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规模经济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看我论文,国有商业银行论文,规模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银行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并购活动,此次全球银行并购浪潮存在两个迥异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积极的并购行为,主要是指大银行间的并购以及银行的横向并购;另一种情形就是中小银行间的并购。相比较而言,中小银行为摆脱自身困境而采取的被动举措却显得较为理智。中小银行的并购,由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幅度削减由于重复业务等所带来的成本损失,同时提高资产回报率。与国内中小股份制银行比较起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已经相对较大,占据着绝对的垄断地位。然而其绝对规模较国际大银行还有很大差距,其在国际业务方面更不具与国际大银行相竞争的实力。国有商业银行尚需进行并购以扩充资本,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营竞争力。本文首先探讨了规模经济与银行并购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具体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经济性;最后针对这一结论提出了两点政策建议。
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性分析
(一)规模经济的内涵
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s)又称“规模利益”(scale merit)。规模指的是生产的批量,具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不变,即生产能力不变情况下的生产批量变化;另一种是生产设备条件即生产能力变化时的生产批量变化。规模经济概念中的规模指的是后者,即伴随着生产能力扩大而出现的生产批量的扩大,而经济则兼有节省、效益、好处的意思。按照权威性的经济学辞典的解释,规模经济指的是:在给定技术的条件下(指没有技术变化),对于某一产品(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如果在某些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是下降或上升的话,我们就认为存在着规模经济(或不经济)。具体表现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便是规模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小最佳规模(minimum optimal scale)”。上述定义具有普遍性,银行业规模经济便由此引申而来。
银行规模效率(scale efficiency)讨论银行是否在最节省成本的状态下提供产出,即当银行在扩张存款、贷款或资产时,其单位成本的状况。如果产出的增长率高于成本的增长率,该银行正处在规模效率状态中,即银行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出水平可以更有效率地经营;如果产出的增长率低于成本的增长率,或者说,产出的降低将导致成本更快的降低,该银行处在规模无效率状态中;如果产出的扩张所引起成本的增加没有变化,则该银行处在不变规模效率中(constant return for scale)。
(二)规模经济与银行并购
近年来,一些国际著名大银行纷纷展开并购活动,如东京银行与三菱银行并购案、大通银行收购化学银行案以及瑞士银行与瑞士联合银行并购案,都曾轰动一时。实践表明,这些银行合并后的经济效益都有所提高,表现出较强的规模效益。实力雄厚的大银行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当中分享由竞争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实力不济的银行则可能因竞争过度而走向规模不经济。银行竞争、垄断的主要手段是兼并,兼并的结果是超级大银行不断涌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银行业的兼并风潮已经愈演愈烈,表1清晰地表明了这一趋势。
表1 国际银行业的机构数目、分支机构数目和规模集中程度比较
资料来源:吕国胜:《金融战略整合》,企业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从表1可以看出,80年代以来,世界各大银行接受存款机构的数目明显地下降了,规模集中程度则普遍的上升,与此同时,分支机构也普遍削减。主要的例外是意大利、美国和日本等在取消对设置分支机构的限制方面表现得很慢,或只是最近才这样做的国家。这充分地表明了世界银行业通过兼并收购,追求规模经济的大趋势。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甚至出现了超级大银行的趋势。既然银行规模效率所要求的规模是有一定限度的,为什么兼并活动仍然如此活跃呢?表2的资料说明,原因之一是,尽管银行业并购浪潮十分猛烈,但是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体系总体上集中程度并不明显,这说明银行兼并与集中主要反映在中小银行的重组与合并上,对于大银行来说,其原有规模已经足够,进一步扩大的余地已经很小了。导致全球金融市场超级大银行不断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工业组织结构的创新,银行技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电子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的广泛应用,使银行规模效率所要求的规模边界也相应扩大了。
表2 1991~1998年全球最大25家银行资产占1000家大银行资产比重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8
33.4929.47 29.9631.08 33.02 27.9229.31
资料来源:How big are the biggest?The banker,July 1998.
银行业是一个不完全竞争的行业,银行有一种扩大规模的冲动。这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由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决定,二是由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决定。
从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特性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具有同质性,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同时间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同商业银行所提供的同种产品或服务大致具有相同的性质。由这种同质性决定,商业银行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增加,可以有效降低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提高收益。因此,商业银行扩大产品供给和服务范围变得非常重要。由于商业银行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这使商业银行扩大规模变得更加可行。此外,在现代银行存款准备制度下,单个商业银行规模越大,就越可能达到存款创造倍数的极限,实现商业银行规模效应的最大化。
从商业银行扩大经营规模的技术优势来看,大银行一般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商业银行经营一般需要购置较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入在完成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随着银行经营规模的扩大,单位资产平均固定成本会相应降低。(2)随着银行传统业务逐渐减少,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大量增加,扩大业务量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或很小,规模经济效应更加明显。(3)大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其商誉、管理技术、营销技术等无形资产的边际开发成本为零或很小、而供给弹性无限大的特点实现规模经营。(4)银行规模越大,它向社会提供的银行服务范围越广。
综合上面两个因素,我们看到商业银行不断扩张其规模有本质上的原因。而并购恰恰就是最快、最适合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通过并购来达到银行的规模扩张是当前国际银行业的一个大趋势。大银行具有规模优势,并不意味着银行规模可以无限扩大。实证研究表明,银行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银行规模扩大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后,就会产生规模不经济。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分析
所谓经营规模的含义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多少,总资产和存贷款规模的大小,以及中间业务规模的大小和资本金的多少等内容。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问题,理论界从80年代中期就开始争论,至今仍有不同意见。其实这只是分析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要管理手段和管理体制能够适应,从单个商业银行角度来看,其经营规模越大,经营范围越广,在竞争中就越占有优势;但从宏观管理角度来看,单个银行的经营规模如果在整个金融系统中所占比重过大,可能会出现垄断带来的效率低下的通病,不能有效的配置社会资源;另外,银行的大小,集中度的高低,也是相对于产业、企业的大小和集中度而言的。这些问题如果搞清楚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才会有个大体一致的看法。因此,所谓银行适度规模问题,实际上是个“相对”概念。
(一)相对适度规模
1.微观上的相对适度规模。从单个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适度规模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品种的选择和合理的分工安排。为了实现规模经济、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要以市场预测为基础,以存贷款业务为中心,选择适合银行自身特点的业务种类并安排好总、分行的各业务经办范围,以达到高效、合理的赢利要求。(2)客户需求的规模。商业银行业务量决定于其存、贷客户的实际需求规模。过小的银行无法满足大的信贷需求,承担风险的能力差,不利于科技手段的运用,而且还不能胜任大范围的融资,这与社会化大生产的本质相矛盾。反之,银行规模过大则会增加管理成本,对高效率营运资金和灵活调度资金不利,同样会带来成本的上升和融资效率的下降。(3)经营业务在地理上的分布。商业银行的信誉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资本金的多少和存贷款规模的大小。一般情况,银行规模越大,覆盖面越广,所有债权人同时提取存款的可能性越低,因而银行的准备率就可以越低,这一方面带来了闲置性货币的节约,又可使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商业银行能否跨地区、跨国界经营业务,既是其经营规模大小的原因,也是其经营规模大小的结果。(4)管理技术和管理水平的状况。一方面,电脑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跨地区、跨国界银行的经营决策效率,减少了其决策管理费用;另一方面,最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银行规模越大,其边际交易费用越低。当一家银行能够采用更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从而有效地克服内部协调、监督和管理障碍,其规模效率可达到的规模边界就会扩大,甚至当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时,银行规模这一效率障碍就会完全消除。(5)银行管理层次及系统决策效率。一般地说,世界各国的银行在其发展历史和演进过程中,都具有扩充规模的偏好,规模扩张导致下属独立的经营单位增多和人数增加,从而增加银行的交易费用,边际交易费用也随之上升。银行规模越大,管理层次越多,最高管理层与基层操作层之间的信息传递泄露和扭曲亦会增多,同时层次增多也会带来计划与控制的复杂化。信息泄露和扭曲以及计划和控制的复杂化,必然降低管理效率,增加交易费用,出现规模不经济。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商业银行经营规模是否适度,主要是相对于上述几方面而言的。特别是几个方面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时,判断经营规模是否适度,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了。
2.宏观上的相对适度规模。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单个商业银行的规模是否适度,主要取决于如下几方面因素:(1)单个商业银行的规模是否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竞争的积极作用,是否有利于世界银行业竞争格局的发展。从资本流动看,宏观上,规模经济的实现能推动国际资本结构的调整,资本结构的调整又进一步推动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张。银行并购风潮推动了北美和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业务多元化使期货、期权、远期交易和掉期交易有了更为广阔的套期保值和投机的运作空间。微观上,合业经营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联系,开展不同业务的分支机构可以相互调拨资金,降低微观经营主体的资金成本。从竞争看,相继问世的大型金融机构强化了竞争。无论在金融产品种类方面还是在金融服务质量方面,银行数量的减少不但不会弱化竞争,反而会因各大机构为提供高品质的金融商品和服务而使竞争愈演愈烈,并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进行。从国际金融格局看,金融机构数量减少,单个机构的规模相对扩大,银行业的集中度上升。大规模、低成本经营有利于全球金融业提高金融创新和经营服务水平,并能更好地抵御金融风险。(2)单个商业银行的规模是否有利于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适度规模的市场占有率既能降低商业银行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又可以充分利用经验曲线,形成生产、营销、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协同作用,充分享有规模经济的效应。商业银行取得竞争优势,而优势主要来自市场份额的增加和成本的降低。单个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总资产多少以及经营状况如何,对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营规模越大,经营状况越好,在国际上的筹资成本越低、市场占有率越高。而银行通过并购重组恰能以低成本在短期内实现快速的外部扩张。(3)商业银行业务集中度与企业的集中度是否相适应。商业银行业务的集中度与单个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有很大关系。在业务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集中度过高是个别商业银行业务量占全部商业银行业务量比重过高的必然结果。同样,在总产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中度过高,是少数大企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过高的结果。企业是商业银行的客户,商业银行的集中度与企业的集中度相适应,是社会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例如贷款业务,大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单笔贷款额也大,对此,只有大银行才能满足其需求;再如存款业务,大企业资金吞吐量大,小银行根本无法满足其流动性需求;另外,大银行有众多的分支机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信息来源广泛及时,它们能为大企业提供小银行无法做到的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援等。反之,小企业对于金融业务的需求量和单笔业务的规模小,大银行来做不符合成本核算的要求。因此,银行的经营规模应与企业的结构大体相适应。
(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分析
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高度集中地位。据1997年的数据计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集中度和集中系数分别为79.11和435.63[1],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占有份额达到整个市场份额的79.11%,其资产规模为整体金融机构平均规模的435.63倍。这充分说明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金融体系中的绝对垄断地位及我国银行业规模的巨大差异或不均衡程度。因此,市场结构呈现出一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政型的高度垄断状态,而与这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垄断格局相对应的是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不对称。截至1999年末,非公有经济对GDP的贡献已上升到63%,在工业增加值中已经上升到74%,国有经济分别下降到37%和36%,但国有经济却占用了70%的信贷资产,非公有经济仅仅获得30%的信贷资产。
如果进行国际比较,虽然我国产业的集中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然而金融业集中程度则超过任何一个西方工业化国家。表3是对西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银行分支机构拥有数与中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拥有数的比较。
表3 商业银行机构设置的国际比较
平均每家银 每家银行
商业银行 分支行数目行的分支行 服务人数
美国144513928527 15676
加拿大 11
7414 674 2221636
前联邦德国 243 40767164 254156
英国35
13965399 1601914
日本86
13334155 137825
中国4155200
3880421833
注:西方国家的统计数字资料截至1982年;中国统计资料是1995年,服务人数统计资料是1995年,不含城市办事处,农村行分理处。
资料来源:武捷思:《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版。
由表3可见,西方发达国家每家银行平均拥有的分支机构,美国不到30家(虽然美国采取的是单一行制,但我们从这些国际比较中仍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日本仅为155家,前联邦德国为164家,加拿大为674家,中国则达3 880家。显然,西方发达国家银行分支机构少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这并不说明这些国家金融产业不如我国发达,学术界大量论证及经验也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三)对国有商业银行规模分析的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我国实际,关于国有商业银行现有经营规模的适度性问题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国内业务经营规模过大,主要表现:(1)银行集中度相对于企业集中度过高。表4是按我国企业产值(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大小计算出的有关数据。从表4可以看出,在我国4.90%的企业创造了44.71%的产值,8.44%的企业创造了12.48%的产值,86.66%的企业创造了42.81%的产值。企业的集中度相对来说是较低的。这与我国各项存款的68.25%、各项贷款的76.61%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较,显然银行的集中度过高了,这种状况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较高的集中度并不是市场自发作用的结果,而是具有很强的历史背景和政策因素;国有商业银行的规模也并非是由规模效益长期累积转化而来的,自然大的银行规模也不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回报。(2)国有商业银行相对于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占有份额过高。在我国整个银行系统中,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分别占整个金融机构的31.75%和23.39%。这些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得到了逐步优化,银行市场集中度下降,垄断竞争格局初步形成,银行体系效率有所提高。据统计,1994年市场中约有4.26家资产规模大致相当的银行或5.55家利润额大致相同的银行,它们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极强的控制力,而到1998年则分别达到4.85家和9.33家。这说明除原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外,其他新兴商业银行成长较快,使得整个银行业的竞争度得以提高。这种优化是来自传统体制外新兴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增量带动存量优化的结果。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新兴商业银行规模仍然偏小,抗风险能力弱,扩充规模受到限制,加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资产和市场的绝对控制,使得现有竞争格局呈现为一种非有效的状态,而且在信贷业务方面,利率由中央银行控制,导致银行不是在价格上竞争,而是在关系和规模上竞争,使得其他非国有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难以与国有银行抗衡,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仍然没有被打破。(3)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规模相对于其各项指标显得过大。通过表5可以看出,国有商业银行两个主要经营指标与其他银行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经营行为上的差距造成的,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过多、交易费用过高、人员过多和管理层次过多的问题。
表4 2000年我国企业的集中度(%、万元)
大型企业 中型企业 小型企业 合计
占总企业数的比重 4.90 8.44
86.66 100
占总产值的比重 44.7112.48 42.81 100
每个企业平均产值
4.80 0.78
0.26
0.1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有关资料计算整理。
表5 国有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经营指标比较(万元)
利润 各项存款
人均
机构平均
人均 机构平均
国有商业银行 0.62 6.18
334.00
3401.00
交通银行 6.27 147.03 70.003981.00
中信实业银行 25.971142.501312.00 5732.00
光大银行 64.002891.641873.00 6816.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金融年鉴》(1998年)中有关数据整理。
2.国外业务经营规模过小,须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除中国银行外普遍较低,各行虽然经营了国际业务,但在国外的分支机构很少,这与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相差甚远。从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国内开放程度逐步扩大和利用外资的角度来看,就国外业务而言,国有商业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还有待发展,国际金融业务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3.国有商业银行具有规模不经济性的原因是支撑国有银行绩效的国有企业效益低下,这样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并非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从而导致了效益的低下。我国四大国有银行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民银行,成立时已拥有相当大的规模和近乎100%的市场份额。各国有银行按照所服务的行业进行专业分工,业务条块分割,几乎不存在竞争,很容易扩张规模。而长期以来资金是我国最为短缺的生产要素,国有银行有责任尽可能多地吸收储蓄资金投入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以促进经济增长。加之中央银行制定的利率和信贷政策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励了银行规模的扩张,使得国有银行走上了重数量扩张、轻效益提高的道路。
三、相应的政策建议
由于资产规模已经相对较大,不适合再像以往一样进行粗放式经营以扩张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对此,我们可以从规模经济动机出发,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内部重组,调整国有银行体系结构,适当收缩其运营规模,以摆脱规模不经济的负面效应,从而增强了资本实力,更重要的是由此提高国有银行的技术水平特别是银行经营管理技术,以扩大商业银行经营的规模边界;然后再通过并购以进一步提高其国内、国际竞争力,进而发展成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超级大银行。其所涉及的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
1.国有商业银行应通过内部整合适当收缩国内业务规模,进行资产重组。通过资产重组,把某些分支机构让与股份制商业银行来接管,这样做一方面能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达到最佳规模效益,同时可利用转让资产所得资金来弥补资本金的不足,改善银行资本结构,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另外一个积极影响是解决了新兴商业银行规模过小、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避免了使本来就竞争不足的银行业更加集中化,对银行总体效率的提高亦有利。这方面的成功例子是中国工商银行重组“工银亚洲”:2001年5月7日,工商银行将香港分行的业务注入到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重组完成后,“工银亚洲”的总资产增加至339亿港元,工商银行持有工银亚洲75%的普通股股权。
2.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寻找并购对象,通过并购来提高其竞争实力,实现规模经济。(1)国内市场的并购行为。国有商业银行可以在国内市场上寻找一些中小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并购活动。在这些并购活动中,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可以扩充资本实力、增加业务品种、提高市场份额,还可关闭原有一些不太重要或效益不佳的分支机构、裁减人员,减少经营的单位成本,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银行内部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2001年10月,中国银行成功地将其在香港地区的12家银行并入宝生银行,并更名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大大提高了中银集团在香港的竞争力,加强香港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合并的必要。虽然欧美国家合并后的一家银行资产就超过整个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和,但若与本国GNP相比,我国银行的相对规模远大于欧洲国家,而且我国的体制不同于欧美国家有大量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可相互制约,我国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合并不利于保持充满活力的竞争机制,容易回到金融体制改革前“大一统”的格局。(2)国际市场的并购行为。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普遍较低,要提高其国际水平,除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外,还可以参照国际大银行的经验进行跨国并购,即通过参股、控股的形式并购国外的商业银行以发展海外业务。这么做可以利用所控股的银行现成的网点、人才和客户以及对当地情况熟悉等有利条件,比起由国内派出机构成本低、收效快。虽然这一方式不能完全取代设立海外分行形式,但可互作补充,尤其是在目前除中国银行已有较多的海外分行外,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尚少的情况下,这一方式更有其独特意义。
标签:银行论文; 规模经济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国有商业银行论文; 企业经营规模论文; 并购贷款论文; 企业分支机构论文; 并购重组论文; 并购融资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