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保寿

(凉山州冕宁县中医院 四川冕宁 615600)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法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0)接受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n=30)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部通气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3 %,对照组为76.67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肺部通气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布地奈德;沙丁胺醇;支气管;异丙托溴铵;哮喘;急性发作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是一种由多宗炎症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导致患者支气管粘液分泌量增加、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粘膜肿胀,进而造成患者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痰鸣等症状[1],若不及时给予患者治疗,易造成病情反复发作,进而对患者的肺部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和异丙托溴铵进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 年8 月至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60 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30 例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30 例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24~59 岁,平均年龄46.42±12.05 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51±0.69 年,轻度8 例,中度22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5 例,女性15 例,年龄25~57 岁,平均年龄46.71±22.23 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49±0.71 年,轻度9 例,中度21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 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诊断标准;② 患者的病程不超过7 d;③ 患者对受试药物无用药禁忌;④ 患者无原发性呼吸衰竭、肝肾功能障碍或先天性心脏病;⑤ 患者无原发性结合感染和气管异物等疾病;⑥ 患者监护人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即给予患者止咳、祛痰、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治疗,对于并发感染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必要时给予吸氧;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进行雾化治疗,沙丁胺醇气雾剂,每6 h给药1次,2 喷/次,布地奈德气雾剂,轻度患者200 mg/次[3],中度患者400 mg/次,bid,早晚各一次,异丙托溴铵气雾剂,80 μg/次,bid,早晚各一次。

1.2.2 评价指标 以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主要考察气急缓解时间、胸闷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和哮鸣音缓解时间。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肺部的哮鸣音基本消失,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肺部哮鸣音减少,哮喘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前后患者哮喘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肺功能主要考察患者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 %).

1.2.3 统计学方法 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肺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频率也随之增加。支气管哮喘的病理改变为含着的气道黏膜下组织出现水肿,同时微血管的通透性和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加、基底膜露出、纤毛细胞脱落、杯状细胞增殖和气道上皮炎性细胞浸润[4]。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多采用吸入治疗法,即通过吸气操作将药物直接输送至病变的呼吸道和肺泡,药物直接刺激病变部位的感受器,并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直接发挥治疗作用,同时吸入治疗避免了传统全身给药不良反应多的弊端,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理想治疗方式。

沙丁胺醇是临床常用β2受体激动剂,其通过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升高细胞内环磷酰胺的含量,减少游离钙离子浓度,从而发挥舒张平滑肌的作用,改善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同时其还可以增强呼吸道上皮纤毛运动[5],有利于改善气道黏膜下水肿症状,促进肺泡内的氧进入毛细血管,纠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低氧血症。临床实践证实,沙丁胺醇给药后5 min内起效,药效可持续4~6 h,可有效改善患者喘息症状,沙丁胺醇可增加呼吸道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功能,可有效舒张平滑肌,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6],从而发挥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症状的作用;布地奈德是治疗哮喘的一线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其可抑制M受体功能和提高β2受体的表达,并可以抑制白三烯和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哮喘症状。异丙托溴铵是M受体拮抗剂,其可同时作用于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具有舒张气道、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对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后肺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发挥协同作用,三者从不同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抗炎、舒张平滑肌、减少气道黏液分泌的作用,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治疗效果;同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法可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肺部通气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杨,舒素荣.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8):2103-2105.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

[3] 王鹏程,张晓.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5,21(7):1099-1102.

[4] Bellotti N,Salvatore L,Deya C,et al.The applic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the food industry to control mold growth in indoor waterborne coatings[J].Colloids Surf B Biointerfaces,2013,104(2):140-144.

[5] 吴柏平,李军,许长礼.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0):39-40.

[6] Goto N,Tsurumi H,Goto H,et al.Serum soluble interleukin-2receptor(sIL-2R)level is associated with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treated with R-CHOP regimens[J].Ann Hematol,2012,91(5):705-714.

论文作者:王保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布地奈德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王保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