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手术室细节护理;医院感染;满意度
前言: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病情严重,机体免疫力低。术中如器械灭菌不严格,或手术室环境质量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一般较高[1]。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有研究指出,将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到医院感染的控制中,可实现对该风险的预防。本文于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的择期手术的清洁手术切口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200例作为样本,观察了手术室细节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600)性别:男/女=292/308,年龄(20~65)岁。对照组(n=600)性别:男/女=244/356,年龄(23~73)岁。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1)术前访视:①护士在手术前一日向患者宣传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备皮、更换清洁病号服,提升其自我感染预防能力。②护士准备好手术器械,并予以严格灭菌,预防术中感染。③手术室空气、物品及地面均按规范进行消毒,以实现对感染的预防。④营养不良容易增加医院感染的风险,术前护士嘱患者积极补充营养。⑤针对感染高危患者,于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预防。(2)术中护理:①器械护士严格按照外科洗手法进行洗手,巡回护士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预防术中感染。②术中应严格落实无菌技术原则,降低感染率。③加强对层流进化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测,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着装和行为进行控制。④保持手术室温度在22~25摄氏度,确保所有患者任何时候的温暖。⑤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手术前0、5~2小时或麻醉开始时给药。(3)术后护理:①保持患者切口部位干燥,清洁,降低感染率。②换药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③针对病情严重者,术后应严格限制家属的探视次数。
2 结果
2.1 感染情况对比
观察者感染率0.25%、未感染者占99.7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术前探视、术中护理、术后预防满意度分别98.0%、97.0%、98.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针对手术室患者所实施的常规护理,内容较为分散,针对性差,未重点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故感染率偏高,治疗时间延长,恢复速度较慢,且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本文研究发现,实施常规护理后,患者感染率0.5%、未感染者占99.5%,提示患者感染率较高。本组患者护理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满意度分别92.0%、95.0%、94.0%,提示满意度较观察组低。
为实现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本院实施了手术室细节护理。手术室细节护理,是新型的护理模式,强调从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出发,重点对各因素进行控制,实现对感染的预防。本院实施该护理模式期间,护士分别从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出发,对患者进行了干预。术前,就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宣传,严格手术器械灭菌,积极补充营养,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术中感染[2]。术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保持手卫生,完善的环境体现,妥善处理被感染的物体,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术后,保持手术部位切口干燥、清洁,换药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认真落实手卫生制度,并对医院环境进行控制,可实现对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本文研究发现,实施上述手术室细节护理措施后,患者感染率0.25%、未感染者占99.75%,与常规护理相比,优势显著(P<0.05)。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术前探视、术中护理、术后预防满意度分别98.0%、97.0%、98.5%,与常规护理相比,满意度更高(P<0.05)。
综上所述,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有助于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保证手术安全。手术室护士可对细节护理模式进行应用,从环境、无菌操作等多方面出发,实现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参考文献:
[1]荣阳.循证医学模式干预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1(18):161-162.
[2]许会玲,彭延军.手术室感染控制指标精细化管理及手术智能衣鞋行为管理对手术部位感染控制影响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9(17):1559-1561.
论文作者: 刘春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手术室论文; 患者论文; 感染率论文; 医院论文; 术后论文; 细节论文; 术前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1期论文;