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毛岩许斌孙秋影王琳
(哈尔滨市血液中心150056)
【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 年10月本院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500份,其中男305例,女195例,有输血史患者42例,妊娠史患者107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用MGT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15例不合;DAT阳性7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6例,妊娠史4例,研究中500例患者无一例输血安全事故。结论:临床上,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须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血源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和检验工作,以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关键词】血型实验室;输血安全;输血质量的检验控制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175-01
在医院常规的治疗与急救过程中,输血是医护人员重要的救治措施之一,能为患者的生命安全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及医学的发展,输血技术也有了蓬勃发展,主要体现在从输全血到输成分血,从替补性输血到治疗性输血,从血源性制品到生物技术制品[2]。人类血液成分存在个体性与复杂性的特点,这使输血者和受血者有可能发生多种输血不良反应,同时输血的重要性和溶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等特点决定了临床输血检验和一般医学检验的很大不同,主要包括样本采集、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及报告结果,都是提高临床输血安全性必要的保障[3]。为了安全有效地保证临床输血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控制输血检验的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对本院实行输血患者开展实施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7 月~2014 年10 月本院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500份,其中男305 例,女195 例,有输血史患者42例,妊娠史患者107 例。
1.2 方法本次研究均采用某试剂公司提供的血型和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系统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同时采用该公司的反应卡、抗筛谱细胞和手工凝聚胺法(MPT)所需要的试剂,进行配血检验常规操作,其中,放散试验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流程》。细胞处理用80万U青霉素溶入pH值9.8的巴比妥缓冲液12ml中。然后再加1mlO型红细胞,放置于室温1h后,用生理盐水洗涤保存于4℃恒温环境中。
2 结果
采用MGT 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15 例不合;DAT 阳性7 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 例,抗筛阳性者1 例,既往输血史6 例,妊娠史4例。见表1。本次研究中500例患者无一例输血安全事故。
3 讨论
近些年,现代医学的发展也推动了输血医学的快速发展,其重要性无法替代,临床适应范围也不断扩大。同时临床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困扰着临床医护人员。临床上,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须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血源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和检验工作,以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3.1 输血检验中的质量控制临床上输血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如乙型肝炎病毒(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性疾病,可以造成严重的后果[4]。有效的输血检验前检查是输血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血前,献血者与献血单位须进行相关检查,我国规定的检查项目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HI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抗体试验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查等,同时要登记献血者的详细信息,保证血液的质量。另外,还需在输血前对患者进行常规临床检查,检查其血液必要指标,严格控制输血适应证。这些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因为输血引发的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也可以诊断出潜在的传染源,及时给予治疗处理。
3.2 血型鉴定中质量控制通常血型鉴定的工作分为两部分:Rh血型鉴定与ABO血型。对ABO血型展开准确鉴定是展开下一步交叉配血工作的前提。检验ABO血型所需标准血清须具备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和购回后自我检定记录,也要保证血清在有效期内[5]。医护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注意血清血球比,对于蛋白异常、慢性肝病等一些特殊的患者可以用洗涤红细胞进行鉴定。Rh 鉴定比ABO 系统鉴定更为复杂,会引发一系列的溶血性输血反应。近些年,Rh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和溶血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要规范Rh鉴定,保证血型鉴定的安全性。
3.3 交叉配血中的质量控制“交叉配血”是指所用方法可以成功检出与ABO不相容的、具有临床意义的、ABO 系统之外的抗体。临床上通过交叉配血,可以检测出ABO系统之外不规则抗体。所以,交叉配血实验是临床上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室中进行交叉配血时,必须严格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目前,凝聚胺技术[5]在很多医院的血库中得到常规应用。在交叉配血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血液凝集与溶血现象,当遇到妊娠和有过输血史等患者时,要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不规则的抗体检测;②交叉配血实验检查工作包括患者与供血者的样本是否发生混淆,实验的操作方法是否符合规范,样品标签是否准确等。③做好交叉配血的信息采集工作,认真填写报告单。
综上所述,输血是临床上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输血检验的质量,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教祥.输血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对策探究.中外健康文摘,2014:(6):69-70.
[2] Busch M,Chamberland M, Epstein J,et al.Oversight and MonitoringofBlood Safe in the United Stares.Vox Sang,2009,77(2):67.
[3] 李文平.二级医院临床医师应加强学习临床输血学.重庆医学,2003,32(3):372-373.
[4] 刘婧,李小莉.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吉林医药,2014,35(24):5446-5447.
[5] 陈德生.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哈尔滨医药,2010,30(4):44-45.
论文作者:梁建毛岩许斌孙秋影王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0
标签:患者论文; 血型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鉴定论文; 血液论文; 阳性论文; 青霉素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5月第1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