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海[1]2003年在《环境因子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致病力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力的影响初探》文中研究指明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目前在水产养殖中有极大危害的病原菌,它是由Hoshina(1962)首次报道。从第一次报道到现在该菌已在许多种鱼类养殖中引发了病害,造成了巨大损失,实际上,该菌的宿主范围十分广泛,从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直到哺乳类包括人类在内都有该菌感染的病例报道。所以对于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重视。本文在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关于该菌的研究概况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包括该菌的生理病理特性、致病机理以及对该菌的防治等方面。 在实验的开始,对所得到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有关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检测。25℃条件下利用不同培养基测得的生长曲线结果表明,该菌经过约4h的延滞期,很快即进入对数生长阶段,从第16h到第40h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为稳定期,然后进入衰退期;不同的培养基成分和盐度对各生长阶段该菌的数量有显着的影响,营养丰富时其数量高,而随盐度的升高,各阶段数量下降。致病性研究表明水温20℃时,该菌对牙鲆(平均体重10g)3天的半致死浓度LD_(50)为2.O×10~8CFU/mL。实验研究了该菌胞外产物和胞内物质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该菌的胞外产物对牙鲆无致病性,而胞内物质有致死作用。 在研究温度对该菌致病力的影响的实验中,采用双因子设计思路研究菌体培养温度和鱼养殖水温两者对该菌致病力的影响。牙鲆幼鱼(平均体重10g)暂养温度分别控制在15、20和25±1℃,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培养温度分别为15、20、25和30±1℃。实验选用4天LD_(50)和感染后病原在鱼体肝脏中的繁殖情况作为致病力指标。在LD_(50)实验中腹腔一___一旧_一_塑娜覃创丝鲤逃些堕鱼丝鱼丝业壑竺塑迪丝注射5倍梯度稀释的迟钝爱德华氏菌,每尾注射0.lml。观察计算4天的LDS。。在感染后分离实验中,肌肉注射迟钝爱德华氏菌后,每24h从鱼肝脏中分离病原菌。对LD50实验结果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tw。一wayANOVA),表明菌体培养温度和鱼体养殖水温两者对该菌致病力都有显着影响(P<0.01),其交互作用显着(尸<0.01)。当水温为巧℃时,25℃的菌致病力最高,然后是20、巧和30℃的菌,当水温升高,各个处理的菌的致病力都有所上升。感染后分离实验结果与LD50实验结果基本相符,对72h的分离结果进行协方差分析(ANCOVA)显示20℃培养的菌有较高的增长速度,而巧℃培养的菌的增长最慢。 在研究盐度对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力的影响的实验中,牙虾幼鱼(平均体重509)暂养温度控制在20士1℃,盐度为自然海水盐度30911,迟钝爱德华氏菌的培养盐度分别控制在。、10、20和309/l,实验选用4天LDS。和感染后病原在鱼体肝脏中的繁殖情况作为致病力指标。对LDS。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一way ANOVA),表明盐度对该菌的致病力有显着影响(尸<0.05),其中盐度20和109/1的菌有较高的致病力,而o和309/l的较低,感染后分离实验结果与LD50实验结果一致,其中209/1的菌有较高的增长速度。 在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牙虾对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的反应的实验中,健康牙鲜幼鱼(平均体重509)在不同的盐度(169/1,329/l,409八)条件下饲养。低盐度和高盐度分别用自来水和粗盐溶液以每天29/1的速度下调和上调,盐度达到后驯养一个星期,然后进行感染。在LDS。实验中腹腔注射后观察计算5天的LD50。在感染后分离实验中,肌肉注射后每24h取血,分离肝脏,检测肝脏中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数量,测血清中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和溶菌酶活力。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LD50在低盐条件下显着高于在高盐条件下(p<0.05),正常盐度的LDS。居中。分离实验中,协方差分析显示4天内病菌在高盐条件鱼体内增长最快,在低盐条件鱼体内增长最慢。血清指标测定显示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和溶菌酶活力4天内趋势相似,前72h呈上升趋势,然后开始下降。两个指标的活力在低盐度鱼体内最高,在高盐度鱼体内最低。所有结果显示在所环境因子对迟钝爱德华氏菌致病力和牙坪杭病力的影响初探设盐度范围内低盐条件下牙虾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能力更高。
王正丽[2]2004年在《免疫增强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营养素(维生素C、维生素E、n-3HUFA、铁和锌)及非营养型多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营养素及非营养型添加剂对牙鲆(ParaIichthys olivaceu)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饲料中维生素E和n-3HUFA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爱德华氏菌能力的影响;(2)饲料中维生素C和β-葡聚糖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能力的影响;(3)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铁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抗病力的影响;(4)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锌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5)饲料中锌对牙鲆胁迫后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和血清中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以初始体重为40.5±1.0g的牙鲆为研究对象,采用2×3双因子实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80、200mg/kg维生素E(α-生育酚醋酸酯),每种维生素E水平分别添加0%、0.5%、1.5%n-3 HUFA,共制成9种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n-3 HUFA对牙鲆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的影响。养殖系统水温保持在18±1℃,盐度为30-32‰,pH7.8-8.2,溶解氧不低于6mg/l。生长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以爱德华氏菌对各处理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肌肉中维生素E和n-3 HUFA的含量随饲料中维生素E和n-3 HUF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肌肉中维生素E的含量随着饲料中n-3 HUFA含量的上升而显着下降(P<0.05)。当饲料中添加0.5% n-3 HUFA时,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随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的增加而升高(P<0.05);在添加了外源性维生素E的饲料中,饲料中的n-3 HUFA显着增强了ACH50(P<0.05);投喂含有最高量的维生素E和n-3 HUFA实验组牙鲆的ACH50最高(199.9U/ml)。与不添加n-3 HUFA或只添加80mg/kg维生素E饲料相比,投喂含有最高量的维生素E和n-3 HUFA实验组牙鲆的溶菌酶活力明显增加(131.7U/mg)(P<0.05)。当饲料中n-3HUFA的添加量为0.5%时,维生素E的缺乏显着降低了呼吸爆发活力(P<0.05);当饲料中添加80mg/kg维生素E时,饲料中添免疫增强剂对牙衅(尸araZ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初探加n一3HUFA实验组呼吸爆发活力(74.4和66.6)显着高于不添加n一3HUFA的实验组(31.6)(P<0.05)。在感染实验中,饲料中维生素E和n一3 HUFA的添加明显减缓了牙虾开始死亡的时间(P<0.05),并显着降低了感染后7d内的累积死亡率 (P<0.05)。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饲料中维生素E和n一3 HUFA对牙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对爱德华氏菌疾病抵抗力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0.05)。 (2)以初始体重为40.5士1 .09的牙坪为研究对象,采用2 x3双因子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O、500、2000 mg/kg抗坏血酸(维生素C一2一磷酸酷),每种抗坏血酸水平分别添加O%、0.3%、0.6%纯p一葡聚糖,共制成9种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C和p一葡聚糖对牙坪非特异性免疫力和抗爱德华氏菌的影响。养殖系统水温保持在18士1℃,盐度为30一犯%0,pH 7.8一8.2,溶解氧不低于6 mg/l。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和替代途径补体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以爱德华氏菌对各处理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当饲料中不添加或添加0.3%p一葡聚糖时,饲料中维生素C的添加显着增强了替代途径补体活力(ACH50)(P<0.05),而维生素C对溶菌酶、呼吸爆发活力和疾病抵抗力没有显着影响 (P>0.05)。饲料中不添加维生素C时,p一葡聚糖的添加显着增强了ACH50(P<0.05);当饲料中不添加或只添加500m叭g维生素C时,不添加p一葡聚糖实验组的呼吸爆发活力显着低于添加组(P<0 .05);血清中溶菌酶活力不受饲料中的p-葡聚糖的影响(P>0.05);当饲料中添加500 mg/kg维生素C时,添加高水平的p一葡聚糖(0.6%)显着延缓了牙娜感染爱德华氏菌后死亡时间,降低了累积死亡率 (P<0.05);而当饲料中添加Z000mg/kg维生素C时,0.6%p一葡聚糖实验组的累积死亡率明显低于不添加p一葡聚糖的实验组。 (3)以初始体重为31.9土0.59的牙虾为研究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80、300、l000m叭g铁配制成4种实验饲料,在室内循环系统中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实验,探讨饲料中的铁对牙坪非特异性免疫力和对爱德华氏菌(五口wardsiella tarda)抗病力的影响。实验期间,养殖系统水温保持在19士1℃,盐度为30一32%。,pH7.5一8.2,溶解氧不低于 6 mg/l。分别在生长实验的第2、4、6和8周进行取样。对血清中溶菌酶活力、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进行测定。在8周的生长实验结束,以爱德华氏菌进行腹腔注射,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在第免疫增强剂对牙鲜(尸aral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初探2周时饲料中添加高水平的铁(300和1000 mg/kg)显着降低了实验鱼溶菌酶活力,而在第4周时溶菌酶活力则随着饲料中铁含量的升高显着升高。第2周时,饲料中铁的缺乏显着降低了牙坪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力。而第6周时,饲料中缺铁实验组吞噬百分数?
孙莉娜[3]2016年在《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被膜状态下耐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生素的发现使很多细菌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但是,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尤其是滥用和误用,导致大量的耐药菌株出现,甚至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和超级耐药菌株。此外,无论是临床上还是养殖业,很多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更是加剧了耐药性的严重性。因此,阐明细菌生物被膜的耐药机制对解决耐药性具有重大意义。一直以来,迟钝爱德华氏菌是鱼类一种重要的致病菌,该菌生物被膜的形成造成鱼类慢性感染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导致其非常严重的耐药性,因此应对和解决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耐药性问题已刻不容缓。因此研究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被膜状态下的耐药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利用蛋白质组学与基因组学相关研究技术,分析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 ATCC15947)生物被膜状态下适应性耐药和获得性耐药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进行,并且比较抗生素敏感株和土霉素传代耐药菌株的全基因组特征,探讨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被膜下的耐药相关蛋白与基因。本研究首先采用iTRAQ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生物被膜状态下迟钝爱德华氏菌土霉素耐药菌株(获得性耐药)和抗生素敏感菌株(对照)在土霉素胁迫下(适应性耐药)蛋白质组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被膜状态下,适应性耐药共有281个蛋白发生差异表达,其中有193个下调表达,88个上调表达;获得性耐药中,共有70个蛋白变化,包括20个下调表达和50个上调表达。随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适应性耐药中多个外膜蛋白(OppA、 MalE、GlnH等)的表达下调,核糖体相关蛋白的表达上调,而与糖酵解途径、戊糖磷酸途径和TCA循环等产能代谢途径相关蛋白表达下调;在获得性耐药中,多个ATP依赖型转运蛋白(NikA、OppA、MalE等)的表达发生下降,RNA聚合酶相关蛋白表达上升。KEGG分析发现,细菌趋化作用减弱,RNA聚合酶活性增加,进而使翻译途径增强。本研究中利用q-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对差异蛋白中的部分差异蛋白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发现,核糖体、代谢途径相关酶以及ABC转运等相关基因相应的mRNA水平上的变化基本与蛋白质水平上一致;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PflB和PspB蛋白在生物被膜耐药中确实发生了变化,可能是生物被膜耐药相关蛋白。此外,由于在两种耐药行为中,细菌能量代谢途径都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对产能关键途径TCA循环中的两种重要酶进行了活性测定。测定结果显示,生物被膜耐药过程中琥珀酸脱氢酶(S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a-KGDH)的活性的确都明显下降,提示细菌可能通过下调胞内的能量代谢介导生物被膜耐药。此外,为了研究基因突变对细菌耐药的影响,本论文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对土霉素耐药菌株和敏感菌株的基因组进行了重测序。分析比较结果表明,38个已知的基因,如pgm、ppsA、gplK、tolC等发生了突变,这些基因的位点突变可能参与了细菌耐药的过程。此外,还有8个蛋白在获得性耐药中表达水平发生变化,同时基因上也发生了突变(fliC, parB, accA等),提示这些基因的突变与获得性耐药可能有一定关系。综述所述,生物被膜状态下,迟钝爱德华氏菌可能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细菌产生耐药:(1)一些外膜蛋白(OppA、MalE、GlnH等)的下调表达,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2)降低TCA循环等能量代谢途径;(3)增强翻译途径;(4)下调细菌的趋化作用:(5)一些酶和外膜蛋白相关基因的突变。这些耐药机制的发现,为解决生物被膜的耐药性提供新思路和有效候选靶标位点,对生物被膜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张英平[4]2014年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迟钝爱德华氏菌和耐高温家系筛选》文中指出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冷温性、底栖型海水鱼类,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重要海水养殖经济鱼类。1992年以来,牙鲆人工养殖业发展迅速,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大规模开展了牙鲆工厂化、网箱和池塘养殖,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养殖区域也由北方扩张到南方的浙江、福建、广西等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长期的近亲交配和高密度养殖导致牙鲆种质退化,生长变慢,抗病力下降,导致病害频发,产量下降,给牙鲆养殖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传统的鱼病治疗方法主要靠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不仅会产生药物残留、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而且对消费者的健康也存在潜在的影响。因此,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抗病力提高的牙鲆新品种迫在眉睫,成为国家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温度对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摄食、代谢、存活以及分布等生命过程有着直接的影响。长期的进化使鱼类都有了自己的适宜温度范围,在这一温度范围内,鱼类的生长达到最佳状态。许多研究都表明,鱼类的生长与温度具有显着的相关性。有研究表明,牙鲆在水温23℃以上摄食减少,在水温达33℃时,有的成鱼只能短暂存活,南方省份的沿海水温较北方高,即使在北方,工厂化养殖在夏季水温也会达到25℃以上,需要用深井海水降低温度,这无疑增加了养殖成本。因此,研究高温对牙鲆的耐受限度及其分子机理,培育耐高温品系以及品种,不仅可以降低养殖成本,也对探索南北接力养殖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了筛选出抗迟钝爱德华氏菌和耐高温的牙鲆家系,本文以近几年我们选育出的牙鲆抗病和快速生长家系以及从韩国引进的选育群体为亲本建立的2013年牙鲆家系56个,并对其中32个家系进行了迟钝爱德华氏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了迟钝爱德华氏菌对牙鲆家系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3.69×105CFU/mL后,从每个家系中随机抽取75尾,按照0.2mL/10g体重腹腔注射半致死浓度的菌液,并设置1次重复。人工感染时水温控制在(19±1)℃。从32个家系中共选取4800尾5月龄牙鲆幼鱼进行感染,16天实验结束后统计各家系存活率为8.2~66.1%,平均存活率为31.2%。不同家系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筛选出6个存活率高于45%的抗病家系,发现2007年筛选出的抗鳗弧菌病家系F0768的后代家系在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后的存活率普遍很高,表现出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能力。本研究为选育抗鳗弧菌和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的牙鲆优良品系奠定了基础,对牙鲆抗细菌病的分子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从2012年建立的15月龄的牙鲆家系中抽取21个牙鲆家系用于耐高温实验,每个家系随机抽取牙鲆各18尾,暂养3天待实验鱼状态稳定后开始实验。按照1.5℃/d的升温速度升温,达到温度后保持温度恒定。每2h观察一次,记录每个家系实验鱼的体色变化、活动力大小、摄食强弱和死亡时间等信息,及时捞出死鱼,测量其全长(从吻端到尾鳍末端)、体重,并剪取鳍条保存,90h后实验结束,记录每个家系的存活数目,测量存活鱼的全长和体重。在32℃的高温胁迫下,21个家系的存活率在0~47.1%之间,平均存活率19.3%,其中,F1244、F1247、 F1210、F1242、 F1244和F1259这5个家系存活率大于35%,明显高于其他组,将其定义为耐高温家系,而F1255、 F1225和F1230这叁个家系则全部死亡,死亡率达到了100%,将存活率小于10%的家系定义为热敏感家系。耐高温家系平均存活率为43.2%,而热敏感家系只有0.041%,两者差异极显着(P<0.01)。本次实验筛选到了5个耐高温家系,发现F0719的后代家系耐高温性能良好,与本实验室培育的牙鲆生长快速新品种“鲆优1号”F09121和F09125杂交后代耐高温性能表现优良,对牙鲆耐高温品系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王鑫[5]2011年在《迟钝爱德华氏菌双组份系统EsrA-EsrB和QseB-QseC的毒力调控机制》文中认为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一种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致病菌,能造成多种淡、海水鱼类的系统性出血败血症。E. tarda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是爱德华氏菌属中唯一感染人类的成员。在感染过程中,E. tarda能以胞内寄生模式定植于宿主重要器官,造成宿主表皮溃烂、脓肿、肠道组织腐败,最终爆发形成爱德华氏菌病。目前,世界各地都有鱼类感染E. tarda的病例报道,造成水产养殖业的严重经济损失。本实验室最新公布的E. tarda基因组测序信息揭示了该病原菌广泛宿主适应,侵染及毒力等方面的遗传学基础。本课题基于对E. tarda毒性分离株EIB202在动物、细胞模型中致病力的综合分析,初步筛选获得与细菌双组分系统和分泌系统相关的减毒疫苗候选靶位。在此基础上,鉴定了EIB202毒性因子T6SS、TTSS和溶血素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双组分系统EsrA-EsrB介导的外界环境条件对细菌T6SS和溶血素的调控机制,探索了新型跨界群体感应系统QseB-QseC对E. tarda菌体表面结构介导的广宿主适应性及体内生存的调控作用,初步总结绘制了E. tarda的毒性调控网络。本研究首先研究了E. tarda EIB202的致病特性发现实验室条件下E. tarda EIB202对斑马鱼、牙鲆的半致死剂量相近,而且受感染宿主发病特征典型。细胞模型考察发现,E. tarda EIB202具有显着的上皮细胞感染能力,能通过内化作用进入宿主细胞,其内化比率较E. coli高22倍。此外,E. tarda EIB202还能利用Ⅲ型和Ⅵ型分泌系统对抗macrophage J774a的天然杀伤作用,在胞内维持稳定增殖,其胞内增殖率较E. coli高9倍,揭示EIB202造成动物感染和细胞损伤的致病特征,初步证明由分泌系统以及双组分系统组成的毒力调控网络在E. tarda致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对E. tarda EIB202毒力特征的初步认识以及其全基因组信息,本研究选择10个涉及毒力、代谢、调控、分泌系统、压力应激、群体感应等相关的靶位基因,利用无标记框内缺失技术构建获得缺失突变菌株AaroC、AesrB、AtorR、AkatB、WED、AmgtB、AethA、AsodC、AclpB和AedwR。经累积致死率和初步免疫保护评估发现,具有典型营养缺陷型特征的AaroC菌株减毒效果明显,并能激起斑马鱼免疫反应,达到68%的免疫保护效果。此外,AesrB和WED菌株也具有良好的减毒效果,在斑马鱼免疫中达到80%和81%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考察了E. tarda毒力元件的生理功能并建立其毒力相关调控网络。Ⅵ型分泌系统是细菌中分布较广、毒力特征明显的重要分泌组件。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分离菌株中的E. tarda VI型分泌系统特有元件EvpP的分布,发现鳗源Aeromonas hydrophila 0865携带有与E. tarda的evpP基因相似度很高的编码序列,暗示evpP基因甚至Ⅵ型分泌系统可能通过水平转移在不同菌株间传递。此外,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evpP启动子活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双组分系统EsrA-EsrB能激活EvpP及T6SS元件表达,而Fur蛋白介导的铁离子调控则抑制了EvpP及T6SS元件的表达。基于动物和细胞模型,进一步考察了EvpP元件在E. tarda宿主感染中的作用,发现evpP基因缺失菌株丧失体内特别是免疫器官内的寄生增殖能力,而且显着削弱了内化进入EPC细胞的能力,证明EvpP在E. tarda的宿主感染机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受到双组分系统EsrA-EsrB和Fur蛋白的调控。双组分系统是细菌响应环境应激并控制基因表达的信号转导系统,在细菌致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阻断E. tarda双组分系统EsrA-EsrB效应元件EsrB,产生了良好的减毒效果,却增强了菌株对宿主和细胞的侵染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组分的细胞毒性发现培养上清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经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AesrB菌株增强表达了一个分子量为147 kDa的组分。MALDI-TOF鉴定该组分为溶血素前体蛋白EthA,说明E. tarda溶血素的表达受到双组分系统EsrA-EsrB的调控。随后发现E. tarda AesrB菌株的溶血活性及溶血素表达呈现典型的温度诱导性。基于全基因组测序信息及EMSA鉴定,本研究确证核酸结合蛋白Hha能通过直接结合到溶血素前体ethA启动子上游,响应胞外环境应激调控基因表达。最新鉴定的细菌跨界群体感应系统能响应宿主激素信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并显着影响细菌的感染致病力。作为具有广泛宿主适应性的兼性胞内寄生菌,E. tarda进化出多种菌体表面结构(鞭毛、纤毛和分泌系统)以实现宿主感染。本研究鉴定了E.tarda中跨界群体感应系统QseB-QseC系统,通过同源重组将qseB和qseC进行的框内缺失,发现E. tarda QseB-QseC系统调控了鞭毛介导的运动能力、纤毛介导的甘露糖抑制型血细胞凝集能力及Ⅲ型分泌系统介导的胞内寄生能力。进一步分析发现,肾上腺素信号能通过QseB-QseC系统影响鞭毛介导的运动性及TTSS元件介导的胞内寄生能力。此外,本研究也首次利用分子进化模型对E. tarda中新型跨界群体感应系统QseB-QseC进行了进化分析,发现受体元件QseC的进化显然受到环境压力选择的影响,暗示了E. tarda广泛宿主适应能力是在宿主及环境压力中选择进化的结果。
郑浚源, 许黎黎, 王启要, 肖婧凡[6]2011年在《鱼类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中多药抗性质粒pEIB202的消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考察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EIB202中大质粒pEIB202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将质粒pEIB202消除,为开发抗迟钝爱德华氏菌病的安全减毒的活疫苗打下良好基础。[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技术以sacB为反向筛选标记消除质粒。[结果]对质粒pEIB202进行序列分析,发现该质粒编码多种抗性基因及部分VI型分泌系统(T4SS)组分,暗示该质粒可能与E.tarda的多重耐药性及致病力相关;质粒消除菌株EIB202Δp丧失氯霉素及四环素抗性,在生长、毒力、胞外蛋白分泌等方面与野生株无显着差异。[结论]PEIB202质粒是造成EIB202多重耐药性的主要原因,在其致病过程中可能并不起直接作用。
郑雁[7]2011年在《在减毒鳗弧菌中采用多种方法表达迟钝爱德华氏菌抗原GAPDH以及多价疫苗的构建和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多价减毒活疫苗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了水产养殖业中。本课题以实验室前期成功开发的鳗弧菌减毒活疫苗MVAV6203为载体,以迟钝爱德华氏菌保护性抗原蛋白GAPDH为靶标蛋白,通过比较高拷贝质粒与中低拷贝质粒介导抗原表达方式,胞内表达抗原与表面展示表达抗原方式,体内诱导启动子与组成型启动子表达抗原方式,在斑马鱼系统中进行了不同抗原表达策略下的免疫保护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由低拷贝质粒介导,组成型启动子启动表达,冰核蛋白介导抗原表面展示的情况下,鳗弧菌多价疫苗候选株MVAV6203 (patLNG40)对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表现出了最佳的免疫保护效果。本研究进一步对获得的鳗弧菌多价疫苗候选株在大菱鲆中进行了免疫/攻毒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疫苗株注射免疫大菱鲆30天后,能针对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注射攻毒产生超过70%的免疫保护力,具有较好的产品开发潜力。
费超[8]2012年在《斑马鱼为动物模型对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株和减毒株感染应答的转录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能引起很多种经济鱼种的感染及发病,每年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实验室先前的研究中,对于鳗弧菌野生株MVM425及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株EIB202的毒力及致病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成功构建了两个减毒株,分别为MVAV6203和WED,两个减毒株对于免疫大菱鲆都有很高的免疫保护力。但目前为止,对于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感染机制及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机制都还不是非常了解。为了了解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应答机制及阐释减毒株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产生机理,本课题选择斑马鱼这一新型脊椎动物,建立了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斑马鱼的动物模型。利用该动物模型,首先考察了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株及减毒株注射斑马鱼后,一周内免疫应答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其中Toll样受体(TLR)家族中TLR2和TLR4在4种菌株感染过程中,在前2天内都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下调表达,而在第3天后,各组中都表现出一个明显的上调表达,但是野生株组的上调表达幅度明显要小,说明野生株感染过程中以某种机制降低宿主的TLR2和TLR4表达从而帮助及利于感染和寄生;而TLR5在4种菌株感染过程中基本表现出一个明显的上调表达,但EIB202组中在感染12h后表达明显下调,说明TLR5可能是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过程中抑制宿主对其识别的一个重要的潜在靶点。热休克蛋白(HSP)中,MHCⅠ抗原处理及递呈途径中的Hyoul和Grp94在4种菌株感染过程中,感染后12小时开始有所上调,但MVM425组表现为一个明显的下调表达,而该种情况没有在EIB202组中观察到,暗示了胞外寄生的鳗弧菌感染机制中存在对于MHC Ⅰ途径相关的HSP蛋白的一个早期抑制。MHC I和Ⅱ因子在4种菌株感染过程中,都在感染第3天后有一个非常显着的上调表达,其中MVAV6203引起的MHC I和MHC II分子表达上调最为明显,说明其能很好地激发两种抗原递呈途径。但EIB202组中MHC II分子在感染第3天后上调表达的幅度非常小,说明EIB202可能抑制了宿主的MHC II型途径,使宿主无法产生有效的获得性免疫从而对其感染进行清除。其次,对注射免疫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减毒株的斑马鱼考察了4周内上述免疫因子的表达变化,发现TLR2、4和5表达均处于平稳状态,并没有很大变化。MHC I抗原递呈途径中,在21和28天时MHC Ⅰ分子在两个组中都有较高的表达,暗示了两种减毒株都能较好地引起MHCⅠ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而MHC Ⅱ抗原递呈途径中,在21天时热休克蛋白及MHCⅡ分子在MVAV6203组中有明显的上调表达,而WED组有较为明显的下调表达,说明MVAV6203能引起更好的MHC Ⅱ介导的获得性免疫应答。最后,模拟自然环境下对鱼体免疫刺激,以鳗弧菌减毒株MVAV6203浸泡免疫斑马鱼,考察4周内上述免疫因子的表达变化。发现TLR并不如注射感染实验中在前期受到明显下调,而是1-2天内有一个小幅的上调表达,而MHC途径的表达变化也相对缓和,在第3、7和14天有小幅上调。说明MVAV6203浸泡免疫与注射免疫相比,免疫激发相对缓慢,其从TLR表达变化差异看,浸泡免疫的进入途径和激发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可能均和注射免疫有较大差异。综上所述,对鳗弧菌和迟钝爱德华氏野生株感染研究发现,这两个病原菌在进入鱼体后感染激发过程有显着差异,而以这两个野生株为出发开发的减毒活疫苗免疫斑马鱼时,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差异也非常明显着,这为未来针对两病原开发联合疫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朱凝瑜, 曹飞飞, 郑晓叶, 郑天伦[9]2018年在《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分析》文中认为目前,细菌性疾病是中华鳖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实验采用常规方法从呈白底板症状的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肝脏、脾脏、肾脏、胃积液等中分离纯化病原菌,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通过回归感染实验判断分离菌株致病性,并以纸片扩散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自病鳖中分离可得到一种优势菌落,其表面湿润光滑、微隆起、半透明,呈灰黄色;基于VITEK 2的64个生化反应的分析提示,分离菌理化特性与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基本一致;16S rRNA序列分析显示,其与迟缓爱德华氏菌同源性达98%以上。腹腔注射回归感染实验引起稚鳖死亡,且细菌分离能再次得到相同分离株,表明分离到的迟缓爱德华氏菌具有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头孢哌酮、氨曲南等5种抗生素较为敏感。本研究可为中华鳖病害的正确诊断和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孙何军, 陈松林, 郑卫卫, 马佳璐, 王文文[10]2015年在《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牙鲆家系的筛选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养殖病害日益严重,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牙鲆养殖中的主要致病菌,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培育出对该病抵抗能力强的牙鲆新品种,2014年4–6月间,利用我们长期以来建立和筛选出来的牙鲆抗病群体和家系的亲鱼,通过杂交,自交,雌核发育建立47个家系,9–10月间,对其中39个家系进行感染实验,先用少量鱼进行预实验摸索出半致死浓度,然后再进行正式感染实验,感染数量为每个家系80尾。各家系的存活率范围为1.19%~51.19%,最终平均存活率为20.29%,认为存活率高于30%的7个家系为抗病力强家系,存活率在20.29%~30%的9个家系为抗病力一般家系,平均存活率以下的23个家系为抗病力弱家系。1406#家系抗病力最强,它为1005#家系的自交后代,而其他抗病力强家系也大多是1005#、09104#、0915#的后代。而09104#为0768#的后代,并且0768#抗鳗弧菌病能力强。1005#为韩国群体自交后代,0915#为韩国群体和日本群体杂交后代。这些抗病力强的牙鲆可以作为新品系进行推广养殖,可望减少牙鲆腹水病发生。
参考文献:
[1]. 环境因子对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致病力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力的影响初探[D]. 郑大海.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2]. 免疫增强剂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影响[D]. 王正丽. 中国海洋大学. 2004
[3]. 迟钝爱德华氏菌生物被膜状态下耐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研究[D]. 孙莉娜. 福建农林大学. 2016
[4].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迟钝爱德华氏菌和耐高温家系筛选[D]. 张英平. 上海海洋大学. 2014
[5]. 迟钝爱德华氏菌双组份系统EsrA-EsrB和QseB-QseC的毒力调控机制[D]. 王鑫.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6]. 鱼类致病性迟钝爱德华氏菌中多药抗性质粒pEIB202的消除[J]. 郑浚源, 许黎黎, 王启要, 肖婧凡.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7]. 在减毒鳗弧菌中采用多种方法表达迟钝爱德华氏菌抗原GAPDH以及多价疫苗的构建和评价[D]. 郑雁.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8]. 斑马鱼为动物模型对鳗弧菌、迟钝爱德华氏菌野生株和减毒株感染应答的转录分析[D]. 费超. 华东理工大学. 2012
[9]. 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的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分析[J]. 朱凝瑜, 曹飞飞, 郑晓叶, 郑天伦.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
[10]. 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牙鲆家系的筛选与分析[J]. 孙何军, 陈松林, 郑卫卫, 马佳璐, 王文文. 中国水产科学.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