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论述护理沟通的各个方面,阐明护理沟通的重要性和技巧,并重点论述护士在治疗护理上如何灵活运用沟通技巧,从而改善护患关系。
【关键词】护患关系;护患沟通;沟通技巧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患者的价值观念、健康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护患矛盾日趋突出、加剧,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1】。在护理工作中,经常发生不协调、不愉快的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护患双方缺乏良好的沟通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为构建和谐的护理环境,加强护患沟通对改善护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优化了护患关系才能提高护理质量,才能避免护理纠纷。
1 护患沟通是护患关系建立的基础
1.1 护患沟通的概念与实质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护患沟通的实质时帮助患者克服暂时压力,适应环境变化,与他人和睦相处;是能帮助患者克服自我实现中的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种技能【2】。护患沟通是护理工作的基本要素和重要内容,在对患者的全称护理工作中,护士的每一个沟通行为都会对患者产生影响。
1.2护患沟通的前提——信任
信任是护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患者授权护士进行护理工作的必备条件,更是护患沟通的前提。充实的专业知识是获得信任的关键,把患者看成社会的人、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充分认识到心理、社会和情感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广泛开展护患沟通,建立一种主动合作的新型护理关系。因此,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以高素质、高质量服务于临床,给患者以一贯的感觉,使患者产生亲切感,加深其对护士的信任印象,真正实现护患有效沟通。
2 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
刘霞等认为影响护患沟通因素有以下五方面∶患者健康知识的缺乏、护士存在无效沟通行为、在告知病情上双方存在争议、护患对信息沟通认识不同、护士语言与态度不好。盘兰姣,分别从护士和患者两方面来分析护患沟通的影响因素护士方面,医德不良;对护患沟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沟通的技能差;人力配备不足;护患双方性格差异.患者方面∶患者及家属言辞不当;患者对病人这一角色认同感不足;患者对医护人员具恐惧感。
3 做好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
3.1 提高护士的护患沟通技能
由于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心理状态、年龄等不同,对语言的感受、理解和使用也有不同,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和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给予恰当的护理【3】。护士必须学会沟通技巧,提高沟通水平,才能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和信任,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3.1.1 沟通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患者来院得不同时期、不同情境选择不同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晨间护理时可向患者问好,询问病人的睡眠、饮食情况;冬季输液时,先把手捂热,动作轻柔,扶患者一把,帮患者把被子盖好,在此多方面给予人性化的护理服务【4】。使患者充分享受到人性化地护理和关爱,赢得对护士的信任。
3.1.2 恰当的运用语言交流,摒弃过去哑巴式的护理模式。
3.1.3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增强患者与护士沟通起着重要作用。护士每天上班要仪表端庄,衣帽整洁、合体、美观,不仅起着预防和隔离的作用,同时还代表着护士的尊严和责任;每天工作姿态优雅、健康、有活力,站有站姿、坐有坐相、落落大方、处事得体,端庄、朴实的举止处处给患者一种战胜疾病的信心,一种信赖和安全感;面对每天的工作应热情、精神饱满,给人以信任感;与患者沟通要面带微笑,讲话要清晰、悦耳、亲切、语速适中、通俗易懂,在沟通过程中能产生易被接受的亲切感。
3.1.4 倾听,多听患者及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预后发展情况在熟悉沟通内容、沟通技巧的基础上,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强化管理职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3.1.5 护患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要诚信、尊重、同情、耐心、关怀;还要注意及时沟通;注意语言的艺术性;注意与不同层次患者沟通的技巧。
3.1.6 给予安慰和鼓励,患着患病后会有焦碌情绪、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缺乏自信、自尊心降低、感到无主,护士应用安蔚和鼓励性语言想法设法帮组他减轻心理负胆,保持心理平衡,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3.2 培养良好沟通的基本素质
(1)真诚坦率。真诚地对待患者,坦率地向患者表达真实的情感和态度,使患者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2)尊重。尊重患者,并接受他们提出的任何观点或习惯而不考虑其好坏。(3)积极关注。注意患者在语言和行为上的积极因素,适当给予分析、解释和指导。
3.3 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精湛的技术是沟通的根本.患者有病投医是充分相信我们,对我们有殷切的期望,敏感的观察,对我们不仅是“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我们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熟练、技术精湛,能减轻患者的病疼,如静脉穿刺能一针见血,绝大多数患者都会充满感激之情的。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是取得患者信任,建立和维持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医院应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拓宽护士的知识面,提高护理文化底蕴,使护士的知识结构能够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
3.4 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在护理工作中要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自觉学法、知法、守法。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职业,进行医疗护理时应事先告知,让护患明白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风险,患者同意是医疗护理侵权行为必要负责条件,是医疗行为合法性的前提。
4 小结
总之,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全面实施的今天,有效的护患沟通不仅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必要条件。护理人员在进行沟通时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认真解决护患沟通中尽可能存在的问题,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患者满意、政府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玉霞,张士化,吴宏霞,等.从护理管理上防范护患纠纷【J】.实用护理杂志,2002,9:74.
[2]陈素坤.临床心理护理指导【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9~35.
[3]王肇.儿科护理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3.
[4]王琦.加强医患沟通 缓解医患关系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6):362~363.
论文作者:吴静,吴菲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2
标签:患者论文; 护士论文; 关系论文; 护理工作论文; 心理论文; 语言论文; 医疗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5月上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