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扩展和扩展?_文学论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扩展和扩展?_文学论文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拓展和延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要什么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如今,中考文言文阅读已由以前的以课本为本变为课内外结合的趋势。可见文言文的拓展和延伸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理念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拓展和延伸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不禁思考: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拓展和延伸?文言文究竟该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为此,我校语文组特地组织了《文言文如何有效地拓展和延伸》的小课题研究,下面是我校教师针对此课题开设的研讨课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一、案例回放

《两小儿辩日》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入,简介孔子。

第二环节:朗读,疏通文意,理解字词。

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结构,理解内容。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迁移。

拓展延伸一:假如你是掌握现代技术的孔子,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两小儿面前,你会对他们怎么说?

请三位学生表演《新两小儿辩日》。

拓展延伸二:苏轼的《日喻》,问题设计:

1.一生释读,问: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2.找出文中省略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2)或告之曰:……(3)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

二、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整节课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学生发言踊跃,活动充分,令人目不暇接。案例中有两处拓展和延伸,一是请三位学生表演《新两小儿辩日》,这是对相关情节的拓展和延伸,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但表演之前学生有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文本进行细读呢?表演的内容其实是对科学知识的探究,表演结果让学生获得了相关的科学知识。难道我们语文教师只是以文本的某一内容为由头,将语文课“切换”成科学课吗?那么,这样处理教材的“语文味”又在哪里呢?二是学习苏轼的《日喻》,这是对同类文章的拓展和延伸,通过这种拓展和延伸阅读,可以巩固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这篇课外阅读也不算很短,在有限的45分钟里,既要学习新课,又要表演《新两小儿辩日》,还要学习一篇不短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日喻》,其走马观花,可见一斑。这样的拓展和延伸,真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吗?称得上有效的文言文拓展和延伸吗?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如果我们在教学文言文时,教学目标分散,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拓展和延伸的内容也相当丰富,而学生没有时间朗读,没有时间探究,甚至没有理解文本,那么,教学环节设计再巧妙,拓展和延伸的内容再丰富多彩,这样的拓展和延伸也绝对不应是我们当下语文课堂教学所追求的。

三、有效的拓展是什么

新课改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效的文言文拓展和延伸离不开对文本的拓展和延伸,有效的文言文拓展和延伸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立足于文本,进行作家、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和延伸,以突破时空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的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

文言文拓展和延伸不能成为形式。拓展和延伸的时机、内容、宽度和深度等要素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如果学生对文本本身的研读浮光掠影,走马观花,这样的拓展和延伸是很难产生什么实效的。总之,看是否是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其关键不在于内容多少,而在于是否立足于文本,是否适度,是否恰到好处。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能否让学生切实学到新的知识,能否让学生进一步扩展知识视野,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四、几种有效拓展和延伸的形式

面对当下层出不穷的文言文拓展和延伸,有效的拓展和延伸其大致形式不外乎以下几种:

1.补充背景,深层体会。阅读往往是需要知人论世的,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因大多年代较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如果不做一点相关背景的拓展和延伸,学生可能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这些背景资料一般包括“作者生平事迹”、“时代背景”、“创作动机”和“他人评价”等等,以获取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背景,为更好地解读课文找到一面镜子。例如,我们在学习《岳阳楼记》之前,可推荐《宋名臣言行录》中介绍范仲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片段: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读这则材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情怀,为理解《岳阳楼记》的主旨作好铺垫。

又如,在教学《出师表》之前,教师可引入与文本相关的背景作为拓展和延伸的内容: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成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这段文字是诸葛亮写《出师表》时的背景,学生了解了背景,就为走进文本奠定了情感基调。

2.补充同类文章,触类旁通。有时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同类或相关的作品,这些材料与课文或是在内容上有相同处,或是在主题、表现手法上有相似点。通过这种拓展和延伸阅读,可以巩固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相互对比,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炭翁》之后,可以引入《资治通鉴·唐记》中的《宫市》,与课文作比较: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宦者称宫市取之,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驴送柴至内。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不肯受,曰:须得尔驴。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这个故事是说宫市残酷剥削老百姓,老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于是起来反抗。农夫是无数受害者的代表,卖炭翁也是千千万万个受害者中的一个。引入这段材料,契合点在于它和《卖炭翁》同是叙述劳动者劳动成果惨遭掠夺的情景。

指导学生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因它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而《桃花源诗》虽然所写内容重点及表现手法与“序”有异,但它们的主题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可将《桃花源诗》作为课外阅读练习印发下去,要求学生对比阅读,以文解诗。我们还可以利用《桃花源记》课后的一则短文《穴中人语》作为拓展和延伸的材料。通过比较阅读,既激起了学生们阅读兴趣,也使学生理解了“穴中人人平等,人人劳动,自耕自食”的美好境界,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桃花源记》主题的理解。

在教学《曹刿论战》时,印发《子鱼论战》,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子鱼论战》一文的大意。加深对课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这一战略战术的理解。

《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都是欧阳修的名篇,同写于谪守滁州时,两文旨趣相同,但写法各异,前者以写景、叙事为主,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后者却以议论为主,说明滁州人民的安定生活归功于宋王朝的休养生息政策,“乐其岁物之丰成”,“安此丰年之乐”。在教学《醉翁亭记》时,让学生课外阅读《丰乐亭记》,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醉翁亭记》主旨的理解。

3.补充相关教学内容,激情荡趣。教学文言文时,有时适当地补充相关教学内容,往往能起到激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作用。如学习《出师表》,讲到“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时,可补充诸葛亮为完成先帝遗愿,临危受命,六出祁山,兴师北伐,终因“出师未捷身先死”,星落五丈原等内容,可动情诵读《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前的片段:“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这样的教学内容必能深深地打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深深的共鸣。

教学《陈涉世家》,讲到陈胜抱负远大,说出“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时,可以提问:陈胜后来称了王,他有没有实践诺言?请学生课下认真阅读课后有关陈涉违背“苟富贵,无相忘”诺言的短文。插进这样的教学内容,能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使接下来的课上得省时有效。

又如,学习蒲松龄的《狼》时,介绍《狼三则》中的另一则故事,更能使学生理解狼的贪婪、狡诈,更能理解并颂扬面对邪恶敢于和善于斗争的精神。

可见适当地补充相关教学内容,既能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又能为学生学习课文作情感的铺垫,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4.补充相关情节,加深感悟。情节是表现人物、体现情感、反映主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抓住情节进行拓展和延伸,既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时,创设“如果你是蔡桓公,你会怎样说”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模拟表演等方法,想象蔡桓公说话时的语气、动作和神情,创造性地进行语言拓展。请学生运用模拟表演法,或摇头摆手,或满脸怒色作拍案状……把蔡桓公傲慢、固执的性格特点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种拓展和延伸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演才能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又如在教学“桓侯故使人问之”这一环节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桓侯的使者会对扁鹊有怎样的问话,并且启发他们在现代文表达的基础上,尝试着用几种不同的文言句式表达。这一教学形式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言、创造性使用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能更深刻地感悟课文内容。

五、有效文言文拓展和延伸的注意点

文言文拓展和延伸如何做到有效,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无疑是很多的,但归纳起来,大致要注意以下基本要点:

1.要注重文本解读,紧密结合课文进行拓展与延伸。也就是说,我们在具体做法上要利用丰富的教材文本,为学生搭造主体阅读的平台,要创建多元感悟文本的空间,引导学生就课文本身的语言、情景、立意、写法等,结合社会生活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有创意的阅读,从而使他们深刻体会文言文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充分提高其解读文言文文本的能力。

2.要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让学生更多地接触阅读材料,让学生自己从中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同时,我们要避免分散教学目标,不能设置太多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学生没有时间朗读,没有时间深刻地理解文本,那么,即使拓展和延伸的内容再丰富,教学设计再巧妙,这样的拓展和延伸也往往是无效的。

3.要强调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注重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具体做法上,拓展和延伸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教学进行,也可以布置为课余作业。

标签:;  ;  ;  ;  ;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扩展和扩展?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