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中的管理贸易政策及其影响_自由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中的管理贸易政策及其影响_自由贸易论文

国际贸易中的管理贸易政策及其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际贸易论文,政策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与变化,7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既非纯粹自由贸易,又非纯粹保护贸易的管理贸易。这一贸易形式的出现对世界经贸发展产生了许多影响,这里就这一问题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管理贸易产生的原因、形式及其对世界经贸发展的影响

管理贸易,即有组织的自由贸易。“它是以磋商谈判为轴心,对本国进出口贸易和全球贸易关系进行干预、协调和管理的一种国际贸易制度。它旨在争取本国对外贸易的有效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兼顾他国利益,以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贸易协定方案, 从而避免贸易冲突,限制贸易战及其破坏程度,共同担负起维护经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的责任。”〔1〕管理贸易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原因。

首先,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深刻变化。随着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巨变,美苏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各国竞争的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贸易和投资成为经济竞争中的前沿阵地,因此,各国都加强了对贸易的干预和管理。其次,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加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国际化的步伐加快,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与影响均在加强,故需要通过国际协调,来谋求共同的经济发展目标。再次,地区经贸集团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80年代末以来,随着地区经贸集团的迅速发展,经贸集团的谈判能力、竞争能力均在加强。目前,全世界跨国公司已达37000家,其子公司遍及世界各地,其销售额已相当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40%,跨国公司加速生产、资本、技术国际化的发展。此外,美国自由竞争优势的不平衡发展。二战后,美国在货物贸易上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所以鼓吹自由贸易。但随着竞争力的下降,7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最大的贸易逆差国,其贸易保护呼声越来越大。最后,世界环保意识的加强要求对贸易进行协调管理。现已出现了环保贸易,也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贸易壁垒,即以保护环境为名达到贸易保护目的。

从管理贸易产生的原因不难看出它不是采取贸易战方式,而是通过国际会议、经贸集团、国际经贸组织与协定、国际商品协定、国家间的双边贸易协定而实现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国际会议对贸易进行意向性的管理。例如,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联合国关于环境和发展会议,亚太地区首脑会议等。虽然这些会议不带强制性,但通过这些会议调整了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其作用不可低估。

(2)通过经贸集团对地区贸易进行管理,以维护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关系。地区经贸集团主要通过签定条约、规定和建立超国家的管理机构,协调和统一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规范成员国的贸易行为,促进经贸集团内部的货物、服务等的自由化;对集团外成员提高谈判能力,争取良好的经贸环境。

(3)通过多边的政府间贸易协定与组织对缔约方和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关系予以有效管理。例如,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各缔约方共举行了38次多边贸易谈判,为缔约方之间的贸易关系达成了共同准则。

(4)通过商品协定和生产国组织对具体商品的产、销、价格等进行相当有效的实际管理。例如,达成了有关橄揽油、小麦、咖啡、可可、食糖、锡、和天然橡胶等国际初级产品协定;生产国组织如石油生产国组织通过限产保价, 保护石油的收益等。

(5)通过标准化,对国际贸易行为、商品规格、贸易进行管理。例如,为了对《国际贸易术语1980》进行修订,公布了《国际贸易术语1990》,对国际贸易中最通用的贸易条款解释提供了一套国际通则。

(6)通过双边的政府贸易协定或协议,协调、管理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例如,通商航海条约、贸易协定、贸易议定书等。

(7)各国政府对经贸加强干预。这主要表现在各国通过经贸法规与国际相当法规接轨,协调管理方式与作法;此外,通过贸易立法,约束他国的贸易行为。

管理贸易是在战后贸易自由化大趋势下,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而出现的贸易体制。其目标是在自由贸易原则基础上,协调相互之间的贸易关系,分享贸易利益。它不同于纯粹的自由贸易,而是有组织的自由贸易或自由贸易体制。它对世界经贸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纯粹的自由竞争让位于有组织的自由竞争或不完全自由竞争。现在许多国家间的贸易与投资行为都是通过多边、双边谈判所达成的协议或协定来实现的。同时,管理贸易政策将取代自由贸易政策或保护贸易政策。这样,管理贸易政策将在考虑双方贸易利益,通过协商达成协议来进行自由竞争;或是通过贸易各方协商,允许各国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允许例外。这两方面与世贸组织的有利于自由贸易的规则是一致的。世贸组织是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非歧视和透明为基本原则制定有关多边国际贸易政策,主要目标是反对贸易壁垒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主要途径是缔约国之间的多边贸易谈判。通过谈判,大幅度地、普遍地削减关税和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使各国商品轻易进入世界市场,使各缔约国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更多的经济利益。这样也就减少“贸易战”给世界经济和贸易带来的损失。

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它们接受与运用管理贸易及其从中获利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比一般企业更能获得贸易利益。此外,这也会影响到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上,从协议或协定上的文字看,贸易各方是平等的,但把这些文字变为现实时,又受制于各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这样,在实施这些协议或协定时,就会出现不平等。这方面的不利影响与世贸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的不足有相似之处。在关贸总协定的历届贸易谈判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居于主导地位,尤其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对总协定多边谈判具有重大影响。总协定主要谈判议题及其谈判宗旨和目的的确定均受到起主要作用的缔约国所奉行的政策和法律的影响。关贸总协定曾被称为“富人俱乐部”。尽管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逐步提高,其在总协定中的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发展中国家在总协定中的被支配地位无实质性改变。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仅占五分之一左右,这就使发展中国家在关贸总协定中很难与发达国家抗衡。

二、管理贸易与非关税壁垒的联系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管理贸易是受非关税壁垒控制的贸易。美国经济学家斯贝茹博士认为,“有管理的贸易是指受到出口商、进口商或两者共同非关税措施控制的贸易,这不完全决定于市场的力量。”〔2〕分析一下非关税壁垒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就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联系。

非关税壁垒指除关税以外的对于国际商品和服务往来的其他所有限制措施。它或是由政府直接实施,或是由与政府相关的机构实施,也有的是由企业相互之间达成协议而形成的。它与人们普遍接受的在限制贸易中采取非歧视性及透明原则相抵触,而这些原则至今仍然有效。

1.非关税壁垒的分类(3)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对于贸易流通的直接影响 对于贸易流通的间接影响 对于贸易流通的次要影响

溢出效应

进出口禁令数量性配额

贸易禁运 贸易性投资措施

进出口配额(全球性、产品

进口控制 工业和结构政策

特殊性、双边性、数量性、 出口配额 外汇平衡措施

价值性)

国际税收制度的变更

进出口许可证 国内社会保险制度的变更

主动出口配额制协定通过国家订货的规模效应

有利于国内生产者的国家订货港口转移费用

国家贸易垄断使用预付款的限制 国际运输协定

贸易性投资措施

进口存款 保护消费者协定

农产品进口附加税 技术标准和水平

进口附加费进口附加税 包装规定和商标

出口税、出口特别税宣布抵制

反侵销措施、补偿关税 关税等级和估计价值的形式

国家对国内经济部门的资助 以及颁发许可证

税收优惠和补贴(包括出口补贴) 索赔程序

对进口商的信贷限制

第一类方式目标在于对贸易流通与贸易额进行直接的、有形的影响;第三类方式虽一般并不是出于贸易政策上的动机,但会由于溢出效应对商品及服务贸易的交换产生副作用;第二类方式即规章、条例及措施是介于一、三类两个极端方式之间的。

2、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通常对成本最低的进口货物实行歧视,这样就提高了消费者要付的价格,既使消费者面临高物价,而又保护了经济效益差的行业。这样做的结果是,实行非关税壁垒的国家及整个世界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实行平均关税高,使政府失去关税收入,使各种资源不能合理分配,而且削弱了竞争。此外,非关税壁垒是不公正的,它对各出口国不是一视同仁的。通常,那些最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出口国的出口货物削减得最多。

非关税壁垒中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影响最大的是纺织品及服装方面的障碍。因为基本上生产这些产品所需要的技术是简单的,并且相对来说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及服装约占发展中国家制成品出口的25%。多种纤维协定的每个新版本都比前一个更苛刻,并涉及到更多的产品及出口国。

同样,非关税壁垒对工业化国家贸易也产生消极影响。世界银行统计资料表明,工业化国家1986年进口贸易的17%都受制于非关税壁垒的“核心手段”(包括禁止进口、数量限制、自愿出口限制、差别征税、多种纤维协定及非自动许可制)。

但真正要评价非关税壁垒的综合影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要从贸易成本分析人手,贸易成本也就包括了消费者的成本、福利费用、保住就业的成本。然而有的经济学家也认为,非关税壁垒似乎应该减少供国内消费的限制进口部分,但这种壁垒还是有漏洞的。出口国可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提高其出口商品价格, 从而增加价值,或将受非关税壁垒限制的商品转产为还不受限制的商品来寻求经济效益。

从分析两者不同的概念、分类、形式及影响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的一些联系与区别。

非关税壁垒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通过进出口商品或进出口商所在国进行谈判,协调一致所达成协议,这就体现了管理贸易的一些特点。例如,“协议进口配额”就是由进口国和出口国政府或民间团体之间协商确定的配额,“协定自动出口配额”是指出口国应进口国的要求,同意作出一种正式或非正式的安排,约束有关商品的出口;“有秩序的销售协定”是指政府通过公开或正式的干预,由出口国和进口国共同商议具体协定,按照这个协定,出口国同意将可能危害进口国工业的出口约束在一定的水平上。

可见,在许多方式及分类上,非关税壁垒和管理贸易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并且随着多边贸易体制的日益健全,贸易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管理贸易在这种情况下也将得到加强,同时还弥补了非关税壁垒 的一些不足。在采用非关税的办法构成贸易壁垒时,所实施的具体办法有时会使出口国利益受损,特别是对一些技术标准达不到应有水平和要求的商品或是对成本最低的进口货物、最无讨价还价能力的出口国的货物更是如此。而管理贸易是在自由贸易原则的基础上,协调各方的贸易关系,均分贸易利益,避免贸易战,促进共同发展。

但实际上,不论是对非关税壁垒或是对管理贸易而言,真正能支配或是从中受益的程度,一般都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三、管理贸易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正在逐步接轨。1995年伊始,正式建立的世贸组织在其法人地位对所有成员国家和地区均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力,这将促使国际贸易向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也标志着多边体制下全球管理贸易新时期的开始。这样,中国将逐步融人世界管理贸易体制,同时,也会受到管理贸易所带来的影响。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下,我们要了解和熟悉掌握各国际贸易集团、各国贸易法规、协议或协定等;积极与各贸易集团、进出口国家进行谈判,协调彼此间的贸易关系;加强本国产品的升级换代,特别是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建立科学的、完善的产业政策等,以适应新的国际贸易发展与变化。具体应采取如下对策:

1、认清国际管理贸易的大趋势,争取早日加入世贸组织。目前,世贸组织成员国间的贸易占世界贸易的90%以上,又延伸到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和投资措施领域,成为无所不包的国际经济组织。此外,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外贸额的90%,但由于中国不是世贸组织成员,在国际贸易中不能获得作为成员国所享有的一些权利。所以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使中国受益于世贸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这对改善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外部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2、既要加强对各国贸易法规、国际贸易集团的协议与协定的深入学习与研究,也要加强中国自身的外贸立法建设,提高统一性,增加透明度,以利于保护国内市场。

3、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使企业走集团化道路,与此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国际市场需要。这样可以推动企业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逐渐培育出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要在管理、市场、技术、人才等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培养懂得市场管理的人才方面,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4、努力实现关税保护向非关税措施保护的转变。从国际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非关税限制措施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隐蔽性。这方面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强技术更新,提高产品质量,使出口商品从“以廉取胜”转变为“以质取胜”。在适当增加出口数量的同时,大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并参照国际市场的价格水平,及时、适当地调高出口商品的价格,避免进口国采取反侵销措施。其次就是要了解、掌握和运用好技术标准。因为技术标准是当今世界各国运用较多的非关税壁垒手段,例如欧共体就有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10万个。我国也应尽快制订出一系列技术标准和检验程序,建立健全相应标准的检验机制,把未达到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

标签:;  ;  ;  ;  ;  

国际贸易中的管理贸易政策及其影响_自由贸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