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中国古代史》新教材“魏晋南北朝”图文资料的释读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代史论文,中国论文,新教材论文,高中论文,魏晋南北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中国古代史》(试验修订本)教材魏晋南北朝部分,共有历史地图2幅、历史图片18幅、文字史料3则。
【例1】《武侯祠》
图文释读
武侯祠坐落于成都,千余年来,几经毁损,屡有变迁。它始建于西晋末年,现庙宇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重建。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的武侯祠占地37000平方米,古柏苍翠红墙环绕。主体建筑坐北面南,摆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是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五重,西侧是刘备陵园及其建筑。二门至刘备殿与东西廊,过厅至诸葛殿与东西两厢房,形成两组四合建筑结构。轴线建筑两侧配有园林景点和附属建筑。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该祠堂是为纪念谁而建造的?
②祠堂前的对联“三顾频繁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③你怎样评价“武侯”其人?
2.参考答案
①“武侯”即诸葛亮。②反映了刘备三顾茅庐与诸葛亮结下深厚情谊的史实:刘备曾三次拜访诸葛亮于隆中,向他请教治国平天下的大计。他们的这番晤对,纵论古今成败经验教训和当时天下大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古今传为美谈。③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具有过人的政治才干:为刘备制定“联吴抗曹”的战略使蜀汉得以立足,促使三国鼎立的形成;注意改善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重视生产,积极发展当地经济,加速了西南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例2】图1 《甘肃魏晋墓农耕画像砖》
图2 《魏晋汉人胡食(画像砖)》
图3 《魏晋农家庖厨图》
图文释读
图1农耕画像砖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画面中左为两牛拉犁耕田、一人扶犁;右为一牛拉耙平地。反映了西北地区农业生产讲究精耕细作,生产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图2、图3均为甘肃魏晋墓出土的墓室画像砖,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日常生活方面的交融情况。图2为两名汉族士大夫食用烧烤食品,图3为一汉族妇女在厨房制作面食。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你从上面三幅图片中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参考答案
①由图1可知,魏晋时期我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已学会农耕,采用二牛一人或一人一牛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比较发达。②由图2和图3可知,魏晋时期民族融合加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相近,胡汉差异逐渐消失。③魏晋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例3】《鎏金银壶》
图文释读
鎏金银壶为波斯萨珊王朝器物,北周时从西域传入中国。出土于宁夏固原,通高37.5厘米,重1.5公斤。高长身,卵形腹,细颈、鸭嘴形流,圆形底座,弯曲两端成羊头,顶端铸1人头,高鼻戴圆形帽。壶身腹部一周有突起的3组6人男女图像,一组为裸体,似表现英俊战士得到女子爱慕情景。银壶造型别致精美,具有浓厚的罗马风格。它对研究萨珊工艺美术、萨珊与罗马关系、波斯与中国关系都有重要价值。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该壶何时、从何处传入内地?它在工艺上有什么特点?反映了怎样的史实?
②它的传入说明了什么?
2.参考答案
①北周时,西域。造型独特,画面精美,反映了中亚和西域地区已经掌握了比较高的冶铸技术和工艺美术。②说明即使在分裂的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我国与西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比较密切。
【例4】《西晋末年各民族分布与流民迁移示意图》
图文释读
该示意图直观地反映了西晋末年北部和西北部主要少数民族的名称、分布范围、内迁方向和地区,内迁人口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他们近的迁到四川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远的流向两广边地。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和中原人口的南迁,有利于民族的大融合。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读图,联系所学政、史、地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主要居住地在哪?
(2)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两个趋势(流向)?其流动的主体和成因各是什么?
(3)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谈谈这一现象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2.参考答案
(1)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旧史上称之为“五胡”。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南部的广大地区。(2)①趋势一:由人口稀少的北方草原流向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这一流向的主体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主要原因: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不稳定性;黄河流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吸引;民族融合的推动。②趋势二:由人口稠密的黄河流域流向人口稀少的长江以南。这一流向的主体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主要原因:由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是政治中心,成为夺取政权和异族入侵的主要目标,从而造成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稳定;黄河中下游地区,本已人口稠密,少数民族的大量内迁增加了人口与环境的压力,而南方人口相对稀少,且自然条件优越;北方自然灾害频发。因此,中原人口大量南迁。(3)影响: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文化的传播、交流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状况,使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中原人口南下江南,充实了江南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与南方各族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同时,人口的大量迁移,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如流民起义)和环境问题(江南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启示:人口资源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和合理利用有助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流动应加以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在人口迁移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例5】孝文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北史》
图文释读
该史料出自李延寿的《北史》,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的部分内容及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决心。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材料中的“孝文”指的是谁?他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②材料中的“断北语”“从正音”是何含义?“孝文”为什么要这样做?
③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怎样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2.参考答案
①北魏孝文帝。他是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改革家。②禁说鲜卑话,学说汉语。原因:实行汉化以巩固统治;民族大融合的推动;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③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它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例6】材料一 《士族生活情景》
材料二 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陆梁,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颜氏家训》
图文释读
《士族生活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士族地主阶级生活的豪华和奢侈。
材料二引自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涉务篇》,描写了出身士族的健康令王复居然被一匹骏马所震慑的情景。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何谓“士族”?它形成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建康令王复出身如何?为什么?
③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士族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
④材料二中出现的情景是偶然的吗?它与士族制度的兴衰有何内在的联系?
2.参考答案
①士族是以家族为基础,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发展是其形成的社会根源。②出身士族地主。因为如此缺乏生活常识和生活经历的高官只能是士族子弟。③士族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在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也不同于众,高人一等。其生活极端腐朽奢华。④不是偶然的。随着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他们年龄很小就可以担任高官要职,且生活奢侈腐化。这就造成他们能力低下,成为寄生于社会的废物。这也就决定了士族制度必然走向衰落。
【例7】《曹魏屯田图》
图文释读
屯田是曹魏实行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既可养兵,又可解决运粮问题;民屯不仅解决军粮,还可使流民有所依附,利于恢复经济,安定社会秩序。该屯田图反映了曹魏屯田兵农相兼的特点,它是了解当时曹魏屯田情况的珍贵资料。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曹魏的屯田是如何组织管理的?其形式和特点怎样?
②曹魏起初屯田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屯田的推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参考答案
①招募流亡农民或组织兵士,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有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②满足军需。使流亡农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曹操的屯田为他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
【例8】图1《北朝方格兽纹锦》(左)图2《南朝青瓷》(右)
图3 《纸绘生活图(吐鲁番出土)》
图文释读
图1北朝方格兽纹锦,长18厘米,宽15.5厘米,五色锦织,蓝白色幅边。1968年出土于新疆吐鲁番,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图2南朝青瓷,1972年出土于江苏南京一个南朝梁墓中,现藏南京市博物馆。南朝时期,由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青瓷普遍以莲花作为装饰图案。该莲花尊是南朝时期青瓷的代表佳作,通高85厘米,上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灰胎,釉色呈青绿,喇叭口,长颈,椭圆形腹,底部较高,有盖;通体饰满纹饰。装饰华美,气魄雄伟。
图3《纸绘生活图(吐鲁番出土)》,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情况,也反映了较高的造纸技术。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从上面的三幅图片中,你能读出哪些历史信息?
2.参考答案
①图1表明当时北方的纺织业特别是织锦业比较发达,其图案也体现了鲜明的北方风格。②图2形制美观,制作精良,表明当时南方的制瓷业特别是青瓷制作技术日臻成熟;以莲花装饰反映了当时佛教的盛行。③图3的纸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反映了造纸技术进步明显;其画面也反映了当时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情景,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例9】“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图文释读
该材料引自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序》,说明了他编录《齐民要术》的原则,反映了他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商业活动的贬抑。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齐民要术》是怎样的一本书?作者是谁?
②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并谈谈你的看法。
2.参考答案
①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北魏的贾思勰。②认为农业为本,商业为末,该书不收录有关商业的问题。重农固然是对的,因为农业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但不能因此忽视商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不能认为商业是末业而加以抑制。
【例10】图1 《礼佛图》
图2 《云冈第20窟大佛》
图文释读
图1《礼佛图》摹绘自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的“皇后礼佛”浮雕。它原高约2米,宽约4米,以文昭皇太后为中心,一行10余人。这幅礼佛图构图精美,线条流畅,衣褶层叠,人物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上层社会尊崇佛教的社会现象。此图20世纪30年代被美国人盗走,现陈列在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图2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000米,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佛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第20窟是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最早开凿的石窟之一。大佛高17米,面带微笑,眼睛饱满,鼻直而高,大耳垂肩,斜披着袈裟,服饰背后刻着放射的佛光,具有北魏雕刻的独特风格,是云冈石刻的代表作。云冈石窟以气势宏伟,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著称于世。石窟雕刻在吸收和借鉴印度佛教艺术的同时,有机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在世界雕塑艺术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今天,它已成为中外游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①图1、2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②云冈石窟修造于何时?位于何处?石窟艺术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文化现象?
③图1、2反映了怎样的艺术成就和特征?其表现主题说明了什么?
2.参考答案
①佛教盛行。原因:长期战乱,社会动荡;佛教具有欺骗性;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影响:消磨人民的斗志,使人民安于现状;没有解脱人民的灾难,反而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修建佛寺,耗费大量财物;寺院经济膨胀,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出现了反佛思想和斗争;同佛教相关的建筑、文学和艺术得到了发展。②北魏,山西大同。反映了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及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包容。③反映了当时雕刻和造像艺术的高超水平,具有中外文化交融的特征。说明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并为之服务,一定的文化特点是由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特点所决定的。
【例11】材料一 《兰亭序》(摹本·部分)
材料二 《女史箴图》人物像(右图)
图文释读
材料一《兰亭序》为散文篇名,行书法帖,是王羲之书法的代表作品。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谢安等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楔”时所作的诗序。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唐时为太宗所得,推为王书代表,曾命赵模等钩摹数本,分赐亲贵近臣。相传太宗死,真迹殉葬。此为《兰亭序》的摹本。摹本《兰亭序帖》原件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材料二相传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绘而由唐人描摹的《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图中所示的是该摹本的局部,图中的妇女形象端庄秀美,神情温顺柔和,体现了顾恺之绘画用线精细绵密、如“春蚕吐丝”、人物形神兼备的艺术特点。《女史箴图》唐摹本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画卷之一,原为清内府收藏,1900年被侵华英军掠走,现收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
图文应用
1.问题设计
①书法成为一种艺术始于何时?材料一是何时、何人的作品?
②材料二是何时、何人的作品?该作者的人物画有什么艺术特点?
③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艺术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2.参考答案
①东汉末年。东晋,王羲之。②东晋,顾恺之。布局严密,线条流畅,人物栩栩如生。③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在秦汉的基础上有突出的发展,为隋唐艺术的高度繁荣打下了基础。
标签:中国古代史论文; 魏晋南北朝论文; 南北朝论文; 文化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兰亭集序论文; 女史箴图论文; 刘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