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华
福建沙县第一中学365050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有着比文言文的表达更简练整齐而又细腻的蕴意,记录着历史的兴衰和作者的情感,句句词词在细细品读下,会有别样风味。高中生学习从古沿今的优秀古诗词,不仅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语文素养等好处。高中是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因为通过以往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得出,他们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有一个大概,高中学习是巩固和改善的关键时期。古诗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显然是不适用的,这对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古代诗词不论是在用字还是用词,押韵或是骈句的运用上都十分严谨和认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使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问题;教学方式
前言:相比于初中语文的学习,高中语文难度增加、内容难懂,所以易导致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和吃力。且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时忽略诵读、背诵和文本问题普遍,古诗词的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高中教师自身的诗词修养的要求也较高,为了更好的去解决这些难题,本文就如何提升古诗词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试析在教学中的几种应对方法。
一、 高中古诗词教学的问题
对于高中的古诗词学习,教师每学期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教学,而且效果甚微。不难反思,一直花大量时间去教学和学习的成效不佳,是出现了问题。为了对症下药的去解决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做出列举。
1. 忽视诵读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即使是对不理解的诗词,念上个百遍也能理解其中大概的意思。诵读是最传统的学习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但现实教学中往往出现的状况是,学生通篇翻译原文,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去解释,一堂课或者一个学习周期下来,除了学生理解了几个重要的关键字词的意思外,并不能通读全文,朗诵下来也磕磕巴巴。诗词之所以有它独特的魅力,是因为它像歌曲一样可以唱出来,虽然历经了许多年,但其音韵之美还风韵犹存。
2. 忽视背诵
学习诗词的最终目的是不仅要能理解核心思想,而且还要熟悉整篇诗词的脉络和结构,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但应试教育降低了背诵的要求,学生只背诵每篇诗词里面的经典句子和考试大纲要求几个句子,这其实容易让学生通过片言只语去定义整篇诗词的核心思想,试想,学生真的能完整读懂诗词和有思想情感的感悟吗?背诵是主动学习的过程,被动背诵的效果其实并不能真正对学生有益处。
3. 忽视本文
落叶还归根,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被现代新媒体的教学手段而剑走偏锋,就如我们在学习《龟虽寿》的时候,老师都在按照他的课件PPT来讲,一整节课下来,学生都没有打开过课本。这会下意识的让学生认为,课本并不重要,导致了忽视文本本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 诵读是带领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的有效途径
既然上面简单刨析了古诗词教学存在忽视诵读的问题,那么就从解决问题开始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应重视诵读这一环节,指导并给予充足的时间在不同学习的进程诵读,学生在课前诵读能快速熟悉诗词,课堂里诵读能加深理解,课后诵读能加深记忆和情感投入。诵读不宜过快,通过慢慢诵读,揣摩作者的意象及情感,融入其中。其次,诵读有利于古诗词开展教学,通过教师带领课堂诵读,能够有益于古诗词教学氛围的烘托和培养,提高教学成效。再是,诵读可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正确诵读、流利诵读和有感情诵读。但那时候学生时代的我们,多数是达到正确和流利诵读阶段,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层次来要求学生去诵读。教师要做好带头作用,教师和学生一起诵读不仅能促进师生关系,而且能提高学生对学习诗词的兴趣,更加有教学氛围。
三、 析词意,抓诗魂
诗词里凝练的句词富含作者深刻的意象,是诗(或词)人情感的再现。诗词中的物象可能被寄托着作者思念的人,起承转合里可能隐藏着作者的悲欢离合的一生,他们有意识地把这些意象放进去诗词中,教师通过情境再现,分析这些意象,使学生和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如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饱含深情地去唱出这首词,描绘其中的意境,学生就自然而然的会情随意迁,它景它情变成我景我情,自己独在异乡,思念的人不在身边,萧凉的夜晚唯有月亮伴我。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细腻了他们的心思,到位地分析了词的多种含义,抓住了整篇诗词的灵魂。
四、 优化教学途径,整合各类有效教学方法
新课标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部门对教师的教学途径提出各种优化的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室现有的新媒体进行教学,例如电脑辅助教学、投影仪展示、网络视频播放等,利用多媒体教学,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多维度地去展现了古代诗词之美。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是辅助原文开展的,教师还是需要回归课本。
唯物辩证法表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的经验不是来自于教案,不是来源于凭空想象,而是去实践教学。总结经验,借鉴前人的优秀案例,从而整合各类有效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担当提问者,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建设性、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课外对学生进行拓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难度适中,因为古诗词的学习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及深地去进行教学,从而学生更乐意的去接受学习,主动学习。同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状况,记录好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反馈和教学质量,整理出经典教学案例,供以后参考。
结束语:古诗词的魅力和奥妙如同海洋一般,古诗词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中只是它的冰山一角,但同时对学生又很重要,因此,如何更好地挖掘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和潜力激发有巨大影响力。深知这条挖掘道路不好走,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以高中教师在漫长的教学古诗词时,要学会总结经验,和其他教师一同分析和分享。
参考文献:
[1] 寇梦洁. 基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内容研究[J].课外语文(上).2015(8).
[2] 张晓燕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6).
[3] 龙晓丹.走出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误区[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7(7).
论文作者:黄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古诗词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诗词论文; 高中论文; 高中语文论文; 意象论文; 《成长读本》2018年11月总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