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墙体砌筑是房建工程施工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内容,其砌筑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房屋结构的稳定性和负荷承载力,因此,在实际施工时,就要对墙体砌筑施工管理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不仅要采用先进的砌筑施工技术,而且还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施工方案,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施工目的。本文也会对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进行着重的分析,并结合墙体砌筑的重要性,提出一些可靠性强的施工控制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分析探讨
随着人们住房需求的日益提升,对于房建施工质量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想达到最终的施工效果,就要从强化墙体砌筑施工质量上入手,不仅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墙体砌筑技术,而且还要提升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对墙体砌筑施工要点以及操作要求等做到全面掌握,并对现场施工的每一环节加大管控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墙体砌筑质量,提高整个房建工程的居住安全以及经济价值。所以,对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很有必要。
1.墙体砌筑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建工程墙体砌筑质量,就要在施工之前,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以及施工培训工作,以便从根本上保证墙体砌筑的稳定性,使其能够在房建工程中发挥出相应的实效作用。因为墙体不仅是整个房建工程中最为主要的承重部分,也是连接各楼层的主要载体,所以,只有确保墙体砌筑质量能够达到相应的规范标准,才能提高整体房屋建筑的稳固性,使其满足广大业主所提出的高居住需求。另外,建筑墙体能够实现对室内空间的有效划分,使其在为人们遮风挡雨的同时,也能为人们带来相对独立和私密的空间,进而大大减少人们的住房压力,为其营造一个舒适、美观、实用的人居环境。由此可见,建筑墙体所具有的功能作用十分明显,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和围护作用,而且还具备较强的承重能力,满足房建工程的长期运营使用需求。
2.墙体砌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注浆技术
混凝土注浆技术是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时,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要想将该技术的应用优势最大化发挥出来,就要掌握以下两方面施工技术要点:即硅化浆技术要点和水泥注浆技术要点。两者注浆技术虽然工作原理和工作方式存有一定的差异,但最终的施工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墙体砌筑质量,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稳固性能。这其中,硅化浆技术在实际应用时,主要是利用一些稳固性强的砌筑材料来提升整体墙体结构的强度;而水泥注浆技术则是利用高压注入的方式来提高墙体的抗压性。无论是哪种施工技术,都必须按照严格的施工要求来进行实施,这样才能确保最终的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
2.2墙体渗漏技术
众所周知,建筑墙体属于房建工程的主要支撑结构,由于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所影响,因此,在砌筑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就要对其整体抗渗性和稳定性进行充分的考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选择优质的砌筑材料,尤其是沥青油毡材料的选择,必须确保其各项指标参数都能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这样才能提高墙体的抗渗性能,规避因雨水长期冲刷而出现不规则沉降或倒塌等不良事故;其次,要强化现场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使其能够对墙体防渗漏施工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控,并做好雨天施工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相应的施工要求开展具体施工工作,这样才能切实的提高墙体砌筑质量,使其抗渗性能和稳固性提升到最大化;再次,要控制好墙体砌筑施工材料的含水量,使其能够符合相应的设计标准,不能过多或过少,以便可以最大化增强墙砖的防渗漏能力,保证墙体长期使用安全;最后,要对墙体门窗防渗漏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抗渗性强的填充材料来封堵门窗与墙体之间的缝隙,这样才能在保证门窗气密性的同时,有效规避墙体渗漏问题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砌筑贴砖技术
一般情况下,对建筑墙体进行贴砖施工,主要是为了提升墙体结构的美观性,满足人们居住时的心理需求。在这一环节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施工经验以及专业技术。首先,要在贴砖前期,对墙体进行一系列处理工作,如:找平处理、勾缝处理以及清扫等工作。在清扫过程中,可以按照冲刷的形式来去除墙体中的灰尘和杂质,以保证墙体的湿润度,以便为其后续贴砖施工创造便利的条件。其次,在贴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墙体的美观性,不仅要保证砖与砖之间的缝隙间距达到相应的设计标准,而且还要按照瓷砖纹理进行科学合理的铺贴;最后,要确保水泥砂浆的拌和比例,对水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其标号、性能等可以能够满足墙体砌筑要求,进以最大化提高砂浆的粘结力和强度,使贴砖能够牢固的粘贴在墙体结构上,从而达到最终的施工目的。
3.相关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保证
在房建工程墙体砌筑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一定要确保转材料的堆放质量和装卸的合理性,尽量在运输到现场后,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堆放,并保证堆放的整齐性以及堆放场地的干燥性,以免对砖材料的应用性能造成影响,降低墙体砌筑质量。另外,砖堆放高度以及踱间距离也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尽量能够满足施工人员的搬运需求,并利用遮布对砖垛进行覆盖,以免受到雨水的冲刷,而给后期墙体砌筑的顺利开展带来不利影响。
3.2做好墙体砌筑细节处理工作
首先,要在砌筑之前,对砖材料进行洒水保湿,尽量避免现浇现用的情况发生,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墙砖的贴合度,保证墙体的美观性;其次,在对纵横墙进行砌筑时,要尽量按照纵横交错的搭接方式来进行墙体勾缝,这样既可以提升灰缝的均匀性,又能增强砌筑砂浆的强度和粘合度;再次,若灰砂砖堆放位置位于楼板附近,则必须对砖垛的整体负荷进行准确的计算,以免超过楼板承载能力,发生楼板垮塌事故;最后,在对墙端进行砌筑时,应尽量使墙端与框架柱面紧密贴合,并采用砂浆对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然后再通过拉结钢筋的展平处理,来实现墙端与水平灰缝的有机结合,使其尽量处在灰缝内部,这样既可以提升墙体砌筑的稳固性,又能使其整体结构的美观性达到最佳状态。
3.3加强关键部位砖墙与楼板之间的联结度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若是楼板、梁底部位未预留出拉结筋位置,则要想提高墙体砌筑的稳定性,就要利用相应的粘结砂浆对灰砂砖以及楼板间进行均匀涂抹,然后再采用小木楔对两者进行楔牢,并填充相应的缝隙。但若是砖墙与楼板之间的塞口方式为后塞口,而洞口高度处在2m范围内,就要在塞口位置进行三块砌筑,如:木砖砌筑、铁件砌筑以及混凝土砌筑,但若是洞口高度超过2m,则要进行四块砌筑,并对门框进行钉孔处理,这样才能确保门框的牢固性,增强砖墙与楼板之间的联结度,从而使整体墙体砌筑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达到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内容,要想使其整体砌筑质量达到最高标准,相关施工人员不仅要对各砌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以及施工要求做到全面掌握,而且还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进以通过确保砌体堆放或装卸的合理性、做好墙体砌筑细节处理工作、加强关键部位砖墙与楼板之间的联结度等措施来增强墙体砌筑的稳固性和美观性,从而使其更好的满足房建工程长期运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邓文红.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7(07):117-118.
[2]徐静.房建工程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2):21-22.
[3]曹大华.房建工程中墙体砌筑施工技术的分析[J].居业,2018(05):75-76.
论文作者:熊锦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墙体论文; 砌筑论文; 建工论文; 使其论文; 楼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