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及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分类法论文,启示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发展
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阶段。古代阶段是指1991年辛亥革命以前,近代阶段是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当代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这样划分,主要是考虑军事图书分类发展的具体情况,便于进行研究。
1.1 中国古代军事图书分类
中国军事学术界一般将1911年辛亥革命以前的军事古籍统称为兵书,而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的军事论著称为军事图书或者军事著作。
随着战争的发展,军事学术逐步兴盛,兵书的种类逐渐增多。为了方便检索,兵书与其他图书一样需要进行分类,因此产生了兵书分类法。
现在,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兵书分类目录是西汉刘向、刘歆父子编成的《七略》中的“兵书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图书分类目录。它将图书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共七大类。在七大类中有兵书类,兵书属于一级,可见兵书在西汉时的地位很高。它是在由专门人员分类校书的基础上产生的。“兵书略”是由步兵校尉任宏将兵书校勘后编制的。任宏当时整理的皇家所藏兵书有63家,1291篇,还有图43卷。他将“兵书略”分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兵技巧四类。兵权谋类主要内容是战略,兵形势类主要内容是战术,兵阴阳类主要内容是天候、卜筮、医药、地理,兵技巧类主要内容是军事技术及其运用。这是我国最早的兵书分类,也是最早的军事文献分类,对后世影响很大。它按照兵书的内容进行分类,遵循从一般到个别,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顺序编排,条理清晰,井然有序,方便使用。
南朝时的王俭依照《七略》编制了《七志》,将图书分为经典志、诸子志、文翰志、军书志、阴阳志、术数志、图谱志等七志,再加上道经、佛经共9类。兵书成为9类之一。
南梁时阮孝绪参照《七略》和《七志》又编制《七录》,将图书分为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数录、佛法录、仙道录七类,七类下分为55部。子兵类下有10个部,兵家是最后一部。可见到南梁时兵书的地位下降为二级类。阮孝绪的解释是兵书少,不足别类,因此附到子类后面。
后来,由于图书的发展,特别是历史方面的书籍增加,兵书和方技等书籍减少,原来的分类法不能适应图书的分类,催生了新的分类法。西晋时,荀勖依据魏郑默的《中经》改编为《晋中经簿》,将图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开创了四部分类法。兵书、兵家和诸子、术数分在乙部。也就是说,兵书下降为二级类。
东晋时李充编制《晋元帝四部目录》,采用四部分类法。但是,他将乙部和丙部内容对调,诸子、兵书从乙部后移到丙部,也就是说兵书从第二部后移到第四部。
唐代魏征等人编撰的《隋书·经籍志》将四部的类名改用经、史、子、集,后世沿用不变。兵书列在子部,也就是从第二部类移到了第三部类,子部有14个类,兵书列为第10类。可见在唐代兵书的地位有所下降。
清代乾隆时纪昀编撰了《四库全书总目》,将兵书列在子部,但兵书在子部下14类中位置有了变化,从唐代的第10类前移至第2类。可见在清代兵书的地位有所上升。
1.2 中国近代军事图书分类
清末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西方图书分类法也引入国内,特别是《杜威十进分类法》介绍到国内,加上出版业的发展,图书大量增加,图书分类出现了一个高潮。军事图书分类随着地方图书分类法发展,得到了可喜的进步。主要的是,军事图书分类体现在以下几种图书分类法中:
杜定友1922年发表的《世界图书分类法》,1935年改名为《杜氏图书分类法》,将图书分为十个大类。军事图书列在第4类社会科学下。
刘国钧于1929年1月编写出版了《中国图书分类法》。该书将图书分为9个大部。军事图书列在第6类社会科学部。社会科学部下设10个类,军事排在第10类。军事类下设军事总论、军政;兵制、兵法,作战、训练、给养;军人生活、工程;兵器、陆军、海军、空军、国防;防务等10个小类,小类下再设127个3级类。
皮高品于1934年编写出版了《中国十进分类法》。该书将图书分为10个大类,社会科学是第4大类,军事类分在社会科学大类。
何日章、袁涌进于1936年5月编写,并由杜定友、刘国钧等校订的《中国图书十进分类法》出版。该书将图书分为10个大部,社会科学是第4类部,军事图书分在社会科学部类。社会科学部下设10个类,军事排在第9类。军事类下设军事总论、军制、作战、训练、给养、工程、陆军、海军、空军、国防等10个小类,小类下再设66个3级类。
此外,还有王云五编写的《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和裘开明编写的《汉和图书分类法》。一些大学和省的图书馆根据本馆具体情况,也编写了图书分类法,其中列有军事类目。
1.3 中国当代军事图书分类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动乱,中国进入稳定的发展环境,图书出版进入繁荣时代,给图书分类带来了发展机遇,军事图书分类也走上健康发展的繁荣阶段。这阶段军事图书分类发展有三个标志:
第一个标志是军事图书分类法的理论研究得到发展。现在还没有见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关于军事图书分类法研究的论文和专著。1950年军委军事图书馆(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资料馆的前身)建立后,西北军区、华东军区、中南军区、华北军区等就开始建立军事图书馆。军训部军事出版局于1951年5月开始编印了《军事图书馆参考资料》第一至第五辑。其中有张全新、苏大悔翻译苏联克连诺夫的《图书分类的本质与意义》一文。该文主要是介绍苏联的图书分类法理论。
在研究图书分类法的理论方面,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是军委军事图书馆崔延儒1951年5月整理的《军事图书分类法》。《军事图书分类法》有4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图书分类的作用与目的,第二部分是军事图书分类的必须具备条件,第三部分是分类与编目,第四部分是军事图书分类表。这是我们现在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比较系统的军事图书分类理论研究文章。它借鉴了国内外图书分类的理论和实践,并根据军事图书的特殊情况,从理论到实践提出了军事图书分类法。这篇文章是我们至今看到的新中国第一篇论述军事图书分类问题的文章,是一篇重要的研究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好文章。
汪德全于1951年8月整理出《图书分类法商讨》一文。文中指出了在编制军事图书馆新分类法时,要把握的重点问题,还特别说明,由于政治工作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将政治工作单独编为一个大类。并且指出,军事图书的分类法,由于形势的发展,随着各军事图书馆军事书籍的日益丰富,一个完备的军事图书馆分类法也就存在着迫切的需要。这篇文章虽然不长,内容也不太系统,但它是一篇较早研究军事图书分类法理论的文章。
第二个标志是产生独立的军事图书分类法。1951年5月军委军事图书馆崔延儒整理的《军事图书分类法》,虽然现在看不是很成熟,但它是中国第一部独立的《军事图书分类法》。它将图书分为政治、军事思想、国防、军队建设、战略、战术、参谋、后勤、兵器、战史、陆军、海军、空军、防空、伞兵、要塞、军事参考资料及工具书、辞典类、政治经济常识、史地地图、军事文艺、数学、自然科学、机械工程、应用科学、杂志、报纸等27个大类,大类下分有2级类和3级类。这个分类法可以将军事图书馆的军事和其他图书统一进行分类,都可包括进去。各军区也编制了军事图书分类表,设类的方法和《军事图书分类法》差不多,设20多个到40多个类。
1987年军事科学院图书馆编制出版了《军事图书资料分类法(试行稿)》,简称《军分法》。该书共247页,有完整的体系结构、标记符号,并有总论复分表、世界地区表等6个辅助表。这是现在中国唯一的正式出版的比较系统的军事图书分类法。它将军事图书分为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国防建设、军事史、军事地理、军事技术、军事综合性图书等7个部类,19个基本类,还有3到6级类。该书是利用丰富的图书资源,吸取《中国图书分类法》的优点,依据军事科学体系研究成果,在该馆原来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是对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的贡献。军事科学院图书馆当时馆藏有150万图书,这本书出版后,该馆将军事图书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延续到今天。军队院校的一些图书馆也用这个分类法分编军事图书。
应该指出的是,军事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写《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已经编出送审稿,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将作为国家军用标准下发。这个分类法,经过3年多的工作,已经完成基本成果,即将推出。它分为军事思想、军事科学总论、战争、战略、战役、战术、军队指挥、国防与武装力量建设、军事工作、军事教育训练、军队政治工作、国际军事、军事法、军事历史、军事人物、军事环境、军事技术、武器装备、军事工程、军事通信、军事综合信息资源等22个基本大类。基本大类下,一般控制到4级类,特殊情况列到5级类。这是适应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面对网上资源的全新的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也可作为纸质信息的分类。它的颁发和推行,将给军事信息资源分类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个标志是图书分类法中的军事图书分类更加系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图书分类法不断发展,形成了许多图书分类法,其中都有军事类。军队许多图书馆也在使用地方图书分类法分编军事图书。这些分类法中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等三部。
《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从1971年编制以来,已经发行到第4版,地方和军队图书馆使用单位最多,最有代表性。它将图书分为22个基本大类,军事是第5个基本大类,即“E类”。军事类下分为军事理论,世界军事,中国军事,各国军事,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军事技术,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等7个大类。下面再细分有第3到第6级类。它可以满足军队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的需要。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从1958年编制以来,已经发行到第3版,地方和军队科技方面的图书馆在使用。它将图书分为5大部类,社会科学是第3大部类,军事、军事学分在社会科学部类。军事类下分为军事理论,军事史、军事概况,军事教育、军事训练,国防组织与军事活动,自然科学在军事上的应用,军事学术,中国军事,其他各国军事,武装力量(各军、兵种),后方勤务工作,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军事工程、军事通信,武器(兵器)、军用器材,兵工厂等14个大类,下面再进行细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在图法》,从1953年编制以来,已经发行到第6版,地方和军队的一些图书馆在使用。它将图书分为4大部类,社会科学是第2大部类,军事分在社会科学类。军事类下分为军事理论,中国现代军事理论,中国古代、近代军事理论,军事学与其他学科,军事史,中国军事,外国军事,军制、军队后勤,战略、战役、战术,合成军,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公安部队、武装警察部队,民兵,武器、技术装备,军事技术,军事组织与活动等19个大类,下面再进行细分。
此外,还有《中小型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武汉大学图书分类法》等,其中都有军事类。
2 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发展的启示
2.1 军事图书分类法要适用军事图书的发展,要为军事图书管理提供有利条件
从中国军事图书分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可以看出,当军事图书数量增多以后,为了方便管理军事图书,方便查找,满足军事图书分类的需求,才产生了军事图书分类法。随着印刷业的发展,图书进一步增多,军事图书简单的分类已经不适应该类书的管理,遂逐步将军事图书区分一级类到二级,进而到区分五六级类。到当代,印刷业高速发展,特别是激光照排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图书出版的快速增长,军事图书的数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军事图书多了,必然要求分类法更完善,类目更细,类目越分越细,体系也越来越完整。军事图书分类法的逐步完善,为军队图书馆军事图书分编工作和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 军事图书分类法要适用军事理论的发展,要依据军事理论体系的发展不断修改完善
历代中国军事理论研究的开展,为军事图书分类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依据。尤其是当代中国军事图书分类法,它的体系结构的发展所依据的就是军事科学体系。军事科学体系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军事理论研究界比较认同的成果,往往被军事图书分类法所运用。如军事科学院军事图书馆编制的《军事图书资料分类法》的体系就是运用了当时军事理论界对军事科学体系研究的成果,并得到军事理论研究界的认同。现在正在编制的《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也是依据军事科学分类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反复征求各方军事科学体系研究专家的意见,结合分类法的特点确定的。今后,军事图书分类法还将适用军事理论的发展,要依据军事理论体系的发展不断修改,进一步完善。
2.3 军事图书分类法要适用图书分类的发展,为图书分类法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并促进自身的发展
军事图书分类法发展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从西汉中国图书分类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漫长的两千多年中,没有产生独立的军事图书分类法,军事图书一直只是图书中的一个类或者下属的几个类。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有了独立的军事图书分类法,但是军队图书馆使用的并不多,许多军队图书馆仍然使用地方的图书分类法来分编军事图书。主要的原因是军队中大型图书馆不多,大多数馆的军事图书数量有限,往往使用地方的图书分类法,就可以解决社会科学图书和军事图书的分类问题了。但军事类一直是图书分类中的重要类目,军事科学的发展,使军事类目不断发展完善,推动了图书分类的发展和完善。
2.4 军事图书分类法要适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解决网上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中的新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军队图书馆数字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网上军事信息资源的分类摆到了军队图书馆工作者的面前。同时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要求资源建设要标准化,要能共建共享。标准化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分类标准。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数据不能直接交换,就可能造成重复和浪费。现在,军队图书馆正在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分类标准化。如果没有分类的标准化,各军事图书馆的数据无法交换,资源共享无法实现,就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新浪费。军事科学院组织专家编写的《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解决了网上军事信息资源分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为军队图书馆网上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提供了标准,确立了依据。
收稿日期:200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