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研究论文_马冰沁

马冰沁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研究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点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30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15例健康男性作为本次重点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30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实验1组为轻中患者,实验2组为重度患者,15例健康者为参照组。对三组研究者进行身体测量,同时检测分析三组研究者昼夜内分泌代谢情况。结果:通过对研究者醒前及睡后身体各项代谢指标进行研究发现,三组研究者的各项内分泌指标差异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内分泌因子变化显著,临床中更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研究。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236-02

引言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随着生活压力的增高在临床中出现的危害性也逐渐增高。目前该病症在临床治疗中的参考数值存在一定缺陷,因此有必要对昼夜内分泌代谢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后期治疗中提供可抗性的参考数据。为了便于患者在后期治疗中具有可依据的研究资料,对在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接受治疗的30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15例健康男性作为本次重点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将30例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实验1组为轻中患者,实验2组为重度患者,15例健康者为参照组。参照组研究对象年龄45~58岁;实验1组研究对象年龄46~59岁;实验2组研究对象年龄50~60岁。研究期间对三组对象资料进行严格筛选,根据诊断标准均匀的选取轻中及重度研究对象各15例,提前与研究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告知本次研究的方法与目的。并排除一切影响研究成果的慢性病症。

1.2 方法

1.2.1体型测定 对研究对象的臀围、腰围、颈围、体重、身高进行体型测定。

1.2.1多导图测定分析 所有研究对象通过睡眠检测中心技术设备全部进行8小时的睡眠检测,检测前期将研究对象5天前的睡眠开始时间进行观察记录,便于后期检测的实施,并嘱咐患者检测48小时之内不得服用任何酒水及药品,保证不会患有与呼吸道相关的感染疾病。利用脑电图系统对研究对象的睡眠进行测定分析,记录睡眠过程中鼾声、呼吸气流,频率、血液及供氧饱和度等的相关指标[1]。对研究者的睡眠及嗜睡情况采用多导图睡眠标准分类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评分分析。通过下降数值对氧减时间、呼吸暂停、通气不畅等进行分析定义。

1.2.3身体血清指标检测 该环节主要是借助身体相关指标分析仪器对研究者血清进行血尿酸、血总胆固醇、血糖、载脂蛋白A/B、高密度及低密度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进行检测分析[2]。严格按照试剂盒检测标准实施检测,检测标准采集方法为饭后5小时且将时间控制在晚上11点之间,先采集患者肘前血液5毫升,次日清晨再采集患者肘前血液10毫升,将样本放入冰箱冷冻保藏,注意保藏温度需在-80℃左右[3]。

1.3 观察指标

根据资料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期间将研究对象的身体特征进行测定记录,测定项目主要包含臀围、腰围、颈围、体重、身高。采用相关辅助分析检查器械,将研究对象昼夜内分泌代谢情况进行血液采集研究分析,观察指标包括血尿酸、血总胆固醇、载脂蛋白A/B、高密度及低密度蛋白胆固醇、血糖及甘油三酯等。

1.4 统计学方法

将计算机软件收集的数据录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加以分析和对比,用[n(%)]代表计数资料,若P <0.05,则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三组患者体型进行测量得出,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实验2组患者身体型指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及轻中患者,临床中更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研究。具体对比数据如表1所示。

对三组研究对象的体内昼夜内分泌代谢变化进行检测记录研究,研究得出各项内分泌代谢指标存在明显的差异变化,具备对比条件,具体数值如表2所示。

3.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直接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患者上气道的狭窄与阻塞,该气道阻塞并不同于简单的气道堵塞,而是上气道塌陷与呼吸中枢神经调节因素障碍所导致。引发上气道的狭窄与阻塞的原因多样化,包括扁桃体肥大、软腭过长等,而且患者体型过于肥胖、上气道组织粘液性水肿及咽部肿瘤也可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表现有打鼾、白天嗜睡、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头疼等[4]。临床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患者内分泌昼夜变化明显。本文通过对健康人群、轻中患者及重度患者的体型及内分泌昼夜变化进行研究对比得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在临床中更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变化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斌,杨增荣,黄毅,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6,45(30):4300-4303.

[2]王钰彧,关建,殷善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筛查诊断研究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6):505-509.

[3]刘伶俐,苏晓灵.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诱发心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6,56(16):101-103.

[4]曹莉,王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2017,26(7):538-541.

论文作者:马冰沁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内分泌代谢昼夜变化研究论文_马冰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