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曹佳滨,冯姗姗,王丽丽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262500

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体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血压及焦虑水平。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减轻妇科腹腔镜患者焦虑水平,维持血压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舒适护理;腹腔镜

随着现代临床护理模式不断改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已经得到医学界的广泛认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需求,尽量为患者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干预。个体化舒适护理理念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达到最愉快状态,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渗透到整个护理工作中,最终提高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手术类型为异位妊娠、卵巢囊肿及子宫肌瘤等。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两组,100例研究组和100例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32.2±4.4)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3.2±4.2)岁,两组人员年龄、手术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性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舒适护理方法,营造舒适住院环境,定期查看伤口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舒适护理、环境舒适护理、健康宣教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等全面了解患者需求,及时予以解决。具体措施:第一时间以和善、热忱的态度面对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交流,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产生依赖感。通过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需求,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向患者介绍手术环境及各种仪器功能,减轻患者陌生感和焦虑情绪。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耐心倾听,使患者有被尊重的感受。对患者介绍成功接受手术患者的经验,说明腹腔镜手术优点。当患者出现疼痛等不适时,小声温柔地安慰患者,帮助其放松心情,告知患者疼痛发生的原因、疼痛程度与可能的持续时间,鼓励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后注意事项,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组织病友会进行相互交流,使患者获得舒适感。与患者家属沟通,为患者营造舒适温馨的住院环境。同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疾病、手术的相关知识教育,日常保健教育和饮食、活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采取口头宣教和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方法,介绍疾病病因病理、治疗、饮食、手术前准备及手术后注意事项、治疗或护理中的注意问题、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对于持续处于负性情绪的患者,应给予其心理疏导,采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或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改善情绪并减轻疼痛。临床护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为患者提供关爱和归属感,鼓励和支持患者与其他患者进行交流,通过人际关系的建立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让患者能够在温馨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归属感。术后3d内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康复状况、心理状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要求,根据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护理要求,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血压及焦虑水平。焦虑水平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总分8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4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Econometrics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出院时收缩压、舒张压及焦虑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及焦虑水平比较

3讨论

3.1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

有研究发现,手术事件、手术室的陌生环境、孤独都会成为一种应激源,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从而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甚至导致强烈的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这些反应如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干扰麻醉和手术,影响手术疗效。舒适护理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其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本研究结果表明,与手术前比较,手术麻醉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焦虑水平均明显增加,提示新的环境、手术即将开始的紧张气氛等,加剧了患者的心理刺激,应激水平增强;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应激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说明,舒适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降低应激水平,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前提条件。

3.2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舒适护理理论的确立及机制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健康行为学提出的KAP模式理论认为,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行动则是把知识、态度具体化的过程,其结果促进健康。健康教育是舒适护理的重要部分,通过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一定自我保健知识及护理技能,认识到增进健康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对维护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在舒适护理实践中,护士根据手术类别及术中潜在的护理问题,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行为训练,以减轻其术中和术后的疼痛。同时护士用优质的护理服务获得患者和患者家属的认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处于满足的舒适状态,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安全、自尊、爱与归属的需要,使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充满了信心,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医疗护理活动中。

4小结

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对微创手术知识缺乏了解以及女性心理特点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因机体应激反应,发生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继而诱发高血压、心肌梗死和手术切口延期愈合等并发症,影响患者术后病情恢复,延长病程。这就使得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得以凸显。

综上所述,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个体化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从而积极主动配合麻醉和手术,降低了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遵护行为、知识、技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该结果证实,将个体化舒适护理方法应用到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中,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因此应该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文昭.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临床医刊,2015,06:1786.

[2]陈燕.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03:197-198.

[3]陈小玲.个体化舒适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03:269-270.

[4]石晓红.个体化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05:124-125.

论文作者:曹佳滨,冯姗姗,王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个体化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曹佳滨,冯姗姗,王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