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图书馆员的专业成长战略_图书馆论文

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图书馆员的专业成长战略_图书馆论文

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嵌入式论文,图书馆论文,策略论文,智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智慧图书馆是高于数字图书馆的智慧共同体。它依托专业馆员并通过智能业务管理平台和信息素养培训,高效、广泛地培养高素质读者。在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化设备的驱动下,为智慧校园的学习、教学和科研提供无处不在、形式多样且主动灵活的智慧服务[1]。智慧图书馆使全国各高校的信息资源和特色文献共建共享,降低图书馆对人员、图书和设备的监管风险,大大简化图书馆的操作流程并减少能耗损失,为地方院校图书馆节约了信息资源建设中的人力和财力成本。高校图书馆的学科化服务如虎添翼,馆员“融入一线教学,嵌入科研阵地”的创新服务工作变得更加具有深入性、专题性和特色性。然而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除了应该具备智能化设备,还必须拥有一批专业知识深厚、思维灵敏、敬业且克难奋进的馆员队伍。笔者认为,根据当前图书馆所面临的创新服务需求,以及我国高校学科馆员的整体素质情况,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策略是促进其服务工作创新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前提。

1 我国嵌入式馆员服务创新现状分析

1.1 学科化服务质量良莠不齐

嵌入式馆员是第三代学科馆员,他们走出图书馆,走进各院系或研究所并深入教学科研项目进行知识管理服务。他们不仅应具有智慧服务的理念和对口专业的学科背景,而且对信息时代智慧图书馆所涉及的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等有精深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游刃自如。据调查,我国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存在冰火两重天的现象:如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等智能化设备和人才齐全的单位,其创新服务紧跟时代的步伐,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成绩斐然;与之相反,很多地方院校的学科化服务工作形同虚设,馆员嵌入学科服务的工作质量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由于学科馆员所在图书馆的办馆定位和规模都受学校经费的限制,其智能环境设施不够先进,嵌入式馆员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2)嵌入式服务对馆员的个人素质要求较高,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馆员队伍中,既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市场营销能力和智能业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很少。很多嵌入式馆员因为管理技术和协同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欠佳,在学科化服务过程中力不从心;(3)部分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机制不够健全,考核办法过于简单,不看过程只看效果,导致馆员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和服务方式,缺乏开拓进取和创新服务精神,其服务工作表现出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

1.2 个性化创新服务嵌入的深度不够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高校的教学科研已经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格局,有些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对学科化创新服务的要求逐渐个性化和深入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工作普遍存在“两个问题”:(1)不能完全融入教学或科研项目。虽然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部分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得到本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其协同服务工作与教师的研究性工作相得益彰,但是有些地方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中表现出很强的独立性,对嵌入式馆员的主动性协同服务工作的能力持怀疑态度,甚至有部分教师婉言拒绝馆员嵌入到课堂进行信息素养教学或在线与师生进行信息素养课程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馆员的自尊心,其协同服务工作难以全面开展。(2)嵌入教学科研服务的深入化程度不够。每个馆员在嵌入项目过程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服务对象、项目需求,其服务方式和内容都存在个性化差异,因此大多数馆员的嵌入式服务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能轻车熟路。对于科研项目研究前期的科技查新工作,中期的个性化智能服务平台的构建,以及项目中重要数据的挖掘、分析、监护等数据管理方面的工作,后期的成果综合汇报与展示等工作的深层次服务效果不够理想,其知识服务水平跟不上信息时代教学科研发展的步伐,甚至出现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 智慧图书馆环境下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模式

2.1 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含义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教学或科研工作中,经由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及反省思考的过程,在专业知识、技能及态度上达到符合教师专业的标准,并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工作、正确合理地做出专业判断,最终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来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2]。笔者认为: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是指学科馆员以提高创新服务质量为目的而嵌入项目团队,在协同知识服务过程中,通过专业学习与培训、创新与实践、总结与反思等形式,使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价值观、专业精神、专业创新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等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特性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1)嵌入式馆员的专业成长是学科馆员个人从普通的“院系联络员”转变为“信息专员”、“数据专家”的过程中,是专业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逐渐成熟的过程;(2)嵌入式馆员的创新服务是“智慧”型服务。馆员向用户提供基于信息资源的深度知识挖掘的服务,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个性化高品质增值性服务。影响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激励机制、培训和进修、实践和创新;内部因素包括文化素养和技能、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总结和反思。在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只有通过积极创造外部条件,通过外部因素来激活内部动力,才能使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共同成长。

2.2 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内容和特征

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结构、专业理念和专业工作水平三方面的发展。其专业知识结构包括图书情报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与智慧图书馆相关的技术应用知识;专业理念是指馆员对创新服务所持有的专业态度和崇高的理想与信念,以及在知识管理服务中所体现的积极进取精神;专业工作水平是指馆员在服务过程中的合作能力、知识服务能力、总结与反思能力。实践证明,嵌入式馆员的专业成长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具有自主性、阶段性和终身性的特点。其中,自主性是馆员专业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它要求馆员不断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积极地把外在影响因素转化为自身发展过程中内在的动力,才能达到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一体的成熟境界。阶段性是相对于连续性而言。馆员在成长过程中通常要经历培训进修→创新实践→总结反思三个阶段,其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存在发展、停滞、低潮、高潮等曲折前进的阶段性现象。馆员明确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阶段性,有利于其制定个人专业成长的计划和目标,树立积极进步的信心和决心。而终身性则是指馆员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嵌入式馆员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确保自己创新服务的工作水平符合时代的要求。

2.3 嵌入式馆员的专业成长模式

通常情况下,嵌入式馆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成长有两种模式:(1)个体专业知识成长模式。指学科馆员自身是专业知识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人才,其以个体的形式嵌入并独立完成知识服务项目,在知识创新服务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地自我总结与反思并不断地自我成长。这种模式强调馆员个体必须是复合型人才且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即使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科服务方式参与项目服务,也能轻松自如地完成任务。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具有采用此种服务模式的实力。(2)团队专业知识成长模式。指图书馆以学科馆员为中心而组建的学科服务团队,在为国家级重大课题或项目服务时能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分析并解决知识服务过程中的各种难题。此种模式是嵌入式馆员以“多对一”的形式集体为重要项目组提供特殊的知识服务。它注重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共同信念,强调馆员的个体与服务团队成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共同创造与共同发挥。这种通过实践历练并磨合的成长模式使个体和团队相互依赖。个体的能力成长使团队里同事之间相互借鉴和帮助;而团队的共同成长和发展则能使馆员个体之间相互信任和鼓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因率先倡导并实施学科团队服务理念而成为全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创新服务的楷模。

3 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策略

3.1 通过岗前培训,优化嵌入式馆员的专业知识结构

智慧图书馆采用的智能化先进技术使得传统图书馆员逐步变成智慧图书馆员,而嵌入式馆员是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依托智慧图书馆进行华丽转型的实施主体,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参与者。其综合素质是主导其服务水平的核心要素,决定其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高低。为了使高校嵌入教学科研的学科馆员能够紧跟信息时代智慧服务变革和发展的步伐。截止到2013年6月,CALIS管理中心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主办了数期有关提高当前学科馆员整体素质状况的培训。参加培训的主要来自“985”、“211”高校馆员。培训的课程系统全面,覆盖了学科化服务的全新理念与务实技能。它包括虚拟参考咨询系统共享版系统培训、特色数据库通用系统培训、引进数据库培训、编目业务培训等;培训的形式多元化并注重互动和交流。具体有高峰论坛、现场授课、主题研修、头脑风暴[3]。据统计,CALIS培训受益高校所在区域基本遍及全国,每期培训爆满,学员学习满意率高达97.85%,得到全国多家媒体的宣传和报道,结业证件得到教育部和高等教育司的认可[4]。而那些具体受CALIS管理中心委托的单位则通过访问馆员交流、地区巡讲团、国际师资聘请、综合业务培训的形式,向参加学习的馆员传授国内外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最新理念和专业知识,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此外,部分高校进一步利用“传、帮、带”的形式要求已经参加培训学习的馆员回校后在本馆做讲座,传授每次进修培训的精神实质,提高本校图书馆职工的整体素质。

3.2 打造服务营销品牌,增强嵌入式馆员的专业成长理念

专业理念是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基石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智慧服务是站在图书馆如何更好地支持教育和科研的高度,提出“一切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用户满意度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对于嵌入式馆员而言,服务营销是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销售或推广,而服务创新的精神则是其专业成长的动力。缺乏营销经验和创新精神是有些馆员不能深入用户视线,不能站到教学科研一线的重要原因。面对新的知识服务的困难和挑战,嵌入式馆员只有通过自我宣传、自我展示和统筹营销的途径,才能使自己所从事的具有个性化和创新性的知识管理服务工作得以深入地开展,并逐步将其打造成智慧服务品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从2008年开始至今,通过图书馆和学院联合组织并创建IC2服务品牌,分别以“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助力精英成长”,“拓展创新基地,嵌入学研过程”,“融入学科团队,助推教学科研”为主题,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三期“IC2创新支持计划”。在全校范围内依托理、工、生、医、农等不同类型的学院,建立起15个“IC2创新支持计划”学科服务基地,为馆员“走进院系基地、融入学科团队、嵌入研究过程”提供服务[5]。此举既支撑了本校教学科研的创新与合作交流,又增强了嵌入教学科研一线馆员的专业服务理念和信心。与此同时,武汉大学图书馆也精心打造“基于SERVICE的嵌入式学科服务营销策略”的品牌。其馆员采用“真诚(Sincerity)、专业(Expert)、快速(Rapid)、价值(Value)、互动(Interaction)、合作(Cooperation)、易用(Easy)”的专业态度和理念,来畅通组织内外的沟通渠道,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制定三种营销服务策略:服务传递策略、服务推广策略、服务沟通策略[6]。这种以用户满意度为价值取向的营销服务方式凸显学科服务的专业化、人性化。它不仅使嵌入式馆员学会运用服务营销艺术和技巧来促进自己的工作,寻找到自己专业知识成长和发展的新增长点,而且使其领悟到个体能从群策群力中汲取团队的智慧与经验,学科服务团队的合作精神和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已经成为馆员成长过程中服务创新的动力。

3.3 构建智慧服务平台,提高嵌入式馆员的实践创新能力

虽然我国各高校的办学特色不同、重点学科不同,其学科化服务的特定对象、方式和内容存在明显差异,但是在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馆馆相连、网网相连、库库相连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融合与共享。依托智能感知环境为用户构建具有异构性、移动性、协同性、融合性等特点子一体的个性化协同知识服务平台,是嵌入式馆员将理论融入服务创新实践的重要途径。它既能为科研团队实现基于某一主题信息资源的定制服务,又能为项目团队成员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提供一个接口,以多元化互动和协同的方式,实现对相关项目中的团队成员、虚拟社区、资源建设、科学数据、成果汇报或展示等服务模块的智能化管理,尤其是项目中重要数据的深层次管理。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率先建立近20个专门情报服务团队,让学科馆员深入研究所的课题组或实验室,组织开展个性化知识信息平台建设服务,已为100多个课题组或实验室建立了个性化的知识平台,提供科研机构管理、创新集群理论与实践等综合研究报告,为科技态势自动监测、战略信息集成服务、专利在线分析等提供基础数据与工具支持。其中软件所、近代物理所、武汉病毒所、上海天文台等个性化知识平台的发展与应用效果突出[7]。南京大学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为其科研用户创建了中外合作、性价比最高的Find+知识发现平台,支持数百个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向读者提供非本馆资源的利用或获取,并通过简单化的智能邮件进行原文传递,既减少馆员的工作量,又满足读者急需的馆际互借和参考咨询服务需求[8]。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以后,新疆两所一站(生地所、理化所、天文站)计算机网络中断,信息保障遇到严重困难,影响到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中科院兰州分馆及时构建一个应急的、临时的所图协同的用户端服务平台,保障了项目开题、科研实验、科技查新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缓解了特殊时期的信息需求[9]。事实证明,嵌入式馆员构建智慧知识服务平台,创造性地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应用于创新服务实践,是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工作水平的关键步骤。

3.4 不断总结与反思,完善专业成长和发展历程

从元认知的角度看,嵌入式馆员的总结与反思是对自己服务创新工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探究、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活动,也是其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品质,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内在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嵌入式馆员的总结和反思性能力培养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1)注重信息服务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包括用户对该项目信息服务模式的评价、数据库使用效率的评价、文献传递或馆际互借速度的评价、馆员在实际服务工作中满意度的评价等。(2)总结并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经历。馆员坚持写服务创新日记,记录个人或团队攻克某一创新服务难关时的心得体会和经验教训,并对自己所嵌入的教学和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理性分析;对每一学期或每一学年中自己的信息服务效果进行总结,撰写具有反思性综合服务报告。(3)建立个人专业成长电子档案袋。对信息服务效果的反馈和评价的数据、智慧创新服务综合报告和心得体会等,在电子档案袋里作真实、客观而详实的记载,以便把它作为自己专业水平成长的“助推器”,在践行创新服务中通过自己的成长轨迹来发现工作中的成功与不足,实现个人专业成长和发展质的飞跃。

4 结语

21世纪新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学科服务的方向和重点,也是实现图书馆服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10]。嵌入式馆员的服务已经前移为教学科研人员的助理。虽然智慧图书馆优化了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和流程,但是由于全国各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同,因此更新并提高嵌入式馆员的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依然筚路蓝缕。无论是图书馆领导还是馆员自身,都应该重新审视嵌入式馆员的成长和发展规划。只有在服务中不断进取与思考的人,才能承前启后并推陈出新,才能承担并胜任自己的角色和职责。

标签:;  ;  ;  ;  ;  

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图书馆员的专业成长战略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