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青岛)城镇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与日俱增,大量城市新人口的涌入,使得城市建筑必须不断向着高层发展,楼层越来越高,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为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首先必须重点关注起决定作用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达标的地基基础是确保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前提。因此,基于上述背景以及笔者实践工作的相关经验,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相关施工技术进行探究,通过对常用地基基础工程相关的施工工艺技术进行分析,为提升房屋建设工程项目建造质量,提供些许理论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建筑,这个赖以居住生活的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量的农村人口以及外来务工者涌入城市,城市在已有的土地上想要容纳更多的城市新人口,房屋建筑不得不向着高层发展,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主流的房屋建筑,与此同时,房屋建筑的质量,也成为了所有建筑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而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建筑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体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进行简要探析,旨在不断提升房屋建筑的质量,确保人们生活的便利与安全。
1、地基基础施工的特性
1.1复杂性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势地形,也有着不同特性的土壤。这一特征,给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带来了很多困难,在进行工程项目实施之前务必需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土壤特性,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设计方案。随着区域不同,地基基础施工有着不同的特性,实践中,需要相关建筑从业者能够对各类复杂的土壤地质特性,择优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
1.2多发性
实践中,往往存在很多建设工程项目,因不够重视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设计方案的优选,导致的各类工程事故频发,房屋建筑出现的诸如坍塌与开裂现象屡见不鲜,这将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构成较大的威胁,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从业人员需高度关注房屋建设工程项目的地基基础施工过程,应当采取相关手段减少和避免地基基础工程事故的发生。
1.3隐蔽性
地基基础工程还具有隐蔽性的特征,在完成了地基基础工程后,地基基础会被后续的施工工序所覆盖,此时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相关的质量安全隐患,在隐蔽后再出现安全事故,此时去补救就很被动,不光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很难再去监控和管理。因此,务必在地基基础工程隐蔽之前做好施工环节的动态管理与监控,积极落实各类专项检查,切实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严格把控好验收每一个环节,对可能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干预和排查,确保万无一失后再进行覆盖,这一工作需要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监督部门的共同努力,是确保地基基础工程质量的关键。
1.4严重性
地基基础作为房屋关键的承重部位,其如果出现了问题,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问题。设想如果房屋建筑已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因地基基础工程质量导致的问题,此时想要通过任何手段都很难确保整个房屋建筑的安全,因地基基础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一般较为严重且无法挽回,这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干扰和威胁。因此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安全无小事,务必重视其质量的把关。
1.5处理难度大
地基基础工程多发性、隐蔽性、严重性,就注定着其质量问题处理的难度极大,一方面其质量问题多发,且已经被隐蔽覆盖,因此一般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后果,想要处理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可谓是步履维艰,地基基础还承担着关键荷载作用,综上所述,地基基础的质量问题治理难度极其巨大。
2、地基基础工程的常用施工方法探析
2.1注浆法
在采用注浆法时,首先需要对钻孔的点位进行确认,并通过严格的计算,计算出钻孔的合理深度,而后将事先已经配备好的混凝土浆液通过相关注入设备,注入至已经设置好的钻孔之内,与此同时,记录并核查好所有相关操作的数值,以备后续复核使用。在实际采用注浆法时,还需要保留一米的非加固土层,防止浆液可能出现的冒出现象,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部分素土实施夯填。采用注浆法时需要强调的是,注浆的过程中务必要时刻关注对压力值的把控,务必将压力值控制于在0.2MPa~0.4Mpa之间,确保地基处于其可承受的压力数值范围以内。如果注浆过程中出现漏浆,需及时停止各种施工操作,并及时进行排查,确保注浆的参数处于合适的范围内,才能继续实施施工操作。
2.2强夯法
在采用强夯法之前,需要对建设工程项目地基场地进行预压与平整操作,在确定了精准的夯实点位后,选择合适的施工原材料以及工艺实施施工作业。针对那些地基水位较高的情形,可采取竖井排水或砂石填充的施工方案,该方案可以有效地消除强夯操作过程中所造成的孔隙水压,同时还能有效地避免地基下陷现象的发生。此外,在完成了强夯作业操作后,还应采用夯锤完成再一次的夯击作业,这也是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必要举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分段施工法
实践中往往采取分段施工法,这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关键举措,能够不断提升施工作业的效率,让各类工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大大缩减建设工程建设工期,在遵循“边缘夯向中央、一边向另一边”的施工准则下,在进行了精准的测量放线操作之后,分段实施施工,务必严格参照强夯的相关参数实施外业的夯击,做到夯击力度的均衡性与准确性。此时也应关注地基中的积水情况,积水情况较少时,直接采用人工清除即可;而含水量较大时则需要采取铺垫砂石的方法来进行处理。
3、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探析
3.1认真落实地质勘探
在落实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之前,需要根据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地质勘探:首先对施工区域地基基础实施地质勘探,通过地质勘探明确地基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实际分布情况,与此同时,需要勘探出施工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排查是否存在不良地基的情形以及实际分布情况;其次,要以建筑工程项目的总平面图的坐标数据作勘测依据,确定好建筑工程项目的性质、实际规模、基础结构类型以及相应的荷载承载情况,以此作为后续设计地基埋深的数据参考;再者,对不同类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也应采取用不同的地基勘测手段。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对于单栋的建筑工程项目,设置最少不少于四个勘测点位。而相对于较为密集的建筑工程项目,则应当适当的减少勘测点的设置,但也应确保至少每一个建筑物设有一个勘测点位。最后,勘测的深度应当控制在关键的受力层上,确保满足抗拔承载的实际需求且地基的地面宽度要在5米以上,并设置抗浮桩和锚杆装置。
3.2设计合理的地基基础施工方案
在进行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基础实施操作过程中,首先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地基基础外业实施操作方案,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之前勘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勘察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基承载力以及实际土层压力的测算,对测算出来的相关指标进行实验室模拟验算,确保其准确。与此同时,对于那些较为稳定的天然地基,也要认真落实地基的承载力的设计与计算校核,如果经过方案的模拟验证出现严重的地基沉降现象,要及时调整地基基础的实际施工方案,已经施工的项目要及时停止施工。
3.3确定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
地基基础的结构类型,应当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类型,对于竖向高度发展的建筑工程项目来讲,可以有限采用独立基础类型;而当建筑工程项目层数较高且所处区域为松软地基时,则可以选取筏形地基基础类型作为其地基基础施工方案,因为该类型地基基础,可以较好的增加地基的底面接触的面积,接触面积增加后,地基便具有了更高的承受荷载的能力;对于施工区域土质较好的地基情况,可以选取钢筋混凝土现场浇筑灌注桩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打入预制桩的方式进行施工作业。
3.4支护方案设计
在落实建筑工程项目地基基础外业实施过程中,通常可以采用水泥砂浆护坡支护的技术,该技术对于提升以及增强建筑产品的整体安全稳定性,具有十分突出的效果。具体的支护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及时安排专人清理好地基基础挖方范围内的所有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干净。重点对地基基础挖方区域的诸如电缆、排水管等设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可以采用搬迁至其他地方的方法。(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绘制出施工现场功能区域划分的施工平面图,清晰完整详细的表述出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同时对所有的内容加上标注,标注出土方开挖路线以及边坡坡度等关键信息。(3)通过行之有效的审核检查,对地基的网基线、轴线、水准点实施测量控制。
3.5土方的开挖
在落实建设工程项目地基基础施工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理的土方开挖工艺。对于现场区域较硬的土质,可以采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作业;对于坚硬的岩石,可以采取岩石粉碎机设备进行相关操作。在对基坑的边角位置实施挖掘作业时,要采取人工挖掘与机械挖掘相互配合的操作方式,并时刻注意把控好深度,要预留十厘米的基底,并采取人工找平处理。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可使用面积越来与小,因此新建建筑物不断向着高层方向发展。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作为房屋就建筑结构的基础,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也成为了所有建筑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其质量的好差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体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根据笔者实践相关经验,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工艺技术进行了简要的探析,旨在能够为同行在相关问题上提供些许参考与借鉴,为推动房屋建筑的质量贡献自身力量。
参考文献:
[1]刘言书.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处理方案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7):32.
[2]刘越文.探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时代农机,2016,43(12):160-161.
[3]井大坤.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门窗,2016(11):116.
[4]陆德宁.试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有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07):47-48.
[5]张文君.关于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水泥,2015(05):127.
[6]罗后红.浅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J].江苏科技信息,2014(22):66-68.
论文作者:孙 宇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地基基础论文; 地基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区域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