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俗学的理论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中国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5)02-0154-07 自从1983年参加首届全国民俗学讲习班并进行民俗研究,已经30余年。如果从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开始,时间更长得多。而研究中国茶文化,我也几近30年。在这长时间内,茶俗是我关注和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把茶文化与民俗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中国茶俗学”是我不断思考的学术问题。我与叶静博士合作,完成了专著《中国茶俗学》,并于2014年12月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借此机会,现将中国茶俗学的理论构架要点介绍如下,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意见,以便不断完善。 任何学科的确立,必须首先明确其定义和内涵,明确其属性和学科定位,明确其学科范畴和研究方法。茶俗与茶俗学虽是一字之差,两者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对于关于茶俗事项的表述,后者则是前者基础之上的学科称谓。前者是学科的基础,后者是事项的理论概括。 一、茶俗的定义及其内涵 在中国茶文化体系中,茶道、茶艺、茶俗堪称“三足鼎立”,互为影响。如果说,茶道是灵魂,茶艺是形象,那么,茶俗就是基石。任何建筑,没有深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健美的形象,也更不可能有高尚的灵魂。正是由于茶俗的存在,才使茶文化的体系如此根深叶茂,如此博大精深,如此动人心魄。 应该如何定义茶俗呢?这自然也与茶道、茶艺一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与前两者有别的是,竟然很少有论者给茶俗下定义,只是在叙述具体事项时,表明作者对茶俗的取向,大多局限于茶的品饮风俗。而余悦在参与编撰《中国茶叶大辞典》(陈宗懋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时,则给茶俗以清晰的界定和概括:茶俗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以茶为主题或以茶为媒体的风俗、习惯、礼仪,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下的产物,随着社会形态的演变而消长变化。在不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行业,茶俗的特点和内容不同。因此,茶俗具有地域性、社会性、继承性、播布性和自发性,涉及社会的经济、政治、信仰、游艺等各个层面。 所谓“地域性”,是指茶俗产生和存在于特定的区域和环境。这种茶俗在空间所呈现出来的基本特征,也可以称为“地理属性”,或者是“乡土属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举凡地理位置、温度气候,物产特点、生活习惯,还有社会环境、文化氛围,都会使各地茶俗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特征。茶俗表现出来的南北差异、城乡差别,正是地域性的体现。其实,地域性还可以精准到更小的范围。同为山区,由于自然封闭程度的不同,各自的茶俗会有区别;同为江南,对于茶的嗜好、品饮方式也会有距离。工夫茶传统的多种流派,如同为福建省的武夷岩茶和铁观音就并非完全一样。 所谓“社会性”,是指茶俗在一定社会时期产生和发展,并且带有深深的社会烙印。例如:饮茶风俗的真正盛行,始于唐代。据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在开元、天宝年间,饮茶之风稍有蔓滋;到广德、大历年间,则“遂多”;而至建中之际,“已后盛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也说道:“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于中地,流于塞外。”唐人的两则记录,正好说明了茶俗的这种社会性。 所谓“继承性”,是指茶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承袭的特点和方式。我们所说的“世代承袭”,并非父传子、子传孙式的家族传承,而是从整个历史时代、整个社会群体方面的观察,是一种历时性的考察角度。例如:“时新献人”的赠茶习俗,也就是新茶初制时以茶为礼,馈赠亲友。这种赠茶风俗,唐人作品常有记叙。著名大诗人李白漫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时,僧人中孚赠他以前所未见的荆州新产仙人掌茶,故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诗致谢。“时新献人”的赠茶习俗,一直延续到当代。 所谓“播布性”,是指茶俗具有传播和散布的自由属性。这是与“继承性”相区别的从空间视角的考察。茶俗的播布性,存在多种层面:一是带有本土特征的区域内传播和散布;二是跨越地域的较为广泛范围内的传播和散布;三是超越不同阶层的传播和散布。播布的方式,大多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也有的是通过书面的或其他媒介为载体,加速和扩大这种茶俗的影响力。当然,播布还与接受有关联。播布并非一定接受,只有接受了才会产生实效性。如潮汕工夫茶原来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但现在已经超越地域和阶层,成为全民性的茶俗,这就是例证。 所谓“自发性”,是指茶俗的发生和发展是由自然状态的、自发自为的。茶俗的出现,除了极个别事项外,大多是在不经意间油然而生,并非由于政府或其他强力的介入。这种“自发性”的存在,使茶俗具体产生的时间很难界定,只有大体的一个时期。而且,我们现在所说的历史上的茶俗,只能根据已有的文献界定其时间,但文字的记录往往落后于真正发生的准确日期。同时,“自发性”也带来了首创人员的模糊性,很难说是某人的创造、创意、创新,只能是一定区域的群体意识和行为。 茶俗与社会有密切的关系。在日常的饮茶活动中,民众对伦理道德、未来生活的愿望和对社会的美好追求,也会渗透到一杯茶汤中。以茶敬客,是中国人最普遍的习俗和最基本的礼仪;以茶敦亲,是通过晚辈向长辈敬茶表现出敬尊长、明伦序的重要内容;以茶睦邻,是以茶和睦邻里、友爱相处的象征;以茶赠友,是“茶表敬意”和增进感情的办法;以茶联谊,是聚朋会友、共赏佳茗、增强友谊的方式。甚至“吃讲茶”,都是以茶化解仇恨、解决矛盾的有效形式。这些茶俗,表现出和睦、和谐、和平、和美、和乐、和气、和洽、和亲、和善、和顺、和悦等一系列风尚,也是茶文化核心“和”的体现,对于今天“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设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茶俗还伴随着人的前生后世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茶香人生”。例如:孩子“洗三”时的绿茶水洗头,象征美好的开头;满月剃头时的“茶浴开面”,意示长命富贵;周岁时的“烧茶”之俗,表示祝贺喜庆,都离不开吉祥寓意的茶。而在婚姻的礼仪中,茶更是贯穿着始终,故有“三茶六礼”之称。“三茶”即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合茶”。也有的把提亲、相亲和洞房前三次所沏之茶水,合称“三茶”。还有的在婚庆时要举行三道茶仪式,第一道白果,第二道莲子、枣子,第三道才是茶。虽然“三茶”之说,地域有分;“三茶”之仪,民族有别,但都取茶“至性不移”之意,表达出对爱情的坚贞。甚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有的逝者要用茶叶枕头,或手执茶枝,或放上茶叶、草烟、芭蕉、米粒、水酒等供物的冥器“合帕”。至于以茶为祭,采用被视为圣洁的茶,是向神灵、先祖表达虔诚敬意的最好方法。 茶俗虽然产生和存在于民间,但并非只有俗事的表现,同样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质朴的哲理。茶俗与社会、与人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往往不乏睿智和深刻。在一般的认识中,茶道思想源自于儒释道,其实,茶俗所体现的大众思想观念也是源头之一,并且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民众在平时的生产、生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人际交往,往往以茶寄托或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甚至哲理观念。像大家所熟知的白族三道茶通过“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茶饮,表现出世俗的感慨和对人生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质朴的生活哲学、人生哲学。又如:唐代兴起的“茶礼”历经宋元明清直到现当代,从萌芽、演变到发展,几乎成为婚俗的代名词。茶在婚俗中,是纯洁、坚定和多子多福的象征。因为“茶性最洁”,所以表示爱情冰清玉洁;因为“茶不移本”,所以表现爱情的坚贞不移;因为茶树多籽,所以表明子孙繁盛,家庭幸福。 这种茶俗与大众哲学的关系,是在历史的传承之中,是在自然的生活之中,像行云流水般的自如自在,像与生俱来般的如影相随,并且深深地浸入血脉、骨髓,肌体般融为一体。 二、茶俗的划分原则及类型 茶俗分类应该如何科学准确地界定,看起来仅仅是个技术性问题。其实,这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对于纷繁的茶俗如何进行整体把握,茶俗的基本特性如何认识,茶俗的文化内涵如何理解,茶俗的历史走向如何探讨,茶俗的未来发展如何预测。这一系列问题的基础,是对于茶俗问题的条分缕析。而要解决茶俗分类问题,首先是要确定分类的基本原则。 茶俗分类应该采取哪些原则?至今为止,似乎还没有谁提出系统意见。这一问题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茶叶的发现和利用虽然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茶叶的分类也一直是茶学界争论的问题,只是近些年才逐渐地公认为六大茶类。而茶俗的情况更为复杂,也更需要经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探索。余悦在《中国茶韵》一书曾提出茶艺划分的三大原则:同一原则,个性原则,功能原则。这些原则,也可以借鉴和运用到茶俗分类方面来。下面,我们对此作些阐述: (1)同一原则。就是说,根据同一种标准,对茶俗进行分类。这同一原则应该贯彻一种茶俗类型的始终,并且根据同一原则能够将茶俗进行多层次的细分。 (2)个性原则。既然某一种类型的茶俗能够独立出来,它就不应该和其他的雷同,而应该具有自己不同的特色、不同的区别,应该考虑到各方面的自然的和人文的不同属性。 (3)功能原则。也就是从茶俗的作用来看,茶俗虽然是约定俗成的,但也有外在表现与文化内涵的一致性,其实用性毕竟是基本的和第一位的。 此外,还有分类的多角度原则。也就是说,同一种茶俗,由于着眼点不同,可以归入不同的茶俗类型。分类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考虑到该种茶俗的各个层面和属性来进行区分,人文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科学和特性多方面的立体透视。 茶俗的事项繁多,不胜枚举。如果从各不同的角度划分,茶俗的类别也繁花似锦,蔚为大观: 以茶俗内容划分,有茶叶生产习俗、茶叶经营习俗、茶叶品饮习俗等; 以茶俗时间划分,有古代茶俗、现代茶俗、当代茶俗等; 以享用茶俗的阶层划分,有宫廷茶俗、文士茶俗、僧道茶俗、世俗茶俗等; 以茶俗文化分类,有日常饮茶、客来敬茶、岁时饮茶、婚恋用茶、祭祀供茶、茶馆文化、其他茶规等; 以民族划分,许多民族都有各具民族特色的茶俗,对茶的观念、茶叶制作、茶具使用、茶饮品味,均不相同; 以地域划分,南北大相径庭,可以分为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中原五大板块,每一板块又可分出若干茶俗区。 正是在这样的体系中,较为完整地展现了中国茶俗的全貌。也正是遵循着这样的体系,写作了《中国茶俗学》这本著作。 在随后的各个章节,我们将对这些类型分别进行具体阐述。 三、茶俗学的概念和学科特征 茶俗学是指研究茶俗事象的成因、特征、功用、关系的学科,是基于茶文化和民俗学的交叉学科。也就是说,茶俗学是专门研究茶俗产生、发展、演变规律与特点的一门学问。 从学科内容和学科地位来看,茶俗学基本点起码有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对象为茶俗。单一的茶俗事象的描述虽然是重要内容,但只是研究的基础。作为学科的视野,对于单一的茶俗事象除了外化的景象,还要追溯其成因特征和功能;对于各种茶俗之间的关联性,更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空间特征、实用功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此外,对于某一茶俗的外延和传播,也要关注其接受与异变的状况。 二是茶俗学的学科地位。茶俗学的建构是基于中国茶文化的实际。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民俗、民族等学科,其中一些有影响的事象被视为子学科,并且出现相关的称谓。例如:基于茶道,有茶道学;基于茶艺,有茶艺学。作为与茶道、茶艺关系最密切的茶俗,茶俗学也和其他一样,是从属于中国茶文化学的子学科,而并非是独立的学科。 三是茶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与茶俗学关系最密切的有两个学科:茶文化学、民俗学。茶俗学与茶文化学的关系是自从关系,而与茶道学、茶艺学则是平行关系。不过,茶俗学与民俗学的关系则有不同,分别于多个部类。我们知道:所谓民俗,是指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的文化事项。而民俗学,是指专门研究产生并流传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袭特点之文化事项的一门学问。民俗事项的分类虽然存在分歧,但举其要者大体包括七类:一、物质生产民俗;二、物质生活民俗;三、人生礼仪;四、信仰民俗;五、岁时民俗;六、社会组织民俗;七、民间文学艺术。茶俗则与上述七大类别都有关联,例如:茶叶生产习俗,属物质生产民俗;饮茶习俗,属物质生活民俗;婚恋茶俗,属人生礼仪;茶祭属信仰民俗;年岁茶俗属岁时茶俗;茶会茶业组织属社会组织民俗;茶舞、茶戏,属民间文学艺术。正是由于茶俗在民俗范围内如此之广,也就很难成为民俗学的单一子学科。 茶俗学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特点: 1.茶俗学的传统性与当代性并存 茶俗在当代社会,正走向多级发展。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其当时的社会条件。新世纪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原有茶俗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茶俗之中一部分不适应新世纪的风俗习惯,特别是那些陋习,毫无疑问会走向衰退、消亡,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一些与当代生活相适应的,积极健康高品位的茶俗,依然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占重要的地位,得到传承和发展。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水乳交融的一些茶俗,如日常饮茶、以茶待客、以茶赠友等,莫不如此。特别是把茶提到“国饮”的高度,认为“清茶一杯,万象更新”,更使茶俗的根基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同时,原有的茶俗也有的会发生“裂变”。如饮茶风俗,一方面追求传统,走向精美、精致、精细、精良;另一方面又力求适应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于是袋泡茶、茶饮料同样并行不悖。茶俗的部分渐行渐远和形态的日新月异,两者同样是相依相存。 2.茶俗学的选择扬弃和遗产保护并存 茶俗之中的良俗,并非会为新世纪“全盘接收”,也会有扬弃和选择。如茶叶的加工技艺,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虽然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然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以手工制茶为主导的技艺,逐步由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生产加工所取代。于是,手工加工茶越来越难得一见,掌握这种技艺的高水平传承人也越来越罕见。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名列其中。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是在其中列入了: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婺州举岩、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红茶制作技艺,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普洱茶制作技艺,黑茶制作技艺,以及茶艺(潮州工夫茶)和富春茶点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先列入的是“濒临灭绝”的事项。这些与茶俗相关的技艺列入,既是幸事(得以重视保护),又是令人担忧的(正以超速度消亡)。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千万不能在新世纪中断。 3.茶俗学的理论探讨和实际运用并存 新世纪茶俗,还有一个新兴的支撑点,那就是当代的旅游。旅游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之一,是新兴的经济增长点,在许多地区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名山出名茶,名茶连名胜。在风景名胜地区,往往有名茶,也有独特的茶俗。如今,许多旅游景点都有茶事活动,有饮茶风俗。当游客口干舌燥之际,喝上一杯清馥可口的香茗,暑气顿减,疲劳顿消,何等的舒畅,何等的惬意。那些生活气息浓郁,令人耳目一新的茶俗,带给人们的还有神清气爽,精神享受。借助旅游的载体,茶俗的传播更为久远,也可以使茶俗的文化遗产由静态的“死保”,走向动态的“活保”。随着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茶俗活动和传播的深度与广度都会得到提升。 4.茶俗学的自然传承与国际交往并存 茶俗的跨地域,甚至跨国界交流将进一步拓展。茶俗本来带有很强的地域性,是在特定的生活空间和社会空间生存的。但在当代,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更广泛,茶俗正由生活态的状况,越来越脱离着原有的“保真”,走向表演的舞台。有的是在茶俗产生地原生态的表演,还有的是离开原处到外地,甚至是搬到舞台上的表演;有的是在国内的交流,还有的是在海外,甚至是国外的衍义。这些做法,对于茶俗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是有好处的,但是,也会给茶俗保持初始的“原汁原味”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窘迫,摆在新世纪的面前。然而,这种发展的态势,又是不可逆转的。同时,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也使茶俗进入到“世界视野”,促使茶俗探讨具有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和新的范式。 总之,茶俗的此消彼长,茶俗的不断变化,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自然,像月亮阴晴圆缺一样自如。从生活的茶俗,走向表演的茶俗;从纯朴的茶俗,走向娱乐的茶俗;从内敛的茶俗,走向开放的茶俗;从单向的茶俗,走向交流的茶俗。这些势头,不仅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加是“喜看东风又一枝”。不过,具有厚重文化土壤的茶俗,具有“原子时代饮料”依托的茶俗,永远不会走向衰亡,永远会充满再生、新生的活力。因为,有绿色的植物就有茶叶,有人就需要茶饮,而有茶饮就有适应时代的相关风俗习惯,这也是不会变易的客观规律。 四、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及方法 茶俗学是一个开放的研究体系,是一个由零星的、分散的、个别的茶俗事项到全体的、完整的、系统的茶俗组合的考察,是由具体的茶事社会生活到抽象的理论统摄。正因为如此,茶俗学的研究范畴大体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按照茶俗发展过程的历时性研究。茶俗是由物质的茶,到社会生活的茶事,再到特殊精神活动的习俗传承。按照这一原则,应该探讨茶俗发生学(从整体的茶俗到个别事项的起源)、茶俗发展论(茶俗的深化、传承、变异、发展的规律)、茶俗存在论(茶俗的特性、类型和存在的人文环境)、茶俗未来学(从前瞻的视野探讨茶俗的传播与未来趋向)。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是茶俗单一事项的,可以是某一断代的,也可以是就茶俗整体的分析。 第二,按照茶俗内容的差异性进行哲学、社会、文化的分析。前面我们谈到,依照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于茶俗进行分类。而这种类型化的区分,只是就总体而言,远未达到深入和深刻的程度。其实,任何一种类型或事项,都可以进行更为深入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的探讨,甚至还可以从更多的学科层面对茶俗进行不同角度的探索。 第三,按照茶俗观念和事项研究的进程作茶俗学术史的研究。茶俗学科的研究虽然至今才开始,但作为茶俗事项的载录与认识则长久存在。在这些载录和认识中,体现了丰富的茶俗观念、学术思想和文化内涵。茶俗学术史的追溯,既是纵向的历史的研究,又是横向的类别形态和思想观念的探讨,反映出综合状态的研究特点。茶俗学不论何范畴的研究,都涉及以下四个层面: 一是茶俗基本原理。包括茶俗研究的对象,即茶俗研究的来龙去脉和相互关系;茶俗宗旨论,即研究茶俗的目的、性质和特点;茶俗起源和发展论,即研究茶俗的历史进程和演变轨迹;茶俗活态论,即茶俗的现状与现实关系;茶俗价值论,即茶俗的社会作用和意义;茶俗功能论,即茶俗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茶俗特征论,即茶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和不同阶层的特殊表现;茶俗创造论,即茶俗在现实中的创造、创意性运用;茶俗传承论,即茶俗传承、传播和接受的规律与体制。这些方面都有不同的层面,又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 二是茶俗分类学,包括分类理论、分类史、分类学、分类与研究等层次。 三是茶俗历史学。茶俗史与茶文化史一样,包括茶俗记录史和茶俗研究史两个系统,又可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四是茶俗信息学,既包括历史的信息,又包括当代的信息,还包括未来的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茶俗的比较研究、茶俗的研究方法等。 茶俗学在研究方法方面,可以采用茶文化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包括国外民俗学的学术流派及其方法,如:德国格林兄弟为代表的神话学派的,语言学的历史比较研究法;以英国语言学家麦克斯·缪勒为代表的,语言学派的语言学的比较研究;以E.泰勒为先驱,安德鲁·朗为主要代表的人类学派,他们创造的“文化遗留”研究法;以奥地利弗洛伊德理论为中心的,心理学派或精神分析学派所使用的心理分析法;以及社会学派、历史地理学派、结构学派等的方法。其中,茶俗学研究最为常见和普及的方法是: 1.田野作业法 这是由茶俗学本身决定的实践方法,可追溯到古代使用的“采风”方法。茶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必须采集实地调查的第一手材料得到实证。所以,实地采录、直接采录,是田野作业的主要形式。在田野作业中,人们又概括出综合考查、比较分析与实证相结合、走马观花与驻足调查、参与实践等方法,都是切实可行的。 2.文献学方法 研究茶俗史、茶俗学史,离不开典籍文献。即使是当代研究,也要有参考文献。我们所说的茶俗文献资料,可以细分为四个类列:一是历史上载录茶俗的文献资料,包括各类经、史、子、集、正史、野史、笔记的文字典籍。二是口传资料,既包括散文体的神话、传说、故事,韵文体的民歌、民谣、史诗、叙事诗和戏剧体的小戏及民间说唱,还包括个人经历记载的含有茶俗活动的记录。三是茶俗实物资料,包括历代的生产工具、服饰、器皿、民间建筑、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民间工艺品等与茶俗相关的实物。四是声像资料,也就是以影视为手段,对茶俗事项进行客观记录的资料,当然是事件真实的记录而非摆拍或创作的作品。通过这四类文献,进行深入的研究。 3.结构分析方法 虽然民俗研究中的“结构主义”理论及其方法,直到1958年法国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以及他的《亲族的结构》等著作才明确提出,并且十分强调通过研究对象自身予以揭示事象规律。其实,这种结构分析方法在茶俗研究中较为常见,步骤大多是:一是分类,对于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二是分析,对资料从各种角度进行剖析,找出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三是综合,把各种分散的元素进行有机组合,形成对事物全貌及本质的总体把握。 4.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在茶文化学和民俗学中广泛运用。在茶俗学的比较研究中,比较可以是单项事物的比较,也可以是全方位的比较;既可以是地区之间的比较,民族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国与国之间的比较;既可以是纵向的比较,也可以是横向的比较。这种比较应该是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的,既寻求相同成分,也显示相异成分。 总之,茶俗研究的方法应当是灵活多样的。除了上述之外,民族学的、地理学的,甚至经济学、心理学、伦理学的方法也都可以使用,以及必要的精确的统计与分析,采用计量方式的技术性更强的方法。茶俗事项的纷繁、决定着茶俗学研究方法的多姿多彩。中国茶民俗学的理论建构_炎黄文化论文
中国茶民俗学的理论建构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