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强大的建筑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协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实现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控,提高输变电工程的造价管控效率和效益。本文从影响施工阶段造价的六大因素出发,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的应用。
关键词:BIM;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引言:
输变电工程是将电能的某些特性进行变化后输送至目的地的复杂系统工程。施工阶段作为项目全寿命周期中重要的一环,将蓝图和原材料等转变成工程实体,实现了建设项目的价值。鉴于施工阶段造价管控的控制周期长、控制面广、费用划分点多,其对工程项目造价的影响也较大,故而,将BIM技术的可视性、便捷性、协同性等优势与动态造价管控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效率和效益。
1造价管控的内涵
工程造价管控是指为实现工程建设目标,按照合同要求及施工组织计划等标准,对工程对象在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资金支出进行概算、预算,对实际值与计划值的核算、纠正的过程。工程造价动态管控要求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方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是输变电工程管理的发展趋势。
2造价管控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输变电工程造价管控系统建设尚未成熟,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尚未能普遍化,存在诸多不足,本文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四个层面分别展开说明。
2.1组织层面
输变电工程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健全,缺少精细化的组织管理模式。目前施工现场的管理大多限于分部分项工程的计划管理,工程项目的三大目标“进度、成本、质量”未能实行关联,进而不能实现多目标的有机、动态化管理。
2.2技术层面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个动态管控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规模的扩大,需求的增加,输变电工程施工管理尤为复杂。目前施工现场仍以图纸计算机查阅、问题手工记录、消息主观描述为主,现有的常规的人工管理模式,可视化程度低、信息传递慢,难以及时、准确地传达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信息的不及时处理导致决策的延误甚至错误,进而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产生预算超支的现象。
2.3经济层面
资金使用计划未能逐层分解至构件的造价管理目标;多为被动控制,缺少主动控制,未能及时通过偏差分析对工程的风险进行预测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另一方面,目前的监管都集中在对进度或者质量的管控上,对造价的管控力度小。
2.4合同层面
合同存在漏洞,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承包商作为代理人往往会隐藏某些外生信息和内生信息,从而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在施工阶段表现为设计变更,签证,导致产生预算超支的现象。
3 BIM技术在工程的应用
BIM技术强大的建筑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协助管理者做出决策。同时其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能够实现生产活动供应链高效运作。因此,该技术已经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3.1全方位管控
BIM技术能够基于三维模型,关联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工程造价信息,实现对建设项目的全方位管控。通过动画模拟施工计划,联动展示施工现场人工、材料、机械、资金等资源投入情况及场地布置状况。不同进度控制节点的展现可以实现进度偏差的跟踪与检查,资源实际供给情况的分析,资金快速计算与关联复核。
3.2全过程管控
BIM技术能实现从建设项目的设计到施工全过程的信息集成与贡献。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参数化建模的特性,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实时掌握图纸整改情况。施工准备阶段,提前把工程中采用的标准工艺在BIM模型中进行精细化构件层级关联,用以可视化施工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阶段,利用BIM模型可视化技术,可将现场发现的质量等问题定位于模型,以便后期跟踪。项目竣工完成后,将工程资料嵌入BIM模型,电子化归档,方便后期工程资料查询与调阅。
4 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保障机制
结合上述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和推进策略研究,为促进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落地,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价值,持续提升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本文就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保障机制提出如下操作要点。
4.1加强BIM技术推广应用的政策引导
BIM技术的推广应用需要政府配套政策的引导。近几年,住建部陆续出台了促进BIM技术发展与应用的相关指导文件,一些省市也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和实施办法。随着BIM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工程,还需逐步制定各层面的政策和实施细则,如:
(1)不断完善国内BIM技术的基本应用准则,规范不同行业制定的BIM技术应用标准;
(2)补充BIM技术相关的合同法律,明确各方权责关系;
(3)建立BIM技术应用的激励政策,对使用BIM技术的大型工程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或财政方面的补贴;
(4)通过设立专项资金,鼓励和扶持BIM软件公司加快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5)鼓励企业根据造价信息储备情况制定基于BIM技术的企业定额,以更好地适应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
4.2建立电力行业BIM技术应用标准
电力行业有着特定的工程计量方式和计价依据,BIM技术在电力行业的深化应用必须嵌入电力工程特色。在电力行业层面,逐步建立BIM技术应用标准以补
充和完善现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标准,包括:
(1)建立基于BIM技术的通用标准,对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造价信息建立统一的分类框架、编码和标识准则,满足不同BIM平台或相同BIM平台不同专业间(建筑、安装、线路专业等)的数据交互需求;
(2)完善基于BIM技术的设计规范和计量规则,包括定义BIM模型对定额计价和清单计价的匹配关联,确保造价工作的准确、高效;
(3)完善基于BIM技术的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标准,包括从工程立项到初步设计,再到施工图设计,直至竣工各阶段的管理规程和标准,提高基于BIM技术的输变电工程造价成果质量。
5动态管控策略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方面:机构设置、现场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的使用、劳动力管理和工程变更,可概括为“4M1E”,即人、材料、机械、资金和场地。清华大学林佳瑞、张建平基于BIM技术在场地和工期双重约束下,实现了起重机资源的优化配置。王英等基于BIM构建了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包含基础数据管理模板、资源管理模块、合同管理模块、风险管理模块、费用管理模块、招投标管理模块、设施管理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其中施工阶段通过5D成本模型制定资金使用计划,三维八算对比实现造价管控。王广斌等基于BIM提出了3种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方案。
6结束语
BIM技术平台能够实现输变电工程的纵横管理,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实现施工阶段造价的动态管控。本文对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造价动态管控做了分析研究,指出可基于BIM进行输变电工程的施工阶段施工模拟、材料跟踪、工程量统计、预制件制作、模型交付,通过工程项目的各方协调,最终达到对输变电工程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不同对象的高效管理,提高输变电工程的造价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旺,方向,肖莹,诸得律.基于BIM的输变电工程施工阶段动态造价管理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0):48.
[2]林佳瑞,张建平.基于BIM的施工资源配置仿真模型自动生成及应用[J].施工技术,2016(45):1-6.
论文作者:赵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技术论文; 输变电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阶段论文; 动态论文; 信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