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急诊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冠脉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冠脉事件;急诊冠脉介入;急性心肌梗死
【中图分类号】R54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084-02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机体冠状动脉出现持续性、急性缺氧、缺血而导致的心肌坏死,患者常会并发休克、心律失常等多种并发症状,严重的情况下还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因此,需要医务人员重视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1]。本文把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当作此次的探究对象,简析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对患者冠脉的事件发生率影响情况,详解如下:
1.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的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份到2016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常规组和介入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其中,常规组中有26例患者是男性患者,有15例患者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的跨度在39~78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是(54 ±2.83)岁。介入组中有25例患者是男性患者,有16例患者是女性患者;患者年龄的跨度在38~7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是(56 ±2.19)岁。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经过对比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接着进行下文的比较。
1.2 治疗的方式
介入组患者采取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口服300毫克氯吡格雷、口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同时静脉注射对应药物。对于低血压患者,静脉滴注多巴胺;对于伴有窦性心动迟缓、下壁梗死的患者,进行起搏电极[1],并行心脏临起搏器植入术。选择患者股动脉、经桡等途径行冠脉造影术,找准罪犯血管,再行急诊PCI。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操作人员只需要处理梗死的血管与组织,依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将金属裸支架置入,通常以血管直径为选择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术后,给患者口服100毫克阿司匹林,一天一次;口服75毫克氯吡格雷,一天一次,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变化情况,给予对应的β受体阻滞剂、ACEI类、他汀类等多种药物[2]。
常规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方式进行治疗,除没有给予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外,其他常规治疗方式与介入组相同。
1.3 观察的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冠脉事件出现情况,包括心绞痛、住院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对患者冠脉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如实记录。
1.4 统计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本文试验所得数据统计时,所用统计软件为SPSS20.0,同时深入分析相关数据,通过平均数±的标准差(x-±s) 来表示计量资料,应用百分率%来表示计数资料,整个比较过程分别应用t、χ2进行检验,如果数据比较以后,差异比较显著,证明有统计的意义,用P<0.05来表示。
2.结果
经治疗后,介入组有1例患者出现心绞痛,住院期间没有患者出现死亡,1例患者再次出现心力衰竭,没有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为4.88%。常规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心绞痛,住院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3例患者再次出现心力衰竭,2患者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为21.95%。介入组患者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3.讨论
当前,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急症,患者大多伴有休克等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抢救,会有可能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2-3]。通过运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能够快速恢复前向血流,重建患者机体血管,进而防止出现心血管等问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运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方式,能够降低死亡率[4]。同时,根据相关实践结果可知,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限[5]。本次研究中显示,经治疗后,介入组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为4.88%,常规组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为21.95%,介入组患者总冠脉的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明显比常规组低,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行急诊冠脉的介入治疗后,可以降低患者冠脉事件的发生率,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大一,王智昊.替格瑞洛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6(10):2638-2641.
[2]丁嘉宝,潘杰锋,周佳子.直接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现象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04-205.
[3]武国东,刘永生,林光柱.血栓抽吸术合并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1(17):4805-4807.
[4]黄东,钱菊英,葛雷.经不同途径冠脉内应用异搏定对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术中无复流现象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3):279-281.
[5]彭庚,谢文燕,刘东亮.急诊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术中冠脉内小剂量给药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7(15):6-7,8.
论文作者:胡恒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常规论文; 介入治疗论文; 事件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