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多种资源在不断开发,岩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强的标准,关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和应对措施十分关键。基于此,本文以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分别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以及避让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积极对策,从而保证岩土工程的质量,提高施工的效率。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不断进步,各种工程建设活动如火如荼进行中,但是过多的进行岩土工程开发,会导致地质环境压力的增加,灾害频发影响岩土工程的施工效果,危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范围较广,灾害出现的面积较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地域环境,地质结构复杂的情况下会让岩土工程增加难度,所以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研究至关重要。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因素,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也一样,产生的原因具体如下:(1)自然因素导致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环境的不稳定,地质情况过于复杂,如果该地区的环境出现问题,灾害很容易发生。常见的灾害有滑坡灾害、泥石流或者崩塌等。(2)人为活动也会导致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人类在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过于大量开发、开采岩土工程会对环境造成根本性破坏,,这与地质本身没有关系,完全是人为造成,岩土从稳定状态变为不稳定,在人为影响下,岩体自然演化周期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突发性地质灾害出现[1]。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分析
滑坡防治技术,该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滑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地震、地表积水被冲刷,或者河流水体都会导致滑坡出现,这些事自然因素,而岩土工程中大规模开挖坡脚也会导致灾害出现,该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种:(1)提高山体斜坡岩体力学的强度,提高坡体的承载能力,减轻该岩土工程山体的滑力。某岩土工程在实际工程当中,使用该措施将坡度载重量进行削减和加固。(2)水是导致岩土工程滑坡灾害的重要原因,所以建议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从地下水入手,某工程相关人员先了解该地区的水文特点和地区地质条件,然后修建排水沟,将滑坡四周地表水排除,为了让工程更加可靠,可以修建截水沟,防治水流入滑坡中。
崩塌防治技术,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中崩塌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需要提前对工程的岩土进行检查,检查中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要对岩土进行加固处理。与滑坡治理相互比较,崩塌治理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崩塌出现与岩土的结构和地质的情况有关,无法受人为因素影响,所以建议将有危险存在的土体进行清理,然后使用锚杆加挂网喷护锚固的方法,将岩土工程的岩土加固。
泥石流防治技术,建议设置排流沟,让泥石流中流动较慢的部分发生变化,也可以进行拦泥沙坝的方式对泥石流进行处理,将颗粒较大的砂石阻挡,减少泥石流给岩土工程带来的威胁。
地脉变形防治技术,工程在针对地脉变形情况,进行的有效措施有两种,第一种是添堵法,在塌陷深度不明显的地方使用效果最明显,首先清理坑中的松软土地,将坑洞处理干净,然后将碎石添堵进去,形成过滤层,在上面覆盖粘土,最后夯实处理即可。第二种方式是强夯法,以夯锤作为工具,将其应用在土体i冲击力中,保证土体提高自身强度,这种方式可以治理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坍塌现象,将松软的岩土进行夯实[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3.1工程措施
对于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截排水、护坡加固以及支护遮挡的方式,这种科学治理方法可以大幅度减少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出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因为切坡导致滑坡灾害,可以根据需要及时的将地表水排出去,也可以在岩土工程的前段部分进行支挡,从而预防灾害出现。以上方法都是针对岩土工程的小型灾害,一旦出现非常大的滑坡现象时,需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情况进行严格勘查,然后采用综合防治方法,保证岩土工程的边坡可以安全稳定。
在国土资源部“2018年第一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单位甲级资质审批公告”中,明确指出岩土工程施工中需要对工程资质、业绩、人员和设备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要求,延续武汉岩土实现的“一三五”规划。采用科学有效的工程措施,提高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范程度[3]。
3.2生物措施
岩土工程中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的生物措施主要是绿化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对岩土工程进行有效的灾害防范,另一方面可以对环境进行美化,改善该工程的环境条件。许多岩土工程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会选择使用植树造林的方法和种草护坡的方法,这种方法投资较少,而且十分实用,在工程四周种植绿色植物可以实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工程地区已经出现了地质灾害,建议采取退耕还林或者封山育林的方式,降低工程地质灾害出现的次数,防治有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出现。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相关科技人员通过不断的调查与研究,在各种岩土地质中进行勘查与检测,为工程提供滑坡灾害预报。在湖北省某县境内曾经出现过一次大型滑坡,滑坡达到的体积有三千万立方米,滑坡时出现的坚硬石块和泥土将整个新滩镇摧毁,土石掉落下来堵塞了长江水面超过三分之一,长江中被激起的巨浪超过50米。但是在这场自然灾害中没有人员伤亡,这全是依靠于该团队的预测成功,新滩镇457户居民超过1300人没有死亡案例。从那以后,该地区听取有关部门的意见可是植树造林,将新滩镇进行有效绿化,将部分上林地区封锁,禁止企业进行开发,经过有效的生物措施进行防治,已经过了多年,新滩镇再也没有出现岩土地质灾害,岩土工程一直稳定的施工中。
3.3避让措施
岩土工程施工中针对地质灾害采取的措施还有避让的方法:(1)对于多雨季节进行避让,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特点,选择科学实用的避让方法。建议岩土工程施工人员提前进行灾害预防计划,对安全转移计划进行编写,如果有极易受到灾害的地区,灾害发生的时候需要对人员和设备转移处理,保护其安全,实现准备好转移的安置地点,该地点的安全性能要高,距离灾害发生的地方要尽可能近一些。(2)搬迁避让措施如果某个地区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对人产生的危害性极大,就需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搬迁处理,这也是一种避让方法。降低岩土工程带来的潜在威胁,减少人们的经济损失,保证财产安全。
某地区进行岩土工程施工的时候正好是雨季,所以施工人员针对该地区进行了灾害监测,每隔五天进行一次监测,如果监测的时候发现该地区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者此时处于暴雨、连续降雨的天气时,尤其是降雨量在十二小时以内达到了50毫米的时候,工程人员加密了监测的次数,且24小时进行监测,应急组人员随时待命,当灾害发生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避让处理,将所有人员和工程设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指导工程施工结束,该地区发生了13次小型地质灾害,2次中型地质灾害,却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施工。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化的进步和科技手段的更新,岩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对于地质灾害的预测和治理技术越来越成熟,人们更加倾向于采用绿化的办法进行治理,即使这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办法,但是有利于保护我国长期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对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龙.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91-92.
[2]蒋涛,蒋根谋.关于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问题的预防对策的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7(09):261+263.
[3]廖何森,崔茂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对策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223-224.
论文作者:马英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7
标签:岩土工程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灾害论文; 岩土论文; 工程论文; 措施论文; 滑坡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