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路向及其启示
吕金函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433)
[摘 要] 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内在逻辑结构可以确认为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这三个向度。一种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必须让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协力发挥作用,才能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形成稳定的、优秀的价值观。根据对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内在逻辑向度的解读,可以将这些不同的方法理论归入四个路向:认知路向、情感路向、行为路向、品格路向。这些不同路向的方法理论在发展中相互评鉴和吸收,一种方法理论经常是在对其他路向理论的批判中来完善自身的理论建构的。厘清不同路向的理论之间的对话是很有必要的,应在对比中消化各种理论的优势与核心,进而取其精华地对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加以利用。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研究,应放眼域外,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这个哲学与经验相交缠的复杂问题,积极地吸收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有利因素,用更国际化的理论来助力解决本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关键词] 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 逻辑向度 路向 发展趋势
价值观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向来十分重视的教育领域,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本质追求和重要关切。在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价值观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统一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准。因此,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意义重大。
目前学界对于价值观教育方法的专门研究尚少,尤其缺少对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深入探索。本文试图以价值观教育方法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作为审视依据,对国外价值观教育理论进行简明扼要的路向勾勒,就那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发展和演变、尤其是各种理论路向之间的对话以及整合趋势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完善和发展作出思考。
一、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向度
价值观教育方法有自身特定的内在逻辑结构。本文通过借鉴德性伦理学中有关德性培养的理论,剖析和架构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进路,并将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确认为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逻辑向度。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结构包含认知和情感两个向度。德性伦理学家Julia Annas认为:“德性涉及两个方面:认知和情感。”[2]英国道德教育研究学者David Carr把人的德性性情解释为:“重原则的德性性情不仅仅是关于认知上的同意或智能上的同意的问题,因为德性中还包括对人性当中情感方面的教育。”[3]认知和情感都在德性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人的伦理德性通过习惯而养成,通过人的选择得以建立和实施。这体现了其第三个逻辑向度,即行为逻辑:良好的品性最后必须体现到人的行为当中,才表明德性性情的最终养成。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论述有效地支撑了认知、情感(意愿)和行为三重逻辑的结构区分:“只有当行为者在行动时满足了相应的条件才是德行。首先,他知道他所做的事;其次,他是基于一种明确的意愿抉择并且这种抉择是全然为了这件事情本身而故意行动的;再次,他是坚定地和毫不动摇地行动的。”[4]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规定了有德性行为的条件:第一,行为者是有知识的,他明确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第二,行为者没有情感上的不愿意,是基于自己意愿的选择;第三,行为者在自己意愿选择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行动。可见,德性培养的逻辑中必不可少地应该包含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重逻辑。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结构类似于此。
1.价值观教育方法的认知逻辑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内在逻辑首先包含认知逻辑向度。具有德性的人能够理解什么事才是该做的、正确的事,然后才能专一地为正确的原因做正确的事。对于价值观教育来说,关于是非、善恶、美丑等价值原则的知识是重要的,因为对这些知识的认知是个体做出价值选择和判断的前提。好的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思考自己行为的原因,以及反思别人教授给他的内容。这里的认知和理解所要求的是学习他人,并且以此开始对自己正在做的事进行思考,达成对自己行为的理解。经典的德性伦理学用“技能”作为类比来进行说明:引导行为者形成德性性情的思考过程就像是获得一种实践技能或特长的过程一样。人是通过先做有德性的行为而具有德性的,就如同学习技艺。学习实践性技能的时候,首先要学习一些可以通过教的方式来传达的东西,然后,学习者通过反思来懂得学到的东西,并且自己进行思考。在价值观教育中,受教育者需要首先从社会环境中获得一定的是非准则、价值观,其方式要么是通过直接的传授和学习,要么是通过对榜样的模仿。受教育者还需要在理解之后学会对这些价值观进行反思,并在遇到特定的问题或者情境的时候学会独立思考并做出选择,而且同时能够证明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是正确的。在价值观教育的认知逻辑中,学习与反思这两方面是并重的。
为了提升高校对校园内的交通管理力度,学校需要和属地的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联络,从而获得公安交管部门的支持。比如,联合交管部门查处学校内的超速行为,对于违反学校限速要求的机动车,同样构成违章,可以交由交管部门进行处理。其次,还可以和交管部门联合,提高高校周边的交通安全秩序,对于校园入口和校园周边等人员密集的地区,进行合理的交通秩序管制,通过增加警力等方法,保证在上下课期间师生的安全。
2.价值观教育方法的情感逻辑
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第二个逻辑向度是情感逻辑。在德性伦理学理论中,德性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有德性的人所做出的选择和行为是这个人自觉、自愿地做出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由于德行与性情和行为相关,只有自愿做的才适合于赞扬或谴责,如果是不自愿做的,有时得到原谅,有时甚至得到同情。”[5]所谓实践智慧,其实是人的一种有理性的选择。“实践智慧的明显特征是思虑和选择……思虑和选择不是单纯的理智活动,而是受理智支配的意志活动。”[6]实践智慧可以具体化为好的思虑,“具有实践智慧的人的特点就是善于思虑,好的思虑就是引导实践智慧真正把握这种目的的那种正确性”。[7]这里强调的就是人的情感意愿,可见德性与人的情感密切相关。“作为品质的一种表征,我们必须考察与行为连在一起的快乐和痛苦……伦理德性与苦乐感相关,因为首先,我们甚至因享乐而行可耻之事,因痛苦而搁下善事不做。所以,如同柏拉图所言,我们必须从小就培养起对该享乐的感到快乐,对不该享乐的感到痛苦。这才是正确的教育。”[8]价值观教育并不冷落认知能力的培养和道德知识的学习,但是更加关注的是蕴含于知识背后的情感启发和意义体悟。有时候一个人明明已经获得了对一定价值或审美原则的正确认知,但还是无法付诸正确的行动,这往往就是出于情感上的不情愿。也恰恰就是这种“不情愿”阻碍了人用已经获得的正确知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可见情感因素在价值观教育中是多么重要。所以,情感的培养和形成是促成价值观形成的第二个逻辑方面。
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基础是前列腺癌组织的硬度和正常组织存在差异。超声弹性成像结合常规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敏感性也高于常规灰阶超声。
3.价值观教育方法的行为逻辑
价值观教育的第三个逻辑向度是行为逻辑。德性不止于人的心灵体验,它是人生命当中的一种现实的活动。亚里士多德反对将德性局限在与行动不相关的狭小范围内进行空谈。“亚氏说幸福就是德性,指的是德性的现实活动而不是心灵的状态。”[9]德性只有在行动中才能够实现,只有行动正当的人才能够取得德性。德性的实践性品质表明要通过实践活动获取真实的德性。“德性既非出乎自然也非违反自然,而是我们具有自然的天赋,把它接受到我们之内,然后通过习惯让这种天赋完善起来。”[10]通过习惯的不断巩固,良好的品质才能够得到强化,人才逐渐获得了德性。行为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也是人类思维的外化。价值观教育需要开启受教育者的行为逻辑,因为只有在实践中将正确的价值观付诸实施,变成切切实实的行动,并通过这些行动进一步强化良好的价值观的时候,才算达成了教育目的。德性伦理学重视人的行为、强调实践理性。“实践精神之为实践的,它不满足于认知、把握世界,它更是一种精神实践,使主观见之于客观,将一整套的价值观念付诸实践,把这套观念、准则运用于人类的各种活动领域中,作为这些人类活动的内在因素和灵魂而存在着。”[11]在发挥认知和情感因素作用的基础上,行为的实施是价值观教育目标达成的最终显现。
3.1 颗粒制备的方法 人体内金属磨屑是由于假体与骨质或骨水泥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其产生的机理应为在应力作用下物体表面的一种机械摩擦。因此,本研究采用机械球磨的方法制备颗粒应是合理可行的。
二、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路向分析
认知路向与品格路向之间对话的核心在于是否应该确认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认知路向的理论建立在相对主义的哲学基础上,并不重视对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规定,而是鼓励并帮助学生认清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培养高水平的道德推理和价值判断的技巧。相对于品格路向对核心价值观的重视和对教育内容的强调,忽略价值观教育内容的认知路向难免落入价值相对主义的窠臼。柯申鲍姆在提到自己是如何从一个价值澄清理论的忠实拥趸转变成为积极的品格教育倡导者的时候,认为价值澄清理论本身存在重大的理论缺陷:该理论认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基础是理所应当就存在的,受教育者本身就内在具有善良的品性,具备分辨是非曲直的直觉和理解能力,能够通过感觉得出正确的、负责任的决定。[14]但是,要使价值澄清法有效地发挥作用,必要前提是受教育者已经具备适当的社会化程度、自我控制能力和同情心,这些东西全都无法从价值澄清过程本身当中获得。针对这样的价值相对主义的弊端,品格教育理论一扫认知路向理论中的相对主义立场,重新树立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对教育内容的确定赋予了重要性。
国外有关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理论虽然路向迥异、流派纷呈,各自都有独具一格的主张,但这些理论路向之间并非没有交流和对话。相反,这些不同路向的方法理论在发展中相互评鉴和吸收,一种方法理论经常是在对其他路向理论的批判中来完善自身的理论建构的。厘清不同路向的理论之间的对话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整体审视的最大益处就是:在对比中消化各种理论的优势与核心,进而取其精华地对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加以利用。
1.认知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在西方理性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下,西方国家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有强调认知的传统特色。认知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的主要特色十分鲜明:特别重视受教育者的理性自主,强调价值观教育中的认知因素,注重培养认知能力而反对直接的价值观灌输。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斯思等人开创的价值澄清理论可以归为强调认知因素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认知”涵盖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这些方法理论主张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有关价值准则的知识和发展其价值判断能力,认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理性能力和主体性发挥最为重要。通过使受教育者认知能力的逐步增进,使其能在面对具体情境或问题的时候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做出判断、推理、选择和反思。在认知主义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中,个体的理性自主能力在价值观发展中的作用得到深入的确证。诺丁斯认为:“认知方式明显更符合自由主义的传统。它不会去灌输特定的价值观,而是注重培养道德推理。”[12]认知路向的方法理论最为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把受教育者的智力因素作为重要的载体和考量引入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实践。价值观教育应该采取的做法是让受教育者遵从理性的指导和自我的思考,教育者应该做的是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思维、判断和选择。在对传统的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推陈出新上,认知路向的理论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2.情感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情感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并不主要强调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等认知因素的发展和培养,而是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放在价值观教育的中心位置。情感路向强调共情能力,以培养对他人的体谅或关心作为实施价值观教育的重点。英国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创立的体谅模式理论和美国教育哲学家内尔·诺丁斯倡导的关怀模式理论都可以归为这种路向。其中,体谅模式反对高度理性主义的方法路向,不主张让受教育者与那些艰深的道德和价值观问题作斗争。麦克菲尔主张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关心和体谅人的利他方式来感受人生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从而把人们从充满恐惧和不信任的人际关系桎梏中解放出来。体谅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关心和体谅他人。诺丁斯所主张的关怀模式继承并发展了吉利根的关怀伦理学,它非常强调使用理性基础上的关心,也重视动机的重要作用。关怀模式以认真倾听和积极反应作为关心的基本标志,并将这种关心视为一种关系性,认为关心是关心者和被关心者之间建立的一种平等关系。关怀模式的主要教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能够关怀别人、有能力和爱心同时也值得爱的人。不难看出,情感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将情感因素的作用提升到了价值观教育的首位,与认知路向理论培养理性自主至上的取向形成了鲜明对比。
3.行为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行为路向与认知路向之间的对话主要体现在行为路向理论是建立在对认知路向批评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价值澄清理论强调的是价值分析能力,在进行澄清反应之后确立适合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行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强调的是道德认知与判断能力,促进学生使自己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相一致。针对认知路向理论不注重行为、尤其是参与社会的行为能力的缺点,行为路向理论在对认知路向理论做出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注重行动能力的社会行动法。
4.品格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
品格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主要是指品格教育理论。以德性伦理学作为思想基础的品格教育理论体现了对实践的强调:德性是做出选择的品质,如果没有行动、不做践行,就无法体现出来。如同获得技艺一样,人通过做有德性的行为而具有德性,“通过公正的行为变成公正的人,通过节制的行为变成节制的人”。[13]因为德性是在做和行当中形成的,因此品格教育理论重视行为训练以及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品格教育方法主张直接传递并教授价值观,也强调用好的习惯、在实践行动中培养人的价值观。不过,虽然品格教育理论也十分重视行为的重要性,但是在这里却没有将其作为行为路向的理论进行归纳。之所以没有将品格教育理论划分到行为路向的主要原因是,它最本质的理论特质是将重点放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和“成为什么样的人”,而非仅仅强调“做什么事”。品格教育是“agent-based”,而非“action-based”。而且品格教育也并非只强调行为逻辑的重要性,而是在启动人的认知和情感意愿因素的基础上,用行为训练和习惯培养来形成人的品格或价值观。
三、对话与整合:不同路向的发展趋势
20世纪以来,国外先后出现了多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有关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学说和理论,包括但不仅限于品格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品格教育法、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指导下的道德推理法、价值澄清理论指导下的价值澄清法、关怀理论指导下的关怀方法等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讨论热度的方法理论。笔者对这些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进行细致审视发现,每种理论都有其所侧重的逻辑向度,并以此形成了鲜明的方法特色。笔者根据对价值观教育方法内在逻辑向度的解读,以内在逻辑向度为统摄,将这些不同的方法理论归入四个路向:认知路向、情感路向、行为路向、品格路向。
一名小男孩,在稻田边跑啊跑,试图分散我的注意力,结果把自己给摔了一跤。但在他爬起时,却故意只给了我一个后脑勺,很快,他似乎又觉察到某种异常——衣服的后背粘满了苍耳,于是,他来不及穿那只刚从右脚脱落的鞋,就开始一颗又一颗地清除那些该死的苍耳。
式中,j和l表示φ(jΔx,lΔy)所形成二维矩阵的第j行第L列,Δκx=2π/Dx和Δκx=2π/Dx分别为x方向和y方向频率间隔,Dx=NxΔx和Dy=NyΔy分别为相位屏两个方向上的长度,Nx和Ny分别为两个方向上的网格数,Δx和Δy分别为两个方向上的网格间距.
1.关于不同理论路向之间的对话
许多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在提出的时候,往往是建立在对其他理论的批判基础之上的。如果一种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已经不能适应在新的环境下有效开展价值观教育的需要,就会产生新的方法理论对其进行批判和取代。这其实是价值观教育方法对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环境的反映,也是教育对社会意识形态的积极调整适应。在这样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不同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之间总是存在着对话和交流。具体来说,认知路向的理论影响深远,对其他路向的理论的建构和形成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品格路向与情感路向之间也有交流。
依据以上对价值观教育方法内在逻辑向度的解读,可以将国外不同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划分为不同的理论路向。在这里,“路向”所指的是某种方法理论自身最鲜明、最显著的逻辑特征。这并非是说某种方法理论只能启动和运用单独一个逻辑向度,相反,很多方法理论都是使不同的逻辑层次共同发挥作用的。不过,以某个逻辑向度为显著特色是大多数方法理论的特征,这个事实正是本文进行路向分析的依据。
认知路向与情感路向之间的对话主要是围绕认知和情感究竟哪个逻辑向度才能够使价值观教育的方法更为有效。认知路向将理性和推理提到很高的位置,但是却没有充分认识到情感和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情感路向对认知路向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吉利根公开向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理论范围和其中所强调的等级体系发起了冲击和挑战;诺丁斯等人对整个道德认知发展模式发起了挑战。面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吉利根建立了以关怀为取向的伦理学理论,之后诺丁斯在吉利根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关怀模式的教育思想。关怀理论强调动机,批判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这样的以推理为中心的方法理论。
价值观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认知逻辑、情感逻辑、行为逻辑能够完整统一的人。一种有效的价值观教育方法必须让认知逻辑、情感逻辑和行为逻辑协力发挥作用,才能在受教育者的身上形成稳定的、优秀的价值观。
行为路向的方法理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道德教育学家弗雷德·纽曼提出的有关社会行动法的理论。社会行动法,从其名称就可以看出是从行动因素着手来审视价值观教育的方法。纽曼认为已有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都只注重认知因素的发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认知能力及理论,却不重视行为因素在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的作用。该方法的基本目的是培养“环境能力”,尤其是“影响公共事务的能力”。社会行动法一方面让学生成为“道德动因”,在冲突环境之中深思熟虑自己应该做什么;另一方面,面对公共事务中的不公平现象,使他们做出正确的行为来参与公共事务,改变社会。学生应该发展和养成批判性地审视不正义的社会环境的能力,通过参与社会性活动来影响和改变社会,并以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行动法鼓励学生走进社区、搜集资料、进行访谈、观察社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中去。它着重研究使个体的行为因素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该路向相对于其他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鲜明的不同之处。
品格路向与情感路向之间的对话主要在于对两种路向的哲学基础的反思。相比于其他路向之间充满冲突的对话,品格教育与关怀理论之间共性很多。品格教育和关怀理论都不把道德准则视为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都关注人要怎样活着的问题。另外,品格教育和关怀理论都很重视行为背后的情感动机的重要性。但不同的是,品格教育认为好的动机源自行为者自身,而关怀理论认为,好的动机源自人的关系互动。品格教育的中心是行为者,他们认为拥有高尚品格的人通常不会做错事。但是关怀理论的中心是关系,不是行为者本身。关怀理论把关怀的关系放在首位,认为美德会在这些关系中自然而然地养成。关怀理论不主张直接对学生进行美德的灌输。相比于品格教育所倡导的直接教授美德,关怀理论更注重为道德生活建立前提条件以鼓励德行的产生。
这一夜,大姐睡沙发,我和妻子睡大床。隔一扇卧室门,我听见客厅里一直有动静。大姐一夜没睡好,我和妻子一样一夜没睡好。
2.关于不同理论路向在实践中的整合
在国外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实践中,越来越明显的一个趋势是综合使用各路向方法理论的整合趋势。不同路向渐渐地从理论中的对话走向实践中的交融和整合。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由于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涉及认知、情感、行为等方方面面的逻辑因素,因此没有哪一种单独的价值观教育方法或模式足以解决所有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每一种理论和方法都有可能因为自身理论所不能顾及的方面而影响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正如克里夫·贝克指出的那样,诸如文科教育、说服和规劝、心理治疗法、道德认知发展方法、教授推理技能、价值澄清法等方法,虽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洞察力,但每种方法的范围之广尚不足以单独产生重大影响”。[15]只有对不同路向的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进行综合把握和运用,而不是单一仰仗于某种路向而排除其他,才能够更好地开展价值观教育,更有效地迎接在当前的多元文化社会中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复杂多样所带来的挑战。英国学者Halstead和Taylor认为:“学校教育中存在连贯的价值观教育策略是很重要的。比起单独使用一种教育方法,将许多不同的教学方法集合到一个整体的学校政策中,对于影响青年人的价值观要有效得多。”[16]而且,他们通过观察认为价值观教育没有普遍适用的方法和结构,很多影响因素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因此,在具体的价值观教育实践中,将多种不同的价值观教育理论流派所主张的不同教育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用不同的方法应对问题的不同层面,也许会是更加有效的做法。
四、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对完善我国价值观教育方法的启示
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对这些国外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对完善我国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体系很有启发。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看待这些启发。
1.认知:发展对价值观的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反思能力
作为价值观教育方法的第一个逻辑向度,认知是受教育者价值观开始生长的基础。认知中包含的不仅是道德知识和价值准则的学习,也有对价值观的判断、思维和选择。我国传统德育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实践在价值观教育认知层面主要采取灌输的方法,而对于学生的判断、推理和选择能力的培养效果不太理想。认知并不只限于记忆性的学习,还有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等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提升我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的方法亟待从认知的维度开始做出改进,吸取和借鉴认知路向理论中的有利因素。我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教育者用主流的价值观内容直接传递给受教育者,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形成。虽然这种传递-接受的教育方式并非一定是强硬灌输,但因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积极性体现得不够充分,也就很难谈得上在判断能力、选择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方面有大的进步。我们需要借鉴认知路向理论的长处,看重思维能力、推理能力、选择能力等认知因素的发挥,更加重视受教育者通过判断选择所经历和感受到的内容。相比于传递-接受模式中对一套道德规范和准则的传授,自由的探究、审慎的思考会更有利于受教育者从单纯“知道”转换到“体道”,克服传统价值观教育方式中体现出来的“知性”弊端。
频域干扰抑制方法需要准确的估计信号与干扰的频谱,从而去除干扰频率,达到抑制干扰的效果,频谱最常用的估计方法是对信号进行FFT变换。但离散傅立叶变换的窗函数为矩形窗,其旁瓣能量较大,这样频谱泄漏比较严重,造成对信号频谱错误的估计。通常对信号进行加窗处理使信号变得平滑以减少频谱泄漏。但是,加窗后会带来额外的信噪比损失。我们采用重叠加窗的方式减小加窗引起的信号失真。
2.情感:创建关爱的环境,培养积极的情感
价值观教育应该放弃“无情”的说教,而采纳“有情”的关爱。关爱环境的构建和道德情感的培养可以在价值观方法的有效性上创造很大的提升空间。体谅模式主张创立一个关心人的课堂环境、校园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尤其是在学校价值观教育中,如果课堂中只有冷冰冰的说教、无视学生逆反情绪的“独白式”教学的老师、充满厌烦情绪的学生,再好的价值观也不会得到有效的传递。缺乏关爱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对好的价值观的巨大阻碍。价值观教育中的教师应该有关爱之心,用真诚的态度成为榜样示范,并且营造关爱的教育环境。和谐的、关爱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教育资源,可以用隐性的方式教会学生正向的价值观。诺丁斯主张在充满关爱的环境中用“日常对话”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首先,参与对话的成年人要品行端正——要努力向善,要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要对他人的苦难表示同情与关心。第二,成年人要关心孩子,乐于与孩子为伴。当孩子与喜欢并尊重他们的成年人进行真正的对话时,他们会模仿成年人的一言一行。即便对话的目的不是进行道德教育,但是它对对话参与者的道德发展仍是十分有益的。”[17]以人与人之间建立关爱关系为基础的方式充满了关爱的感染力,启示我们充分运用情感的逻辑,将激烈的辩解转变为具有建设性的对话,对受教育者形成情感上的感染力,将他们带入自发的价值观探寻。
3.行为:用好的习惯和行为来强化正向价值观
无论是认知的培养或是情感的塑造,最终都是为了达成行为的逻辑,将好的价值观体现于人的行为当中。应该注意在行为中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促进受教育者从生活小事中体会正确的价值观。习惯指的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特殊倾向”。[18]自动化地进行某种行为,当习惯了的行为已经变成了人的需要,那么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但好习惯并非不经过人的实践理性而随意做出的无意识动作,而是能够将行为转化为内在品性的途径和关键,是价值观外化的体现。品德心理学中也将此称为“品德发生作用的习惯观”。[19]传统价值观教育方法的重要缺点是行动能力弱,不能将认知和情感足够地贯彻于行动。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须臾离不开行为和实践活动。思考如何才能不让学生只在表面上记住激情满怀的言论,而是能够将所学与所思都贯彻于自己的习惯与行动,是我国价值观教育方法提升的一个支点。
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价值观教育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研究,应放眼域外,用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这个哲学与经验相交缠的复杂问题,积极地吸收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理论的有利因素,用更国际化的理论来助力解决本土的价值观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Julia Annas.Virtue Ethics.The Oxford Handbook of Ethical Theo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516.
[3]David Carr.Values, Virtues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11(50).
[4][5][8][10][1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译者:邓安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83,100,81,76,84.
[6]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2.
[7]黄颂杰,章雪富.古希腊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3.
[9]黄颂杰.从幸福论与德性论走向神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说评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11]高国希.道德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12.
[12][17][美]内尔·诺丁斯.培养有道德的人:从品格教育到关怀伦理[M].译者:汪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74,146.
[14]Kirschenbaum Howard.From Values Clarification to Character Education: A Personal Journey[J].Journal of Humanistic Counseling,Education & Development, 2000(1).
[15][美]克里夫·贝克.优化学校教育:一种价值的观点[M].译者:戚万学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61.
[16]J.Mark Halstead, Monica J.Taylor.Learning and Teaching about Values: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J].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2000(2).
[18][19]汪凤炎,郑红,陈浩彬.品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41,141.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19)04-0052-0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外价值观教育的体系化运行与可借鉴性研究”(项目批准号:16AZD035)。
本栏责任编辑 朱国栋
标签:国外价值观教育方法论文; 逻辑向度论文; 路向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