、实用性最差的、内容偏多的、内容太难的学科,排在前四位的都没有语文学科。(最喜欢的是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最不喜欢的是政治、物理、数学、外语,压力很大的是数学、物理、外语、化学,实用性最差的是政治,历史、美术、数学,内容偏多的是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内容太难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这个调查结果也许不会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强烈的刺激,但至少有两点应该引起注意。第一,在初中阶段,语文是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之一,排在第二位,而高中阶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第二,与学生既爱又恨(是最喜欢同时又是最不喜欢)的数学、外语不同,语文学科处于既没有爱起来也没有恨起来的境地。结合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这样的态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结果。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结果对于语文教学而言隐藏着严重的危机,如果一门学科在学生眼里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的话,可能比他最讨厌这门学科还可怕。但愿将来不致如此。
标签:课程结构论文; 瑞典语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新课程改革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 课程论文; 基础数学论文; 课程标准论文; 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