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煤矿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在机电自动化、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许多煤矿企业在独立的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机电信息化、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两者的关系变的更为紧密。生产机器的自动化促进了煤矿机电自动化发展快速发展趋势,煤矿机电设备自动化与程度煤炭的开采效率成正比,机电信息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矿机电设备综合运用的水平。
关键词:煤矿机电自动化;信息化关系
前言
机电设备信息化、智能化和程序化,是煤矿企业设备改造中实现自动化信息化技术改造的目标,经过改造的机电设备系统具有工作效率提高的优势,系统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运行安全稳定、方便维修。对上述关系加以清醒的认识,采用自动化和信息化进行作业,不仅可以促进企业建设的快速发展,而且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
一、煤矿机电自动化发展的趋势
煤矿生产中安全隐患是切实存在的,违规操作和失误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煤矿机电自动化能有效的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这也就使得煤矿机电自动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符合煤矿企业的发展需求。煤矿机电设备是集合程序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机械设备,而且,需要逐渐朝着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煤矿企业需要结合行业实际情况发展符合煤矿开采特点的煤矿机电自动化控制系统,促使煤矿机电自动化水平逐渐完善,有效的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能力。并结合现阶段煤炭市场行情,着力于降低煤矿开采成本,提高产煤质量,促使煤矿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两者在煤矿应用中相融合的必要性
目前煤矿机电自动化系统与信息化系统大部分是分头建设的。首先建设的主导单位不同,一般信息化项目由信息中心负责,自动化系统是由机电部门负责,因此在建设的过程存在沟通协调问题。同时在思想认识上,大家都习惯性地认为认为信息化和自动化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时煤矿在机电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如很多企业在建设高速的企业内部网后,发现大家除了传输文件,上网查资料,对企业能产生实质性效益的应用比较少,同时在很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多信息的来源需要人工录入,不仅使信息源的正确性没有保障,同时,增加了员工的工作,使员工对信息化没有主动性,同时由于没有实质性的应用,大部分煤矿企业领导认为信息也是空洞无物,不能给企业生产与管理带来实质性效益,从而使得煤矿企业信息建设进展缓慢。自动化系统在建设的过程一向注重单套设备的控制,或者某套系统的控制,因此形成了明显的条块分割,同时对自动化系统的使用认识有局限。
三、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煤矿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必须加以重视。a)20 世纪40年代提出了“信息论”,阐述了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关系,学者认为自动化控制规律是对机器的自动化进行阐述,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控制、处理的过程,是对所收集数据进行自动优化处理的过程。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例,生产设备正是运用了计算机信息控制系统,从信息的收集开始再到信息的传输和提取,计算机处理的对象和处理结果都是信息,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提升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运用上可看到,自动化与信息化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信息化的表现形式上,是信息论中运用机电自动化发展的理论依据,而计算机的应用是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有效结合;b)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必须向信息化建设转型,为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煤炭企业作为支柱性产业首当其冲。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到煤炭行业的发展建设中,提取信息资源,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开发、利用。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企业建设的基础、信息化的基础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不断巩固,在行业的生产和管理上有不可代替的作用;c)煤炭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发展,机电化控制与自动化机电控制相结合,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地组织、分析和控制,解决了人工操作中的各种问题,也就是将传统的人工控制转化为机电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生成了适合现代与企业建设发展的新型技术。并且,机电自动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在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行业的发展建设的同时,还在保障生产职工的生命安全上进行了大量工作。
2.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对于操作人员的数量没有过多要求,系统基本是进行自动化运行的。智能程序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减少了劳动力的投入,避免了诸多传统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自动化应用将在中国煤矿生产运营中被广泛应用,科学的人力资源配备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将为煤炭企业带来广阔前景。如今从煤矿企业的发展态势来看,加强煤矿机电自动化技术的自主研发是必然趋势,进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和配套设备的设计,是未来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另外,对于设备采集信息的能力进行研究,使得智能化自动化运行技术可以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是未来智能自动化设备的主流发展方向,应得到足够的关注和应用。例如传统的煤炭资源开采中,井下生产条件复杂,瓦斯、地下水等安全隐患都会影响生产,威胁人员生命安全,通过井下工业控制光纤环网的建设,信息传感器将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系统可以判定措施执行的策略,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经过实践验证,井下自动化控制能精确确定井下工作人员的位置,对于矿井的渗水和瓦斯爆炸事故进行预警。
3.实现方案。(1)设计思路:基于开放式标准,通过标准接口由应用程序进行访问采集大多数自动化数据源,包括OPC、OPC 报警和事件CSV/XML、SCADA和其它的数据库,所有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存储点,用户可以方便地使用按时间顺序排序的数据。这种集成提供了一种无缝的、方便的数据回取方法,从任何客户机上可以使用配置、告警、事件和概要信息。企业级数据采集是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完整的企业信息化需要将现场生产数据源源不断的存储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当前,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以太网环境,因此,系统的数据采集部分也基于TCP/IP 技术。对于企业中已有系统,利用成熟的OPC 技术,无需增加站点,基于以太网,系统可把原有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存储于数据库中,大大节约了投资成本。对于企业中还没有采集的数据点,则就地设立计算机采集站点,采用采集库即可做到实时采集,无论现场的设备是PLC、RTU 还是仪表、条形码阅读机,无论现场设备通讯方式采用串口还是以太网,也无论您现场设备位置集中还是相对分散,采集系统都可以实现数据连接。
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是影响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能够有效地提高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针对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存在的关联进行解析,推动煤矿机电自动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使煤矿机电自动化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振辉.煤矿机电自动化的实用技术分析[J].南方农机,2018,46(10):61.
[2]李正中.浅谈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历程[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1):51- 53.
[3]周佩华,徐志鸥,甄阳清.滨湖矿井下胶带输送机电控系统远程监控的计[J].工矿自动化,2017(05):34- 35.
论文作者:马腾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6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企业论文; 化与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关系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