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近几年经济总量结构与特征的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近几年论文,上海论文,经济总量论文,特征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无疑是首要环节和重要基石,生产活动及其所创造的价值成果,即国内生产总值,成为经济循环体系中分配、使用等各环节的基础。可以说,逻辑严密和完整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是紧紧围绕着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的使用层层展开的。通过对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收入分配和最终使用的分析与研究,不仅可以综合了解经济发展的总量规模,从总体上把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而且能够反映生产成果在分配和使用环节中的结构状况,揭示国民经济中的重大比例关系,从而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一、规模、结构与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取向的政策措施正逐步完善,本市国民经济在转轨过程中呈现良性发展的运行态势。1979年~1995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1%的可比速度增长。特别是进入了90年代以后,中央确立了上海经济的“龙头”地位,从而使本市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阶段。1991~1995年,本市GDP年平均增长13.0%,比同期全国GDP增幅高1.4个百分点。1995年本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462.57亿元,名列全国第九位,比上年增长14.1%,从而取得GDP连续四年增幅超过14%的令人瞩目的成就;继1995年之后,1996年GDP为2877.76亿元,又比上年增长13.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086元,依然名列全国前茅。生产成果的迅速壮大,不仅大大增强了本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同时也优化了经济结构,提高了上海的国际竞争力。
国内生产总值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核心指标,围绕这一指标所建立起来的生产核算,在宏观经济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生产总值按其社会生产成果的价值形成和使用可用生产法、收入法和使用法分别核算,通过这三种方法的核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经济总量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规模及其结构比例关系,为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生产环节
经济循环中的生产过程是一个投入——产出的过程,新价值的产出建立在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投入的基础上。表1反映了用生产法计算的本市1985年~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动的情况(见表1)。
表1 1985年~1995年本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变动情况表
注:表中增长率均为现价计算
改革开放初期,旺盛的消费需求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浪潮,巨大的中间投入推动了上海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1979~1990年,中间投入年均现价增长13.1%,GDP年均现价增长8.9%,中间投入比同期GDP增幅高4.2个百分点;三年治理整顿,使本市的经济增长步入低速,中间投入和GDP增长缓慢,1990年分别为10.1%和8.6%;进入90年代以后,经过1991年的经济复苏,1992年起开始了新一轮的经济持续高增长。这一期间,在农产品、原材料等“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压力下,中间投入高速增长。1991~1995年,中间投入年均现价增长28.5%,远远高于80年代的增长幅度,1993年达到了40.8%的历史高位,同期中间投入增幅比GDP高1.9个百分点。中间投入的高速增长,反映了社会生产的成本正在不断提高,导致了宏观经济效益的下降。据测算,“八五”时期,每百元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平均为45.5元,比“七五”时期减少10.4元;1995年的总增加值率为31.8%,比1985年下降了9.6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改变了中间投入的内涵,由于这一期间,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初具雏形,第三产业迅猛发展,社会服务体系逐步配套完善,加快了中间投入由单一的实物形态向实物与服务形态并重的转变。
2.分配环节
生产的核算不仅包括对新产出价值的核算,而且还包括对这些新价值总量的分配。它是一种从收入角度对生产活动进行的核算,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这四要素。表2给出了近年来本市GDP要素的构成状况。
表2 本市国内生产总值要素构成 (单位:%)
表中映证了80年代以来,GDP的各要素构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劳动者报酬和固定资产折旧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生产税净额略有下降,营业盈余则大幅度下降。1995年,这四要素所占的比例为35.8:17.4:13.5:33.3。与1985年相比,劳动者报酬比重和固定资产折旧比重分别上升了8.8和7.9个百分点,生产税净额比重和营业盈余比重分别下降了1.3和15.4个百分点。四要素构成,基本体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格局。
3.使用环节
生产的核算还体现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上,也就是从最终使用角度出发,按其使用内容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它包括总消费、总投资和净流出。
分析8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发展走势,其增长轴心经历了从消费刺激经济增长到投资推动经济增长的转变,社会总投资增长迅速。统计资料显示:1953~1978年,总投资的年均可比增长为8.8%,而1991~1995年为21.2%,提高了12.4个百分点。表3反映了本市国内生产总值使用构成状况(见表3)。数据一方面显示出总消费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总投资呈增长的趋势。1990年总消费所占比重为49.6%,到1995年则下降到41.2%,而同期的总投资则从50.4%提高到58.8%。在总消费中,居民消费下降较多,社会消费基本保持稳定;在总投资中,固定资产形成明显增长,库存下降。社会总投资的扩大,推动了经济的增长。据测算,“八五”时期,每百元投资新创造GDP平均为42.2元,比“七五”时期增加23.0元。另一方面,伴随着地区间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强,生产要素的流动也日益频繁。近几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从净流出变为净流入。1990年国内生产总值生产额大于使用额,净流出117.76亿元;而1995年变为净流入173.96亿元。这一转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这块投资“热土”和经济金融中心具有强大的经济潜力和发展魅力。
表3 国内生产总值使用额构成 (以本市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00)(单位:%)
上述分析表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逐步到位,本市国民经济运行良好,全社会生产和提供的货物及服务的总量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和使用结构正处于不断调整中,各重大比例关系基本趋于合理,为“九五”时期上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近几年上海经济运行的全面观察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本市经济在进入90年代以后,无论是在宏观经济领域还是在生产领域,正逐步呈现出一些趋势化的发展特征,即投资规模化、产业都市化和经济金融化特征。这些特征紧密贯穿在全市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将在上海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不断显现。
第一、投资规模化特征。上海经济在经过较长时期的积累和发展之后,目前已跨越了简单的“要素(劳动力、土地及其他初级资源)推动发展阶段”,进入了“投资推动发展阶段”,这一发展阶段同依靠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积累的加速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等为特征的“创新推动发展阶段”尚存较大差距。它的主要特征就是以规模化的投资,产生竞争比较优势,从而形成较强的规模收益。90年代以后,上海进入了又一个投资高峰阶段,投资规模呈大型化趋势。大型工业项目的投资、重点市政工程的建设、住宅小区的成片兴建以及浦东新区的建设开发,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可以说,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重大投资项目占了较大比重。据统计,1995年全市完成重大投资项目44项,投资额为260.9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工业六大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05.78亿元,占全市第二产业投资总额的39.8%。大规模建设资金的投入,增强了上海的经济实力,优化了上海的经济结构,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大规模投资仍是经济增长的一大特征。
第二、产业都市化倾向。上海是一座人口密集、规模庞大的大型都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产业发展出现明显的都市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与都市化相关的行业发展迅猛,如交通、通讯、建筑、金融保险和公用事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市场需求强劲规模扩大迅速,而一些与都市化相关较差的行业,如纺织、机械等行业,将逐步衰退。(2)产业部门内部结构转换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部门内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符合城市居民消费特点的园艺农业和生态农业,如花卉、瓜果种植和奶牛、家禽养殖的规模正逐步扩大;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和信息咨询业方兴未艾。这些源于都市特征和需求变化所引起的产业发展倾向,将引导本市的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
第三、经济金融化趋势。现代社会在经济方面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密不可分,金融企业的中介作用已显得尤为重要。上海经济在与世界经济的不断融合中,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日趋完善,全社会生产成成果货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已经出现。这一方面表现在金融机构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较高。由于在现代社会中,金融企业的资产包含着全社会经济总体的金融资产,因此,在分析经济金融化程度时,用金融机构的资产量与经济总量的比值来量化反映还是可取的。据测算,上海的经济金融化程度1994和1995年分别达到2.63和2.68,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资料显示,1990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金融化程度平均为2.09,其中日本、英国和美国分别为2.91、2.26和2.05。另一方面,经济金融化特征表现在目前上海的非货币性金融工具(各类债券、股票、基金和票据等)越来越多,规模迅速扩大。据统计,1995年上海证交所全年成交各类证券总额5.52万亿元,股票市价总值超过2500亿元;全年外汇交易中心累计交易量达到655.2亿美元;资金市场完成资金拆借3492.79亿元。上海已经成为重要的全国性金融中心。
二、问题与对策
本市经济在经历了几年的宏观调控之后,国民经济已进入相对平稳的增长过程,各项改革配套措施陆续到位,宏观经济运行环境更为好转,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正在揭开序幕。同时必须看到,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机制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较突出的问题,成为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经济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纵观上海经济的发展,可以发现,上海宏观经济运行质量正在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积极变化。但是,我们不应忽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仍占主导地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增长模式尚未消除。据测算,1986~1995年,总增加值率平均为32.2%,呈下降趋势,1995年比1986年下降了7.1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7%,明显低于资本要素的贡献率;1991~1995年,国民经济投资系数和总资产报酬率分别比1986~1990年低1.85和0.32个百分点。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成本,降低了上海的国际竞争力,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给上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阻力,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上海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企业经营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上海的宏观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几年高速增长,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状况有明显改善。但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好转,不少工业企业经营困难,甚至面临破产。据统计,1996年,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比上年同期下降9.7%,亏损企业个数上升28.4%,亏损额上升66.5%。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固然存在一定的客观因素,诸如企业历史负担沉重、承担了较高的改革成本和利润转移等等,但经营管理不善、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是主要原因之一。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之间存在的反差,说明在当前国内生产总值的高增长中,部分产品生产出来后,无法实现从生产到消费的正常转化,形成无效供给,造成社会和经济资源的很大浪费。
(三)经济结构不合理,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尽管近几年来,上海坚持“三二一”发展方针,开始了产业结构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移,一批经济新增长点已经出现,但是,离形成规模经营还有距离,工业中的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例,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较少,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也比较低。二是投资结构不合理。在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还较薄弱的状况下,经济增长中投资增长的相当一部分资金被用于房地产投资和重复建设,投资效益不容乐观。据统计,1995年本市的商品房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9.1%,比上年提高了18.6个百分点,而商品房空置率仍居高不下。部分企业将生产投资资金转向期货证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企业技改和建设投资不断下降,助长了“泡沫经济”的形成。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经济转轨时期深层次矛盾的外在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坚定一个保证上海经济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原则,并在此原则下,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改革措施,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应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同时入手,不可有失偏颇:(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尚未完全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摆正,是导致传统“速度~效益”模式存在的主要根源,政府要力求克服职能“越位”和“缺位”并存的弊病,使企业真正成为微观经济的主体。(2)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因此,现阶段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要强化企业产权,让企业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综合利用调控手段,切实缩小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差异。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高低必须建立在微观经济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宏观经济才能得以持续快速发展。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综合运行税收、价格、投资和信贷等财政金融调控手段,在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同时,把宏观调控“着眼点”最终落实到微观层面,大力扶持“三有”国有企业的发展,扩大企业资本经营范围,坚决关闭破产企业,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使本市的宏观经济运行有一个良好的微观经济基础。
(三)继续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要优化产业结构。按照“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的要求,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培植符合上海城市功能的新兴产业群体;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扶持“名牌”企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程度,改善农业种植结构,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二是要调整投资结构。在改革投资体制的基础上,强化投资效益意识,约束投资主体的不合理行为。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增强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投资力度,增加全社会对科技教育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对技术改造的投入,改善企业技术水平,提高上海产品的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经济领域中的很多问题体现在结构的不合理上,因此,继续调整经济结构,缓解结构性矛盾,是使上海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题。
标签:国内生产总值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经济总量论文; 国民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