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压疮管理效果分析及启示论文_王丹1,王玥2,邓红1,王亚平1

王 丹1 王 玥2 邓 红1 王亚平1

(1辽宁省锦州市第二○五医院护理部)

(2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区妇幼保健院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目的:1、通过分析临床压疮病人发生的年龄、分期、疾病种类与发生部位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需要重点护理和预防的人群信息;2、通过对比分析规范化的压疮护理管理前后入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和治愈率,为加强临床压疮的护理管理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1日-2014年7月31日发生压疮的住院患者的年龄、分期、疾病种类及发生部位分布情况,总结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分布;对比分析采取规范化的压疮护理管理前后全院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治愈率。结果:1、年龄≥60岁,昏迷休克、脏器功能衰竭、晚期癌症及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属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是预防压疮发生的重点,Ⅱ期以上压疮患者是临床护理的重点;2、采取规范化的压疮护理管理后入院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压疮治愈率有明显提高(P<0.05)。

【关键词】压疮;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80-01

压疮是临床护理中的难点,尤其多发于危重、老龄、昏迷及骨折活动受限患者,压疮引起的局部组织溃烂坏死和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如何减少压疮发生,促进已发生压疮的愈合重点在于临床科学合理的护理,因此做好规范化的压疮护理及预防工作非常必要。我院护理部自2013年起,针对临床压疮的护理工作,成立了以护理部主任为组长,各临床科护士长为组员的压疮护理指导小组,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与学术会议成果,重点对高危患者的压疮评估、报告、申报登记、预防及护理流程等制定了一整套管理规范。按照规范要求,护理部加大监督力度,各科室护士长严格落实执行已逾一年四个月,为了评估此期间医院的压疮管理规范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好的促进压疮护理工作有序开展,特对规范执行以来的压疮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各临床科室上报的105份压疮申报表,其中男性70例,女性35例。

2 压疮分布情况分析

2.1 压疮发生科室分布情况

从压疮发生的科室分布情况看,ICU(26例),烧伤整形科(17例),呼吸肿瘤科(14例)、肾内科(14例)和普外科(9例)居前,是压疮预防和护理工作的重点科室,这与这几个科室所收治病种和危重程度有关,如:烧伤整形科发生压疮患者主要诊断均为重度以上烧伤,患者多处于昏迷休克状态,受压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烧伤;肾内科和呼吸肿瘤科发生压疮患者多伴有较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尤其是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危重患者,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普外科发生压疮患者多接受过胃肠大手术。可见,危重症和大手术患者是压疮预防或早期干预的重点。

2.2 压疮发生的年龄分布情况

从此阶段发生的压疮年龄分布情况看,多发生于61岁以上患者(73例),占69.5%, 61岁以上患者是压疮预防的重点人群,此年龄段的老年人系统疾病多,恶性肿瘤、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骨折多发,一旦发生上述疾病,容易引起卧床或制动,给压疮的发生带来极大隐患,加强此年龄段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2.3 压疮属性的分布情况

为了区分压疮性质来源,便于评价护理工作的有效程度,我院护理部在上报压疮病例时,标明压疮属性,即难免压疮、带入压疮和院内发生压疮。截至2014年7月,我院带入压疮发生66例,难免压疮38例,院内发生1例,可见我院大多数压疮是在入院前发生的,这就要求经治医生对入院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一旦发现压疮及时进行伤口评估,根据Braden评分情况进行适宜的规范化护理。难免压疮患者高危因素多,往往难以控制,预防手段不多,是压疮护理工作的难点,其好转率也能很好得体现护理工作成效。因此难免压疮好转率也是今后关注的重点。此期间院内发生压疮仅有1例,也说明自规范执行以来医院压疮护理工工作卓有成效。

2.4 不同分期压疮分布情况

从我院发生压疮的分期情况看,大多数患者处于压疮Ⅱ期(17例)、Ⅲ期(17例)、Ⅳ期(19例),占发生压疮的79.1%,多需要相应的临床清创、消毒、生肌等处置,这就要求护士在执行医嘱及后续的护理工作中做好患者或家属的健康教育,严格执行创口护理规范,促进压疮愈合并预防复发。我院压疮患者多为带入压疮,入院后压疮分期多为Ⅱ期至Ⅳ期,做好此期的护理工作将大大改善压疮的愈合,降低后继发生率。

3 医院压疮护理与管理规范效果及改进

3.1 通过压疮护理知识的培训,推广压疮护理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压疮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对危重患者、压疮高危患者及时进行评估,提出护理措施,给予积极而有效的护理干预。履行告知义务,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工作。对于压疮高危病人以及病情危重等原因限制翻身的病人,一定要提前做好沟通工作。告知患者及家属在住院过程中容易发生压疮,护理人员会采取哪些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患者家属的认同。

3.2 对院外带入压疮患者的管理:对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进行分析后得到结果高年龄≥61岁以上、心血管疾病及呼吸道疾病患者等慢性疾病为院外带入压疮老年患者的重要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措施勤翻身、加强营养、气垫床、红外线光照、伤口敷料换药及涂用凡士林油纱条等护理干预后,不同压疮分期及混合型压疮患者的痊愈好转率均有提高。

3.3 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手术创作疼痛等使肌体呈应激状态,免疫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下降,而组织的修复使体内脂肪、蛋白质分解增加,还有就是患者能量摄入不足,全身营养障碍,蛋白质合成减少,呈负氮平衡状态。患者全身情况差,消瘦,营养不良时给予血浆、白蛋白、维生素C、复合氨基酸等维持正氮平衡,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提高抵抗力。

3.4 集束化护理策略即管床护士与医生共同对患者病情做全面分析,制订治疗和预防计划。运用湿性敷料愈合理论,采用新型敷料治疗压疮能显著降低治疗时间、换药次数,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降低医疗成本。

3.5 这些数据的获得与压疮培训、压疮管理小组干预、规范的压疮诊疗技术密切相关。因为压疮管理规范的执行,使压疮的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可控化、数字化,通过获得压疮发生科室分布情况的数据、压疮发生年龄分布情况的数据、压疮属性分布情况的数据、不同分期压疮分布情况的数据,加以总结和分析,及时干预。强化压疮预警管理,认识中、低危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帮助护士解决在压疮分期中的难点是预防中、低危患者发生压疮的关键环节,增强护士岗位责任感和压疮专业护理能力也是预防压疮发生的基础条件和压疮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预防压疮的发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求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更加严谨、慎独,学习并吸收压疮护理的新理念和新技术,对院外带入的压疮护理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今年在预防压疮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并向患者全面宣教预防压疮知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使患者受益更大。

参考文献:

[1]刘霖,张玲娟,沈洁,等,某大型综合性医院压疮管理效果分析及启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0):36-38

论文作者:王丹1,王玥2,邓红1,王亚平1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  ;  ;  ;  ;  ;  ;  ;  

规范化压疮管理效果分析及启示论文_王丹1,王玥2,邓红1,王亚平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