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卫刚 帕提古帕子
新疆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儿科 845150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我科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进行间歇蓝光照射,分别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0%,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两组不良反应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症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新生儿时期症状,既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的表现,发生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伤,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应给予积极治疗。蓝光治疗(波长425~475 nm的光照射),是临床上新生儿黄疸的首要治疗方法,能使患儿体内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而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3]。但由于持续蓝光照射常常引起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探索间歇蓝光照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2~28 d,平均11.2 d。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含量在221~428 μmol/L。随机对患儿进行了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分组,每组为60例,均使用的宁波戴维双面蓝光治疗暖箱。。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对两组患儿全部给予首先均给予益生菌、酶诱导剂,并进行纠酸和补液治疗。蓝光照射时间上,研究组采取间歇照射进行3~6 h照射后间歇2~4 h;对照组采取持续蓝光照射,持续照射12~18 h间隔8~12 h后继续进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对两组患儿治疗后均进行了60 h的随访调查,显示,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0%,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不良反比较:见表2。研究组患儿共发生不良反应12例,其中发生腹泻3例,皮疹5例,发热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儿共发生不良反应31例,其中发生腹泻14例,皮疹10例,发热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比较(例)
3 讨论
黄疸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症状,在早产儿中尤为多发,新生儿黄疸可以是一种正常情况,也可能是病理反应。如果黄疸指数过高将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期以来,蓝光照射治疗作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在治疗技术上得到了不断的改善和提高。通过蓝光照射皮肤,可以将未结合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及时转变为双吡咯并经胆汁从尿中排出,能够有效低降低血胆红素,防止黄疸加重,预防胆红素脑病等病症的发生,与药物治疗比较,疗效较好,且便于操作。过去传统的持续蓝光照射方法虽然在疗效上较好,但常常带来新生儿腹泻、皮疹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的发生[4]。
采取间歇蓝光照射方式,进行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可以达到传统持续蓝光照射的疗效,在疗效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上有明显的减少,同样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统计学分析比较,在两者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上,间歇蓝光照射组明显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症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具有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05.
[3]杨羊珍.新生儿黄疸日光早期干预的疗效观察[J].中国误诊杂志,2006,2(5):411.
[4]曹亚民.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1(5):79.
论文作者:黄卫刚,帕提古帕子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黄疸论文; 新生儿论文; 蓝光论文; 胆红素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患儿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