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与民营:走出国河小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公有与民营:走出国河小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公有私营——国合小型商业企业摆脱困境的有效方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私营论文,方式论文,商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不少国合小型商业企业处境艰难,人员剩余,商品积压,销售不畅,效益低下,亏损包袱沉重。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推行公有私营是一条现实可行的有效方式。

所谓“公有私营”(也称公有民营、国有民营),就是国家拥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而将经营权转让给民间经营主体去经营的形式。它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企业固定资产归国家所有,企业性质不变,隶属关系不变,职工原有身份和政治待遇不变;二是企业的经营资金由经营者自筹,经营者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获取国有资产的使用权,运用自筹的资金,自主经营、自主用工、自负盈亏、自行纳税。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它是借鉴和吸收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和个体私营的经营体制引入国合企业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我县已在供销、商业两大系统的305个门店对此进行了一年的探索和试验。其主要做法是:

1.核定基数。租赁、承包基数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公有私营整个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基数太高,职工接受不了;基数太低,企业又承受不了。为此,在核基数时,首先考虑以门店固定资产折旧费、银行利息、行政管理费、企业利润、离退休人员工资、职工养老保险费等六部分组成的租赁承包费。然后将租赁承包费视不同的情况分解到各门店。基数定好后,最后通过招标,选择高标者租赁承包,充分体现招标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实行停薪留职、内部退养、待岗等制度。不愿承租的,允许在上交一定保职费后留职停薪;对年大体弱者实行内部退养;对组合不上的职工,允许待岗3个月,期满后仍组合不上,一方面则动员停薪留职自谋职业,或辞职、退职谋业;另一方面组织他们筹集资金,兴办新的实业,开辟新的就业门路;对个别年龄偏大、经济确实有困难而落岗的职工、通过做中标人的工作予以聘用上岗,使这部分职工感到公有私营中也有社会主义温暖。

2.抽回资金。即由主管单位抽回企业原有资金。资金能否及时抽回,是国合商业实行公有私营成败所在。为及时足额的抽回资金,我县采取了五条措施:一是抽回主管单位对企业原有贷款和流动资金。二是将门店原有商品及其它设施作价卖给承租者。四是所抽的资金一次核定,一次或分期交清。资金在0.5万元以下的必须在中标时向主管单位一次性交清现金;超过0.5万元的部分,在一年内分期还本付息,由个人作出计划,公证部门签证。凡是不能按上述要求做到的,不管谁都不能中标,即使中标者也要废除合同。五是中标的租赁承包者必须按月预先交清下一个月的租赁承包费。否则,主管单位有权封存商品,实行停业整顿,追缴租凭承包费,直至缴清时方准许营业。

3.清收旧欠。投标前,主管单位一方面规定职工不交清企业欠款不准参加投标;另一方面实行“三个集中”清收职工旧欠,即对各种应收款包括上轮承包者欠交的利润、税金、利息及其它企业欠款采取了集中力量、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组织清收小组上户进行清收。至今,供销,商业两家公有私营的试点单位已收回企业内部职工旧欠款125万多元,占欠款总额的70%以上。

4.明确政策。主要有“公有私营企业职工的原有身份、行政隶属关系、连续计算工龄和执行法定离退休制度不变;门店所得税后利润除分配外,全部归中标人所有,同时门店内外需要的各项费用由中标人支付;公有私营企业如有违法行为,主管单位有权制止,限期改正、补交费用直至终止合同;抽回的资金扣除有关费用后,由主管单位入帐,专户储存,用于商业网点建设。

实行公有私营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国合小型商业企业内在活力,其经营面貌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1.有效地推动了企业独立自主的走向市场。从试点企业看,目前“自主”到位的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自主投资。二是自主营销。三是自主分配。四是自主用工。五是自负盈亏。由于实现了“五个自主”,绝大部分公有私营企业都不再向主管单位要钱要物,而是独立自主的走向市场,自觉地按市场规律从事经营活动。各主管单位也从大量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精简了人员,直接从事经营活动。

2.有效地增强了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活力。公有私营后,企业彻底从政策附属物的地位中脱离出来。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发约束的经济实体,促使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千方百计增收节支,提高效益,增强参与市场的竞争活力,很多困难企业在短期内遏制了亏损。如县五交化公司仅去年1-9月份亏损6.8万元,其中8个门店就有6个亏损,推行公有私营后仅3个月,该公司就一举扭亏为盈。

3.有效地激发了营销者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公有私营后,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集体商业原来的呆板的购销方式,很快被自购自销、联购分销、联合展销、代购代销、特约经销等多种购销方式取代;原来单一零售,现在零售、批发、批零兼营;商品作价灵活,如批量作价、季节差价、仓储减价、当面议价等,企业经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门店服务态度有很大改善,市场风险意识和效益观念明显增强、站立服务、微笑招呼、介绍商品、送货上门、延长营业时间、提高服务质量、四处赶集促销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门前三包”、店容店貌大为改观,很多企业出现了人人当家理财,个个精打细算的可喜局面。

4.有效地促进了营销者调整商品经营结构。一是增销便民商品。主要是饮食服务行业增设供应网点,主动设摊销售,便利广大群众。二是扩销生活用品。如家电、摩托、室内装璜材料等,不断满足居民对中、高档商品的需求。三是供销特色商品。新开办服装、玩具、果菜等特色商店36家。四是赊销代销商品。在组织货源上,采取“借鸡生蛋”的办法,利用新老业务关系赊销代销商品,既用活了资金,又提高了效益。五是快销季节商品。如竹凉席,冬春补品、豪华型电暖器等。由于采取了上述办法,商品结构和经营结构在调整中更趋合理和完善,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公有私营是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出现的新事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非常复杂的工作。从万载县的初步尝试看,要特别注意坚持四条原则:

第一,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由于长期受“左”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职工对公有私营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在思想感情上也一时难以转过弯来。有的职工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个会议就变成解放前”,有的认为公有私营是出卖国家资产、化公为私、损害公有制等。在刚开始时,不少职工有抵触情绪,顶着不投标。因此,必须坚持舆论先行的原则,深入党的现行政策的宣传教育,向广大职工讲清公有私营保证“五个不变”、“三个有利于”的道理。通过宣传教育,克服认识上的偏见,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使广大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实行公有私营。

第二,坚持因店制宜的原则。主要采取两种租赁承包方式:原承包人继续有租赁承包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的,经主管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并征得企业职工同意的基础上,由原承包人优先租赁承包。这样有利于保持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避免企业出现较大的“震动”;对原承包人不愿继续租赁承包或不具备相应的经济实力及经营能力的,就在本企业内部或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选择租赁承包者,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注意搞好对租赁承包者的资格审查,防止不负责任地甩“包袱”,使主管单位和企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第三,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公有私营不是中标人与主管单位负责人的私下交易,而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的。工作中要严格把好“三关”:一是民主决策关。对将实行公有私营的企业要认真进行分析论证,在广泛征求职工以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防止决策的随意性。二是清产核资关。企业确定实行公有私营后,组织专门班子,对帐目进行审计,搞清产权关系,理清债权债务,合理确定租赁承包基数。三是签约公证关。企业租赁承包要严格按法律程序办事。租赁承包合同是监护双方履行权利、义务的法律保证,所以合同双方责、权、利的落实都要一一明确,并及时经公证机关进行公证,保证合同条款严密细致,不出漏洞,不留“后遗症”。

第四,坚持配套服务的原则。要成立由体改委、商业、供销、财政、税务、审计、物价等部门组成的公有私营改革领导小组,具体抓好四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做好公有私营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给予优惠扶持政策。通过适当减轻税赋、延缓还贷等形式,使企业迅速走出困境。三是劳动、社会保险部门对公有私营企业职工的社会统筹、保险仍按全民职工和合同制职工对待,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四是对历年因政策性亏损的历史欠债应坚决按江西省人民政府【93】20号文件精神落实到位。五是要组织清产核资小组,对企业资产认真进行评估,清理家底,明确债权、债务,并形成规范文件,以强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法人责任。

标签:;  ;  

公有与民营:走出国河小企业困境的有效途径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