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科技在快速的发展,人们对电力资源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电力事业的发展面临的全新的挑战,然而窃电行为一直是电力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相关企业对电力资源的应用水平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尤其是用电检查方面,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技术的革新,考虑到诸多用电情况,最大限度地降低窃电的可能性,避免企业发生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即对用电检查中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用电检查;窃电技术;反窃电技术;技术分析;窃电与反窃电
引言
电力供应不仅要考虑到供电稳定性问题,还要确保供电安全,为此,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输和使用环节均提出了用电检测的相关标准与要求,以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就电力资源而言,其是我国不同行业实现正常运转以及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此同时,电力资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的用电检查中,还是存在一系列窃电现象。在科技发展的基础上,窃电水平逐渐增高,窃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造成窃电行为的隐蔽性不断增强,在技术人员检查的过程中很难被发现。该现象导致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严重受到阻碍,所有,要不断加强对于反窃电技术的研究。
1常见窃电方式
1.1绕越法
所谓绕越法,是指绕过电力企业的计量设备进行线路连接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由于隐蔽性的要求,多缺少相关专业用电保护设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2短接法
这种窃电方式适用于用电功率较小的家庭窃电,用户将电力计量设备出、入端线缆直接相连供电,而不是通过计量设备。这种短接法仅适用于小功率的家庭窃电,如果出现大功率用电行为,则有可能造成线路失火。
1.3高科技窃电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部分电力企业已经不再由人工进行抄表,而是使用智能计量设备进行远程自动抄表。不法分子为了能够在不破坏原有供电线路和计量设备的情况下进行窃电,采用了虚拟计量设备进行数据上传,并通过侵入内部系统网络的方式,篡改终端电量的使用数据。
2用电检查中窃电技术的相关分析
2.1电路欠压的窃电方式分析
电路欠压的确定方式是当前窃电技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窃电方式,这种窃电的方式的基本原理是把虚拟入口在电压系统中的引线进行相应的切入,在这种情况下,让额定电压情况比电力能量的计量装置当中所测得的电压情况明显偏高,最终达到对电力资源进行人为窃取的目的。这种电路欠压的窃电方式是较为常见的,同时也是多数窃电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为了避免被相关电力企业检查出窃电行为而选择的一种较为可靠的窃电方式。
2.2电路欠流的窃电方式分析
不同于电路欠压的窃电方式,在用电检查过程中,电路欠流的窃电方式也一样被相关窃电人员推崇。这种电路欠流的窃电方式,其工作原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理解,顾名思义,即利用电流回路过程中电路引线与互感器的拆除,从而进一步达到对电路的人为改造,实现电路分流与断流的目的,进而达到窃电的最终目的。这种方式会导致正常运行的电能计量装置遭到非正常手段的破坏,失去其本该发生的作用。
2.3电路失压的窃电方式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窃电行为中,被应用最为频繁的窃电方式可以说是电路失压的窃电方式了。这种窃电方式其针对的是供电系统中的电路,电路失压的窃电方式在某种角度来看其技术含量较低,所需的操作水平不高,对工作人员的技术要求并未达到一定高度,这可能也是这种窃电方式应用较为频繁的一种原因。刚供电企业并没有进行仔细认真的进行监察工作的时,这种看起来十分微不足道的窃电方式就会被忽略,进而导致窃电行为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用电检查中反窃电技术的相关分析
3.1加强对相关专用计量箱以及电能表的运用
对于用电单位而言,计量箱的选用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做出最合适的判断,毕竟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计量箱的选择过程中,要尽可能选择比较专业的计量箱,尽最大可能满足对供电的需求,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电力计量箱的可控性,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进行相关反窃电工作,保障企业利益,履行工作人员的职责。
3.2加强对计量装置迁移的反窃电方式运用
在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中不难发现,我国的电力企业可以把用户的计量点转移到变电站中,这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工作,也进一步推动了变电站内安装高压计量箱这项工作的进行。同时,相关工作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专用电路产生的计量以及其他线路所产生的计量工作进行科学合理的拆分,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窃电行为的发生,保障了电力企业最根本的利益,也维护了相关企业的合法权益。
3.3穿新型、多功能电能表反窃电方法
不难发现传统的窃电方法,将重点落在电能表的应用上,这就造成了相关电力企业反窃电工作也落在了电能表的应用上这一普遍现象。就电力企业自身而言,电能表的选择工作的上,必须要考虑到电能表的多功能性,如果能够实现电表倒转,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窃电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杜绝电流短路和脱钩等问题,维护了企业自身利益。创新型的电能表在安装方面操作也较为方便,降低了电路失压以及电路分流的可能性,避免了窃电行为的发生。
4反窃电装置的使用问题及改进措施
4.1当前反窃电技术的问题
4.1.1缺乏主动性
根据用电检查过程中反窃电装置的使用情况可以看出,对于用户存在的窃电行为,并不能及时做出回应,必须在用电检查过程中由人工进行数据分析,并确定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
4.1.2监察范围的局限性
当前使用的反窃电装置多安装于计量设备中,在用户窃电过程中,仅对改编计量设备状态的窃电行为进行记录,对于其它窃电行为不会做出相应。
4.1.3可靠性差
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反窃电装置对外部电磁干扰较为灵敏,长期工作于交流电产生的磁场环境中,反窃电装置的准确度明显降低,经常出现误报现象。
4.2反窃电技术的改进措施
4.2.1加快智能反窃电系统的推广
为实现用电检查的针对性、高效性,则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智能技术对现有反窃电设备进行改进,电力企业为所有用户建立电耗数据库,尤其是对于用电量较大的企业给与特别关注。在用电周期内,当用电企业相关数据出现异常波动时,即可安排用电检查人员进行现场勘察,从而准确掌握用户窃电证据,为进一步处理提供依据。
4.2.2加快电力匹配感应系统的应用
所谓电力匹配感应系统,是指电力企业根据用户实际用电的大小,对电能消耗较大的用户所属用电设备安装用电检测装置,并与入户计量装置的实际检测电量进行匹配,根据实际匹配的结果,判定该用户是否存在窃电行为。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电检测人员需要不定期对其设备用电情况进行检查,确保用电监测装置没有遭到人为破坏,相关数据的检测正常。
结语
本文主首先对电路欠压、电路断流、电路施压的窃电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就这些窃电方式提出了相关的反窃电技术,在电力资源的应用过程中,进行反窃电技术的革新是十分有必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窃电与反窃电技术进行全面掌握,才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履行职责。
参考文献:
[1]张肖南.用电检查工作面临的窃电问题及反窃电对策分析[J].机电信息,2013(36).
[2]胡广,史洪生,胡江辉.用电检查过程中的窃电问题研究[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8).
[3]李君梅.新形势下电力用电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防窃电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
论文作者:陈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窃电论文; 方式论文; 电路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