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意义也不同,本文主要探讨了传统文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作用,对儒家文化圈国家和地区的道德教化作用以及在社会主义中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
我们把“五四”以前的文化称之为中国传统文化。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长处和短处。一个民族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生活条件以及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也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的多元性和民族的多元性是结合在一起、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不可能以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做为标尺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也不可能找到一个标准的所谓普世价值来衡量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优点或者说特点,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传有统。传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传统文化就存活于现实生活之中,具有连续性;统,是优秀的东西可以为后人继承,具有主导性,为当代人所遵守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级大文明中,唯一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中断的文化。我们要爱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流传下去。
一、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交流作用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说,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出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这种交流主要是在战争、资本和商品的输出、文化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当然也有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动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和社会理论。现如今,中国是以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以平等互利的原则进行文化交流,我们吸收西方优秀文化成果,同时也向西方国家宣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谨防西方一些政治家们试图通过文化交流达到使中国“西化”的目的,我们要向西方介绍我们的文化,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国际作用,提升中国的大国形象,创造中国文化的辉煌。
二、对儒家文化圈和地区的道德教化作用
如果说,就东西方文化交往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发挥的是文化交流作用,那么,对于东亚儒家圈的国家和地区则不同,它深入社会,进入政策,对人民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儒家学说对东亚的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因为东亚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充分暴露他的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局限时起飞的,而儒家学说为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道德和文化氛围,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特色,有利于他们的经济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育。
三、在社会主义中国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最主要的是对我们自己的价值,中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化,这种文化传统又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复合体,不是儒学一家。将哲学当推道家,将逻辑当推墨家,将战争当推兵家,将种田当推农家,将法治当推法家。在党的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把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并提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问题。而要比较好的完成这个使命,就必须充分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合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树立了“和”的大国形象
“礼之为用,以和为贵。”“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一个理论渊源。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和”视为事物之本和天地法则,比如,孔子把“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作为儒家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在《论语·学而》中有记载: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句和充分强调了“和”的重要性,说明了“和”是“礼”的最高表现形式,“礼”的推行是以“和”为评判标准的,同时他又指出不能为了和谐而和谐,而应以“礼”来节制和谐,反对无原则的和谐。在习近平传统文化观中”和”文化依然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关系、规范和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社会,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和”的重要性,弘扬“和为贵”的优良传统,坚持以“和”共事,以“和”谋事,以“和”成事,努力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而不同”是对“和”的内涵的具体阐发。其中“和”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承认并允许矛盾的存在;“同”指无差别的“同一”,不承认事物间存在差异性,“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非表面的一致。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在社会实践中,我们要弘扬“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联合不同的力量,达到某种和谐共处的局面,进而组成一定的联合体,形成“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习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出于这个原则。“求同存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法则,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的重要法宝和重要原则之一。
(二)提升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最核心部分,我们要深刻领会并落实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的讲话,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努力奋斗。有利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百姓生活,扎根于人民中进行文艺创作,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榜样的力量,讴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领袖精神,创作并推广有品位,有格调,有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的文艺作品,抵制低俗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东西,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培养并造就更多德艺双馨的名家大师。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为我们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对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指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全新的表述,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政治建设就是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为党的建设提供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习近平同志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共产党人手中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要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做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廉洁奉公。
我们应该重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价值,批判的继承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并将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3]祝平恒, 朱忠祥. 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 中国集体经济, 2015(7):108-109.
[4]杨玢.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20-21.
作者简介:郭梦璐(1993年—),女,汉,河北衡水人,硕士在读,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作者:郭梦璐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中国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文化论文; 儒家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优秀论文; 作用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