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及对批评的反思——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评论文,大众传媒论文,性别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似乎已经离不开大众传媒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传媒即生活、生活即传媒。以社会学的学科视角介入妇女研究领域,将“社会性别”作为一个分析范畴来审视今天的大众传媒,便是这篇论文的缘起。
一、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本文的理论依据是社会学意义上对社会性别和大众传媒的相关理论理解,现实基础是当代中国本土的传媒与社会性别互动状况。研究方法主要对国内外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作文献分析,并结合笔者对大众传媒的大量现实观察和分析。
“社会性别”概念从20世纪70年代创立到今天,已经日益成为女性主义学术和理论的核心,更是理解分析两性、尤其是妇女生存状况的一个关键概念。这个概念已经发展成一个分析范畴和一个研究领域。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生物性别(sex)而提出来的概念,指的是一种“社会强加的两性区分,是性(sexuality)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盖尔、卢宾,1975),是表示权力关系的基本方式(Joan W.Scott,1988)。从社会学意义上说,社会性别的根本意义在于瓦解社会对男女两性的诸多刻板规定,无论这些规定看起来多么“合理”或“自然”。它要指出的是性别是一种社会构成,是社会文化的规定。
大众传媒的媒介要素包括了广播电视、各种印刷媒介(报纸、期刊)以及新兴的电子媒介(录音录像带、激光光盘、电子出版物、计算机网络媒体等)。它作为社会大众文化的载体,在复制、创造、表现、传播、引导社会性别观念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建构性别意义或模式的功能。儿童青少年性别社会化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化内容中的社会性别印象的形成及强化与大众传媒关系密切。
社会学的符号互动论学派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是特别有优势的,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现实社会是建构在一系列的符号及其象征意义的基础上的。进行社会性别的文化分析,也不免要从一系列“符号”入手,寻找这些符号的象征意义。这些符号的意义则是社会文化的“社会迷思”(myth)——关于社会文化赋予性别的规定,隐藏在这些意义背后的则是男性主导的社会价值观的意识形态。
二、一个批评框架:大众传媒如何表现社会性别
大众传媒如何表现社会性别?要想对此作一全面描述固然不可能,而且众多的信息完全可能传达相异甚至完全相反的关于性别的假设。电视、杂志中有多少“看上去很美”的女性形象,实际上传递的是性别歧视的信息,男女平等的口号几乎是过去的记忆了。但是今天的大众传媒,在多大程度上传达了健康的性别理念?本文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批判的眼光,在纷坛复杂中审视大众传媒对社会性别的表现。作为一种分析大众传媒与社会性别的框架,重点着眼女性群体,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审视大众传媒中的社会性别。
1.大众传媒如何将女性“他者化”(othered)
女性主义在定义女性的时候,特别强调女性作为一个“人”的基本存在。“主体性”和“他者化”因而成了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基础话题,今天中国社会的大众传媒中依然存在女性被“他者化”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这样“物化女性”的现象被认为是对“女性美”的欣赏。这里并不排斥在大众传媒中对女性美的表达,关键是媒体信息背后关于性别的假设。
在任何一个报亭驻足,就可以看到文化体育、家庭生活、医药健康、工作学习等各类杂志大都是一些毫不相干的美女为插图。这里对读者传递的信息是女性应该重视外貌和包装、无视知识和智慧;甚至“美女”们的外形大同小异,所谓“美”的概念也是标准化的,“美”的标准还是单一的。更不用提“香车美人”、美酒佳人、美女房产的各类广告,把漂亮女人与商品直接摆到了一个等同的位置,成为男性享受生活的需要和感受事业成功的标志。美女如云的杂志封面、美女云集的电视剧几乎都是将女性的年轻与漂亮联系在一起,这样女性不仅是在“非主体”的地位、不仅是“他者”,是被看、被享用的对象,更把性别歧视和年龄歧视内容同时表达到一个极端。应该意识到的是:如果将对女性美的欣赏简化为“性的对象”时,实际上是以牺牲女性作为一个价值主体为代价的,这样的女性只能继续处在一种附属、依附、被动的地位。
福柯的“惩戒凝视”(disciplinary gaze)和“标准化(或正常化)”(normalisation)的思想为女性主义借用来解释女性的地位和状况。标准化是控制和自我规范的深化。社会通过话语来定义什么是正常、什么是反常,通过标准化来要求人们服从规范。女性的隆胸术,不仅是男人压迫她的结果,也是女性自我管制、自我要求的结果。正如福柯所说:“用不着武器,用不着肉体的暴力和物质上的禁制,只需要一个凝视,一个监督的凝视,每个人就会在这一凝视的重压之下变得卑微,就会使他成为自身的监视者,于是看似自上而下的针对每个人的监视,其实是由每个人自己加以施加的。”(Ramazanoglu,1993)
2.大众传媒如何制造两性形象
大众传媒通过“生产”、“复制”,将所谓的“女性化”、“女人味”(femininity)、“男人味”等自然化。这些所谓的“女性味”或“男人味”其实是一种面具,大众传媒将它自然化、合理化的过程实质就是对两性的控制过程。
关于两性特质的表述在传媒中仿佛都同出一辙,男性是理智、稳重、高大、有进取心、事业导向的代名词,男性形象出现较多的是职业经理人的形象。广告语——“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可以概括男性对于征服世界的与生俱来的自信(女性当然也在这个被掌握之列);女性则被表现为温柔贤淑、柔弱娇小、关注婚姻家庭的一面,主要出现的形象要么是默默奉献、温柔贤淑的家庭主妇,要么是青春美丽、追求浪漫爱情的女孩形象。
应该承认的是:大众传媒在这里既是人们传统性别思想的折射镜,同时又不断强化这种性别观念。
3.大众传媒如何教导两性看待自己和别人
大众传媒是两性学会怎样看自己或别人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和传媒打交道的过程中,女性的外貌特征比男性更多地受到“评判”、“比较”。大多数有女性出现的广告都以展现女性的身体线条为主,男性则充分体现其知识、思想、头脑。无怪乎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下,不仅是男性的眼睛在“看”女人,女人也在用自己的眼睛和男性的眼睛“看”自己。评价女性的价值是外貌美丑导向,而男性则是事业成就导向。
女性通过媒体的引导,学会了怎样判断“美丑”,并运用学到的标准,来挑剔自己和别人哪里是“美”的,哪里是“丑”的,哪些部位是“美”的,哪些还需要“改进”(双眼皮手术、丰胸手术、减肥等等就有了市场)。媒体通过文字或图片等各种信息,反复告诉公众为什么某个电影明星是“性感”的,为什么时装模特被认为具有“独特的美”。但女性在这样看待自己和别人时,女性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和外表结合了。
很多关于女性反抗性骚扰和性暴力的报道里隐含的信息是:贞操对一个女性是重要的。实际上,这里要捍卫的应该是女性的人权不受侵犯的问题,而不是所谓的“清白”问题。因此,在“性”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对女性的歧视已经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应该说,大众传媒隐含了大量关于性别歧视的假设。这样的假设很突出的是利用双重标准来评价两性。这样的双重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男性的发展,但更主要体现为对女性的歧视。在三八节受到表彰的妇女,多是事业上取得了成就的女性,但是在大学的宣传栏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女性的成就,更是家庭和睦等方面的照片和文字。这里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同样表彰男性,就不必张扬他的家庭如何幸福呢?难怪在很多人的字典里,作为一个男性,成功是大家都期待的,而对女性而言,与其说做一个“成功”的女人,还不如做个“有福”的女人。因为幸福固然是两性共同寻求的目标,但对男女的意义是不同的。男性要追求事业成功,而女性,嫁对一个男人就够了(“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4.大众传媒如何表现和诱导两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认识自己的。作为社会结构的一个来源,个人的角色关系构成了他或她生活的规范参照、是个人的行事依据。大众传媒对任何一个社会生活中的男男女女的表现,也离不开媒体对各种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处理——父母形象模式:电视、电影、小说乃至广告中母亲的角色以展示其任劳任怨、以家庭为中心的形象为主,父亲拥有的是深沉、含蓄的爱、以事业为主。择偶“三高”模式:身高高于女性、收入高于女性、学位高于女性。夫妻关系模式:夫唱妇随、郎才女貌,丈夫是主角、妻子是配角的模式被赞赏和提倡。
描写婚外恋电影《一声叹息》所表现的男性“画外音”就是,两个女主角都是男性的眼中的女性,一个只是妻子,一个只是情人。她们是所属的对象,而惟独不是她们自己。电影虽然描写了这个时代看起来很新鲜的题材,但是它恰恰反映了中国最传统、最根深蒂固的性别文化框架。
5.大众传媒如何展示两性的生存空间
现在有一些专门的女性网站或是大的网站所辟的女性栏目,但这些女性网站或栏目的设计往往是女性时装、女性购物、女性聊天、星座属相、健美频道、巧妙化妆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女性关心的问题就是(就只能)是这些吗?是否这些就是或应该是女性的生存空间呢?所谓“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这里仅借用哈贝马斯的概念)的划分以性别而言再简单不过:公共领域是属于男性的空间、私人领域是属于女性的空间。这一划分的逻辑还是最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模式。尽管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已经开始受到挑战,但是大众传媒依然在循着“惯性”,重复、强调这样的模式。
1994年的一项调查虽然已经有5年了,但观察现在的电视广告情况,它的数据也依然是有参照意义的。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和兰州五个城市的调查表明(刘伯红等,1998):5个地区洗衣机、洗衣粉的广告角色都是女性;5个地区美容用品广告,除大宝中有一个男记者以外,其余都是年轻美貌的女性。但在科技电子类的产品中,女性角色出现的次数只占14.9%。该调查总结出一个最常见的广告模式是:女性作为母亲或妻子,在家里照顾孩子或丈夫吃喝、做家务,并且还是服装、美容产品以及黄金首饰等的主要消费者。男性则多出现在机械、电子、科技广告中,说明男性以技术和专业操纵世界。
在今天的传媒中,不管妇女的就业率有多高,“家庭领域”作为“私人领域”、“工作领域”作为“公共领域”的区分确实是存在的,而且是作为相对分离的性别范围。这样的性别话语在大众传媒中得以不断重复(简单化的)、片面夸大甚至不断强化。工业化以来,把“家庭”作为妇女的领域从“工作场所区分开来的过程”,伴随着对家庭领域任务的详尽描述和对附加在家务、育儿、照顾家庭成员之上的文化意义的精心阐述(Ginsburg等,1997)。妇女被认为是养育者、照顾他人者、妇女的兴趣在于做一个贤妻良母,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发展需求,女性被认为是和“家庭领域”密切相关的。“公共领域”是男性的领域,是一个充满竞争、追求个人利益和个人成就的世界。可是现实社会中男女的社会经历是如此吗?尤其是妇女普遍就业的地区,以及妇女中的一些年轻、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作群体。这样分类的结果必然是对事实上的男女生活的歪曲与误导。
6.大众传媒如何体现两性的社会贡献
以电视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为例,电视广告也没有如实反映妇女参与社会发展的多种角色和多方面作用。从电视广告中的职业比较来看,调查表明:在可辨认的女性角色的职业中,从事科教文卫工作的女性占14.6%,男性占29.0%,男科技工作者是女性的两倍;从事领导和管理者的女性占0.005%,男性占18.0%,男领导及管理者的是女性的3600倍(刘伯红等,1998)。而男女两性的实际职业分布则表明(1990年的人口普查),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男性占54.7%,女性占45.3%,男性专业技术人员仅为女性的1.21倍;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男性占88.5%,女性占11.5%,男性领导人为女性领导人的近8倍。可见,电视广告夸大了女性在两性职业生活中的差别,无意中贬低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贡献,对妇女可能的潜能发挥也是一种压制。
上述六方面其实也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性别角色关系到个人和他人的社会关系,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是在和他人相处(互动)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也认识他人。两性生存空间的概念和她们或他们各自的性别角色也是密不可分的,也影响到他/她们的社会贡献。
当然以上的批评,决不是完全否定在媒体中新的性别理念。我们开始看到比较丰富女性形象,媒体中的女性开始活跃在不同的职业生活领域;两性的形象也有平等表达;自主的女性形象也在增加……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大众传媒在社会性别观念上的误解和误导,尤其是在公众还没有对这一问题给予应有的关注前提下,提出上述的批评框架、运用上述批评框架来督促媒体的变化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三、对批评的反思
应该指出的是:针对现有的大众传媒和社会性别问题,上述批评无疑是必须的,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批判表象上。因此,不能忽视在传媒与性别的互动中,其他因素的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值得注意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大背景
以社会性别的观点来分析传媒时,不能忽视消费者文化的影响、现代社会的“现代性”特征以及全球化的市场运作背景。在分析通俗文化的基础上,不应该只选择有限的片段或章节进行一番批评解释后就得出普遍的结论,而应该把它们放入社会和经济的大背景中去考察。
所谓某一个性别群体(男性或女性)的欲望与乐趣,都是一定社会的生产和文化的产物,是强调消费和使用的结果。在这样的意义上可以说,大众传媒中大众文化中的欣赏乐趣也同样是霸权主义的产物(Lauren Rabinovitz,1997)。而大众传媒通过对社会性别的文化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现实社会中男性女性的生活选择。比如在强调消费的同时,媒体还在不断强化、教导女性怎样为女人/女孩、男性怎样为男人/男孩,并为之附上一件“现代性”的时髦外衣,这样的外衣里面还是“传统”的关于社会性别角色的假定:女人是物化的“人”。所以按照传统的性别文化规定,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现代性”的女人,一定要懂得世界名牌服装和化妆品,懂得保持迷人身材,说到底,要懂得消费、时尚、性感、温柔、善于照顾他人、最好风情万种,还要是贤妻良母、有“女人味”等等;男人则一定要懂得欣赏女人,一定要能够在事业上有成就(主要以赚钱多少为标志)、能够养家,“象个真正的男人”。而在这样无止境的追求之中,女性会不知不觉迷失个人本身的发展,继续重复延续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的性别刻板印象的文化框架;而男人也面对非成就事业不可的压力和焦虑感,还会不断丧失作为一个人同样也具备的情感能力。
2.世界二元体制下的社会性别
男女不平等和女性受压迫固然有父权制的根源,但当今世界的权力结构对妇女的劣势也有相当的解释力。而且从社会分层的理论角度来看:虽然性别也有其独立性,但社会性别作为一种不平等的分化人群的权力结构是与其他社会权力分配结构如阶级、民族、种族、以及年龄等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
第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有启发性的分析视角(鲍晓兰,1995)。该理论流派的观点认为: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国家、第三世界国家中不平等的权力结构是妇女受压迫和歧视的根源,社会性别是一种不平等的二元社会体制,它体现了男女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社会性别成为一种促成或限制人的基于自己生理范畴做出生活选择的强大意识形态。所以,对现有媒体的批评固然要以社会性别的核心概念为敏感的视角,但这样的批评如果离开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状况,以及国际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控制的背景,可能就是不全面的(这里提及的是当今女性主义理论发展的另外一个趋势,所以在讨论大众传媒体与社会性别的问题时,女性主义的指导理论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思想体系)。
需要我们反思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意识形态冲击中国的过程当中,今天大众媒体在其中充当了什么角色?大众传媒依据什么样的性别假设,完成信息筛选和加工?媒体如何解释当代中国妇女面临的问题,如何制造了新的性别问题?
对美貌或年龄本身的过度强调我们认为是外貌歧视及年龄歧视的问题,但美貌和年龄的交叉作用使得社会对女性的限制更为加重。所以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年龄的歧视也好、外貌的歧视也好,是依附了社会性别的文化基础的。而以欧美文化为代表的“选美”标准通过媒体广为传播后,不同文化的“美女”标准差不多被整合了。所以当女性主义对一些“选美”活动皱起眉头,觉得这里多少体现了对女性的歧视的时候,很容易忽视种族等其他变量也在悄悄起着作用。这一审美标准上的性别歧视也可能包含了种族歧视。
3.男女两性
针对性别不平等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上往往把女性的受压迫或女性的被歧视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女性受歧视的论证固然是有其无穷无尽的例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男性在这样的性别文化中,也不能够完全受益。关于性别刻板模式的规定,对男性同样有很多不合理的规定,同样会限制男性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男性的社会性别分析,也很少从社会如何塑造了男性这样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在分析理解妇女受压迫和依附地位时,要分析男性的角色、思想、态度、探索男性的权力和特权是如何形成的。更重要的是,突破一些女性主义理论的局限,在社会性别理论不为很多人了解接受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分析两性在社会性别文化中的相对位置。
男性的压力无处化解,不能轻易哭、不能示弱、不能低头;男人要“高”要有钱,要聪明能干、要能够养家、要买得起大的房子、要娶年轻漂亮的老婆生一个孩子。我们能说这是现实,或者说这种现实背后隐藏的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是什么,以及媒体对于男性形象以及男女的形象搭配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以说女性的解放同时也意味着男性的解放,没有男性的解放,女性的解放也是不彻底的。
4.媒体选择
面对大众传媒中的男男女女,我们关心的是媒体关于社会性别的假设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也在悄悄改变它的假设。以社会性别的眼光来审视媒体,就有了批评。媒体需要经历一场革命,媒体有能力经历这样一场革命。
以媒体中的内容之一——广告的选择来说,大众对社会性别敏感,含有性别歧视(或倾向)的内容将成为被反感、被排斥的内容,这样违背人心的广告一定会是不成功的广告。所以尽管商业文化的渗透无处不在,但是代表文明进步的新文化导向一旦得到传播,商业文化的妥协也会来自它自身寻求商业利润的目的,毕竟商业利益的基础是社会需求,而社会需求是离不开人的需要的。
囿于社会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一些广告已经开始受到来自观众的抱怨,有男士评论说:我们也在洗衣服,为什么洗衣机都是女性在做广告?个别成功的广告秘诀已经说明了社会性别概念上的革新给消费者带来的积极情感。
在学术的角度,社会性别的视角大量丰富了人类社会的知识宝库。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性别的视角则应该是有力的武器或工具。当大众都具有这样的性别敏感,媒体中的性别歧视的内容能够存在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少、声音会越来越弱。即使商业意义上的市场为最大利润驱使,也会因此不得不调整方向。在这样的妥协过程中可以看到的是:商业效益的创造与获得,其实并不一定要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而且也不应该以牺牲社会效益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