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04年中国经济运行失衡原因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运行论文,年中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06(2004)04-0020-06
众所周知,我国的国际收支存在着较大的顺差。由于我国关税不断降低,投资增长较快,进口也以较快的速度递增,所以,贸易顺差已经扭转(2004年前4个月逆差总额达107.6亿美元),但金融帐户的贷方余额因引进外资政策的要求,暂时还无法减少;而所有借方项目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有增加的可能。所以,金融帐户的顺差暂时无法消除。两三年内,经济会在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下运行。与此同时,从2002年8月至2004年3月,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国出现了三次投资高峰,虽然中央银行频频出台相关政策,但软着陆需要时间,短期内投资热潮不可能结束,所以,国际国内双失衡的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时间。目前,许多经济学家(如张卓元、张立群等)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经济过热的原因,但分析这些原因的相互关系需要在一个经济学理论框架下进行才能找出其主要原因和解决手段。
一、2003年我国经济运行双失衡的原因
在经济学中,国际国内同时平衡的分析通常采用Mundell-Fleming模型,但MF模型中没有价格变量,无法直观地层示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和货币供给的关系,为此,我们把MF与AD-AS两模型并列表示在图1、图2,以清晰显示我国当前各种经济失衡的原因。
图1
图2
图1中A点为原始状态点,B点是使顺差得到平衡的点。即LM线移至点状线LM′,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将同时达到平衡,即国际收支均衡[1]。图1表明,若使国际收支均衡,必须投放足够的货币,使利率下降(短期资本流出)。假如没有2002年8月后出现的局部经济过热,虽然B点未必能够达到,但至少可达到C点,从而使利率进一步下降。根据以往的经验,这个点的产出应该是经济增长低于8%的位置。然而,由于各地固定资产投资突然增长,导致IS曲线右移,新的均衡点为图2中的D点。但对应此点的AD-AS图形上,总需求AD对应着较高的通胀点P[,2],人民银行为了制止可能出现的严重通胀,发行7000亿中央票据回笼货币[2],结果使LM曲线向左移至LM″的位置。图2中的BP′线与IS′的交点对应的国民收入为y[,2],而国内吸收对应的国民收入即IS′和LM″的交点所对应的国民收入为y[,1]。H=y[,2]-y[,1]为顺差的一部分(贸易顺差和部分外商投资时对国内产品的购买),以对外债权形式持有。
两图表明,2003年我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政策是完全正确的。通过上述货币政策,使国内价格确定于P[,1],收入确定于y[,2]。假定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比是L=aY,则顺差使就业量增加了a(y[,2]-y[,1]),既增加了就业,又实现了物价相对稳定,一举两得。
虽然2003年经济实现了稳定增长,但却处于失衡的状态中。表现为人民币升值和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纵观2003年经济运行的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造成失衡的原因有5个方面:
1.经常帐户顺差使BP线向右平移。2003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1168亿美元,其中,经常帐户顺差458.75亿美元。根据BP线的定义,经常帐户顺差使BP线向右平移,所以,2003年BP线有较大幅度右移。
2.局部投资过热推动了IS曲线的右移。2003年上半年各项贷款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7%,超过1993年的历史峰值。虽然国务院采取了有力措施,下半年有所回落,但全年投资增长率仍达26.7%。
3.能源和原材料供给不足,AD曲线向下弯曲。2003年粮食、钢材、水泥、煤炭、电力等原材料和能源的价格迅速上涨,表明我国的能源和部分原材料资源已无闲置(资源瓶颈),AD线已经处于弯曲段。目前我国确有一些产品供大于求,劳动力也供大于求,但同时又有部分商品价格上升,所以,我国AD曲线的弯曲原因是结构性资源短缺。
4.存贷差造成的货币乘数放大,使LM曲线斜率减小。由于存款大幅度增加,商业银行出现巨额存贷差(2003年12月底全部金融机构存贷差4.9万亿元人民币[3])。半数的存贷差以国债的形式保有,而多数普通百姓希望得到这些利率超过存款的资产,这使商业银行变现这些资产非常容易。一旦形势有利于贷款,商业银行有动力变现这些资产,因为贷款的利率大大高于国债。另近一半的存贷差更以中央银行存款、同业放款和现金形式存在。所以,当经济出现局部过热时,存贷差迅速转变为贷款,货币流通速度加快,货币乘数迅速增大。另外,国家要求商业银行减少不良资产,而增加贷款能使不良贷款比例缩小,也成为促进贷款增加的动力。由于上述两个原因,2003年货币乘数已经扩大至4倍[4](2001年以前只有2倍)。货币乘数扩大使LM曲线斜率减小(根据货币流通速度的定义,V=Y/(ai+bY)[5],即LM曲线的斜率与货币流通速度负相关,而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正相关,由此得出上述结论)。LM曲线斜率减小使紧缩性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政策成本加大。
5.BP曲线斜率减小。从长期资本流动看,我国2003年吸引外资535亿美元,直接投资顺差472亿美元。从短期资本流动看,由于过去我国对外汇的管理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结果在人民币预期升值时,短期资本的流入未能立即得到有效的控制。根据外汇管理局长郭树清的报告,2003年仅我国境外投资企业调回的资金达308亿美元;错误与遗漏项目出现贷方余额184亿美元;企业获得预付款增多61亿美元。这些现象都表明,2003年资本流入渠道比较畅通,其含义是BP曲线的斜率大幅度减小。
二、2003年经济运行失衡原因产生的背景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IS曲线的定义(注:见余永定的《西方经济学》一书。),使IS曲线右移的原因有四种:消费增长、自主性投资增长、贸易顺差和政府支出增长。从统计数据看,2003年我国消费增长12%,对IS右移的贡献不大;经常顺差447亿美元,对IS右移的影响较大;政府投资支出和自主性投资增长两项合计增长26.7%。
从中央财政支出看,原有的巨型项目,如载人航天和三峡工程正建设得轰轰烈烈;前几年经济低迷,国家财政通过发行国债又开工了几个特大项目,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2003年又开工了更大的项目——南水北调工程;另外还有铁路和高速公路工程十几个。目前为止,六个特大项目均未完成。2002年,中央财政基本建设投资为2510亿,当年财政赤字为2473亿,二者大致相当;2003年的财政赤字为3089亿,则估计基本建设投资应该在3000亿左右(注:数据来《中国统计年鉴(2003)》。)。
从地方财政支出看,在全国30个省和直辖市中有25个提到政府主导的重点工程(注:参见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14个省、市列出了政府重点工程的投资额(见表1),总额合计6797.6亿元。
表1 2003年14个省、直辖市重点项目投资情况(单位:亿元)
地区名
江苏 广东 上海 辽宁 内蒙 重庆黑龙江湖南
重点项目个数 不详 10
不详 273 146 80
222
50
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 2457.8 705.0 621.5585.5457.36345.0
361.8327.3
地区名
陕西 安徽
福建
云南 宁夏 青海合计
重点项目个数 102
69 45 3823 4
完成重点项目投资额 256.7 211.0
163.5 153.6867.4 66.1 6797.6
资料来源:各省、直辖市、自治区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另外11个未列出重点项目投资额的省、市为:北京、天津、山东(156个项目)、山西(38个项目)、河南、河北、四川、广西(200个项目)、贵州、浙江和海南。假定这些省、市政府重点工程合计的投资占全国地方政府投资的1/3(北京、天津和浙江都投资大户,这是保守的估计),则全国各级地方政府项目开发和投入的总额不少于10000亿,加上中央政府的3000多亿,各级地方政府基本建设总投资超过13000亿,占全社会基本建设投资22729亿的57.2%。政府投资的规模可见一斑。
但许多学者认为,尽管目前我国政府投资支出增长较多,但私人投资也不少,所以,自主性投资是IS曲线移动的主要原因。我们知道,基本建设投入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和能源消耗,根据2000年我国投入产出表可计算我国的平均中间消耗系数为0.596(经济越景气,中间消耗系数越大,2000年是我国中间消耗系数最小的一年,2002年的消耗系数要大得多,1995年为0.67。所以,实际倍数比此数大),由此可计算出投资乘数(注:根据钱伯海教授“投资乘数置疑”(载于《经济学家》2001年第3期)一文,合并其两个计算公式可得投入产出乘数K=(3-r2)/(1-r2),其中r为中间消耗系数的平均值,将0.596代入可得答案。)为4.1倍。因为带动的3.1倍是国民收入,除去其中60%的消费,政府拉动的投资额是自身投资额的1.24倍。所以,自主性投资与政府投资支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可见,IS曲线右移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政府(主要是地方政府)的投资支出增长较大。
图3可使读者了解上述五个原因之间的相互关系(①~⑤):IS曲线右移的大背景是各级地方政府的投资,目前社会上的主流观点认为,将经济增长率作为政府政绩考核指标是政府投资过快的原因。图3右边从上至下的纵线顺序表达了这种关系。从左边的纵线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严重过剩,而外商投资是吸收劳动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政府采取限制外商投资的政策(即限制BP线向左移动)将使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必将减少出口,从而使就业减少,所以保持汇率的稳定也是劳动力过剩的要求。引进外资形成资本项目顺差,低估的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使贸易项目形成顺差,两个顺差合成国际收支顺差的主要部分,可见,国际收支顺差实质上是劳动力资源过剩在宏观数据上的表现。
图3 2003年经济运行失衡原因结构示意图
贸易顺差通过右移PB线扩大产出,外汇管理的政策时滞使资本项目中的短期资本流入,也形成国际收支顺差,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入通过PB线的倾斜来扩大产出(见图2)。最后,顺差扩大形成的货币供给,通过LM线的平移扩大产出。
从中间的纵线看,如果储蓄增量能被消费和投资吸收,则经济中没有窖藏(hoarding)[7]。所以,银行体系的存贷差实质上是这种窖藏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两缺口理论,收入的增长超过支出(形成储蓄),不能被国内吸收的商品不得不出口,因而形成顺差(扬凡2003)(注:参见杨凡在凤凰电视台“世纪大讲堂”上的讲演。)。现有的存贷差是过去数年存贷差累积的结果,它导致2003年的货币乘数放大效应。关于储蓄增长的原因,2001年以前有较多的讨论,多数观点认为是就业体制和保障体制改革造成的。
最下面的横线表示,能源和原材料供给不足是一个与其它原因没有联系的孤立原因。
从四条线对产出扩大的贡献特点看,左边和中间的两条线以及下面的横线是我国经济运行的外生自然条件造成的,因而是不易克服的环境条件。但IS曲线的右移是政策因素造成的。
比较图1和图2,如果IS没有右移,虽然产出不多,顺差和存贷差也会存在,但利率较低,没有通胀,货币供给基本没有压力,人民银行也不必要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和运用准备率工具。IS的右移不仅提高了市场利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通胀率,还使信贷扩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从而使四个横向的点状线的作用都得到了发挥。这实际上就是Mundell所说的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扩大产出、形成通货膨胀的原理在我国特殊条件下的又一次表现。可见,IS曲线右移是我国当前经济双失衡的最主要原因。
左边和中间的过程是经济自身条件决定的运动,左边的是一个政策作用过程。由于BP线和IS线的交点与LM线和IS的交点不重合。所以BP线与LM线对IS的放大作用分别进行。
三、2004年经济运行失衡状况原因分析
2004年我国经济运行的背景没有大的变化,因而继续处于失衡状态,但失衡原因略有变化。
1.贸易差额减小,经常帐户失衡幅度降低。2004年前4个月贸易逆差107.6亿元,对IS左移有一定贡献。由于国家采取了多项紧缩措施,投资增长率正在回落,但下半年仍会出现顺差。综观2004年全年,可能仍有贸易顺差,但比上年少。
2.IS曲线进一步右移。2004年1月~2月,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上年的26.7%,骤然增长至53%,是1994年以来同期增幅最高的两个月。全国主要行业投资均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制造业增长98.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0.7%,建筑业增长93.4%,教育增长105%。从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58.6%,中部地区增长47.3%,西部地区增长44.3%(注:数据来自2004年3月25日《上海证券报》。)。这些数据表明,局部过热已经变成全面扩张,IS曲线出现了进一步右移。尽管4月份紧缩性措施已初见成效,投资增长回落,但由于政府开发或投资的项目多、工程大,短期内不能完成;另一方面,能源(特别是电力)短缺对人民生活影响很大,迫使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大能源项目投资。所以,投资增长率不可能较快回落,2004年全年都将在高位徘徊。
3.AD曲线的弯曲具有刚性。如果投资支出具有价格弹性,那么市场过程将通过利率、原材料和工资成本上升,使投资的边际收入减少,最终使投资增长回落。所以,如果中国经济中的项目开发主体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或个人投资者,那么通货膨胀不会持续。然而,正如以上所述,我国投资项目开发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项目无论是直接投资还是信用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计成本,只求早日完工。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将政府的贷款看作是最安全的贷款,百分之百满足供给。这表明,不仅IS曲线右移是由政府投资造成的,AD曲线弯曲也是政府开发投资项目的结果。所以,AD曲线的弯曲不可能得到恢复。
另外,在通胀出现之前已经在建的非政府工程由于已经订立了合同,不可能因为原材料价格上升而取消。所以,这部分非政府项目也不会因价格上升而停建。此外,电力、煤炭和石油价格上升已使基本的商品生产成本提高,“成本推进”的过程正在向整个社会蔓延。这表明AD曲线的弯曲具有长期性。
4.存贷差未见减少,经济中蕴藏着放大货币乘数机制。根据人民银行编制的人民币信贷收支平衡表,截止2004年5月,金融机构存贷差已增至54483亿元,增幅未见回落。理论上看,投资增长较快,存贷差应该减少。但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较大,基础货币供给增速没有改变;准备率提高、中央银行票据增发和窗口指导等紧缩措施只是限制了贷款和由贷款产生的存款,并没有限制基础货币投资所产生的存款,所以,只是限制了货币乘数的继续扩大(压缩乘数)。显然,只要人民银行停止紧缩措施,扩大存贷差将继续发挥其放大乘数的作用。
5.资本流入未见减少。在贸易帐户逆差的条件下,前5个月,新增外汇占款4319亿人民币,合522亿美元(注:中国人民银行网,http://www.pbc.gov.cn/baogaoyutongjishuju/2003.S2.htm),可见资本帐户流动性之强。这表明BP线斜率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进一步减小。
根据上述分析,紧缩措施通过降低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减小了货币乘数,但由于国外资本大量流入使基础货币投放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存贷差的作用仍然保存在金融体系中。紧缩措施使IS曲线右移速度减缓,但由于投资增长的惯性,IS曲线移动的幅度不会减小。其结果是国民经济的均衡点只能落在AD曲线的弯曲处。根据这一形势特点,国家宏观紧缩措施一刻也不能停止,这就要求国家宏观决策者必须做好长期紧缩的思想准备,尽早出台长期紧缩政策措施以代替当前的短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