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县中心医院 内蒙古 赤峰 024200)
【摘要】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4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47例。前者术后仅给予舒芬太尼镇痛,后者则联用地佐辛与舒芬太尼镇痛。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情况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4%)。小于对照组(17.41%),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可以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且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关键词】剖宫产;地佐辛;舒芬太尼;镇痛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9-0166-02
剖宫产术是作为产科最重要手术之一,对于患者来说最大的困扰就是术后疼痛。由于近年来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术后镇痛的要求随之变高。关于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的药物和配方种类繁多,其中最常用的便是舒芬太尼,但其副作用很大。近年来新出现的地佐辛,其性质为一种阿片受体混合激动拮抗剂,不仅具有强效的镇痛且副作用小,已广泛用于剖宫产术前麻醉及术后镇痛。为了探讨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本研究选取了我院494例剖宫产产妇,镇痛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49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7例。观察组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6.3±1.7)岁;体重49~62kg,平均体重(54.2±3.0)kg。对照组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7.5±1.4)岁;体重51~63kg,平均体重(53.0±2.6)kg。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舒芬太尼或地佐辛过敏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开始手术前先建立静脉通道,对心率、血压、心电图、血样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密切检测,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于婴儿取出后静脉注射0.1mg/kg地佐辛和0.15μg/kg舒芬太尼,并于手术结束后接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对照组婴儿取出后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5μg/kg、手术结束后接地佐辛和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所有镇痛泵均设置为背景流量2ml/h,间隔时间15min,自控流量lml/h。此外,两组患者在手术时均还需注射托烷司琼,浓度为60ug/mL 0.9%Nacl。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的镇痛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判定,并对术后不良反应(皮肤瘙痒、嗜睡、头晕、呕吐)做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 VAS评分
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术后疼痛会给产妇的情绪、饮食、日常活动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对于术后镇痛的目的主要为减轻患者痛感,加速机体恢复速度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常用的舒芬太尼为人工合成的药物,虽然镇痛作用明显,但容易造成患者恶心、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且会使患者形成依赖,反复使用易成瘾。本研究所选的地佐辛与舒芬太尼镇痛效果相当,不仅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易形成受体依赖。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可减轻患者剖宫产后痛感,较少发生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和出院。这表明,将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联用,不仅可以收获与舒芬太尼相等的镇痛效果,而且可以避免单独应用舒芬太尼的较大副作用,二者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与单用舒芬太尼相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参考文献】
[1]沈隽,李东来.地佐辛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1):207-208.
[2] Lim Y,Jha s,Sia AT,et a1.Morphine for past-caesarean section analgesia:intrathecal,epidural or intravenous Singapore Med J,2005,46(8):392-396.
论文作者:丛日晶,宿晓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两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效果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