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模式_探究性学习论文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三个基本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探究性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恰当的问题,让学生达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状态,即达到“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教师的作用就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去尝试、去猜测、去实验。比较常见的探究学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尝试模式

尝试是探究和创新的开端,是学生自主建构的“兴奋剂”和“导航标”。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的确,学生在自己的探索学习中,不可能总能选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必然会出现思维受阻的时候。这时,就必须另辟蹊径,调整思路。此时教师应及时激发学生“试试”的欲望,启发他们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尽量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在不断的尝试与选择中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尝试”学习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其教学程序一般按照:尝试练习——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应用拓宽等几步来完成。要注意的是,尝试题不能有明显的暗示和单一的思维指向,要体现探究性,有利于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启迪学生自主建构。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不少教师让学生将每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是否能被 3整除,启发学生由此发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的关系。这种设计最大的疑惑是为什么想到要去计算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而不去计算数字之积呢?这种通过简单的计算,掩盖了数学思维和知识的探究过程,实质上仍是一种灌输。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做如下尝试:学生由于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干扰,首先会想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也看个位,经过尝试发现这是错误的,这时就应调整思路,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学生可能会从反面考虑,看最高位。也可能综合考虑,既看最高位,又看个位。还可能整体考虑,看各位数字的和或积。经过不断的尝试,摒弃错误,最终获得正确的认识。尝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这种方法,否则学生一旦思维受阻,就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思路,继续学习。

二、猜测模式

在探究性学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非逻辑的猜想手段,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和适度的帮助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和现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就能使他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1.根据原有知识,利用类比推理猜测。如学习乘法运算定律时,联系加法定律,让学生猜想乘法是否存在类似的定律并提出验证要求。

2.在学习新知中猜测。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实践证明,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学会探究和发现知识的科学方法。小学生如果能掌握“猜测——验证”的探究方法,无疑是对“探究性”学习基本思路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通过画出大小不同的圆,使学生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一猜: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有的学生说是直径的2倍多;有的说3倍多;有的说4倍,究竟是几倍呢?教师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更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随后,学生用教师发的各种材料分小组进行测量、填表、计算,在验证中得出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学生对自己的猜测有一定的期望,就会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样,学生在思考——猜测——验证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结论,而且潜移默化地领悟了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3.在巩固知识中猜测。在探究性学习中,加入“猜测”这一催化剂,鼓励学生在同一问题中主动地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促进自己多角度思维,加快大脑中表象形成的速度,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提出结论,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后,让学生讨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否有简捷的方法呢?经小组讨论大胆猜测后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用其中一个数去乘另一个数独有的质因数。

4.在实际运用中猜测。学以致用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其目的是发展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实际问题可能条件不够,也可能条件有多余;可能有多种解决办法,也可能没有解决方法,都需要学生自己去把握。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猜测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数学信息,并对之进行移动和重组,开拓新思路。因此,在设计练习时重视设计结构不全、条件不明、必须发挥创造性、结合有关经验才能解决问题。我在四年级讲完了行程问题应用题后,把书上的一道练习题改成这样一道思维训练题:甲、乙两人在一条公路上相距20千米,甲的速度是每小时10.5千米,乙的速度是每小时15.5千米,甲、乙两人同时出发2小时后,他们相距多少千米?经过猜测、启发,找出了相向、向背、同向(两种)共四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道题为学生创造了发散思维的空间,给学生留下了钻研探究、遐思无穷的乐趣。

三、实验模式

数学蕴含着大量的思维成分,一般通过数量关系和几何形体的演绎、推理揭示数学规律。但通过实验和观察也可以帮助判断所研究的某些数学命题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验活动中,通过比较、分析、猜想、归纳、抽象概括等思辩过程,完成公式、定理的发现和证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我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加以归纳、概括。①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没有学过,你能想出什么方法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②独立思考,实验探究:通过剪拼,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比较平行四边形与拼成图形之间的联系,并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③小组交流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方法:

之后是汇报交流、验证、师生共同小结。

这样的教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真正自主开放的实验空间,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这样的探究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示,个性得到了张扬。

标签:;  ;  ;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三种基本模式_探究性学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