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电网调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需要电力技术人员加强专业手段的应用,建立可靠的电网调度管理系统,保证电力生产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对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工及防误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进而降低电网出现的故障几率。本文就对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技术进行有效分析。
关键词:电网;调度;智能;监控
市场经济在变化过程中,影响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同时,造成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结构复杂等现象,供电不稳定现象经常出现,供电风险加强,针对此种现象,需要从实际情况中分析问题,相关企业需要建立监控体系,做好防控工作,保证供电系统稳定,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1、现状
1.1经验型调度过于依赖人的主观能动性
稳定限额需要离线维护、设备停役、电网运行方式改变对电网稳定的影响、全网电力动态平衡和局部电网供电能力等情况,都需要调度员主动利用各种电网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到较为全面的电网安全运行信息,调度员的个人素质和实践经验在此种模式下起到决定性作用。
1.2信息缺乏有效的除错和整理
在电网正常运行和故障情况下,由于信息缺乏有效的归纳和组合,监控要点湮没在海量的电网实时数据和告警信息中,与此同时,错误的数据和信息对调度员调度监控和事故处理起到干扰作用,导致调度员对电网真实运行状态无法迅速全面掌握,容易出现误判和漏判。
1.3电网监控智能程度较低
同一设备或同一断面在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检修方式下具有不同的限额,由于依靠调度员人工判断环境因素和电网运行方式的改变,继而调整设备或断面稳定限额,容易造成限额调整滞后或与实际情况不一致,同时调度员也缺少有效的分析手段对电网稳定水平和电网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判断并获得辅助控制策略的支持。
1.4缺少故障诊断等辅助设备
当电网出现问题时,调度员一般依靠SCADA系统实现对于故障点的定位,并对故障点的电流及电压情况进行信息查询。若调度员想要全面了解故障点的现状,就必须与故障点附近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而在无人变电站大面积普及的背景之下,调度员很难在第一时间获取与故障点相关的各项信息,这无疑会影响到电网调度工作的开展,导致故障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从某种角度来看,调度员在面对突发事故时主要依赖工作经验开展后续的电网调度工作,尽管电力企业针对以往的电网事故为调度员开展了全面的工作培训,但依然无法提高故障处理水平。此外,电力企业还会为调度员提供事故案例,以供调度员在出现事故时参考。但从事故条件的角度来看,案例事故中的条件与实际事故中的条件很难出现相同的现象,因而调度员在实际处理时难免会出现差异性。正因如此,电网事故处理错误或者遗漏的现象就成为了常态。归根结底,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调度员无法准确获取事故信息,确保具有智能化特征的故障诊断系统等辅助设备。
2、智能监控以及防误技术分析
电网调度中所使用的智能监控以及防误技术,包含的种类比较多,主要使用的是智能监控子系统以及故障辅助决策等系统,在使用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准备,工作人员在使用相关技术的时候能够提升工作效率,并且提升电网调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总体的设计思路
为了提升电网调度水平,实现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发展目标,需要明确电网调度智能监控及防误系统架构的优化设计思路。具体的实际要点包括:实现调度过程中数据集成化技术的合理运用;构建完善的保护系统、管理系统等,增强系统运行中对电网的全方位扫描效果;结合电网调度的实际状况,全面提高调度智能监控及事故处理效率。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系统优化设计的总体思路应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生成网络分析模型并验证,然后采用调度数据集成技术,整合并综合利用电力系统的运行信息,再经过数据滤波,获取一个可靠的数据,以此为基础实现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时的监测与控制,指导电网运行,确保电网安全,辨识电网事故、进行故障诊断并分析处理,最后辅助事故的控制和恢复。
2.2安全约束系统
安全约束系统是整个防误系统最为重要的内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对调度指令票和操作票实行核对校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同时能够实施相应的辅助决策。安全约束系统可以进行如下方面的约束:(1)实时分析性约束。主要是按照电网具体的运行方式、所具有的接线方式以及二次设备配置等方面的情况分析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给出相应的约束条件;(2)检修计划约束。就是指在检修计划和操作指令票间形成安全约束关系,同时要将其当成约束调度员拟票的条件,这样就能够防止在某项工作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向相关工作设备发出指令。此约束条件也可以当作打印相关指令票的依据,从而将检修计划和指令票进行充分融合,进而实现闭环管理;(3)操作票约束。为了避免电力系统常规的倒闸操作出现某些误操作的情况,可以使用操作票制度进行约束。
2.3辅助决策
电网调度过程中,需要做好辅助决策,在进行自动化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实时侦听,主要包含的信息种类比较多,比如遥信变位以及保护状态等等,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做好信息定制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GPS或者SOE等技术进行辅助侦听,提升准确性,一旦出现故障,系统在分析过程中将会实现自动核对功能,确保无误,才能进行事故诊断功能,保证系统运行顺利。电网故障诊断中内容比较多,需要确定故障出现的范围,以及故障的类型等等,系统在使用中需要做好监控工作,如果信息出现故障现象,将会实现自动识别作用,将实时画面呈现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出现的画面进行判断。同时,二次设备的运行动作将作为监控的基础部分,以此为分析点,将出现故障的范围以及元件进行分析,确定范围,故障诊断结束之后,系统将会生成检测报告,工作人员根据报告中的内容,对报警信息进行确认,保证数据分析正确,提升故障检修的效率,工作人员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一旦出现故障,系统需要对此区域做出具体的分析,着重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电力平衡稳定,系统在分析过程中,自动处理过载等现象,同时对故障点进行多次分析,保证分析的数据精准,完成一系列操作之后,工作人员能够做出判断,并且采用相关策略,防止后续工作中出现类似故障。智能监控以及防误技术在使用中,能够对在线故障进行分析,安装相关安全装置,自动排序故障的严重程度,分析电网中的薄弱环节,提出相关意见,提升预案编制的使用效果。
3、结束语
电网调度工作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多,工作人员使用人工方式检测系统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准确性不高,所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严重影响电网的运行,针对此种现象,可以使用智能监控以及防误技术,应用在电网调度过程中,能够自动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并且对出现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意见,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达到标准。
参考文献
[1]周海兰.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6(17):00123.
[2]廖威,张雍忠,白建林等.电网调度智能防误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6,18(03):34-37.
[3]李飞.河北南部电网调控一体化智能防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6:16-18.
[4]潘洪.浅谈电网调度运行智能防误技术应用研究[J].科研,2016 (12):00135.
论文作者:谷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电网论文; 调度员论文; 故障论文; 系统论文; 智能论文; 事故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