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150500
【摘 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胆结石患者的病例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得出胆结石患者在进行完手术之后,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是否对病人的恢复有帮助,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从我院的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人数相同,给予实验组的患者术后全面护理干预,只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认真记录观察数据,然后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24例,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从此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组对治疗胆结石更有效;从整体手术治疗来看,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尤其是术后观察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术后对满意程度进行调查,实验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术后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有利于病人更好的从疾病中恢复过来,提高了治愈的有效率。
【关键词】胆结石;术后;全面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Q171.6+5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229-01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胆结石这种疾病,胆结石也成为一种在临床中常见的疾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此,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治疗此疾病,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我国对医疗问题的重视程度加深以及对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使得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等等,这些都为成功治愈胆结石疾病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目前,对胆结石最好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对患者实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可以有效的治疗胆结石疾病,但是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会导致其他并发症的产生,这时候,对患者采取全面护理的模式,巩固手术治疗成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病率,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以下是我院对胆结石术后进行全面护理的研究,现公布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相关研究对象
我院选取了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选接受胆结石疾病治疗的患者48例,选择患者均采取自愿的原则,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治疗措施,也是都经过患者同意的。选取完毕之后,随机将48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中的男女比例为7:5,男性14例,女性10例,年龄从35岁到60岁,疾病持续平均时间长达6年;实验组的24例病患中,有男性10例,女性12例,比例为5:6,年龄从33岁到70岁,疾病持续平均时间为5年。两组患者除了实行的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他方面如性格,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不做参考。
1.2方法
我院对对照组的治疗只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进行检测观察,使用药物对病情进行控制,并且关注病患的饮食等方面。对实验组采取全面护理模式,有计划,从整体出发,系统的对患者给予指导。全面护理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对患者进行术前护理干预是指在手术前对病患的身体状况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患者的血压,呼吸,饮食等,并且提前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另外,也要密切关注病患的心理状况,与患者及时进行沟通,消除其紧张感。术中护理干预:积极配合配合主治医生的工作,灵活应对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护理干预,也是我们本研究的重中之重,需要做的有将患者送入病房后,帮助其取舒适体位,给予心电监护,并监测各项生命体征;还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咳痰,帮助患者翻身,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要进行及时护理,以防感染;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合理使用止疼药物,减少病人的痛苦;另外,还要控制病人的饮食,休息安抚病人心理,消除恐惧心理。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而术后全面护理可以全面的预防并发症,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实行正确的措施,使病人更好的康复。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时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18.0,采取了均数±标准差的方法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则采取百分率的方式对其进行统计,运用统计学软件的测定结果X2对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与分析,最终发现,P<0.05具有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治愈疗效上看,实验组24例中,有21例治愈,治愈率为41.67%,39例有效,有效率为54.17%,1例无效,无效率为4.17%,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的24中,治愈有6例,治愈率为25%,有效为13例,有效率为54.17%,无效有5例,无效率为20.83%,总有效率为79.17%。
在手术过程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也是有差别的。实验组的手术时间30分钟左右,术中出血量30ml左右,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为一个星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1个小时左右,术中出血量大约为60ml,术后住院观察时间为10天左右。
两组的护理满意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实验组24例中,有22例满意,满意率为91.67%;对照组24中,有16例为满意,满意率为66.67%。
以上三项均用统计学方式进行分析,发现P<0.05,因此,这些数据都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
3讨论
3.1胆结石的病因
胆囊结石是指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种常见病。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女性明显多于男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习惯的改变,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胆石症已由以胆管的胆色素结石为主逐渐转变为以胆囊胆固醇结石为主。喜静少动、体质肥胖、不吃早餐、餐后零食、肝硬化者都可能引发胆结石。
3.2胆结石临床表现
胆囊结石其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和部位,以及有无阻塞和炎症等。部分胆囊结石患者终身无症状,即所谓隐性结石。较大的胆囊结石可引起中上腹或右上腹闷胀不适,嗳气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较小的结石每于饱餐、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平卧后结石阻塞胆囊管而引起胆绞痛和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的收缩,较小的结石有可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发生梗阻性黄疸,然后部分结石又可由胆道排入十二指肠,部分结石则停留在胆管内成为继发性胆管结石。结石亦可长期梗阻胆囊管而不发生感染,仅形成胆囊积水,此时便可触及无明显压痛的肿大胆囊。胆囊结石在无感染时,一般无特殊体征或仅有右上腹轻度压痛。但当有急性感染时,可出现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有时还可扪及肿大而压痛明显的胆囊。
3.3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中的应用
目前对胆结石较为普遍的治疗方式为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而术后并发症高,出血量大,且住院时间延长也会伴随着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对胆结石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变得尤为重要。全面护理模式是一种系统性、计划性较强的护理模式,要求制定针对围术期的各个环节的护理干预计划并实施。由于护理涉及各个环节,并预见性地全面制定防治措施实施针对险护理,避免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能否顺利康复是有重要影响的,在病人手术后,会加快病人的康复,让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敏,仝麟龙,张俊杰,仝现州.胆结石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6):3922-3924.
[2]李娇.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l):209-10.
[3]李瑞红,赵悦.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手术室中的护理风险及预防对策[J]青岛医药卫生,2014,46(4):302-303.
论文作者:李金凤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胆囊论文; 结石论文; 率为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