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非洲政策的动力与特点_软实力论文

中国对非洲政策的动力与特点_软实力论文

中国对非政策:驱动力和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驱动力论文,中国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也被称为中国外交的“非洲年”。年初中国政府对非洲外交首次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4月和6月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分别访问了非洲10国。年末,在北京又成功召开了中非合作论坛暨首届中非领导人峰会,这在中非关系史和中国外交史上是空前的。2007年初,为落实峰会成果,促进中非间的务实合作,胡锦涛在时隔仅9个月后再次踏上非洲大陆,访问了非洲东、西、南部以及印度洋岛国等各个区域的八个国家。相对频密的访问和一连串对非重大外交活动凸显了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对非洲发展以及进一步发展中非关系的高度重视,也表明中非关系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在中非双边高层和政府的重视及推动下,目前中非双向贸易、投资和人员交流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法国的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非洲也已成为中国主要的海外战略资源来源地以及投资和商品市场之一。

一、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

常有西方媒体和学者单从(或主要从)资源需求(尤其是能源需求)来解释中国对发展中非关系高度重视的原因。但这一解释似乎忘记了中国从能源出口国变为能源进口国只是1993年以后的事情,而中非关系自新中国1949年成立以来一直平稳健康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而且中非关系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些拥有资源储藏的非洲国家,而是面向所有与中国建有外交关系的非洲国家。特别是那些最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往往也没有资源储藏)更是首先从“中非合作论坛”中推出的减债、零关税待遇、增加援助等措施中直接受益。

因此,全面、客观地解读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要从中国的国家特性、国家利益以及总体外交战略和思维等各个方面来理解中国对非政策。

(一)中国的国家特性

中国的国家特性主要表现在大国、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这三个方面。

1.大国:作为“一超多强”中的一强,中国正从一个地区性大国朝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大国转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要在世界上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而要想做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并在国际社会发挥建设性作用,中国当然离不开非洲国家的支持。53个非洲国家约占不结盟国家的半数和联合国成员国的1/4以上。没有来自非洲国家的政治和道义支持,任何国际倡议和多边行动的顺利推进都将是难以想象的。

在过去一个半世纪里,由于中国积贫积弱,西方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习惯了一个影响不大的中国,而中国自身在一定程度也似乎习惯了被国际社会所忽视。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就有目共睹,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幅度也为诸大国之最,再加上中国居世界前列的人口规模和领土面积,从一个弱国到地区性强国再到具有全球性影响力的世界大国的潜力已经充分展现。而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除了经济发展总量、科技水平和国防能力等硬指标外,更重要的还需看其政治影响力的范围、政治和外交上国际动员能力的强弱,以及在全球治理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过程中的贡献率等。

转型中的中国的大国国家特性还具有二元性。一方面,就整体经济规模和总量而言,已位居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另一方面,人均GDP还不足2000美元,甚至远低于一些非洲国家。中国一方面已有一定实力参与西方八国首脑就全球经济发展走向的磋商和会谈,为促进南北合作与对话做些努力;同时人均产值的落后以及国内诸多领域的问题使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当前面临的挑战感同身受。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为发展中国家代言,既为他国,也为自己。从根本上说,中国的确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这就要求我们奉行和平而非扩张性的外交,有责任和义务在理性追求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和总纲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而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制度,根本的理念就是一种对弱者的尊重和救助以及对共同富裕、共同发展的追求。也正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特性,中国一直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主张和平解决一切国际争端。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今天的中国不再像20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以意识形态决定对非的外交政策,但是“和平外交”和“建立公正的国际秩序”不仅是那个时代对非外交的“遗产”,也是50多年来中国对非外交政策的延续。当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外交已从过去的意识形态理想主义转向了如今务实的经济理性,从无条件的国际主义转向了国家利益优先。中国对非外交自然也要理性地追求自身的国家利益,对非援助和经济合作都是在中国国力能承受的范围和前提下,本着互惠双赢的原则进行的。

3.发展中国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中惟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责无旁贷地要为发展中国家说话,为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呼吁和行动。同时,发展中国家的性质又决定了我们现阶段无法做出超出国力许可的过高承诺。

作为后起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不可能也不愿走历史上西方大国所走过的资本原始积累、海外拓疆移民的道路,必须立足于国内,在中国的历史、人口和文化等国情基础上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同时,中国的发展又是一种开放式的发展,是在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取得的。中国的发展不会也不想挑战既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只是希望用改革的办法使之逐步完善。毕竟,二战后建立起来的现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更多考虑的是大国和强国的利益,对弱小国家的发展有一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成分。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自身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有责任和义务为改革这些不公平和不合理的成分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大国,中国不仅在加强南南合作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还担负着促进南北合作与对话的历史使命。在现存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中,中国亦要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建设性、可预期的大国形象,多为世界发展提供公共物品,为世界的和谐发展做出独特的中国贡献。

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儒家文化传统和悠久文明历史的大国,“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和谐共存”、排斥武力和强权政治已形成中国一脉相承的对外交往原则和品格。

(二)国家利益的考量

国家利益是一国制定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从内容上看,它一般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等。从轻重缓急上看,又有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当前利益和未来利益、重要利益和次要利益之分。国家利益的判断和确定主要依据的是国际环境、自身实力、科技水平和主观认识水平等四大变量。① 建国以来,根据不同时期这四大变量的变化,我国的国家利益曾经历了从建国初期强调安全利益,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强调政治利益到80年代重视经济利益,90年代兼顾政治和经济利益,进入21世纪后又在政治和经济利益之外高度关注文化利益这样一个递进和转变的过程。当前,从我国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尽管欧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仍是我国的外交工作重点,但非洲在我国外交战略中亦具有奠基石的地位和作用。

在安全利益方面,加强中非关系是遏制台湾当局“弹性外交”,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实现中国统一大业的需要。坦率地说,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台湾因素”在中非关系中的比重还比较大。当时有中国学者认为,“拉美和非洲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地区,中国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利益很小”,“中国在拉美和非洲的主要利益就是防止台湾当局利用拉美和非洲小国(给中国)制造外交麻烦。”② 然而,时过境迁,近年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和台湾外交空间的进一步萎缩,“台湾因素”在中非关系中的影响也在持续下降。目前,仅马拉维、斯威士兰、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冈比亚和乍得等非洲5国与台湾保持有“外交关系”。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非洲的重要性在加强。在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中国在加强与非洲国家的磋商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在经济利益方面,非洲可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的后续保证。非洲有53个国家,8.6亿人口,自然和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但因长期的殖民掠夺和局部冲突动荡,经济仍比较落后,缺乏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规模和实力有了显著增长,拥有各个阶梯层次的适用技术和设备以及20多年来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成功经验(当然也包括一些教训),但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短缺、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等新的问题。因此,中非之间在资源、市场和资金、技术与经验间的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可以促进经济共同发展。非洲也可通过中国得到发展资金、技术和经验,并使其原料出口多元化,同时在开发自有资源的过程中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够真正成为自己资源的主人。过去,由于原料的出口市场单一,以及资源开发的外来投资主要来自欧美国家,非洲对自己资源的控制和讨价还价能力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非洲能源开采业投资的增加,不仅国际市场上原材料的价格有了大幅上扬(这对非洲资源生产国当然是利好消息),而且非洲国家在自主决定其资源开采的国际合作伙伴方面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和话语权。因此,从现实以及中长期的经济利益看,中非经济合作的确是一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对于确保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非洲国家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都有着重要意义。

从国际战略层面和南南合作的角度看,发展同非洲的关系还有利于中国和非洲各自国际地位的提升。冷战结束后,尽管非洲的战略地位曾一度有所下降,但近年来非洲联合自强、以一个声音说话的势头增强,联合起来的非洲力量不可小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主力,非洲是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可借重的力量。2004年以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11次提出中国人权问题的提案。在挫败“人权”提案的过程中,非洲给予了中国巨大的支持。由于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53个成员中,非洲占有15个席位。中国不结盟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以及社会主义的国家属性决定了它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将坚定地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事实上,中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非洲大陆之间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中非双方确定和提高各自21世纪的国际地位可起到互相推动和促进的作用。

非洲也是中国同发展中国家共建新型南南合作关系的重要依托。从南南合作的层面看,中非加强磋商和团结合作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国际影响力和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二战后,伴随着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南南合作在政治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冷战结束后,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某些经济领域内的相互竞争,发展中国家内部曾一度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分化,在国际上的整体作用也有所减弱。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以及某些大国在国际关系中黩武主义倾向的滋长,发展中国家在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争取公平和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方面的共同利益和纽带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提高。

目前,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包括相互投资与贸易,以及协调立场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有利的国际贸易条件等)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可以说是新型南南关系的主要特征。如在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农业问题的谈判中,正是由于中国和非洲等广大发展中国家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集体维权,才迫使发达国家在最终取消农产品贸易补贴问题上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和承诺。另外,由于中非双方在反对单边主义、强调发展优先、维护和加强联合国权威、增强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安理会中的代表性等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立场,中非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对于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发挥发展中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有着重要意义。中非关系的加强可以说极大地提高了南南合作的水平。特别是近年来,中非间加大了人力资源开发合作的力度,通过人才培训和促进能力建设,为非洲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同时也为南南合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通俗地说,发展中非关系与中国外交的“三个需要”分不开:是中国发展大国关系的重要依托以及同发展中国家共建新型南南合作关系的需要;是中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资源需求确是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之一,但绝非惟一或关键性因素。事实上,中国对非政策的驱动力已经超越了纯粹的资源驱动,而与国家理念和整体外交战略诉求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中国对非政策的特点

(一)机制化的中非关系

2000年10月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可以说是中非关系史和新中国50年外交史上的一个创举,是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第一次带有多边性质的集体协商对话机制。中非关系不是简单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与50多个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差异和特性的国家组成的跨越洲际的关系,因此仅仅依靠覆盖面有限的领导人之间的互访显然不足以最大限度地及时就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充分协商和沟通。在参考了现存的围绕非洲发展问题的各种各样的国际倡议和机制后③,每3年一次,每次在中国和非洲国家间轮流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下简称“论坛”)终于破茧而出。

“论坛”的创立可以说是新形势下中非关系发展的客观需要。从非洲方面看,冷战结束后,随着西方大国的关注重心转向前苏联和东欧地区以及对非洲事务的相对忽视,非洲国家的自主意识和非洲一体化意识不断增强,强调非洲大陆的整体性、对外“用一个声音说话”以及自主发展和自主解决冲突。“非洲联盟”的成立以及“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的制定就是这一愿望的集中反映。从中国方面看,顺应非洲发展的愿望,希望看见一个一体化的、强大的非洲的出现。同时,国际上的诸多事务以及中非关系中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发展规划也需要一个机制性的能代表非洲各国的“论坛”来磋商和讨论。“集体对话机制”的优势在于覆盖全非,高效和低成本,有利于非洲一体化的建设和中非间全局性和战略性文件的制定与达成。

“论坛”用6年的实践和行动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无论是2000年第一届论坛提出的“两年内减免非洲重债贫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共32国)100亿元人民币债务”,还是2003年第二届论坛提出的“向非洲最不发达国家193种输华商品实行零关税”以及其他投资、援助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提出的目标和做出的承诺,“论坛”都能按计划如期甚至提前完成。

为推动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的合作,胡锦涛在2006年11月第三届论坛暨中非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还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未来三年内将采取的8大举措。此次论坛的规格之高,推出的举措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这些新举措涵盖的领域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不仅涉及减债、大幅增加对非援助、促进对非投资,以及大规模扩大非洲零关税进口商品的种类,而且针对农业合作、人力资源培训、医疗卫生和教育合作等领域提出了量化的目标。这些量化目标的提出,一方面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最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负责任大国对非洲发展问题的关切,另一方面从技术和操作层面上看,目标越具体,指标越量化,各方进行监督落实就越容易,从而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今年1月30日至2月10日,为进一步落实峰会成果,胡锦涛对喀麦隆、利比里亚、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桑比克、塞舌尔等非洲八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他在利比里亚出席了“中国一利比里亚疟疾防治中心”的揭牌仪式、在赞比亚出席了“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揭牌仪式以及在莫桑比克出席了“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揭牌仪式。这些项目的及时启动一方面说明中国政府兑现承诺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各职能部门工作的认真和高效。

实事求是地说,和国际上形形色色的对非发展和援助的“俱乐部”有所不同的是,“中非论坛”不是侈谈非洲发展的空谈俱乐部,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中国同非洲国家之间开展集体对话、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增进相互信任、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它的创建和有效运行有力地推动了近年来中非关系的发展。目前中非双方都在积极探讨如何将“论坛”行动纲领与“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有效结合的新途径,而这必将为“论坛”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二)全方位发展的中非关系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非关系总体上经历了一个从政治支持到经济合作,再到全方位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方针的确立以及非洲经济结构调整的进行,中非关系中的经济互利合作内容得到扩展和提高。在继续加强中非友好政治关系的同时,开始将重点转向经贸关系,强调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多种经济技术合作。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非洲形势的变化,中非关系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除继续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力度外,中国还重视从政治、安全、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多渠道、多层面地全方位发展中非关系。

在2006年初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白皮书中,中方分别详细阐述了政治、经济方面,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和社会方面,以及和平与安全方面等各领域与非洲的合作。④ 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北京峰会上,中非领导人一致同意要致力于建立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也包括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加强交流和磋商,以及国际事务上加强合作等5个方面的内涵。除了继续强调以往中非关系中业已存在并不断得到加强的政治相互支持和经济互利合作以外,还特别强调了文化交流以及安全和国际事务中的合作,为中非关系赋予了时代的新内容。在全球化时代,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文明冲突论”和“西方文明优越论”一度成为国际主流媒体的热门话题。事实上,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任何一种现存的文明和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过自己的贡献。中国和非洲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着璀璨的文明和文化遗产。中非之间理应大力加强文化交流,推动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取长补短,携手共建和谐世界。

在安全领域,随着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日益国际化,中非都希望加强交流和磋商,推动国际社会树立集体安全意识,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营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一方面,在传统安全领域,中国正加大投入,积极参与联合国主导的非洲维和行动,为非洲内部冲突和争端的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中非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如在探索防治重大传染性疾病、禽流感、跨国犯罪等方面也加强了磋商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化的挑战。随着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中非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开始提上议事日程。2003年12月,在《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中,中非双方首次郑重承诺“加强对话,探讨在面对各种新型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上进行协作,并采取共同行动”。在2006年初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中国政府进一步细化了在非传统安全领域与非洲国家加强合作的目标,即“促进双方司法、执法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在法制建设、司法改革方面相互借鉴。共同提高防范、侦查和打击犯罪的能力,协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及腐败犯罪。加强双方在司法协助、引渡和遣返犯罪嫌疑人方面的合作”。“加强情报交流,探讨在打击恐怖主义、小武器走私、贩毒、跨国经济犯罪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深化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共同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⑤ 2006年4月和6月,在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访非期间,中国政府就已与有关非洲国家签署了有关司法协助、引渡和遣返犯罪嫌疑人等司法方面的合作协议。在2006年11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在援非八项主张中提出,“提供3亿元人民币无偿援助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30个抗疟中心。”

另外,中非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立场和良好的合作传统,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中非都愿在推进多边主义、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及联合国改革中加强协调和配合,为建设一个和平、和谐和均衡的世界共同努力。

(三)中非关系中的软实力

长期以来,“软实力”这个被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约瑟夫·奈定义为“一种靠着吸引而非强制与收买达到目标之能力”的东西,似乎一直与中国无缘。在不少西方人眼里,仿佛惟有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理念以及牛仔裤、麦当劳、好莱坞电影等消费和流行文化符号才堪称现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软实力”天然代表。不过,西方的许多有识之士,包括约瑟夫·奈本人也注意到,近年来,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对诸如语言、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等“软实力”要素的挖掘和培育。相对于美国因黩武和在国际事务中大搞单边主义而使软实力不断削弱,中国则通过对一向就具有世界吸引力的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度挖掘、多边和睦邻外交,以及对不同文明共存和建设和谐世界的提倡等举措,使得一度沉寂和缺失的软实力得以不断提升。“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等概念的提出,既是对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总结,也是中国软实力在政治价值观方面的某种体现。

在中非关系中,顺应日益高涨的非洲国家对中国经济发展和脱贫经验的了解渴望以及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中国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以来不断加大对非人力资源培训的力度。如2000年第一届论坛决定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2003年第二届论坛决定在三年内为该基金增加33%的资金投入,并承诺三年内为非洲培养和培训1万名各类人才。2006年第三届论坛承诺今后三年内为非洲培训1.5万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300名中国青年志愿者,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2000人次增加到4000人次,等等。

人力资源培训主要有“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一方面,除大幅度提高给非洲国家来华留学生的政府奖学金名额外,还邀请非洲国家的各类专业人士到中国来,给他们开办短(一个月)、中(3个月)或长期(半年到一年)培训班;另一方面,中国向相关非洲国家派遣各类中国专家到大学讲学、到医院出诊、到农场指导农业生产等。

近年来,为满足非洲国家人民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需要,中国政府还高度重视海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国教育部制定了在2010年年底前在全世界建立100所“孔子学院”的宏伟目标。2005年末,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在肯尼亚内罗毕大学落成。截至2007年3月底,在非洲的“孔子学院”已激增至11家,分布于埃及、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卢旺达以及马达加斯加等国。⑥

在去年中非领导人峰会后发布的《北京峰会宣言》中,不仅明确提出了要加强高层交往、战略对话以及经济各领域的互利合作,而且还重点提出要加强中非之间在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上的交流和借鉴,以及加强人文对话和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人民之间,特别是青年一代的联系。今年一二月间胡锦涛主席访非时,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面向全非青年发表演讲,并诚挚邀请500名非洲青年在未来三年内访华。⑦

中国软实力的拓展也面临着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由于地理上相距遥远,加上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中国政府奖学金金额以及为培训班提供的生活补贴在数额上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因此非洲学生留学或接受海外培训,首选仍是欧美。但中国软实力的拓展也富有独特优势:其一,丰厚的历史遗产。体现在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奠定的中非传统友谊的坚实基础,共同遭受殖民主义侵略和掠夺的痛苦经历和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斗争经历。其二,不断提高的现实吸引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中国对非外交中日益重视软实力的建设就是“和平发展”外交战略以及树立一个“强大而可亲”,绝非“强大但可畏”的中国形象的一种具体体现。

注释:

①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20~25页。

② 阎学通:《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2版,114页。

③ 如美国《非洲增长和机会法案》、洛美协定、法非首脑会议、欧(盟)非首脑会议、英联邦首脑会议、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等等。

⑤ 《中非合作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2004~2006)》中国政府于2006年1月12日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白皮书,http://www.fmprc.gov.cn/eng/zxxx/t230615.htm/。

④ 中国政府于2006年1月12日发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白皮书,http://www.fmprc.gov.cn/eng/zxxx/t230615.htm/。

⑥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4月7日,《热烈祝贺孔子学院总部成立》。

⑦ 中国新闻网2007年2月7日电,《胡锦涛:中国今后三年将邀500名非洲青年访华》,http://news.sohu.com/20070207/ n248108503/shtml。

标签:;  ;  ;  ;  ;  ;  ;  ;  ;  ;  ;  ;  ;  

中国对非洲政策的动力与特点_软实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