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_李琰

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_李琰

(甘肃省临泽县医院 734200)

【摘要】目的:对儿科住院病历中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价。方法: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儿科住院病历967份,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抽取的967份病历资料显示: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6.63天,抗菌药物平均使用天数6.04天。抗菌药物使用率达70.84%。其中抗菌药物单联使用占全部使用病例的74.7%,二联使用占全部使用病例的20.5%,三联使用占全部使用病例的4.8%。预防性使用占全部使用病例的27.08%,治疗性使用占全部使用病例的72.92%。做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实验9例,占1.3%。结论:儿科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着严重的经验用药现象,预防用药和联合用药比例过大,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意义重大。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一个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工作。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药品品种得以迅速增加,但是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方面却未伴随着药品的增加而提高,不合理用药现象逐步突出,在抗菌药物使用方面尤为明显,基层医院尤其突出。临床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医疗质量管理考核的重要一环。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不仅可提高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效果、控制院内感染,而且在医疗质量安全及提高疾病治愈率、降低治疗成本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安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儿科住院病历967份对其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评价分析,以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作为基层医务人员,亲眼目睹滥用抗生素导致的种种弊端,为警示大家,现将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4年7月—2015年6月我院儿科住院病历共计967份,使用抗菌药物病例685份,占全部病例的70.84%,患儿年龄从0-10岁,其中0-1岁419例,1-4岁485例,4-10岁63例,平均年龄2.23岁。

1.2调查方法

设计调查表,详细记录如下内容:姓名、年龄、住院天数、病情诊断、使用抗菌素名称、日剂量、使用起止时间、天数、联合用药、用药目的、用药方式、给药途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等内容。将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依据对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对照调查表逐项进行调查登记,最后进行汇总统计分析评价。

1.3结果

1.3.1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在抽取调查的967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685例,占70.84%;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治疗用药429例,占62.6%,预防用药256例,占37.4%,全身用药685例,均采用静脉给药或静脉给药与口服给药结合的方式。

1.3.2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情况 所有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中,抗菌药单联使用511例,占全部使用病历的74.7%,二联使用141例,占全部使用病历的20.5%,三联使用33例,占全部使用病历的4.8%。

1.3.3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调查的685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6天,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时间平均为6.2天。有436例为住院当天就开始使用抗菌药物。

1.3.4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 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使用的相关规定,将抗菌药物分为限制性使用、非限制性使用和特殊使用三类。调查的6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使用限制性抗菌药物的有359例,占52.4%,非限制性326例,占47.6%,无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病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5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 调查的6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做药敏试验9例,占使用抗菌药物病例的1.3%,其它均为经验用药,占98.7%。

2. 分析与评价

通过对上述资料分析评价,可以看出我院儿科住院患者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2.1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偏高 抗菌药物使用占同期住院患者的70.84%;这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中规定的60%超出10.84个百分点。二联使用141例,三联使用33例,占全部使用病历的25.4%,联合用药比例亦偏高。

2.2 使用抗生素持续时间过长 资料显示使用抗菌药物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6天,而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平均时间则为6.2天。更有436例为住院当天就开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只有0.4天时间未接受抗菌药物治疗。

2.3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执行不到位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虑,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时,可选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2.4 经验用药与无适应症用药 在调查的685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经验用药比例高达98.7%,685例患者中做药敏试验只有9例,所占比例仅为1.3%。另外,预防用药所占比例为37.4%,联合用药占全部使用病历的25.4%。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儿科病房中存在明显的经验用药、无适应症用药、超适应症用药等抗菌药物滥用现象。

3.讨论

3.1抗菌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其治疗细菌感染和细菌性传染病的疗效确切,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然而,在基层医院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不仅降低了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效果,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副反应,大大缩短了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时间,还有可能催生“超级细菌”。使患者丧失了治疗抢救时机,造成其生命健康损害。

3.2临床使用抗菌药物首先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指征,确定引起感染的病原体,选择疗效高、毒性低的抗菌药物,考虑抗菌药的抗菌活性、药代学、药动学特点及不良反应等,对于幼儿此点尤其重要。幼儿不是成人的缩影,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幼儿生长发育还不成熟,因此抗菌药物的体内过程也有相应的改变,应该根据抗菌药物的药代学、药动学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3.3合理用药的关键是针对致病菌选用最合适的药物。因此,在应用抗菌药物前必须先收集临床标本如血、痰、尿、脓液做细菌培养,尽早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并做药敏试验。当致病菌明确时,可选择抗菌作用强、毒性低的品种用于临床,常可获得满意疗效。幼儿病情变化快,在轻症感染时,可根据感染的部位、获得的途径、患者的年龄、病史与临床特征等先作经验治疗。经验治疗的方案应针对引起感染最可能的致病原,若取得良好疗效,一般可继续用药直至痊愈。若疗效不满意,可根据细菌培养的结果和药敏试验调整用药。然而临床现实却是在致病菌尚未明确时,就盲目使用广谱高效甚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盲目地预防应用抗菌药比治疗性滥用更严重,临床上应规范预防用药指征。

3.4联合用药的目的在于增强抗菌作用,提高疗效。联合用药主要限于单一抗菌药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易产生耐药的感染,或药物在感染部位的浓度低、联合易渗入该组织的品种。因此,联合用药指证应更加严格。

总之,尽早确定病原菌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最重要的前提,医院应建立良好的细菌学诊断常规,并予以认真落实。此外,尽量选择安全、毒性低,有足够浓度的药物到达感染部位也很重要。供临床选用的抗菌药品种繁多,药物独特的抗菌谱与抗菌作用往往决定其主要的适应证,临床医生应善于将每一种抗菌药物最突出的药理特点用于治疗,以取得最佳疗效。

参考资料: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

论文作者:李琰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杂志》2016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

标签:;  ;  ;  ;  ;  ;  ;  ;  

基层医院儿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分析论文_李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