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梳理我国溢油分散剂产品类型、生产和研发能力,分析我国溢油分散剂产品生产、检验、认可审批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溢油分散剂产品指标体系、完善检测技术等建议,对提高溢油应急资源产品质量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1溢油分散剂的组成及作用机理
溢油分散剂主要是由表面活性剂、溶剂以及相关助剂共同组成。目前实际应用的化学分散剂(如Corexit9500A)多采用几种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方法以提高乳化分散效果。表面活性剂分子同时含有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两部分,因此对油和水都具有亲合力,可以作用于两相界面,从而极大地降低油、水的界面张力,在外力如机械搅拌、风浪等的作用下,使溢油乳化成粒径微小的油滴,在海水中分散开来。分散后的微小油滴与漂浮的油块相比表面积大大增加,同时分散剂中的表面活性剂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会形成大量的胶束从而增大了溶解态石油在海水中的浓度,理论上可以使海水中的石油烃降解菌更容易与石油接触。分散剂的这些作用对溢油的自然风化过程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分散剂作用后溢油的物理迁移
海洋溢油的物理迁移过程主要包括:溢油的分散、蒸发、溶解、吸附和沉降。溢油会在重力、惯性力、摩擦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在海洋表面迅速扩展成油膜,继而在海浪的作用下破碎分散,但是石油的粘度往往会影响分散效果,特别是高粘度的稠油在海洋中难以分散。分散剂的加入使得溢油乳化成粒径小于70μm的油滴,极大的降低了溢油的粘度,可以使溢油有较高的分散率。研究发现加入溢油分散剂,可以使溢油的分散率达到33.76%±7.04%。石油的快速分散可以在短时间内降低溢油地区的石油浓度,从而避免高浓度石油对于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海洋溢油总量的约1/4~1/3是通过蒸发作用消除的,其中大部分含碳原子数小于12的石油烃在入海后的几小时内便蒸发逸走,碳原子数在12~20之间的石油烃的蒸发则需要数周的时间,碳原子数大于20的烃不易蒸发。溢油分散剂会增大油膜表的表面积、减小油膜厚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溢油的蒸发。通过海上模拟实验对伊朗原油在有无溢油分散剂作用下的风化特征进行了探索,经过77d的实验,添加溢油分散剂的原油的挥发和溶解量比不加分散剂的原油高出1.7~3倍。一条重要途径。在研究从墨西哥湾水面收集的深海溢油的光化学行为时发现水面的薄油膜在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化学和光学性质的变化,其中大量的多环芳烃被快速分解而正构烷烃没有较大的光化学损失。由此可见石油的光化学降解主要是针对其中的多环芳烃组分,那么加入分散剂后又会对石油烃的光化学降解产生何种影响呢?研究了目前主流分散剂(CorexitEC9500A)对海水中芘在紫外和模拟日光条件下的光降解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分散剂的浓度在18mg/L和180mg/L时对芘的一级光降解速率分别提高了5.5%和16.7%,并且减少甚至停止了芘的挥发,机理研究表明超氧自由基在芘的光降解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分散剂可以增加超氧自由基的量。研究发现分散剂作用后的正构烷烃和芳香烃在模拟日光作用下都更容易发生光化学降解,对于多环芳烃无论是光化学降解还是光致烷基化都时刻在发生。此外,加入分散剂的溢油体系中,4~6环的多环芳烃表现出了很好的光稳定性,而2、3环的芳香烃光降解率分别达到71%和82%,成为多环芳烃损失的主要组分,这与理论上单一多环芳烃的光化学活性顺序有较大差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对溢油分散剂研发和生产管理的建议
3.1完善溢油分散剂产品指标体系,开展自愿性环保产品认证
由于我国水域种类多,环境敏感度不同,对使用的溢油分散剂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可借鉴美国ASTM的经验,在充分考虑我国水域环境、温度条件、生物敏感性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环境下的溢油分散剂使用要求,通过对溢油分散剂产品性能的需求来要求溢油分散剂生产厂商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随着溢油分散剂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针对不同的需求指标,应开展相应的认证方法研究,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溢油分散剂产品认证指标体系,通过溢油分散剂产品认证体系的建立,能够提出对提升溢油分散剂环境效益的一些关键指标,例如适用的油品粘度、适用的环境温度、毒性等级等指标进行检测和认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溢油分散剂自愿性环保产品认证。生产厂家可以通过认证提高溢油分散剂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市场竞争力。对于溢油分散剂的购买方和使用者,通过认证能够为其提供丰富的产品信息,指导采购和使用,从而保护使用者的利益。通过开展溢油分散剂的非强制认证,推广环境有利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推动居住环境及自然环境的改善,力促达到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完善溢油分散剂检测技术,修改现行溢油分散剂产品
技术条件标准,完善产品市场准入条件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外溢油分散剂产品进入到中国市场,由于各国之间溢油分散剂产品的检测方法不同,其结果也是不一样的。基于这种情况,我国应加大对溢油分散剂效能实验方法的研究工作。开展各国不同检测方法之间的对比实验,掌握我国国标方法与国际上通用方法在检测结果上的差异,同时开展分散剂作用机理的研究,将影响分散效果的因素充分体现在检测方法和实验设计中,以提高利用实验室检测结果预测溢油现场应用效果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现行溢油分散剂标准为《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GB18188.1-2000)颁布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该项标准为溢油分散剂生产、检测建立了一道门槛,有效地保障了我国溢油分散剂产品的质量,但是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新型产品不断的出现,再加上社会对于环境保护的敏感度不断提高,应对溢油分散剂国标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指标进一步修改完善,在提高溢油分散剂产品检测精度的同时开展对国内各种原油的粘度———温度变化曲线、温度对乳化率的影响、适用于海上各种原油的最佳溢油分散剂的筛选、低温溢油分散剂检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最终建立一套全面系统的溢油分散剂指标体系,更好地指导溢油分散剂产品的生产和检测,通过标准的修订,以提高溢油分散剂产品的环境效益。
结语
我国对溢油分散剂的开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的分散剂主要用于近岸和浅海油田的溢油处理,但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仍有一定的差距。为了使溢油分散剂在溢油应急时发挥作用且又不造成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对溢油分散剂产品的发展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今后我国亟需加强高质量环保溢油分散剂产品的研发,实现使用后的净环境效益最大化,以消除人们对使用溢油分散剂时的疑虑。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溢油分散剂产品指标体系,完善检测技术,加强溢油分散剂产品的质量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吴之庆.关于消油剂合理使用和执法管理现状的探讨[J].海洋环境科学,1997,16(1):60-63.
[2]张秀芝.国标《溢油分散剂技术条件》、《溢油分散剂使用准则》简介[J],交通标准化,2001,6:16-19.
[3]李斌.溢油分散剂的特性及应用[J].中国水运,2005,11:48-49.
论文作者:孙寿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分散剂论文; 产品论文; 光化学论文; 分散论文; 芳烃论文; 石油论文; 我国论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