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朝会
南京赛特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地下水资源开采力度不断扩大。因此,随着地下水资源利用率的不断增加,地下水资源正在迅速的减少当中,进而导致地下水环境出现非常大的变化。由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保护我国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选择一项科学、合理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当前研究过程中重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
无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工作,地下水资源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水源,一旦水资源出现匮乏现象,将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环境,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尽管如此,我国当前的地下水资源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并且由于污染源种类较为繁杂,进而严重影响地下水环境。基于此,只有不断加强地下水环境的有效管理,科学、准确的评估地下水环境,才能确保地下水环境的安全、可靠性。
1.地下水水质评价的问题
1.1地下水环境调查步骤
在地下水环境评价中,地下水环境属于一级评价对象,且范围分布广泛、条件较为复杂。因此,在调查过程中,调查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内容的需要,合理补充调查内容,同时,可以在重点勘查中进行区域调查、预测评估以及地下水环境调查。
其次,调查人员在分区调查过程中,如果是在进行环境水文地质的补充调查,可以将调查范围选为小范围区域,并根据所收集区域的地形图以及地质图适当缩放调查范围,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掌握调查区地下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下水的背景值研究以及污染源调查。
另外,调查人员在得到分区调查所获的数据后,需要进一步确定被污染物水文地质单元,详细分析地下水的径流量,排放量和补给量,进而综合数据对地下水环境进行预测、评价,根据预测、评价结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大比例地下水环境调查与监测方案。
最后,若现阶段已经勘察出的水文地质数据无法满足相关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要求,那么则需要在此进行针对性的大比例勘查,进行更加具体的水文地质试验或测试等重点勘查。尤其是在某些重点水源以及敏感地区,需要更加严格水文地质环境的勘查。
1.2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在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上,主要是按照我国相关规定中的“技术导则”,进行针对性的地下水水质评价,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标准指数法、单项指数法以及矩阵快速评价法等。在上述方法中,均能够对地下水水质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要求进行准确判断。
另外,在评价地下水水质过程中,关键点在于对地下水水质情况进行监测,并在此过程中详细了解水质污染情况,并将地下水与远离污染区的地下水水质进行对比、比较,通过对各时期地下水水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准确判断出污染途径以及当前的地下水水质发展趋势等。
1.3布设地下水水质监测
在进行地下水水质监测前,首先需要确定该地区含水层,并根据含水层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测点的分布及数量的布设,进而能够更加了解地下水水质现状。
潜水含水层的监测应包括地下水的径流面积,排水面积以及补给面积,监测承压含水层需要覆盖排放区以及补给区。径流区监测的重点在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或其他含水层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区域,排水区的监测主要集中在供水区或易发区和敏感区,而供应区则需要监测污染源以及周边地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根据地下水水质历史监测数据来看,对于相对稳定的地下水区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监测点数量的减少。另外,深度采样可用于监测不同含水层的化学特征和水质,而采样深度则应由监测孔显示的含水层决定。
2.地下水水量评价的问题
2.1地下水水量调查范围
在地下水水量的调查过程中,所涉及的调查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含水层、隔水层的岩性、分布、相关的地质构造、厚度以及渗透系数、富水程度等,均是地下水水量调查过程中需要调查的内容。另外,还需对地下泉水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以及流量等进行详细调查。
2.2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
据了解,在当前的地下水水量评价方法上,种类较多,常见的比如:数值法、水均衡法、开采试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因此,在实际的地下水水量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地下水水量评价的目的、范围以及历史资源等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进而选择出最恰当、合理的评价方法,保障评价方法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相符。本文笔者主要就数值法以及水均衡法进行详细分析及讨论:
(1)数值法:数值法在地下水水量评价中,使用范围较广,并且能够在清楚了解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充足参考数据的情况下,令模型结构以及参数更加符合地下水水量的实际情况,进而在评价过程中使用数值法,能够得到相对可靠的结果。因此,在使用数值法评价地下水水量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资料,合理选择模拟范围,并准确判断研究区域的地质结构以及含水层性质,进而使数值法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2)水均衡法:水均衡法其主要原理在于利用水量平衡,通过特定的均衡方程,进而计算出待求水量。与数值法一致,在地下水水量的评价过程中其使用范围较广,并且较数值法来说,水均衡法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另外,由于水均衡法原理比较清晰,因此,在获得可靠的降雨入渗系数、蒸发系数等数据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真实、准确的评价结果。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此方法的基础上使用其他评价方式对地下水水量进行补充与参考。
2.3获取动态监测数据
为了解评价区地下水含水层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在此过程中,对地下水位进行动态监测十分重要。因此,可通过获取动态监测数据分析地下水系统的具体条件以及特征。在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调查人员可以通过布设水文监测孔,从而获取地下水动态监测数据。由于水文监测孔数量有限,并且工作时间不长,因此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想要连续监测一个水文年的地下水水位以及水质变化,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较为困难。因此,对于地下水径流、排泄以及补给没有出现明显变化的地区,相关人员可以对该地区历史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进而根据短时间的监测结果进行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判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就当前我国地下水资源实际情况来看,长期以来均存在着较为短缺的问题,并且水质逐渐呈恶化现象。因此,在地下水环境评价上,应当从地下水水质以及地下水水量两个方面入手,并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对地下水环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有效减少地下水环境问题的危害。
参考文献:
[1]董重,王冲,高伟亮,等.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1):29-30.
[2]陈素云,张学平.地铁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探讨[J].轻工科技,2014,(7):108-109.
[3]崔玲,牛凤奇.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2):2540—2540.
[4]李昌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3):101,104.
[5]柳月婷.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问题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2):2160-2160.
[6]柏立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若干关键问题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119.
论文作者:舒朝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地下水论文; 评价论文; 地下论文; 水环境论文; 水量论文; 含水层论文; 水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