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课例撰写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例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例是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含义多重的术语。有关课例的定义可谓五花八门,难成共识。有人认为教学课例即教例,课例等同于教学实录或课堂实录;也有人认为课例就是教学设计;还有人认为课例就是教学反思。笔者认为,教学课例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反思,是教师研究运行的基本过程,涉及到教师研究的基本环节,现在就要寻求一个特定的、精确的课例定义和用法,并为大家所认可,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重要的在于使大家认识到,每一种课例的定义和用法,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教学研究的典例和某种信念。下面对代表性的并能反映新课改的课例定义加以介绍。
一、教学设计总体思路+教学过程+专题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在介绍教学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详尽场景加以叙述,再现课堂教学全过程,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且就教学中发现的某一问题进行专门思考和讨论。
例1:课题“地质灾害及其防御”
【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科学探究将成为教学的核心。如何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学习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具备捕捉信息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应能够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材料,并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认知事物,亲自探索,得出结论或规律。那么,教师怎样以开放的视野和灵活的思维,捕捉到需要的信息,以推进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呢?《地质灾害及其防御》的教学就是力图做到这一点的。
【教学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收集了近几年来世界和我国的有关地震、火山喷发的案例——材料呈现:①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②2005年3月28日23时9分印尼的尼亚斯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强烈地震。不久……这些地震均发生在靠近两大板块界线的地方。③2005年10月我国……。④2003年5月11日贵州三穗县发生山体滑坡……2003年7月11日四川丹巴县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2004年10月浙江宁波海塘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学生静静地读书)
师: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其蕴含的地理信息:①有关地理概念、术语并思考其含义。②危害。③我国发生频率高的原因。
生:地震、震级、大地震、破坏地震、滑坡、泥石流……
师:能很快地提取出其蕴含的信息,我真佩服你们。(教师画图讲准概念含义、利用录像帮助教学)你们能否根据已知道的信息,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或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生: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夜间?
生:为什么地震多发生在年末岁初?
生: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地震?
(教师将问题整理并展示)
师:看来你们真的是提问题的能手,你们也真的知道很多,有的问题我也一下答不上来。不过同学们分小组,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至三个问题研究,我尽可能提供知识支持。(学生开始活动)
生:学生成果整合展示……
师: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地震和泥石流的分布”图,观察两者关系?并分析出现此规律的原因?(学生活动)
生: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教师画图说明)
师:(拓展)结合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综合评价我国的地质灾害形势。并探讨唐山大地震和印尼海啸等惨痛教训,对比美国“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零伤亡,引发出“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课堂教学看成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预设时用了板块式的弹性方案。第一块:你能从上述材料中提取哪些蕴含的地理信息;第二块:你还有自己感兴趣的或自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主要指导重、难点的学习;第三块:试着探究、拓展和创新。并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需求,大胆地重组教材,允许与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的发生。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因为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对文本进行重组、整合,对教学进行及时调整,整个教学进程可能不算完美,但生机勃勃、鲜活多彩。特别在“捕捉教学信息”方面,颇有收获。如地震多发生在年末岁初、地震多发生在夜间等……这些生成信息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学生的种种生成因素都是课堂教学中的动态资源,如果引导学生逐个品味,势必影响这节课预期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这就需要教师通过比较、判断、鉴别,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资源。因为预设第一块主要是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强调学生从自己的视角、依靠自己思维创造获取知识,力求使其从中领悟学习方法,并引用事例引发学生产生强烈感情共鸣。一般来说,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精心预设”看作是课程实施的一个起点,一定会水到渠成地生成一些有用的资源。
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教师没有详尽地介绍教学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内容的组织等,而是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思考了这种理念转变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师摆脱重复机械的教学行为,为课堂教学行为的改变提供了方向。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情景,课例做了详细的介绍,让没有到现场听课的读者也能有真切的感受,明确了课堂上发生了什么,教师是如何处理课堂上的一系列事件的。所有这些描述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活动提供了素材和保障。由于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仅仅是从教学出发点的角度谈了一些整体性、概括性的想法,没有细致分析教学的具体步骤,因而在教学反思中,教师一方面对教学设计环节作总体说明,另一方面将具体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进程的差距作为反思对象,分析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捕捉利用随机出现的信息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的。这种反思是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口的,可以称得上是“小题大做”,但也正是这种“小题大做”,彰显了反思的质量,提高了反思水平,使反思带有更强的“研究”意味。
二、教学设计说明+提炼后的教学场景+总体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首先对教学设计作简要说明,然后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实际素材进行加工,呈现出教学的总体进程,最后再对教学作总体性的反思。
例2:“文化景观与环境”
【教学设计说明】
针对本节教材的抽象性和实际应用性、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和现实困难性,本节课的教学思路为:通过分析南方和北方两类典型景观案例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知识应用化。将教材知识以案例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启发、引发学生分析讨论,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既调动学习积极性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正确理解文化景观的特点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实录】
师:(导入)幻灯片——武汉龙王庙位置和景观图,它为什么建在汉江入长江口处?
生:二江汇合处洪峰大。
师: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提供案例、合作探究)幻灯片“我国地形图、温度带分布图、干湿地区分布图”,“湘西吊脚楼”、“傣家竹楼”、“陕北窑洞”、“北京四合院”。
师:我国南北水热状况差异在民居景观形态和功能上有何表现?
生:(探究活动)自然环境的物质文化景观影响大、特别影响其形态、功能。
幻灯片“虫神庙与蝗灾区文化景观分布图”,河北多蝗灾,为什么虫神庙不多?(学生回答:治蝗、灭蝗技术水平相对高)
师:文化景观指示自然环境有局限性。边讲边画出大坝建设模式图,探讨:建坝对水环境有什么改造作用?建成后,影响大坝发挥其防洪抗旱功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生:观察“都江堰和三门峡景观示意图”,探究防止泥沙淤积并比较两者利弊。
师: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如果顺应自然规律,则利大于弊;否则弊大于利。
师:(举例交流,迁移巩固)我们当地民居住宅与水热状况有何关系?无为城镇或附近有哪些能反映该地环境的人文景观?它们反映的是什么样的人文社会环境?(学生自由举例)……
【教学反思】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是一天、两天能形成的,而是通过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在这节课中,第一步是情境导入,通过展示龙王庙景观图,学生被这些生动的图形所吸引,使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快得到提高。第二步是让学生探究龙王庙位置,分析得出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思维得到解放,表现出主动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改变了长期以来教学的被动状况,凸现了主体意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用自己探索得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对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复杂的知识应用化。第三步是让学生举例交流,过渡到学生现实生活。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创新应变能力得到培养。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事象和学过的知识,加上自己的想象提出了一个个事例。既对新知识进行了运用,又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这将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上述课例的教学设计仍然没有涉及具体内容,只是概略地说明了这节课教学的总体要求。介绍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意图。它没有像第一个案例那样分析教学应该秉承的理念,而是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具体的内容和要求上。作者对教学实际场景作了提炼和加工,把教学实际中积累的素材经过分析后,分解为三个不同的教学步骤,并用这些步骤来统辖相关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使教学摆脱了零散的甚至是杂乱的信息场景,呈现出一定的脉络和线索。作者的反思也是依据教学的诸环节进行的,思考的是每一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行为以及教师所作出的相应的指导,是通过教学进程的重新梳理来探讨教学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
三、教学思路+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这种形式与前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在教学实录中撷取一些代表性的片断,在呈现这些片断的基础上,着重对其中蕴含的问题进行反思。它既不同于第一种形式原汁原味地再现教学整个过程和场景,也不同于第二种形式将实录素材作剔弊理纷的处理,而是择其要点展开分析。
例3:“锋面气旋”教学片断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简单的天气预报知识。为此,本节课设计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采用启发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学习过程、重能力培养,以展示思维过程、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课程的三维教育功能。
【教学片断】
出示信息:“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两个大气活动中心)
师:看了上述分布图。你想说点什么?(引发学生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迁移所学知识,研究学生观察后能生成什么。)
生1:图中有两个低压和两个气旋。
师:噢,你们在图中画出低压槽,本在每条槽线两侧分别画出两点风向,同时描述风向。
生2:偏北风与偏南风。
生3:东南风和西北风。
师:偏北风与偏南风两者谁冷些、谁较暖些?
生4:偏北风较冷、偏南风较暖。
师:冷暖空气相遇即可形成锋面,图中两条槽线处分别形成什么类型锋面?并画出锋面符号。
生5:左侧槽线处形成冷锋,右侧槽线处形成暖锋。
师: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生6:北半球气旋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左侧槽线处偏北风移向偏南风,冷空气强,故形成冷锋,另一槽线处情况相反。
师:谁上黑板来用符号将其画出来?
生7:我画……。
师:很好,值得表扬。
师:刚才大家推导出锋面气旋的形成过程,现在再来结合已学知识归纳出锋面气旋控制下的天气怎样,并总结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生8:锋面气旋与气旋天气一样吗?
生9:南半球锋面气旋与北半球一样吗?
生10:锋面气旋移动方向如何?……
【教学反思】
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以互动为基础,探究过程和结果中的反映就是生成。我们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组合信息,去发现和创造出相关的知识和规律,而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应主动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建构、自我生成。在本节课中,课堂互动实际上不是非常有效,生成信息也并非一帆风顺,教师牵引较多,无效生成的信息还是很多,而这些在本案例中都没有全部反映。对我来说,怎样系统地判断或提取即时生成的信息,对45分钟的课堂教学来说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值得我和同行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积累、反思、总结和交流。
上述课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既不详尽地叙述教学的全过程,也不对教学复杂场景进行提炼,而是选择其中的一些片断进行展示,在汇总教学片断各方面信息的基础上,就其中蕴含的问题分析自己的感受和启示。这种形式大大缩短了课例的篇幅,内容集中,反思的针对性也较强,能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上。
四、结语
以上三种课例,都是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几种不同的研究方式来透视课堂、探寻教学的。在这些课例中,有教学反思,有教学事件的描述,甚至有时会有像案例那样对特定问题的把握,是将多个不同研究方式的目光聚焦在某一节课上。在运用教学课例进行研究时,一要注意选择的课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确实给自己带来一些新的思考,能从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二要注意较为详尽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方案,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三要注意运用录音、录像、委托他人现场记录等多种不同手段全面收集课堂上的各种信息,只有充分地占有这些信息,才能为自己的提炼概括、选择教学片断等打下基础;四要注意对照教学设计意图反思课堂上的实际行为,分析教学实际进程与教学设计的差距,把课堂上存在的某个问题或某些问题作为深入思考的对象,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