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喘憋性肺炎;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小儿喘憋性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恶化、抗生素滥用等关系密切,本病病情严重,患儿存在发生严重呼吸苦难的可能,也存在导致脑中毒、心衰以及缺氧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1]。本病常用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后需给予全面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恢复,为探究本病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现对不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批准后,入组家长均知情同意,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喘憋性患儿100例,经单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各50例:观察组患儿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3个月-4.9岁、平均(2.40.5)岁;对照组患儿中男32例、女 18例,年龄4个月-5.2岁、平均(2.60.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监测生命体征、基础护理以及饮食护理等。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将基础护理做好,控制室内温度24℃左右,保持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于60%左右,每日对病房进行2次消毒;保持患儿口腔清洁,以免发生口腔炎,随时将急救准备做好;将隔离工作做好,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定期对患儿进行翻身,将皮肤护理做好,避免压疮[2]。
对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小儿机体相对缺乏清除分泌物的能力,患病后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量加大而容易导致气道被堵塞,因此护理人员对患儿的呼吸道进行护理以清除分泌物。通过吸痰、呼吸道湿化措施为患儿的呼吸道保持畅通提供保障;雾化吸入器做到专人专用,使用后的面罩与雾化器经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感染。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儿取半卧位或坐位以稀释痰液;待痰液的粘稠度下降时,轻扣患儿背部,按照先下后上、先两侧后中间的方式进行,促进排痰。
给予患儿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对药物用量进行严格控制,使用氨茶碱、洋地黄等时,采用1ml注射器进行药物的吸取从而为精确控制用量提供保障。用药前,观察患儿心率,发现存在异常时,立刻告知医生进行处理;经静脉注射药物时,对注射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以过快而加大心脏负荷导致心衰;静脉输液时,将输入量记好。
给予患儿饮食护理,尽量对患儿采取母乳喂养以改善免疫力;患儿呼吸急促时,为了避免用力吮吸导致心肺负担加大,可经吸奶器取出母乳后采用汤匙进行喂养;喂养之前,将吸奶器进行消毒并按照六步法洗手以免感染。当条件不足而需要采用人工喂养的方式时,食物形式以半流质、流质为主,食物应含有较多热量、蛋白以及维生素。为了避免患儿窒息,患儿进食过程中,保持半卧体位[3]。
给予患儿、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受到患儿病情的影响,患儿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家长也容易心情烦躁,因此护理人员给予心理护理,对家属焦虑、紧张的心情应体谅,关注重视小儿家庭成员的服务要求与心理感受,详细讲解本病的护理要点,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为小儿、家属营造和谐的气氛以提高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72h后的总有效率,观察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合胸片、实验室检查、体征症状对疗效进行评价,分为无效、有效、痊愈三个等级,总有效率=(总数-无效)/总数100%[4]。对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进行记录,具体为入院至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记录两组平均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经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 )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72h总有效率
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无效2例,有效22例,痊愈26例,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无效9例,有效17例,痊愈24例,总有效率为82.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5.005,P<0.05。
2.2 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出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1 两组指标对比 ( )
组别 n 体温恢复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50 2.60.8 6.42.7 对照组 50 3.11.1 7.92.5 t - 2.600 2.882 P - <0.05 <0.05 3 讨论
小儿肺部尚处于发育状态,其肺部质间发育迅速但肺泡数量仍较少,使其肺部含血量多于含气量,一旦发生肺部感染将易于导致分泌物堵塞、支气管肿胀等,导致小儿缺氧,患儿容易出现重症肺炎的并发症与中毒现象,病情危急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治疗,治疗后则需给予高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儿预后[5]。
本次研究中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患儿72h内的总有效率更高,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干预后,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其原因与综合护理干预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呼吸护理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喘憋性肺炎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赵暮迎.全程系统护理模式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47(05):476-477.
[2]王萍.9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护理体会[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8,39(02):227-228.
[3]董敏,李丹,李乃侠,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6,33(04):746-748.
[4]依力木古丽·阿卜都克热木,卡玛丽娅·库来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在小儿喘憋性肺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04):294.
[5]张振华.不同临床护理模式对小儿喘憋性肺炎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3):100-101.
论文作者:刘素菊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2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患儿论文; 对照组论文; 小儿论文; 时间论文; 性肺炎论文; 有效率论文; 体温论文; 《大众医学》2018年112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