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

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

郑伯红[1]2003年在《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城市是对世界经济具有控制能力并支配全球战略资源配置的中心城市,是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要地,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世界城市目前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及中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建设取得相当成就后,更为关注城市发展与建设,使得该项研究不仅成为学者关注的中心,也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热衷研究的主题。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调查了多家生产性服务公司在全球多个城市的服务网点分布,从中选取资料比较系统和完备的45家全球服务公司和120个样本城市,对其相关要素建立了数据库,通过对全球服务公司在样本城市分布的统计计算和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世界城市网络化发展模式及其等级结构。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理论基础、理论构架和实证研究叁大部分共计8章,各章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第1章世界城市理论综述。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世界城市的基本理论,并对代表性学者的观点加以述评,进一步明确了世界城市的内涵与本质特征。 第2章世界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从经济网络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世界城市网络的基本含义及当代世界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基本格局,提出了世界城市网络形成的一般模式,即:世界城市网络是一个包含结点、流线和区域的复杂的网络系统,是一个可观察和量化分析的空间体系;职能分工及其组合与变动是标定和量测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的主要指标;高层次生产性服务公司的全球化服务网络是标定和量测世界城市网络的直接依据。 第3章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的叁维透视。主要从动力机制角度分析了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形成的理论基础,主要理论包括:新的国际劳动空间分工、国际化区域与世界城市、控制型资源与世界城市、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体系以及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等理论。 第4章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形成于流动空间。基于对流动空间形成过程的分析,论述了高层次服务业集聚、服务型信息流动与世界城市网络化的联动机制;首次将信息场理论引入流动空间和世界城市网络研究,通过对信息流动的场态分析,科学地阐释了流动空间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据此提出了世界城市服务价值和全球网络联结度等城市网络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初步总结了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城市网络化呈现出多层多极的流动空间模式。 第5章世界城市网络化的公司层面分析。主要从公司层面实测了全球服务公司网络化与世界城市网络化的互动关系。根据全球服务公司办公机构分布的数据库资料,绘制了全球服务公司分布频数图,以此验证高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世界城市网络化的关系。基于数据库相关资料,进一步统计分析主要世界城市之间的公司联结,利用Arcview生成样本城市全球网络联结度分布格局图和基于网络联结度的位序一规模分布的对数坐标图,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世界城市网络联结度的位序一规模律符合指数方程模型。 第6章一世界城市网络化的区域层面分析。主要分析世界城市网络形成与区域腹地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对样本城市服务价值的判定,初步构建了山叁个层次53个世界城市和67个一世界城市后备阵容组成的世界城市网络系统。4个中111城市—香港、台北、北京、上海列入世界城市,广州列入一世界城市后备队伍。其次,通过比较一国世界城市服务价值相对其经济规模而产生的服务价值“盈余”或“赤字”,揭示出高级服务业跨国过程与世界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内生机制;第叁,从公司腹地角度进一步论述了世界城市网络化过程中形成的叁个泛区域中心及各自腹地结构,初步验证现代世界城市与国际化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最后,把跨国精英流纳入世界城市网络的研究范畴,以伦敦为精英人刁‘源,分析井总结出跨国公司精英人才区际流动存在着同位势城市流动倾向等基本规律,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世界城市网络化的本质是控制型资源的流通。 第7章世界城市网络联结的空间差异。主要从全球网络层面分析了世界城市网络化的空间模式。以世界城市的服务价值与全球网络联结度为基本标尺,对世界城市网络连接状况进行测定,根据网络联结差异,分析得出多种不同的网络连接模式,包括国际金融连接、支配一统帅型连接、通道型连接等,并用Mapinfo绘制了多幅联结模式图,清晰地展示了世界城市网络化的空间差异,证实了世界城市网络化多层多极的流动空间模式。最后,综合分析不同联结模式中城市的等级结构,界定了当代世界城市网络化进程中最具活力的30个城市。 第8章基本结论与启示。作为结语,本章在总结世界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正面临着如何实现城市网络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抉择。基于中国城市网络现状、对外联系的网络格局和世界城市网络中中国接口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的连通性分析,提出了加速中国城市国际化的战略设想。 文中附录列出作者先后访问的主要公司和城市网站100余个,收集整理全球服务公司在主要世界城市的分布数据数千个,概要展

董欣[2]2011年在《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空间网络化是城市及区域空间演化的必然趋势,网络化的空间结构及城乡组织形态能够最大程度的提升大、中、小各级城乡聚落的协同功能,促使其整体效能最大化;能够对信息化、生态化的当代空间发展目标做出及时而准确的响应;还能够更好的发挥城镇群体的自组织与它组织机能。本文从对网络的基本认知入手,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空间网络化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城市及区域两个空间层次上,以多学科研究的视角,运用融贯研究的方法,对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与探讨。空间理论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经典城市空间模式及地域演进理论中网络化思想脉络的回顾,通过对新区域主义、新城市主义及后现代空间网络观的全面梳理,以系统理论作为空间网络化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架构了以网络流组织、网络地域要素组织、网络内容要素组织为核心内容的空间网络化基础理论体系。空间分析方法层面上,在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心地空间体系及发展模式反思的基础上,通过空间网络联系机能分析、空间网络协调机能分析、空间网络要素机能分析、空间网络演化机能分析及对空间网络化综合指标的系统评价,结合历史过程考察、比较研究及案例分析,验证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了区域城镇空间网络分析的完整框架。空间组织对策层面上,以关中城市群为依托,借助“边缘区”、“亚中心极化”等理论视角,从“点”、“轴线”、“圈层”、“域面”等空间要素入手,结合信息、生态、生产要素的空间组织,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内部空间网络组织策略;以全国城镇与经济网络体系及对外开放格局演化趋势为依托,借助全球生产体系地域镶嵌等理论视角,结合全球、中国、西部、经济区周边等区域空间组织单元,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外部空间网络衔接策略;以经济区内城市边缘区、小城镇及乡村聚落为依托,借助城乡网络融合、城乡一体化等理论视角,结合“交通组织”、“流域整合”、“黄土地形地貌因循利用”、“产业集聚”等空间组织手段,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乡空间网络协同策略;’以系统观点为依托,借助产业生态网络、创新网络、绿色廊道网络、矩阵管理模式等理论视角,结合网络分工组织、网络通道组织、生态网络组织、管制网络组织等系统组织内容,提出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网络系统支撑策略。空间规划调控层面上,基于跨区域空间主体网络化的趋势,提出了包括规划目标机制转化、规划运行机制创新、规划编制体系完善的“网络时代”规划体制变革基本思路。

关溪媛[3]2015年在《基于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城市形成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在当今经济社会条件下,城市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自身高速的发展同时,与地域上相邻或相近的其它城市产生了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多个规模不等、职能各异的城市共同组成了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城市体系。每一个城市都是整体中的一员,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城市体系的协调稳定,共同推进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当维系城市体系的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内部条件也会随之变化,受其影响,城市的经济活动方式发生了相应改变,彼此之间逐渐建立起新型的相互关联,每一个城市在整体中的地位都得到重新调整,城市体系内部旧的平衡开始被打破,逐渐向新的平衡过渡,城市体系结构随之发生演变。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资源的流动和配置、科技进步使产业链条延长以及产品生产分工更加精细化,城市之间通过商品、人员、资金、生产协作等多种途径呈现出普遍的联系增强趋势,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表现出网络化联系特征。城市体系发展已然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城市之间更加平等的网络化联系逐渐取代自上而下中心地等级联系,每一个城市都是网络化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不再是决定其地位的唯一因素,中小城市也能凭借自身优势参与到区域整体的经济活动中。网络城市是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出现的新的城市体系形式,并以其高效、平等的优势成为城市体系发展的趋势。它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使区域中的城市增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展开更多的协作,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促进区域经济整体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网络城市相应的理论成果并不丰富,理论水平滞后于城市体系结构的演化进程,难以对网络城市的构建及发展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对于城镇密集区城市网络化关联的推动因素、形成机理等的研究有助于为区域城市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推动城市及区域的快速发展,为政府提供符合实际,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城市体系建设参考建议,有目标、有步骤地推进城市体系向高级阶段演进。本文采用演绎与推理研究法、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方法探索基于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城市形成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分析网络城市形成不同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关键阶段的运作机理。在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经济学、网络经济学、企业地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对网络城市体系理论进行建构后,再基于长江叁角洲上市公司空间组织网络的关系性数据对城市网络的结构及其演变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因素对于城市联系形成的作用程度,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是论文的研究概述,包括研究的背景、意义,回顾文献综述,进行相关研究的进展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总结本文的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为网络城市的理论基础。明确了网络城市的定义、特征、本质;阐释了网络城市形成的理论基础,即传统区域空间理论和现代城市体系理论,前者包括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空间演化理论和城市体系理论,后者包括网络理论及全球城市理论等。第叁章为网络城市形成的背景、现实基础与一般过程。在分析网络城市形成的背景后,结合近年来我国城市群中城市间经济关联发生变化的大量事实分析经济关联发生所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构筑的要素和条件;然后对于网络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条件、城市体系特征及演化趋势等进行阐释。第四章为网络城市的形成机理分析。在建立本文的理论分析过程框架基础上,分析使城市间关联发生改变的影响因素并讨论诸因素在网络城市形成不同阶段中起到的作用,本文将其归为两大类、叁个层面共八个因素,两大类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生产力发展、交通网络完善、通讯技术进步和国家区域政策四个方面,它们都属于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条延伸、城市政府行为和企业自身发展,其中前叁个划归于中观层面影响因素,最后一个认为是微观层面影响因素;接下来分析这些影响因素是通过何种机制对网络城市形成发挥作用,即城市间联系的生成机制、城市间联系演进的动力机制和贯穿城市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机制等;最后分析网络城市演进过程中最关键阶段,即由等级关联向网络关联转变的形成阶段的微观运行机理,从企业扩张引发的组织结构变革促成空间分布格局调整出发,先后带来企业间、城市间关联改变,进而推进区域空间结构发生演化。第五章为网络城市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为验证以上影响因素对网络城市形成的作用,本文以我国最发达的城市群—长江叁角洲城市群为例分析网络城市形成的机理。本文借鉴Peter Taylor研究世界城市网络的企业网络模型,选取长江叁角洲16市中234家上市公司在1999-2013年的总部与分支机构的地区分布信息,采用机构赋值方法得到城市间的联系值,根据15年城市间联系值的变化,借助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进行城市体系结构演变分析,发现15年中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1999-2005年和2006-2013年,第一个阶段中城市间主要表现的是等级关联,第二个阶段中城市间出现了更多的水平关联。接下来选取对应的指标将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以城市联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每一个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借助Eviews5.0软件做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后建立协整方程,得到两个变量长期稳定的相互关系,从而对于影响因素对城市联系值的作用做出解释。最后对15年和1999-2005以及2006-2013叁个时间段中每个因素对城市联系值的影响做出相应的分析。第六章为结论与政策含义部分,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分析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一、网络城市形成是多种影响因素通过相应机制共同作用的过程。经实证检验证实,内、外部影响因素在网络城市形成过程中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外部因素是基础,为内部因素的改进创造条件,通过拉动内部因素的提升和完善来促进城市间关联演变,而内部因素是主导,是使城市间关联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二者缺一不可。二、网络城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空间组织变化引发的城市间关联变化。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生产力和信息技术进步等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在其扩张过程中不断调整着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及空间布局,这种调整带来企业间联系的改变,当前企业间水平化经济联系的增强推进了城市间网络化关联,在空间组织上重塑了城市体系的结构形态。叁、在网络城市形成的不同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影响因素不同。网络城市的萌芽(初期)阶段,交通网络因素和产业链因素的影响排在前两位,城市体系以等级体系为主;在网络城市的形成(中期)阶段,通讯技术水平和企业自身发展作用力是主导因素;该阶段等级联系相对弱化,中小城市间的联系大为增强,这种关联更多体现的是平等的、网络化的关联。本文有以下两方面的创新:一、理论构建方面的创新。现有的研究缺乏针对网络城市形成过程及机理的具体研究,本文对网络城市形成过程进行了动态叁阶段的划分,即准备阶段、萌芽阶段和形成阶段,并分析了每一个阶段所需条件和城市体系特征;与此同时,本文在分析城市间关联形成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外部环境变化引起企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机构地区分布的改变出发,探讨由企业间联系形成的城市间关联变化,以及带来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作用的内在机理。二、实证研究方面的创新。以往对于网络城市的实证研究多是静态分析同时缺乏对影响因素作用力的量化测算,本文在这两方面尝试突破,利用长江叁角洲16市1999-2013年15年间城市关联强度的数据进行城市网络动态演进过程的分析,更好地体现了城市间网络关联变化的连续性;以长江叁角洲16市15年的城市间联系值为基础,采取相应指标量化影响因素,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了每一种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量化结果,体现影响因素作用力强度,便于下一步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分析。

蔡良娃[4]2006年在《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化城市的空间问题作为传统实体空间的延伸和异化,是当今城市规划与建筑学学科的不可回避的研究对象。论文借鉴哲学、美学、信息技术科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与建筑学等等多领域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力图建立信息化城市的空间观念、预测信息时代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城市空间范围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物质空间扩展到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随着城市空间信息化程度的加大,出现了城市图像媒体空间、虚拟空间等全新的空间形态。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新发展极核进一步形成了信息化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体系、城市网络体系、全球互动观念以及流动空间观念共同作用,构成了信息化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信息化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方面,出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全球城市、网络式布局的城市群与大都市带、边缘城市与城市中心的复兴等全新的城市空间现象;城市实体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城市空间的扩散与聚集并存、城市与地区边缘界限的模糊以及城市区域结构网络化的特征。信息化城市景观构成要素的多元化,反映工业时代和工业化景观的符号正在被一种电子化的反映信息时代的图解表达所取代。大量高科技材料的发展创新带来的新的景观形态。信息化城市功能分区概念的弱化,城市生产的分散、工作与生活界线的模糊,导致城市居住与工作、生产与商业、商业娱乐、文化、交通等功能的兼容化。同时虚拟信息功能植入城市中,使实体的与虚拟化的场所相互融合。建筑空间的形体生成开始由传统的“空间塑造”,发展出“空间诱导”的观念。建筑的审美体验开始注重交流、交互与大众参与;注重数字图像冲击与瞬时审美;注重沉浸式的体验与虚实反转。

刘晓芳[5]2009年在《城市群体空间网络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群区域内的网络化是城市群形成发展过程中理想的城市化模式。在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区域内,城市群内网络化组织是比较完善的,具有多种网络化模式。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深入研究了城市群体空间的网络化发展。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理论基础、理论构架和实例研究叁大部分。目前网络城市的研究主要还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在具体的城市群应用上实例很少。正当长株潭在进行不同区域层面规划建设之时,本文试图从叁个层面对其进行实例研究,首先是从圈域层面上,研究长株潭“3+5”城市群城市流区位商;其次是从区域层面上,论述城市群交通组织及长株潭产业一体化;最后从市域层面上,按照网络城市叁要素(节点、连线、边界)对先导区两型社会进行分析。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了创新尝试:①研究思路方面,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城市群网络化发展模式及其基本态势,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研究基础,提出了多层面的网络化研究方法。②实证研究方面,分别利用城市流区位商分析法,网络城市叁要素(节点、连线、边界)分析法等对长株潭圈域和市域层面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地理信息成图技术,使研究结论更加直观化和图表化。

佚名[6]2007年在《中央商务区漫谈——见证中国城市CBD建设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序本次论坛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编号:04CJL022)的资助,项目主持人郑伯红教授。本次论坛嘉宾佘果辉、唐常春、陈存友、何磊、

周鹏[7]2010年在《长白山地区公路交通变化与城镇网络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通过研究长白山地区的公路网络分布特征,及空间扩张与时间上的缩短等特征,来研究该地区城镇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由于公路是该地区连接各城镇的主要交通手段,因此本研究在研究公路网的静态和动态特征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矩阵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和拓扑分析法等方法。其中利用矩阵分析城镇网络的通达性;利用拓扑法分析城镇网络的连接度;GIS空间分析法则运用于所有数据处理和地图制作分析过程中。在动态研究中,主要运用了“客流”量这一指标,这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地区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发展规律。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长白山地区的公路基本达到“乡乡通道”的水平,大体上以东西向国道和南北向省道为主线,形成树枝状公路网。自改革开发以来,长白山地区的公路经历了两个方面的过程,即公路空间上的扩张和时间距离上的缩短。修建新公路促进了公路空间上的扩张,并且提高了各城镇之间的联系,但其变化不大。公路网的发展大部分取决于时间距离上的缩短。随着公路平均时速的提高,流动于各城镇之间的人流和物流也不断增多,从而提高城镇之间的连接度。其次,从整体来看,长白山地区的城镇规模成金字塔型结构,且长白山地区的城镇规模分布接近于首位分布;城镇在空间分布上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政治等原因,人口和城镇都是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集中程度高于其他地区;长白山地区的城镇网络结构处于脊椎型向栅格型转变的过程中;根据最短路径和最短时间分析长白山地区城镇通达性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的城镇通达性以白山地区的一些城镇最高,中部地区最高,越向周围地区通达性越小;比较长白山地区1998年和2007年的联系强度,可以得出延吉和通化市的核心地位比较突出,都与周边城镇形成辐射状网络;在客车运行次数方面,大部分的联系主要以延吉和通化市为中心集中,尤其次级联系强度中延吉的中心地位更为显着。整体上,虽然延吉的核心地位逐步上升,但通化的核心地位有所下降。最后,分析公路交通网络与城镇发展关系中,利用图解分析得出城镇化水平与公路网发展成正比关系。城镇发展与公路交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发展始终属于不断变化之中,公路交通与空间结构同样经历着阶段性的变化,它是一定时期内城镇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和相关政策等各个层面的综合表征。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长白山地区各城镇之间的联系和城镇网络结构的特征。但是,由于分析方法和资料搜集上的局限性,仅对长白山地区的公路网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没有对其它交通设施进行分析。而且分析城镇发展进程时仅以人口和经济指标分析其特征。因此整体上未能较全面的反映城镇网络特征。

翟孝强[8]2006年在《关于把上海建成世界城市的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城市是对世界经济具有控制能力并支配全球战略资源配置的中心城市,是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要地,对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格局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世界城市目前是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及中等发达国家,在经济建设取得相当成就后,更为关注城市发展与建设,使得该项研究不仅成为学者关注的中心,也成为各国各级政府热衷研究的主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关于世界城市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城市的概念、特征与指标体系。然后以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为例,介绍了世界城市的经济形态、人口分布与都市圈支撑。随后本文用大量数据说明上海是中国内地的首位城市,具备建成世界城市的条件,是中国内地最有可能建成世界城市的城市,同时上海与世界城市的初级标准以及现有的世界城市伦敦、纽约、东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即使与香港相比,上海的差距也很明显。最后本文在前面各章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上海有可能建成世界城市,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并对上海如何建成世界城市提出了几点建议。

黄雄伟[9]2008年在《基于GIS和RS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快速城市化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区(含长沙县星沙镇及其周边地区)为实验区,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模拟了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并对其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植被、建设用地、水域、未利用地五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符合湖南省土地利用特征的遥感解译标志。(2)采用多步骤、综合的分类方法,完成了遥感影像的计算机分类,生成了1991年、1998年、200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精度评价结果显示Kappa系数分别为0.873、0.852、0.869,均达到了应用要求。(3)利用GIS手段,综合应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年均扩展强度指数、扩展程度指数、空间分析模型,从宏观到微观分叁个不同层面对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1991年-1998年和1998年-2004年2个时段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对比分析表明,前后2期土地利用变化特点各有不同。(4)应用数量分析和分形理论,对研究区城市土地景观镶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多样性较大,景观镶嵌结构比较均匀,不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景观,整体破碎程度较低。对于耕地、植被、建设用地等3个主要的景观类型而言,其空间格局变化又各不相同。(5)采用马尔科夫模型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终极状态概率,得到了城市土地利用的终极状态。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面积将会继续增加,最终面积将会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59.10%,成为研究区内最主要的用地类型。(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城市建成区面积为因变量,以经过主成分分析得到的主要因子作为自变量,应用SPSS数学分析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定量描述了各主要因子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中的作用。

李仙德[10]2012年在《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化蓬勃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企业空间行为和城市空间组织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理因素仍然是影响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重要因素,城市在全球化时代更加彰显出其作为创新中心的重要性。通过分工、权力、租金作用机制,行动者共同建构起了从地方到全球的企业网络。随着区域性、全国性、全球性的企业网络的发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发育。城市网络是企业网络不可或缺的嵌入环境。企业的各种流动只有在城市网络之中才能得以快速、有效的运转,从而将地方化的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网络塑造了城市网络,城市网络亦反作用于企业网络。二者相辅相承,相互建构。企业网络及其嵌入的城市网络更成为信息化时代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引擎。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也成为国际学术界的前沿议题,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两种取向分别是行动者网络理论(ANT)和社会网络分析(SNA)。ANT是一种后结构主义的研究思潮,认为关系无所不在,并不否定结构的存在,而是主张超越结构主义,更为注重内在的关系和过程,侧重于定性地揭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形成的过程。SNA则可以更为精确地量化揭示出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的内涵以及联系的性质,在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在中国确立起来。企业空间组织受到行政力量的影响逐步削弱,主要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出于多种目的在区域、国家、全球空间尺度上布局,形成复杂的企业网络。企业总部—子公司的联系构成了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内涵。总部集聚的城市成为网络中的控制中心,具有强大的权力,在劳动空间分工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租金。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国际前沿理论,开展基于企业网络的中国城市网络研究,将有利于完善中国城市网络理论框架体系,丰富国际城市网络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城市网络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区域尺度上,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基于企业网络的长叁角城市网络的研究有以下结论:(1)长叁角城市网络存在着空间极化的发展趋势。以上海为核心,杭州和南京为次中心,沪宁(除常州、镇江外)、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城市(除常州外)具有强大的网络权力,成为网络的控制中心,并且是网络结构中的结构洞,能够获取更多网络租金。以苏中(除南通外)、苏北、浙西南(除台州外)城市成为网络中的依附节点。常州、南通、台州这叁座城市则处于半边缘状态。(2)长叁角城市网络结构受到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浙江城市、江苏城市分别以南京、杭州为次核心形成小派系。江苏城市凝聚成片的现象尤为明显。与基于全行业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相比,基于服务业的长叁角城市网络受行政区经济的影响更为明显。2005年,江苏和浙江基于服务业企业网络的城市联系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区经济的特征,2010年跨越行政区的联系有所加强,但行政区划的影响仍然存在,形成了南京、杭州向省内辐射的网络形态。(3)就整体而言,基于企业网络的长叁角城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和第叁产业发展水平分别对全行业网络以及服务业网络节点中心度具有正面的影响。企业家精神是影响网络点出度的重要因素。在国家尺度上,本研究从企业网络与城市网络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以上海为核心的长叁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引力主要有以下叁点发现:(1)以上海为核心的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在长叁角城市网络中对外吸引与辐射能力较强,其中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不仅对外投资相对较少,辐射能力薄弱,在吸引能力上也相对落后于Z字形发展轴线城市。无论就长叁角对外的吸引力或者就辐射力而言,城市网络之间的相互联系率先在经济中心城市发生。(2)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存在着区域性的差异。华东、华北、华南城市经济区与上海的联系十分密切,其中长叁角是上海吸引力和辐射力最强的地区。华东区、山东区、东北区、西南区、湖北区、新疆区、西藏区的引力以辐射力为主,权力作用大于威望作用;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以吸引力为主;威望作用大于权力作用。(3)上海对中国城市网络的辐射力,存在着明显的邻近扩散以及等级扩散特征,趋向于国内的经济中心城市以及地理邻近的城市;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趋向于沿海以及沿江T字形发展轴线城市。其中北京、深圳是上海吸引力前两位城市;以上海、北京、深圳为总部的中央企业在京-沪、深沪联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全球尺度上,从FDI和ODI视角研究长叁角与境外经济联系主要有以下四点结论:(1)外商投资促进了长叁角崛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全球-城市区域,然而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路径也将长叁角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就长叁角内部而言,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参与新的国际劳动,不同于江苏、上海以外资为主体的发展路径;浙江在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外贸出口上的表现要优于江苏和上海。对外资以及外贸的结构分析,表明:东亚、北美、西欧是长叁角重要的贸易伙伴,其中香港是长叁角最大的外资来源地以及重要的出口市场,对长叁角全球-城市区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对长叁角上市公司2005年、2010年对外投资形成的跨境城市网络的分析表明,长叁角上市公司对外联系主要集中在东亚、西欧、北美以及离岸金融中心等地,其中香港是这两个年度长叁角企业对外设立子公司最多的城市,长叁角企业在香港主要从事投资控股、进出口贸易、信息服务等业务,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密切相关。香港发挥着连接长叁角区域性城市网络与世界城市网络的桥梁作用。(3)长叁角跨境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中心集中在以上海为核心沪宁、沪杭、杭甬Z字形发展走廊的城市,其中上海的核心引领作用明显,此外,杭州、南京、宁波、绍兴、苏州等是长叁角对外投资最为活跃的城市,而苏北、苏中、浙西南城市(除台州外)的表现相对逊色。回归分析表明,金融业发展水平与企业家精神对长叁角ODI具有正面的影响。(4)对于长叁角发展而言,长叁角跨境城市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长叁角在世界城市网络的总部控制权力,并提高在城市网络中的位置,从而实现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充分利用国外各种资源,赢得更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突破“价值链陷阱”。在上述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展开叁个讨论:(1)企业作为企业网络的空间组织实际上也是一个集聚与扩散的过程。长叁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外资企业以及中国中央政府、长叁角地方政府的交互作用之外,长叁角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区域、全国、全球尺度上的网络化过程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企业与城市的网络化过程是长叁角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城市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企业网络布局逐步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长叁角两省一市都市连绵区也正加速形成之中。(2)基于上市公司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分析,可以将长叁角全球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总结为:一轴叁中心,以上海为核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Z字型发展的发展轴线对长叁角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3)上海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中的两个重要节点,一方面需要发挥“全球城市”的功能集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等高端要素,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世界城市性”,加快培育世界级的跨国公司,从而加强对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网络辐射力,从而在国内及国际两个扇面发挥出更大的网络优势。综合上述叁个实证分析,本研究认为:(1)在区域尺度上,长叁角要加快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鼓励企业突破行政区划的束缚,优化网络布局,推动企业网络向相对欠发达的苏中、苏北以及浙西南地区扩散,促进长叁角城市网络相对均衡发展。(2)在国家尺度上,长叁角的核心城市上海要进一步加快实施“四个中心”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中国城市网络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尤其是要加强对华北区、华南区、福建区、西北区的辐射力。(3)在全球尺度上,长叁角要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更多上市公司拓展海外企业网络,从而加强长叁角对世界经济的总部控制能力,从而实现长叁角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办公室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D]. 郑伯红. 华东师范大学. 2003

[2]. 网络化:关中—天水经济区空间发展策略及规划模式研究[D]. 董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3]. 基于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网络城市形成机理研究[D]. 关溪媛.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4]. 信息化空间观念与信息化城市的空间发展趋势研究[D]. 蔡良娃. 天津大学. 2006

[5]. 城市群体空间网络化研究[D]. 刘晓芳. 中南大学. 2009

[6]. 中央商务区漫谈——见证中国城市CBD建设与发展[J]. 佚名. 中外建筑. 2007

[7]. 长白山地区公路交通变化与城镇网络系统研究[D]. 周鹏. 延边大学. 2010

[8]. 关于把上海建成世界城市的思考[D]. 翟孝强. 东南大学. 2006

[9]. 基于GIS和RS的城市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D]. 黄雄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10]. 基于企业网络的城市网络研究[D]. 李仙德.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标签:;  ;  ;  ;  ;  ;  

现代世界城市网络化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