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助产工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作用论文_李丹

(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科 广东 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助产工作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几率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我院规范助产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率的不同。结果:在新生儿窒息方面,研究组3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对照组9例新生儿发生窒息,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在新生儿评分、护理失误、产妇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规范助产工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关键词:规范助产工作;新生儿窒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新生儿窒息指的是在产前、产时、产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胎儿缺氧,产生宫内窘迫或出生后发生呼吸和循环障碍的现象,会造成新生儿在1min内无法自主呼吸或不能建立规律呼吸,主要临床症状为低血糖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临床中,窒息是造成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造成胎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有母体因素、胎儿因素和助产因素[1]。所以提高医院的助产水平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几率具有重大的因素。当前新生儿窒息率为3%左右,为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远期后遗症,本院对助产进行了规范化的研究,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662例具有重度窒息高危因素的产妇,根据规范助产条例实施的前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31例,年龄在21~36对之间,平均年龄(27.143.22)岁。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61例,妊娠期糖尿病酮症56例,产前出血71例,严重贫血42例,胎膜早破66例,早产35例;研究组331例,年龄在22~37对之间,平均年龄(25.232.72)岁。其中重度妊娠高血压59例,妊娠期糖尿病酮症57例,产前出血62例,严重贫血50例,胎膜早破67例,早产36例。两组产妇在年龄、重度高危窒息因素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对照进行常规助产,研究组进行规范性训练,方法如下。

首先,制定规范助产工作实施计划和相关条例,加强助产人员服务步骤、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相关人员和物品准备步骤及规范、操作技能的规范。在健康教育方面,告知产妇最长产程时限、产程进展特点、应如何配合助产人员的工作。对具体的进食、排尿、活动的意义、减轻疼痛的方法、精神因素的作用、陪同家属的配合等印制成册,并在产妇入院后进行细致的讲解;在人员和物品的准备方面,制定相关操作步骤和人员配备表格,在产前有专门人员进行检测并签名。产妇分娩前助产人员对新生儿辐射台进行预热,并配置好肩垫、干毛巾、复苏气囊及急救药物等相关物品。人员上,分娩时必须有2个及以上的助产人员在场,具有高危风险的产妇和胎儿应配备高危新生儿科医师;在操作技能方面,规范操作手法。“两挤一吸”操作,要在胎头娩出的瞬间进行第一挤,婴儿全部娩出,台上干毛巾盖向婴儿的瞬间进行第二挤。一吸为拇指置咽喉部,其余四指自鼻根挤出新生儿的口鼻粘液。在新生儿初步复苏技术上,规定时间在20s内完成,首先迅速以预热干毛巾擦干,祛除湿毛巾并包裹新生儿全身,将新生儿迅速置于辐射暖箱及垫肩上,在适当体位下开放新生儿呼吸道。吸痰顺序为先口腔后鼻腔,深度以咽后壁为限。以轻弹足底或快速摩擦背部的方式快速刺激新生儿,并根据新生儿肤色、心率、呼吸等体征进行评估,采取相应复苏措施[2]。加强对吸痰和触觉刺激的研究,总结最有效及对婴儿危害较小的措施,加强助产人员的操作训练。

其次,对助产护士进行培训,说明我院当前在助产工作中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提升计划。然后对助产人员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行再培训,并进行考核。对于在考核中对产妇各种化验和辅助检查阳性结果、窒息高危因素及相关预防措施不熟悉的助产人员进行再培训,直至通过相关考核。

比较两组在新生儿窒息概率、新生儿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数、护理失误等方面的统计数据。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检验,计数资料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在新生儿窒息方面,研究组3例新生儿发生窒息,对照组9例新生儿发生窒息,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1;在新生儿评分、护理失误、产妇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2。

3.讨论

根据本次观察,在规范助产措施实施后我院的新生儿窒息率下降了1.81个百分点,具有统计学价值,证明规范助产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中具有明显的效果。在实践中,助产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也是不一样的,这造就分娩产受助产人员技能的影响较大,而规范助产工作避免了这一状况,提高了助产人员的整体水平,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3]。

综上所述,规范助产工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应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彩萍.影响助产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A]..2014年河南省护理健康教育学术会议暨神经系统疾病护理健康教育研修班论文集[C].:,2014:2.

[2]潘春风.基层医院产房护理风险管理体会[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八卷护理分卷)[C].浙江省衢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浙江省丽水市科学技术协会:,2006:5.

[3]许厚琴,朱丽萍,杜莉,等.上海市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效果[J].中国妇幼保健,2012,01:12-14.

收稿日期:2015-09-24

论文作者:李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规范助产工作在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作用论文_李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