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衡 希 屈 屹
(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摘 要: 大商科充分共享商科教学资源,具有师资大、平台大、课程体系丰富的特色。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积极融入大商科建设的实践中,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分析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一、大商科的内涵及特色
大商科打破与市场相关联的经济、管理学科之间的知识壁垒,遵循商业文明的规律,利用新工商、新金融、新电商等手段服务于现代生活,在商科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表达与思考能力、现代技术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并将所学应用于行业需求及社会发展,是附属、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复合型商科。大商科通常以经济学、管理学、商业统计、金融与会计等作为核心平台课程,同时强调学生的通识能力培养、专业能力培养、产业技能培养。大商科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扩大商科范畴,增加商科专业学习课程门类;而是在大商科思想的指导下,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实现商科专业共建,建设一整套符合商科专业发展特色、融合商科专业共性、突出商科专业特殊性的大学科体系。
大商科在充分共享商科教学资源的同时,要求各商科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大商科协同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在实践过程中,大商科表现出师资大、平台大、课程体系丰富的特色。师资大主要体现在商科各分院教师共享信息资源、共建商科课程,每个商科分院的学生都会享有商科所有教师的教学成果及教学体验。平台大是指商科分院共建平台课程、共享实践基地、共拓就业渠道,实现“1+1>2”的大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各商科分院的平台建设优势,共享平台建设成果。课程体系丰富是指相比较传统商科而言,大商科课程培养目标更趋向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内容涵盖范围更广,授课方式更加灵活。
二、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工商管理下设的一个专业,要求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知识,同时要求掌握关于人才战略、人才评价、人才激励和人才发展的相关能力。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关于用人的学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学习者具备管理者和领导者的基本特质。
(一)通识与专业知识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首先要学习通识与专业知识,掌握通识类、经济类、管理类通用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能力。通识类教育通常包括思政与社会分析类、人文与艺术类、数理与计算机类、体育与健康类、外国语类等教育,培养学生通行于不同人群之中的通用知识及价值观。经济类、管理类通用能力培养主要通过经管类平台课程及相关实践获得,包括宏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公司法等。专业能力主要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的培养,通常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等。在专业能力培养中,通常会融入通识能力的培养,实现通专融合。
(二)领导力特质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为各部门输送合格的人才,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满意度。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领导力特质,在工作中能够体现出合作精神、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善于应变、敢于创新等。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围绕人的选育用留的学问,领导力针对的也是人。一个好的领导者一定是一名出色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一个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也拥有一定的领导力特质。在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中,要通过领导力相关课程、领导力工作坊、学术活动及竞赛、社会实践等,在日常学习中逐渐积累领导力能力及提升领导力特质。
必修课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习的课程,通常同一专业必修课程相同,学生需修完所有必修课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同时,必修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路径,也是提升综合素养的最直接手段。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必修课设置中,要体现出通识与专业相结合、传统模块与创新整合相结合、专业知识与产业技能相结合、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在具体课程设置中,包括通识教育课、商科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和产业方向课。通识教育课含思政类课程、体育类课程、数学类课程及外语类课程。商科平台课含金融与会计、管理学、商业统计分析、商业案例实践、宏微观经济学。专业方向课以全面人才管理思想为核心展开,将课程设置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导论、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全面人才战略、全面人才评价、全面人才发展、全面人才激励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动法。用全面人才管理思想去重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取代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按模块设置课程,更加突出大商科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全面性,以及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更高要求。专业方向课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和行业发展为导向,课程主要设置为市场调查与预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技能课、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实践。在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中,以实践教学为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认知和把握能力,具体表现为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参与GMC大赛、以及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
(三)实务与实训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通过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重构来实现。结合大商科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以及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并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人才培养顺利实现。
(四)使用现代工具能力
2.选修课课程体系构建
三、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突出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重视学生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学生应具备全面人才管理的四个能力的实务操作与应用能力,具备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基本技能与水平。首先,要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的内涵和方法,能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开展实践活动。其次,能够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案例,基于分析和研究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再次,受到实务操作的实验实训训练,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实务操作的能力和经历。最后,还需具有分析处理数据和人力资源信息的能力。
(一)确定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应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办学定位及学科特色,进行精准定位。大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备人才战略能力、人才评价能力、人才发展能力、人才激励能力的全面人才管理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及领导者。
拓展围术期疼痛管理的时间,不仅要管理患者术后48h~72h的疼痛,而且要关注整个围术期患者的疼痛管理,包括指导患者出院后的疼痛管理,指导患者科学系统用药,以降低慢性术后疼痛发生率,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围绕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大商科发展趋势及课程体系改革,参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必须和选修两个部分。
(二)构建课程体系
(2)过度重视产出,忽视全过程评价。目前对科研经费的评价体系研究很多,实践中也总结了系列评价指标。然而笔者发现,很多的研究是对科研活动实施过程及论文、专利、奖励等科研产出进行评价,对科研项目从经费投入、实施过程、到科研产出的全过程评价却不多。
1.必修课课程体系构建
安和庄所属乍舌,就是患得患失的鬼算盘也瞪大了眼睛,因为温文尔雅的萧飞羽竟然能够以内力与修为誉为宇内第一的强者抗衡。紫阳道长对天问大师传音:“试招有三分对七分之嫌。”
运动微分式(38)所包含的方程个数等于节点位移向量的维数,但该方程中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未知函数,即轴线的运动量w0(t),因此需要补充一个方程。为此,对车轮的垂向运动应用动量定理。
在当前信息化、数据爆炸的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需熟练运用现代理论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本专业领域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处理与计量分析,这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更好地做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激发企业组织效能,促进企业科学高效发展。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工具,包括高级办公自动化、EXCEL操作、SPSS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库建设及管理、其它数理统计工具等。
1.提升大商科办学意识
(三)实施保障
选修课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在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兼顾学生个人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同时,选修课有一定的学分要求,需要修完对应学分才能获得毕业资格。选修课作为学生获取知识及提升能力的辅助手段,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以兴趣带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大商科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选修课包括通识选修类、人文与审美类、科技与未来类以及商科选修类课程。通识选修类课程含写作与表达、思考与创新、批判性思维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结构化写作、沟通表达、创新思维、批判性看待问题等能力。人文与审美类课程含商业艺术与人文、中西方礼仪、人类学与社会学等,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科技与未来类课程含商业文明和全球文化、未来社会发展、人工智能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及对本专业未来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认知。商科选修类课程含国际贸易、商务礼仪、市场营销学等,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在系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基础上,对相关学科也有对应的了解,以便于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同其他职能部门更好地合作,共同促进企业长远高效发展。
传统商科分院多为独自办学、各自为营,缺乏深入合作。大商科要求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融合,强调商科分院的整体性及共融性。在大商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积极融入大商科建设,从管理层、教师层、学生层都应提高大商科意识,加强全局观念,放远未来眼界。管理层应制定大商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高层意识形态建设,指导分院办学,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层应走出教研室,与其他商科分院共建课程组,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打造金课。学生层是大商科的最大受益者,应配合学校大商科教学改革,加强知识储备,提升自我格局。
2.注重商科教育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能掌握胜任该岗位的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一方面在理论课程中要增加实践课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等加深专业认识;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中要加大实践课程所占比例。此外,要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商业精英挑战赛等比赛,通过比赛进一步感受商科的魅力,提高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基金项目: 2018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外高等商科教育模式比较及创新研究”(编号: 2018YB031)
参考文献:
[1] 易爱军,吴价宝,戴华江.“互联网+”背景下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07):131-133.
[2] 申作青,李靖华,张绪忠.财经类高校的“大商科”办学特色分析——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6):5-13.
[3] 李明亮.高校商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经贸实践,2018(06):329+331.
[4] 郭湖斌,王晓光,邹仲海.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物流科技,2019,42(04):166-169.
作者简介: 衡希(1991-),男,汉族,山西晋城人,西安欧亚学院助教,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战略管理。
屈屹(1986-),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欧亚学院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2.1 疫情概况 2007-2017年,按照现住址浏览,保山市共报告疟疾病例6 469例,年平均发病率2.32/万。其中2007-2009年发病4 220例,占总发病数的65.23%,2010-2017年发病2 249例,占34.77%。病例分型以间日疟为主4 820例,占病例总数74.51%,恶性疟1 165例,占18.01%,三日疟4例,占0.06%。本地感染病例127例,占病例总数的1.96%,输入性病例6 342例,占98.04%,自2013年之后,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各年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465.39,P<0.000),见表1。
标签:大商科论文; 应用型本科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西安欧亚学院休闲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