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论文_黄耿聪

试论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论文_黄耿聪

上思县土地整理中心 广西上思 535599

摘要:土地整理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措施。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土地整理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关键词:基层;土地整理;施工现场;管理

基层的土地整理细节较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在管理基层土地施工现场时,相关人员必须不断健全施工现场的土地整理管理措施,确保将施工规范标准作为准则,严格遵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施工。并且,施工时还必须逐渐强化对于影响施工现场因素的控制,争取工程在预定的期限内完工,并且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

1基层土地整理的重要作用

整理土地是为了通过一系列的建设环境措施,将影响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加以消除,使得土地利用的程度不断提高,更好的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土地整理的作用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

1.1土地整理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和保护土地

土地整理一定要建立在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前提下,而永续利用必须要有一个较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土地资源的利用一定要建立在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便实现土地的可持续运用,促进土地资源的大程度使用。土地资源的整理与利用是互为存在前提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2土地整理可以提升土地的经济供给能力

土地整理通过调整和控制各个影响土地经济的因素,最终确保土地资源经济供给力的有效提升,是一种处理土地紧缺状态和土地急需矛盾的有效方法。

1.3土地整理能够确保做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通过土地整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而更好的利用土地则能充分凸显社会效益与生态价值。

2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

2.1项目施工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管理会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将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成本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以,基层土地整理项目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了解施工成本管理的主要任务与管理措施,掌握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和方法,及时办理工程变更,并做好控制。在项目工程的施工现场要时不时的检查看有没有发生偏差,并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纠偏。要站在项目管理的层面上,以技术、经济以及管理性的措施来达到预定的目标,将施工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做好施工成本的全面控制,就是做好全员和全程控制,管理好参与工程的所有人员,并控制好整个整理过程。全员控制就是有效的控制好所有施工参与人员,真正通过使用最少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最佳的效果;全程控制就是有效的控制好整个整理施工过程,尽量将所有可能影响工程施工的负面因素加以排除。

目标控制原则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设定应切实可行的目标,具体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与业绩、奖金挂钩,奖罚分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动态控制原则是成本控制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的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进行动态比较,检有无偏离,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如果工程实际值与目标值无偏离,则项目继续进行,否则要找出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2.2控制工程材料的质量

工程材料会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等级。因此,必须选择质优的砂石,在现场做好砂石的样品提取,在分析、试验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质量较好的采购场家,以施工前期控制材料的质量,土工布、水泥、钢筋、保温板等材料出厂时必须具备相应的合格证,监理人员监督每件进场材料,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现场取抽样检查,由国家质检机关对其质量进行评定,只有经试验合格后的才能用于工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程用水的质量,在现场取水时,施工企业要砌筑一个防渗漏的水池,将所运的饮用水予以存储,用于拌合混凝土与砂浆以及进行养护等。

2.3确保做到安全施工

在项目施工时,安全是项目进展顺利与否的决定因素。安全问题主要有安全技术以及劳动保护。在进行具体的项目施工时通过条例、制度、规程、政策等一些有效方法将操作以及管理的行为得以规范,有效保证施工人员劳动安全以及身体安全方面;有效管理“劳动对象与劳动方法”,有效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将威胁施工人员安全的因素予以降低或消除对,保障项目工程进展的顺利。

2.4做好合同管理

对于项目工程的施工来说,工程管理的前提条件和法律依据是项目合同。在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项目合同的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对各种设备仪器的具体操作、规定的工期、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工程所有的材料等等,从根本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要及时按照合同的要求进行整改,及时有效地处理问题,避免工期延误导致的成本损失。

2.5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

土地整理项目质量控制贯穿勘察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各阶段之中,难点在于基层施工管理,必须控制好施工人员的素质。因此,健全管理措施、规范参与工程的各类人员的工程相关行为是质量控制的首要切入点。工程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应严格落实建筑材料的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验)制度。机械设备是施工生产的手段,将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重视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及周边环境等施工环境建设,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2.6管理项目施工速度

管理项目施工速度包括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两方面。客观因素的限制因素为施工所花费的时间(也就是工期)、实施地点以及季节气候等方面,在项目实施中是不可改变的因素.主观因素也就是实施员工。在人类无法改变的一些客观条件下,将施工效率得以提高,节约施工时间注重协调施工人员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基层土地整理过程不但复杂,而且周期相当长,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情况、比较有程序、更为规范、可是实行强的基层管理办法,才能更好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涂玉军.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优化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8).

[2]张达论.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及重要性[J].广东科技.2008(18).

[3]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

[4]刘洪涛.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论文作者:黄耿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试论基层土地整理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论文_黄耿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